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撑好人生之舟 (1)

缺失的哲学课 作者:胡卫红


怎样应付竞争的社会环境?

歌德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世界一直并行着两种文化:

一是弱者文化,或者说“快乐文化”,主张尽其天性地活着,及时行乐,对功名利禄不放在心上。例如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认为,快乐就是善,“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他还说:“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那么,精神的快乐跟肉体的快乐是何关系呢?伊壁鸠鲁认为,心灵的快乐就是对肉体快乐的观赏。心灵的快乐之唯一高出于肉体快乐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学会观赏快乐而不观赏痛苦。因此比起身体的快乐来,我们就更能够控制心灵的快乐。

但是,人的欲壑难填,吃饱了又想吃好,穿暖了又想穿漂亮,住在平房想楼房,住在套间想别墅,怎样使肉体享乐得到完全满足呢?伊壁鸠鲁解释说,物质方面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就足够了,重要的是精神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宁静”。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快乐文化和与之相关的理念,例如“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床足以容身,一饭足以果腹”,什么都不重要,关键是保持精神的快乐。

对伊壁鸠鲁的快乐论,罗素如是评价说:“这是一种病弱者的哲学,是用于适应一个几乎已经不可能再有冒险的幸福的世界的。”

为什么说将快乐当成人生终极追求是一种“病弱者的哲学”呢?获得快乐其实并不难,小孩子捡到一片树叶、看见一只蚂蚁,都会乐不可支,只要像小孩子一样,将一切权利、责任、荣誉感、成功欲望、竞争意识放下,快乐就会不期而至。《道德经》说:“复归于婴儿。”只要像婴儿一样无知无欲,就会像小孩子一样快乐。生活中确有许多“不想长大”的人,他们拒绝人生义务和社会责任,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每天泡在各种游戏里,追求肤浅的快乐,看上去好像心情不坏。但是,很显然,婴儿太弱小了,一只野猫都可以叼走,怎么应付生存竞争?一个人不可能总像婴儿一样获得父母的保护,总有一天需要独自面对生存危机,像婴儿一样的快乐能维持多久呢?

二是强者文化,或者说“竞争文化”,竞争的方式是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强大包括精神的强大和实力的强大,前者通过控制自我精神,进而控制他人的精神,达到改变生存环境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目的,例如基督教的“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伸出你的右脸”,佛教的“忍辱”,看上去很弱,实际上是精神强大的表现,而基督教和佛教都使无数人受到精神力量的感召,成为信徒;后者通过控制自我行为,进而控制外界的事务,达到改变生活条件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