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已经充分地学习并实践了新知识,他的身体会高声呼喊:“搞定了!”从孩子的婴儿时期到青春期,我们对这句话并不陌生。话音刚落,他可能转移视线,不再注意倾听别人说话,掉转身去背对着你,有时会焦躁地坐立不安,有时则发呆似的静坐不语。他可能放低眼睛看着双脚,浑身松懈,眼睛茫然无焦距地盯着什么地方。
当你观察到这些身体信号时,如果你想伸出援手,那你不妨试着帮帮他,把注意力和热情重新放回到他刚刚在做的事情上。当然了,不能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也不能一下子给他布置很多新任务,不然他会因压力过重而适得其反。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不妨提供一点“不同”的东西——一个新玩具,一项新技能,一个他原本没想到的新点子。你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他换换思路:当孩子原本在独自把玩着一个玩具,你可以走过去,问问他心里在想什么,玩得怎么样。
孩子从三四岁长到学龄前,学东西学到厌烦简直是家常便饭,作为家长,对于给孩子加油打气这件事,我们一定都有各自的心得体会。不少家长认为,对已经进入校门的孩子,以前孩子小的时候用的那些办法就不再适用了。其实教育和帮助孩子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即便他们已经长大,不需要再学习如何使用刀叉,而要研究复杂深奥的物理问题,当他们产生轻微的厌学情绪时,家长仍然可以采用提供“不同方式”或“不同事物”的方法。因为,上学读书期间,孩子也需要不断找些新鲜的“刺激”,比如改变学习内容或做点其他事情,来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学习时,他需要时刻换换脑子:或者暂时放下手上的书,拿起另一本来读,或者动动手操作一下,或者实际演练书本上的知识,或者自己为某个问题想出另外标新立异的注解。要么,他就完全彻底地放下书本,远离电脑,全身心地放松一下,稍事休息后,再干劲儿十足地回到课业中去。适当的休息不是中断孩子大脑的工作状态,而是充充电,加加油,让他更加精力充沛地回到未完成的学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