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冰 积极心理学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
时间过得真快,掐指一算,认识桑丹也有好几年了,之前我眼中的他还单纯活泼得像个孩子,而现在他的宝贝儿子朗朗都已经在人间“游历”一年有余。
对于我等平凡的灵长类生物,能亲身体会的堪称最神奇伟大的实践活动也许就是凭借自己与配偶“爱的合作”,制造出一个和自己有着血脉联系的生命。对于这一点相信初为奶爸的桑丹体会比谁都深,从大学谈恋爱开始就一心想做Super Daddy的他,一直攒足了劲儿等待这一刻到来。只是比起其他的奶爸,书中所记述的经历更加曲折和艰辛。即便在漫长甚至有些让人绝望的等待中,他始终没有放弃初心,在他看来好像所有的困难都是老天在试炼他的真心,而他也一直回应以各种坚持和耐心。
这不,朗朗最终的到来又一次证明上天从不会忘记单纯善良的“好孩子”,那一声啼哭让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变得超值。我眼中曾经孩子气的桑丹也从此开始了他为人父母的“新生”。
做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技术门槛最低的职业之一,不需要资格证,只需要准生证,有时甚至连准生证都不要。但同时,做父母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严肃、最纠结、最辛苦的职业,一旦入职你将无法退休。特别是,自从心理学家发现童年期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后,父母更是成了最容易被终生投诉,埋怨,记恨的高危职业,“都怪你们当初XX对我,我才成为今天的样子!”。孩子还未降生的时候,桑丹似乎就对此比同龄人有更多觉察,他发誓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智慧而有远见的奶爸。
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困难重重。大到怎么做才叫对孩子好?如何培养孩子才能做到既保有个性又不会太另类?怎样在规矩和自由间达成平衡?爱与控制的边界?小到胎教该跟孩子说什么?如何挑选育儿书?孩子便秘怎么办?养孩子这事儿吧,不认真的话,完全可以稀里糊涂十几年把孩子拉扯大,但是真要仔细探究起来那就得有解决成千上万个世界难题的好奇、耐心、决心和毅力。
好在这些桑丹都不缺,甚至他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乐在其中。因为对于他,这个过程不只是一把屎一把尿的辛苦和每天日夜两班倒的生活,更是再次重生的成长历程。在每次纠结、迷惘甚至痛楚中他也完成了超级奶爸的一次次通关升级。
很多初为人父的人都觉得孩子在会说话之前,断奶之前那都是妈妈的责任。的确,以目前的科技男人还无法泌乳,母亲的角色确实很重要,但是即便科技做到了男人可以泌乳,爸爸们也未必愿意。可是,孩子对父亲的需要并没有时间节点的清晰划分。作为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两个人之一,父亲从来不应该从孩子的生活中缺席。“孩子太小,不懂事儿,根本无法交流,等孩子大一点,我再多一点时间陪他”,在我看来都统统都是想偷懒省事儿的借口。
事业忙碌常常是很多奶爸的挡箭牌,他们的事业也许真的很忙碌,但是另外一方面养育孩子特别在婴儿阶段,往往没有事业那么容易让人有成就感。换句话说,事业的投入可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个人的绩效或者客户的赞许,而与孩子在一起,换洗尿布,喂奶喂水,逗玩哄睡似乎既没有那么大的成就感也缺乏即时的反馈,这都让新晋奶爸感到琐碎乏味。
哈佛管理思想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潜力巨大的青年才俊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认为生活方面的投资可以排序来做。例如:我可以在孩子还小、养育孩子似乎还不是那么关键的时候,将大部分精力投资在事业上。等孩子再大一点,开始对大人的事情感兴趣时,我就会把精力从事业上转移开,因为事业还会有它自己的原动力,到那个时候我就会重点关注家庭。’然而,到了那时候,游戏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