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③可忍④也,孰⑤不可忍也?”
字词解释
①季氏:鲁国大夫季孙氏。
②八佾(yì):佾,古代舞蹈奏乐,八人一行为一佾,八佾即为六十四个人,是天子才能用的规模。而按季氏的官职,他只能用四佾。
③是:代词,这。
④忍:忍心,狠心。
⑤孰:疑问代词,什么。
白话翻译
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在家庙的庭院中使用了八佾规格的乐舞,这种事他都忍心做得出,什么事会不忍心去做呢?”
主旨讲解
古人非常讲究礼法,虽然在我们看来,季氏用八佾舞还是用四佾舞都没什么,但在当时这却是大逆不道的事。孔子从这件有关礼仪的小事,看出了季氏蔓延的权力带给鲁国的威胁。
说文识字
“是可忍,孰不可忍”已经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成语,但含义与本章有所不同,我们不能以此解彼。今天,“忍”字被释为“忍耐、忍受”,于是这个成语便有了“无法容忍”的意思。
3·2三家①者以《雍》 ②彻③。子曰: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④,奚取于三家之堂⑤?”
字词解释
①三家:指春秋后期执掌鲁国政权的三家贵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②《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祀宗庙的仪式举行完毕后,在撤去祭品收拾礼器的时候,专门唱这首诗。
③彻:同“撤”,撤除。
④相(xiàng)维辟公,天子穆穆:《诗经·周颂·雍》中的句子。相,这里指傧相、助祭者。维,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静。
⑤堂:庙堂。
白话翻译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祀祖先仪式完毕时,(也用天子的礼),唱着《雍》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 “(《雍》诗中的)‘助祭的是四方诸侯,主祭的天子庄严静穆’这两句话,在三家祭祖庙堂上唱,有什么意义呀?”
主旨讲解
春秋末期,天下已经礼崩乐坏,鲁国昀有权力的三家贵族也开始僭用天子的礼仪。上一条是用八佾之舞,这一条则唱《雍》诗撤祭,而丝毫不考虑《雍》诗中与自己身份不合的内容。这一方面是体现了他们的妄自尊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他们的无知。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字词解释
①如礼何:“如……何”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句式,意谓“把(对)……怎么办(怎么样)”。
白话翻译
孔子说:“做了人,却没有仁德之心,怎样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了人,却没有仁德之心,怎样对待音乐呢?”
主旨讲解
此条的感慨其实是针对上两条现象而发的。季氏舞八佾、歌《雍》彻,实际上已僭用了天子的礼乐制度,孔子评其为“不仁”。
3·4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字词解释
①林放:据说是孔子的学生。
②易:这里指周到地置办丧葬的礼节仪式。
③戚:心中悲哀。
白话翻译
林放问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说:“你问的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就一般的礼仪而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朴素;就丧礼而言,与其把仪式办得隆重而周到,不如心里真正悲哀地悼念逝者。”
主旨讲解
“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所以林放问到礼的“本质”时,孔子会感叹“大哉问”。然而他给出的答案却并非抽象的本质,而是对两个具体礼仪的不同看法。这其实是一种巧妙的回答,礼的本质已经蕴含其中,这就是:礼仪虽是一种外在形式,但其本质却超出了形式,直指人的内心情感。
3·5子曰:“夷①狄②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③也。”
字词解释
①夷:我国古代东方的少数民族。
②狄: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③亡:同“无”。
白话翻译孔子说:“偏远落后的国家尚有国君,不像中原诸国那样反而没有。 ”
主旨讲解
本章也是承上数章而来的,即对中原诸国君臣相夺、父子相残、道德沦丧、礼崩乐坏局面的慨叹。先秦时期人们对于华夷之辨非常重视,但在孔子看来,夷狄之国尚有国君可定尊卑,而中原礼仪之邦却多有季氏这样的以下僭上者。事实上,春秋时代,整个周王朝曾经五年没有天子,鲁国曾经九年没有国君。
3·6季氏旅①于泰山。子谓冉有 ②曰:“女③弗④能救⑤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⑥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字词解释
①旅:古代,祭祀山川称为“旅”。
②冉有:孔子的学生,当时是季氏的家臣。
③女:同“汝”,你。
④弗:不。
⑤救:劝阻,设法匡正。
⑥曾:副词,竟然,难道,莫非。
白话翻译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说:“哎呀,莫非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吗(居然肯接受这样不合礼制的祭祀)?”
主旨讲解
季氏要祭祀泰山,这是违反当时的礼仪制度的,孔子希望他的弟子冉有去谏止。但冉无能为力,孔子只好从另一个角度来劝止此事,这就是告诉季氏,对于这种非礼的祭祀,神是不会享用的。孔子在话语中将泰山之神与林放相比,表示出他的感叹与深责。
典故与常识
按周礼规定,天子可以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诸侯可以祭祀封地之内的山川。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却去祭祀泰山,是非常严重的越礼行为。古人之所以如此看重此事,是因为中华文化传统向来有浓重的天地山川崇拜的倾向。帝王祭祀山川就是与上天交流,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辖地的统治权。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③,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字词解释
①射:此指射礼,即按周礼所规定的射箭比赛。
②揖:作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③升:登阶入堂。
白话翻译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射箭比赛吧!但必须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登堂;比赛完了再相互作揖,然后下堂,一起喝酒。这样的争,也是君子之争啊。”
主旨讲解
世间万事皆起于争,但是争也不一定必然导致大乱,那要看竞争双方是否君子了。君子即使在竞争之中也有着君子的风度。
人生领悟
君子之争
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离不开竞争。孔子所推崇的君子之争,其实质即是当代奥林匹克精神:每个竞争者都要尊重对手,谦虚谨慎,胜不骄,败不馁。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习这种精神。比如在射箭比赛中,输的一方从不会埋怨胜者,而只是从自身技不如人找原因。我们在社会与人生的竞争中,是否也能做到这一点呢?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①,美目盼兮 ②’,‘素③以为绚④兮’,何谓也?”子曰:“绘事⑤后素⑥。”曰:“礼后乎?”子曰:“起⑦予⑧者商⑨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字词解释
①巧笑倩兮:形容女子笑时面容的美好。倩,面容妍美。兮,语气词。
②美目盼兮:形容女子眼睛转动时的风情。盼:眼睛黑白分明。此句与上句均出自《诗经·卫风·硕人》篇。
③绚:绚丽多彩。此句在现存《诗经》中无,可能是已经轶失了的诗篇。
④素:白色。
⑤绘事:画画。
⑥后素:即后于素。
⑦起:阐明,发挥。
⑧予:我。
⑨商:卜商,即子夏。
白话翻译
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眼波流盼可真美啊, ’(就像)‘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绚丽多彩的图案啊。’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绘画时先要有白色的底子,然后再画才好看。”子夏又问:“那么,这就是说礼仪的产生在(仁德之)后了?”孔子说:“能阐明我的意思的就是你卜商啊,现在可以开始与你谈论《诗经》了。”
主旨讲解
这几句以绘画为比喻,说明了“仁”与“礼”的关系。绘画中的白色虽少,但并非装饰,而是先有的底子;仁德也很少被直接看到,因为它是通过礼仪来表现的,可它却是礼仪赖以存在的背景。
人生领悟
外貌与心灵
“绘事后素”如今已经成了一个成语,常被用来比喻有了良好的质地,才能做锦上添花的加工。事实上,任何事物绚丽缤纷的外在美都需要质朴无华的内在美去滋养。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创作是这样,一个人的外貌形象和他的言谈举止又何尝不如此?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④献⑤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字词解释
①杞:国名。杞国的君主是夏朝禹的后代。
②征:即“证”,证明,引以为证。
③宋:国名。宋国的君主是商朝汤的后代。
④文:典籍,历史文字资料。
⑤献:指贤人。古代朝廷称德才兼备的贤人为“献臣”。
白话翻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为考据的证明;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为考据的证明。这是他们的文献资料和懂得礼仪的贤人都不够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典籍和贤人,那么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
主旨讲解
孔子对于已成为历史的夏、商二朝之礼仪制度非常重视,应该说有深入的研究,但却无法证实。他之所以要证实这些礼仪,是因为制度的变迁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走着传承渐变的路线。周室至孔子时已经礼崩乐坏,孔子自然希望能以夏、商二朝之礼仪制度为基础,重建周室的制度。
3·10子曰:“禘①自既②灌③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字词解释
①禘(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一种祭祀祖先的大礼。
②既:已经。
③灌:本作“裸”,又作“盥”,是禘礼初始所举行的献酒降神仪式。
白话翻译孔子说:“举行禘祭的典礼时,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下去了。 ”
主旨讲解
禘祭本来只有天子方可举行,周成王因为周公有大功于天下,便特许他举行禘祭。周公封地在鲁,此后鲁国君主便僭用此礼。孔子对后代鲁君的僭越很是不满,所以说“不欲观”,以示意见的保留。
3·11或问禘之说①。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②诸③斯④乎!”指其掌。
字词解释
①说:学说、道理。
②示:同“置”,摆,放。
③诸:“之于”的合音。
④斯:这。指手掌。
白话翻译
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禘祭的道理。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道理的人对于治理天下,会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吧!”(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主旨讲解
孔子本来便不同意鲁国进行禘祭,却偏有人问禘祭之理。孔子为鲁国讳,便说“不知道”,但又说知道了这一道理的人治理天下会易如反掌。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讽刺,因为鲁君正行禘祭,如果他懂得此理,为何连鲁地都治理不好;如果他不懂此理却仍进禘祭,那就更荒唐了。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①祭,如不祭。”
字词解释
①与(yù):参预,参加。
白话翻译
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神的时候就如同神真的在那里。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而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 ”
主旨讲解
鬼神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祭祀”之所以能在古代社会生活中起到重大作用,是因为它已经成了一种仪式性的政治制度。有人参加这种仪式敷衍了事,这正是孔子所批判的。他说“祭如在”,也并不是说有鬼神存在,但这个“如在”却可透露出祭者的真诚与虔敬之心。
3·13王孙贾①问曰:“‘与其媚②于奥③,宁媚于灶 ④’,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字词解释
①王孙贾:卫灵公时卫国的大夫。
②媚:巴结,谄媚。
③奥:古代居室的西南角,这里指屋内西南角的神。
④灶:本义是炉灶,此指灶神。
白话翻译
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呀?”孔子说:“不是那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向谁祈祷都没有用。”
主旨讲解
周人王孙贾在卫国做官,当时卫灵公的爱妾南子及宠臣弥子瑕正操权柄,王孙贾便犹豫是向卫灵公献媚呢,还是向南子等人献媚。这时恰逢孔子来到卫国,他便有此一问。孔子的回答正气凛然:如果只考虑巴结谁而不行仁道并获罪于天的话,媚于谁都没有用!
人生领悟
媚神与天道
王孙贾的这个问题似乎说不出口,但现代生活中却有许多人被困扰在其中。比如有人为了一己之私,一天到晚绞尽脑汁,溜须拍马,曲意迎逢。有人尽干坏事,却不是到这个佛寺烧香,就是到那个神庙祈祷,总想侥幸逃过法律的惩罚。其实大家都应想明白:无论媚于何人,无论媚于何神,我们都无法得到昀稳固的承诺;只有媚于天道,对得起天下百姓,无愧于做人的良心,我们才会有永乐的安宁。
3·14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④哉!吾从周。”
字词解释
①监:同“鉴”,本义指镜子,这里引申为考察、借鉴。
②二代:指夏、商两个朝代。
③郁郁:这里是繁盛、丰富多彩的意思。
④文:又称文章,指礼乐制度文物。
白话翻译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等是借鉴于夏、商两个朝代(而发展建立起来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遵从周代。”
主旨讲解
孔子是一个对于历史责任有着自觉意识的人。他考察了他所能看到的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昀后发现周代的礼仪制度虽借鉴了夏、商二朝,却更为丰富完善。孔子所处的时代已是春秋末期,周室已弱,但他还是坚决地说“吾从周”!遵从周礼,是孔子一生的基本
政治弁度。
3·15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②鄹人之子③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字词解释
①太庙:古代指供奉祭祀君主祖先的庙,这里指周公的庙,因为周公旦是鲁国昀初受封的国君。
②孰谓:谁说。
③鄹(zōu)人之子:指孔子。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曾在鲁国的鄹邑做过大夫。
白话翻译
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件事情都发问。有人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他进入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才是礼啊。 ”
主旨讲解
孔子自幼便有“知礼”的名声,但他对鲁国多有僭越之礼很不满,所以进入太庙后对于那些不合礼制之处故意询问,以示讽意。哪知便有人嘲讽他不懂礼,他的回答从文字上看似乎是说“每事问”才正是礼,实际上则是在指,他以问为讽而指出的那些不合之处才是礼。
3·16子曰:“射①不主皮②,为③力④不同科⑤,古之道也。”
字词解释
①射:指射礼。
②皮:指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古代箭靶叫“侯”,用布或皮做成,中间画着猛兽等。射礼中的射,是以是否“中的”为主,而不以穿破皮侯为主。
③为(wèi):因为。
④力:指每个人天生的力量、力气。
⑤科:等级、类别。
白话翻译孔子说:“在举行射礼比赛时,主要不在于射穿箭靶子,因为个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
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啊。”
主旨讲解
射礼并非一种竞赛,而是一种礼仪,所以并不需要分出胜负,只是颐养性情而已。因为人的力气与技巧有天生的不同,但在礼节的修养上却是相同的。
3·17子贡欲去①告朔②之饩③羊。子曰:“赐也!尔④爱⑤其羊,我爱其礼。”
字词解释
①去:去掉,不用。
②朔:每月的第一天。
③饩(xì):活的牲畜。
④尔:你。
⑤爱:爱惜,吝惜。
白话翻译
子贡主张要把每月初一举行“告朔”礼时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弃去不用。孔子说:“端木赐啊!你爱惜的是那头羊,我爱惜的是那种礼仪。”
主旨讲解
按古礼,告朔礼要求君主到祖庙主持,然后回朝廷听政,才算完成此礼。而春秋末年,鲁国君主已经不亲临祖庙了,也不听政,只是杀只羊来虚应故事。所以子贡认为杀羊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核心的祭礼与听政都没有了的话,不如把这种形式也免了。但孔子还是希望保存这一形式。
3·18子曰:“事①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字词解释
①事:侍奉,服务。
白话翻译
孔子说:“侍奉君主,一切都按照礼节去做,别人却以为他是在谄媚。 ”
主旨讲解
在孔子的时代,周室衰落,君弱臣强,权臣事君多简慢无礼。在这种时候,如果有臣子对大权旁落的君主竭尽礼仪,反被人看作是谄媚。
3·19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字词解释
①定公:鲁国国君。
白话翻译
鲁定公问:“君主使唤臣子,臣子服事君子,应该怎样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依礼来使唤臣子,臣子应该忠诚地服事君主。”
主旨讲解
君臣关系虽有高下尊卑之别,但须互相尊重,各安其分,所以孔子才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准则。这是针对当时君臣关系混乱的局面说的,但也是古代社会通行的原则。
人生领悟
关于“君臣”之礼
我们可以把“君臣”关系看作是一种比喻,它涉及到事物间主与次、上与下关系的辩证法。比如在中药配制中,讲究“君臣佐使”便是一个重要原则。至于当下,父与子、官与民、上司与下属、老师与学生,其实都可以比做君臣。我们身处这些位置,总要遵循一定规则,这就是“君臣之礼”。也只有如此,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3·20 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②,哀而不伤。”
字词解释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因其首句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而得名。
②淫:过分而达到不妥当的地步。
白话翻译孔子说:“《关雎》篇,有快乐,但不流于放浪;有悲哀,但不陷于苦痛。 ”
主旨讲解
儒家讲求中庸之道,即便是快乐,也不能达到疯狂的程度,悲哀也不可过于苦痛。所以,孔子对《关雎》非常赞赏,认为此诗正体现了这样一种中和之美。
人生领悟
中和之道与人生
极端的感情不但会影响人的精神,也会造成极端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尽力让自己感情的表达与抒发有一个相对平和的途径,不要让感情走上极端从而妨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当然,我们也要理解,中和绝非温吞水,而是一种宁静与和谐的人生境界。
3·21哀公问社①于宰我②。宰我对曰:“夏后氏③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④。”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 ⑤事不谏⑥,既往不咎⑦。”
字词解释
①社:土地神。这里指的是制作代表土地神的木头牌位,即社主。
②宰我:孔子的学生。姓宰,名予,字子我,又称宰我。
③夏后氏:这里指夏朝。
④战栗:因害怕而哆嗦,发抖。
⑤遂:已经完成,成功。
⑥谏:规劝,使改正错误。
⑦咎(jiù):责备,追究。
白话翻译
鲁哀公问宰我制作社主用什么木头,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恐惧战栗。”孔子听说了,(责备宰我)道:“已经做过的事,不用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必再规劝了,已经过去的事不用再追究了。”
主旨讲解
其实,当时制作社主所用木头不过是因地制宜罢了,周朝之所以用栗木,也仅仅因为便于取材,并无深意。宰我此说,当然也并非妄言,所云“使民战栗”不过警戒哀公,望他能以周为鉴而已。但孔子却不赞同他的作法,认为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
人生领悟
君子气度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是君子气度的三个阶段。成事不说是告诫我们不要事后炫耀,同时还要求我们“先行其言”,不能只说不练。遂事不谏则提醒我们不要于既成事实、于事无补的时候责难于人。既往不咎则体现了宽于待人的昀高境界。
3·22子曰:“管仲①之器②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③,官事不摄 ④,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⑤塞门⑥,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⑦,有反坫 ⑧,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⑨知礼,孰不知礼?”
字词解释
①管仲:春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
②器:器量,气度。
③三归:指市租。
④摄:兼任,兼职。
⑤树:建立,设立。
⑥塞门:也称“萧墙”,古代天子和诸侯会在宫殿大门口筑上一道短墙作为遮蔽物,以隔开内外,相当于后世所说的“影壁”。
⑦好:友好。
⑧反坫(diàn):坫,古代堂中供祭祀或宴会时放礼器和酒具的土台子。反坫是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指君主招待别国国君,举行友好会见,献过酒之后,把空杯子放回坫上。
⑨而:假设连词,假如,如果。
白话翻译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狭小啊!”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收取了百姓大量的市租,他家的家臣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这怎么能是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说:“国君在宫殿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举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有这样的
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主旨讲解
管仲比孔子早近百年,是齐桓公称霸的得力辅佐,连孔子也大加称赏。但孔子对他仍有惋惜遗憾之情,认为他器量狭小、不知节俭、不知礼仪。由此可见,孔子对一个人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但希望他可以立大功于天下,而且还希望他是一个在道德上无可挑剔的人。因为这样,他就可以立“德”于青史了。
人生领悟
外在的成功与内在的修养
一个人的事业成就与内心修养不一定成正比。有的人,成功的事业是他个人修养的副产品;有的人光鲜其外,败絮其中,即便事业再辉煌也难掩人格上的鄙陋。所以说一个人的事业体现了他的社会价值,却不一定能体现他的内心修养。
3·23子语①鲁大师②乐③,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④如也;从⑤之,纯⑥如也,皦⑦如也,绎⑧如也,以成。”
字词解释
①语:动词,对……说,告诉。
②大师:即“太师”,乐官的名称。
③乐(yuè):音乐。
④翕(xī):繁盛。
⑤从:同“纵”,展开。
⑥纯:美好,善,佳。
⑦皦(jiǎo):明晰,清楚,音节分明。
⑧绎:连绵,连续不断。
白话翻译
孔子对鲁国的乐官谈演奏音乐,说:“音乐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时,听众随着乐声响起而为之一振;乐曲展开后美好而和谐,清越明晰,绵绵流淌,这样直至演奏终了。”
主旨讲解孔子非常重视音乐,音乐修养也非常高。在孔子的时代,音乐绝非是单纯的艺术,它首
先是礼仪。所以乐官只是从技艺的角度精通音乐,而孔子则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讲解音乐。
3·24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②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③见之。出曰:“二三子④,何患于丧 ⑤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⑥。”
字词解释
①仪封人:指镇守仪地边界的官员。仪,地名,卫国的一个邑。封,边界。
②斯:代词,这个地方。
③从者:指孔子的随行学生。
④二三子:指孔子的学生。“二三”表示约数,犹言“诸位”。“子”,对人的尊称。
⑤丧:失去,这里指孔子失掉官位。孔子原为鲁国的司寇,后离开鲁国去卫国,又离开卫国去陈国,政治抱负未能实现。
⑥木铎:一种铜质木舌的铃子,是古代天子发布政教命令时召集众人的东西。
白话翻译
仪地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孔子接见他,说:“凡是到这个地方来的贤人君子,我从没有不和他见面的。”孔子的随行学生带他去见了孔子。他辞出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担忧你们的老师没有官职呢?天下无道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上天将把你们的老师当作木铎(来警醒世人、感召民众)啊!”
主旨讲解
这位官员只见了孔子一面,就看出孔子将为天下之木铎,可算是有识人之明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遥想当年孔子那风流儒雅之宗师风范。
典故与知识
古代统治者在宣布国之大政时,必用铃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然后才颁布政事。而这个铃也是有区别的,凡是有关军事的情况,都用金铎;有关国家政教之事,则用木铎。
3·25子谓《韶》 ①:“尽美②矣,又尽善 ③也。”谓《武》 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字词解释①《韶》:传说上古舜时的一组乐舞。
②美:指乐舞的艺术形式,音调声容之盛美。
③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内涵蕴藉之美。 ④《武》:周代用于祭祀的“六舞”之一,是表示周武王战胜殷纣王的一组乐舞。
白话翻译
孔子评价《韶》乐说:“达到了美的极致,也达到了善的极致。”评价《武》乐说:“达到了美的极致,但尚未达到善的极致。”
主旨讲解
孔子对于音乐的评价分两个方面,一是音乐的艺术形式,二是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韶》与《武》在艺术上都得到孔子很高的评价,但在思想上却高下判然。这是因为后者表现的是周武王的武功,孔子历来主张仁政,对于杀伐之事颇有微辞。
走向社会
文学艺术的“美”与“善”
孔子评价艺术时,向来主张“善”与“美”的二分法。从我们今天对艺术的界定来看,这一标准稍显机械。因为人类艺术昀核心的目标,乃是创造出至美的境界,这种美往往是形式上的,与道德评价并没有直接关系。
不过,“美”又并非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要由人来感受的。于是,人类对于美的定义和评判,都不可避免地附着“善”的色彩。所以我们说,文学艺术之美其实不可能摆脱善,虽然它并不以善为终极目标。
3·26子曰:“居上①不宽②,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字词解释
①上:上位,高位。
②宽:宽宏大量,待人宽厚。
白话翻译孔子说:“居于上位而不宽宏大量,举行礼仪时不能庄重严肃,参加丧礼的时候不表示
哀悼,这种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主旨讲解这几句话当是有感而发,表达了孔子对当时那些处在上位者无宽厚仁爱之心、无临礼恭敬之意、无临丧哀悼之情的极端不满。
走向社会
在上者要有容人之量
居于上位的人的确拥有许多权利,但同时也要有相应的另一种素质,那就是包容属下的雅量。一旦我们处于上位,就应该常常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