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性品”跟其他章节有几点不同:一是语言,本章偈颂重诗化感性,多用象征,其他章节则直讲见地;二是其他章节侧重顿悟,“修心性品”则重点讲渐修。它在事上修的着眼点更多一些。
某次,我跟网友对话,有人叫我推荐几本书,我推荐了《老子》、《庄子》、《金刚经》等,我告诉他们,读这些书,目的是“先登山顶,再窥万象”,否则,“在井底看到的只是青蛙”。同样,《光明大手印》系列中,我也是先讲见地,让大家能首先登上山顶,看到异样风光之后,再谈具体的行履。见地要高,行履要实。所以,我在讲了前边几品之后,再讲“修心性品”。其中,我重点讲行履,它全面地讲了从凡夫到成佛的所有过程。它涵括了我们修行的所有环节。因为要是不明白这一点,是很容易流于狂慧的。我就见过许多狂慧之徒,才得到了一点点轻安,还没有进入世第一法,却到处行骗,称自己证得了佛果。
确实,对于实修者来说,最应该了解的,就是修行的次第。理上顿悟和事上的渐修缺一不可。
当然,你也可以将本品当成是大手印中的道次第。
下面,我们讲自由之旅第一站:红尘累。
羽兮如何居?飘摇亘古风。
不慕天上仙,聊做采芹人。
人生在世,如羽毛般随“亘古风”(象征一种与生俱来、不可名状的能量,一种生理机能,有人称之为业力,有人称之为因果率)而飘摇。我们像一片羽毛,在业力的乱风中被吹来吹去,无着无落,没有任何依靠,也不知道自己将飘向何处。
但一些年轻人认为,漂泊不可怕,人生的大意义也太遥远太模糊,我只怕找不到我爱的人。如果不能品尝甘露般的爱情,即使让我过神仙一般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在第一节中,我就把这类不明生命意义的年轻人,比喻成一片羽毛,飘啊飘,不知道自己会飘向何处,会飘到何时。
这时候,他们是“不慕天上仙,聊做采芹人”的。年轻人都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因为还没尝到红尘的苦,只期待品尝红尘的甜。
沉浸在对爱的美好期待中,人生就进入第二阶段了:
羽兮居如何?秋水笑盈盈。
愿为交颈柏,不效蒲公英。
这时,他遇到了一个令他心动的女孩,她的笑容就好像秋天的湖水一般,清澈动人。她盈盈而笑时,他的心湖也像那秋水一般,起着微微的波澜,荡漾,荡漾,荡向远方。他的心里升起若即若离的喜悦与悲伤……那,就是爱情吧。
从前,他不求天长地久,只盼曾经拥有,但此刻,他不甘心他们的爱如烟花般短暂。他愿与她结为夫妇,生儿育女,化为交颈柏,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绝不做那居无定所、飘飘荡荡的蒲公英。
“交颈柏”,两棵柏树脖子相交,好像很恩爱。希望天长地久,永不变心。
他们不但要这辈子好,还要下辈子好。于是,人类便有了“三生愿”之类的故事。
要知道,爱情也是无常的东西,对爱情的执著是让你远离自由的原因之一。
爱情其实是阶段性的,繁华之后,必然归于平淡。人生的故事转眼翻开了新的篇章:
羽兮奈若何?勿使叹流萤。
岁月匆匆过,乡关久候君。
时间过得飞快,美好的事情总是瞬间就会过去,就像萤火虫散发星星般的光芒,飞来飞去一阵,便消失不见了。人也是在这时光的洪流中不知不觉起了变化,一天天老去了。年少时虽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但很快就长出了白发,平滑的皮肤也起了皱纹。
笔者曾写过一首诗,讲的便是这种情况:
一入红尘心便灰,匆匆过客乱纷飞。
梦中更有梦中客,雾里无妨雾里追。
聊将纷繁成一笑,不使羽儿雪里悲。
叩问眼前盈盈客,何时才从梦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