正文

“小政府,大社会”的尺度(3)

共识 作者:于一 罗晓


对当前政治改革不满的极端情绪,正四处蔓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政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并达成了共识,要实现社会的公正、开放、文明与富庶,必须在政治上还权于民,保证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已成为民众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

与民主受到社会热情洋溢的欢迎相比,民主的对立面或替代物,如中央集权君主制、世袭贵族制和诸多戴着民主面具行非民主之事的制度,大多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这应了罗伯特·达尔的论断:“所有对民主的主要替代物要么烟消云散,蜕变成稀奇古怪的残存物,要么退出原来的领域,龟缩进它们最后的堡垒中去。”

的确,民主是个好东西,尽管有的时候,民主也可能成为某些别有用心者煽动民意的工具,导致“民众暴力”的发生。

学者俞可平的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他一一指出民主的好处:“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民主保证人们的基本人权,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民主不仅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更契合人类自身固有的本性。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民主的权利,人类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不过,民主是个好东西,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他也一针见血地提出,“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因为“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就不会喜欢。”

同时,俞可平也承认,民主并非十全十美,也有不少内在的不足,如“民主确实会使公民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民主使一些在非民主条件下很简单的事务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协商和讨论,常常会使一些本来应当及时作出的决定,变得悬而未决,从而降低行政效率;民主还会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成为其蒙蔽人民的工具,如此等等。”

无论如何,民主社会的力量是强大和有目共睹的,正如高层领导人反复提及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政治体制改革千头万绪,推进民主是中心。还权于民,推动民主建设,已成为高层共识。胡锦涛对民主有大量阐述,提出“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指出“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尽管民主建设是历史潮流,是大势所趋,但也不能一蹴而就,还需合适的土壤滋养。一个国家需要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建立和发展与民主相匹配的条件,培养明智的政治家与充满智慧的公众,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民主方式,以合适的速度推动民主,才能实现民主价值的最大化,避免产生过高的代价。实现民主,不能只靠简单的理想主义,还需要环环相扣的制度设计能力和运筹帷幄的政治技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