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1)

新中国外交谈判 作者:陈敦德


1月18日,南京的天空阴云低垂,刮着北风,天气特别冷。

一辆挂有美国星条小旗的福特车行驶至新街口闹市旁就停下了,一个鬓发雪白、慈眉善目的美国老人正从小车里下来,缓步走在街上的人群中。从他已经佝偻的身子与缓行的步态,可看出他至少是七十岁出头的年纪了。

这个老人就是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这天,司徒雷登一早就离开使馆外出办事,办完事就煞有介事地让小车在新街口闹市停下,自己有意识地在大街上兜了一圈,以体察民国首都街头的民心。

这天,南京的报纸已经详加报道淮海战场“本月十六日国军在天津狠歼共‘匪’军队后进行战略转移”、“华北国军固守北平、重创自东北流窜入关之林彪‘匪’部”之类的消息。据司徒雷登了解,南京市民已经看懂了这些报道的涵义,就是说:东北的解放军主力已经入关进入华北,天津失守,北平将告失守,随着华北两个最大的城市被共军占领,再加上一个多星期前刚刚结束的淮海战役中,蒋介石的嫡系主力杜聿明集团在淮河流域已被全歼,那么,长江以北包括南京在内很快就是共产党的天下了。

他在街头感觉到,一般市民情绪很平静,在沉默中蕴含着期望,而南京政府的官员却面露仓皇之色,熟人之间见面问起的已经是怎么安排后事了。他的消息是很灵通的,这几天他了解到:南京政府已经在考虑迁往广州,蒋介石也有可能在近几天宣告下野。鉴于解放军在淮海战役后已经迫近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目的是想阻止解放军渡江,争取形成与中共隔江而治的局面。

他外出刚回到美国驻华使馆,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已经派官员送来函件,照会美国驻南京大使馆:国民政府将迁至广州办公,要求美国使馆与其他各国使馆随同搬迁。不一会儿,电话铃声就连续地响起,司徒雷登接到了英国大使、法国大使先后打来的电话,次日要来与他商议对策。

第二天,1月19日,英、法等北大西洋公约国家驻南京大使匆匆来到美国使馆司徒雷登的办公室。他们对蒋家王朝风雨飘摇之中的中国当前局势及对策、对中共政府的承认等问题进行了紧急磋商。

当时,司徒雷登已经得到华盛顿指示,美国政府决策部门正在酝酿重新调整对华政策,准备抛弃蒋介石。

这年新年一过,国民政府吁请美、苏、英、法四大国出面调停国共内战。美国已经决定要调整对华政策,因此,对国民党政府要求出面调停反应极其冷淡。1月13日,司徒雷登向南京政府转达了美国国务院的正式答复:“在目前形势下,试图扮演调解人的角色,不会取得任何有意义的结果。”

英、法两国也与美国采取了一致的拒绝出面调停的态度。这颇使苏联感到意外,因为苏联原以为这次国民党政府要求外国调停进行新的国共和谈,是美国人策动玩的花招。苏联是在1月17日,才由外交部告诉国民党政府驻莫斯科大使:苏联政府无意接受南京政府的调停请求。

19日这天,英、法等国大使坐下,在寒暄几句之后,早已经有所准备的司徒雷登就对英、法等国同行说:“国民党要和是投降,要战亦无法,我们美国只好暂时观变,留在南京观察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变化,以后再作决定。”

法国大使麦里耶不无担心地问:“共军攻入南京后,会不会对我们这些帝国主义的代表采取过激行动?”

司徒雷登说:“人家肯定不会将我们当做高贵的客人而给予隆重的款待了,但我想,他们对我们这些外交官也不至于采取太过分的行动。”

英国大使斯蒂文说:“我看没有什么可怕的,中共政府从农村进入大城市以后,也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