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争议中,不论歧见多广,总会有某一共同点能让人人都产生心灵共鸣,把握时机努力抓住它。时机对说服者来说非常宝贵,但如何抓住它,就要靠你的个人观察和应变能力了。
说服他人能否成功,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其中,能否抓住说服的最佳时机,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趁热打铁。孔子在总结教学经验时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话,意思是说,教导学生,要讲究时机,不到他追求明白而又弄不清楚的焦急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个道理,推而广之,用在说服他人上,也是一样的。大量的事实证明,抓住了最佳时机,一语值千金,事半功倍;背其时,则一钱不值,事倍功半。一个参赛的棒球运动员,如果他没有把握住击球的“决定性的瞬间”,即使有良好的技艺、强健的体魄,棒也会落空。同样,一个人说话的内容无论多么精彩,若时机掌握不好,也无法达到说话的目的。因为听者的内心,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对方愿意听你的话或者接受你的观点,就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说服的最佳时机很古怪,需要说服者精心研究、捕捉。卡耐基认为:时机对说服者来说非常宝贵,但何时才是这“决定性的瞬间”,怎样才能判明并抓住,并没有一定的规则,主要是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凭经验和感觉而定。
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由于受赵高的蛊惑,和赵高一起假造圣旨,害死了公子扶苏,把胡亥推上了皇位。胡亥继位后,赵高日益受到宠信,地位也不断升高。但是李斯身为丞相,对赵高的地位构成了威胁,赵高决定除掉李斯,于是,他决定寻找机会。胡亥执政十分荒唐,李斯身为丞相,觉得应该劝谏一下,但是,由于胡亥不理朝政,李斯根本找不到机会。于是,李斯找到赵高,想让他想办法。赵高一口答应了下来。时隔不久,赵高就告诉李斯,说皇上在某某宫,你可以去找他。李斯谢过赵高,找到了胡亥。胡亥当时正在和嫔妃、宫女玩乐,看见李斯来很扫兴,大怒,呵斥他下去。从此,李斯被胡亥彻底冷落。其实,这正是赵高的奸计。他有意在胡亥正玩得开心的时候让李斯去进谏,说一些让胡亥不高兴的话,胡亥能不恨李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