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国理论”与索卡尔事件(5)

后现代文化景观 作者:陆扬


这就是“法国理论”这个奇特概念的赌注,故此也是眼下这本书的目标:揭示法国文本与美国读者之间甚至我们也不能幸免,而且延伸至今的一种创造性的误解,探讨它的知识谱系及其效应。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结构性的误解,即是说,它不光是简单指向一种误释,而且指向法国和美国知识领域之间内部组织的差异。

要之,当务之急便不在于如何根据文本的“真理”来判断此种误解误读,而是来深入探讨这类有意无意的误解误读当中出其不意的诡谲内涵。这就说来话长了。攀援“法国理论”来叙述后现代文化,事实上这也是本书有限篇幅有意作出的一个努力。

适因于此,本书立足于文化的视野来勾勒后现代的基本特征,从拉康、福柯、德里达这当初所谓后结构主义的三驾马车说起,力求比较全面地来介绍分析“法国理论”先是传布美国,然后又全球化的过程。这当中德勒兹、布尔迪厄和波德里亚等都是大名鼎鼎,其影响远非“法国理论”和“后现代”可以一言以蔽之。或者不妨说,它们是毋庸置疑显示了从文学、哲学到社会学的跨学科后现代文化景观。就像波德里亚用拟像来改写《传道书》:“拟像从来就不是遮蔽真理的东西——反之是真理遮蔽了世上本无真理这个事实。拟像就是真实。”《传道书》开篇就说,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可是虚空跟拟像又有什么关系?意欲探究这个问题我们理应深入日常生活,列斐伏尔凭借其不二经典《日常生活批判》,必然会燃起我们新的热情。日常生活批判到文化研究,虽然法英并不同宗,其间也不过是一步之遥。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内容大都在这里那里发表过,也有一些是没有发表过的。但确切无疑的是,这部《后现代文化》是一本书,不是文集。希望对后现代和文化研究感兴趣的朋友,也能喜欢本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