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怨无悔地行走人生之路 (2)

缺失的哲学课 作者:胡卫红


但是,“愚公”也有移不动“山”的时候,当你为了某个目标付出了最大努力,发现那不是一条出路,而是一个死胡同;或者发现那不是你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这时候就不应该继续做“愚公”了,不妨及时转向,从另一个起点开始,奔向一个新的目标。

许多人改变目标后,往往会为以前的决定感到懊悔,认为白白浪费了时间,错过了机会,走了一大段弯路。这一定是不曾全身心投入过的人。一个认真做过某件事的人,即使选择了放弃,也必能从这件事中收获受用一生的经验,有何懊悔可言?一个认真恋爱的人,即使分手了,也必能从这场恋爱中增进对人性人情的了解,获得人际交往和沟通的经验,从而对下一场恋爱更加自信,哪用得着心生悔恨?

有些人喜欢将结果的不理想归结于最初的某个选择,因而产生偏执心理。事实上,无论你作出了什么选择,在过程中,始终存在重新选择的机会,最初的选择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为那个“错误”懊悔,大可不必。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担任小学教师时,曾想收养一个聪明的学生。这个学生名叫格鲁伯,家里十分贫穷,但极有天赋,喜欢独自沉思,个性跟维特根斯坦相似。维特根斯坦认为,以格鲁伯的家庭状况,他的天赋很难得到发展,因此,维特根斯坦向孩子的父母提出,由他收养孩子,他会将孩子送到维也纳接受更好的教育,一切费用由他负担。格鲁伯的父亲一口拒绝了,他认为,儿子接受的教育已经够多了,甚至太多了,他需要儿子早日挣钱,而不是成为一个书呆子。在这位父亲眼里,维特根斯坦是一个怪人,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因此他说什么也不能把孩子托付给一个这样的人。

不久,格鲁伯辍学了,找了一份工作,后来他离开家乡,到了维也纳,在邮政局当了一名普通职员。他毕竟天赋过人,尽管文化水平不高,仍然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成为邮政局的要员。但他认为,他一辈子就是吃了文化不高的亏,否则,凭他的天赋,他一定可以取得更加了不起的成就,为此他抱憾终生。

格鲁伯起初没有为自己作决定的权力,是父亲为他作了一个不太高明的决定。但是,他走上社会后,已经有权为自己作决定了,当他意识到缺少文化对事业不利时,随时可以开始学习,许多早年辍学的人通过努力,后来成了饱学之士,格鲁伯终生缺少文化,这跟当初他父亲的决定已经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他自己不思进取。

只要认识到人生的变化取决于自己的决定,认识到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况,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心灵世界就少有怨天尤人的情绪了!只要始终按照理性选择、全情投入的原则做人做事,生活中就少有懊悔之事!

人生哲思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因认识水平不足,不一定总能作出聪明的决定。只要一个决定体现了自己当时最高的认识水平,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