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刚一出现就引起了很大争论,别人觉得太奇怪了:这部书竟然能逃过秦朝的焚书,到西汉中期才被发现,而且形态还相当的完整。所以,一开始有的人干脆就认为《周礼》是一部伪书。后来的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周礼》所记载的行政机构根本就不是周代现实的政治制度。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根据西周的旧制度,加以理想化的结果,现实社会中并没有这样的制度。当然,它还是吸收了一些周代的典章制度的资料,所以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我们今天想考察古代中国的田制、兵制、学制、刑法等,都不可能离开《周礼》。再说,它终究还是儒家的经典,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要强调的是,后来中国历史上的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无一不是深受《周礼》的影响,描摹《周礼》的制度的。那么,《周礼》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到底有哪些影响呢?这就必须说到六官。六官就是: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天、地、春、夏、秋、冬来分,各配上一套官。
天官冢宰,在明、清的时候就是吏部,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人事部。地官司徒,明、清的时候叫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还有公安部户籍管理的那一部分。因为我们现在的户籍管理归公安部。春官宗伯,明、清的时候叫礼部,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夏官司马,明、清的时候叫兵部,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秋官司寇,明、清的时候叫刑部,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和公安部的一部分。冬官司空,明、清的时候叫工部,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农业部等。
如此看来,《周礼》对于后来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设置的影响,实际上一直影响到今天。当然,随着历史的进步,体制和机构会有所调整,但是,大致的形态还是如此。
《周礼》是中国第一部组织管理与典章制度的专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也最为周全,对于后世政治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但是,这么重要的一部著作,为什么被一些国君所忽视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必须要回到《孟子》当中去寻找答案。“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意思是说,详细的情况不得而知,但是,各个国君都非常厌恶它。为什么呢?他们都认为《周礼》对自己有害,对自己不利,所以皆去其籍。大家都共同行动,把这个《周礼》给搁在一边,甚至毁掉它。
接下来的《三字经》还是讲“礼经”,这就讲到了早就成名的《礼记》,关于《礼记》的部分,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