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初夏,父亲赵炜如在安庆去世了,享年76岁。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产量锐减。一亿城里人拿走了1/3的粮食,将不足2/3的粮食留给了六亿乡下人。据《历史不再徘徊》一书记载,三年内,因营养不良而死的,全国达4000万人。在这些人中,就有赵朴初的父亲赵恩彤。1958年起,安庆的市民每人供应25斤半粮食,但实际供应不足,且主要是山芋干、糠饼。一般老百姓以树皮、草皮、猪草、刺槐花等充饥。
自然灾害在许多地方蔓延,赵朴初在北京的生活同样艰苦,民进中央秘书长毛之芬将自己的麻油节省下来,送给赵朴初。三十多年后,毛之芬去世了,赵朴初在民进中央座谈会上,还满怀感激之情,谈到此事。
当时,赵朴初担心生活在家乡的父亲,省了几瓶罐头,寄到安庆,但杯水车薪,解决不了父亲和弟弟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出差在外的赵朴初给弟弟赵旭初写信,嘱家人先办丧事,不要等自己了。弟弟原打算按哥哥的意见,火化父亲的遗体。当时,居士的遗体火化,一般在迎江寺火化缸里进行,焚烧的木炭,需家属自备。因生活困难,赵旭初没有钱买木炭,加上天气炎热,只得在西门二里半,棺葬了父亲。
忙完公事,赵朴初回安庆祭祀父亲。这天上午,赵朴初拿钱买了爆竹、表纸等祭品,和赵旭初夫妇,以及侄女太平一起,到二里半坟场扫墓。
赵朴初是反对请和尚敲法器、做道场的。解放前在上海,他见僧人走在出殡的队伍里,跟在吹鼓手后面,地位最低,曾写文章叹息僧宝的尊严扫地,并在舅舅关絅之面前,替僧人的做法叹息。现在是困难时期,即便有的人家想请人做法事,也请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