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论语》,首先引人入胜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天资聪颖、谦逊好学、家贫而不改其乐的颜回;鲁莽耿介、侠肝义胆、追随孔子忠贞不二的子路;富而好礼、胸怀韬略、智计百出的子贡;以勤补拙、刻苦踏实、每日三省、终成大器的曾参;至纯至孝、言必有中的闵子骞;淡泊名利、随性洒脱的曾皙;思维活跃、古怪刁钻的宰我……当然,最生动的主角还是那位可亲可爱、说不尽、道不完的孔夫子!
而让人齿颊留香的,则是《论语》中的美妙文字,尤其是一个个历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为我们今天仍然十分熟悉和常用的成语和熟语,诸如:三十而立,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后生可畏,文质彬彬,成人之美,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思而后行,既来之则安之,当仁不让,和为贵,以德报怨,既往不咎,割鸡焉用牛刀,不亦乐乎,察言观色,举一反三,尽善尽美,好学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愚不可及,色厉内荏,道听途说,患得患失……尽管有些语句的语境已有所变迁,语义已有所转换,但可以说,古老的《论语》仍然活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或者说,今天的我们在许多时候仍然活在《论语》营造的强大气场中。
不过,真正令人掩卷长思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在《论语》中所阐述的见解,还能让今天的我们继续获取教益吗?
从文化层面来看,当今社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和组织应该更加尊重个体,一是各个个体应该更加尊重他人。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一场持久深入的文化复兴运动,为有所衰微的文化注入两股清泉,荡涤那些衰败的社会风气。一股清泉是近代西方的法治理念和注重个体价值的哲学思想,要让社会全面步入依法治理的轨道,使法治精神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得以普遍地实现;要让社会广泛认识到个体生命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而宝贵的价值,以此舒解和放松目前存在的社会、组织对个体的不必要的约束,使人们能自由、健康和富有创造力地成长和发展。另一股清泉是以《论语》为主干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中的仁爱、乐观、礼让、好学、坚韧、忠信等思想菁华发扬光大,使人们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从而修养自己、尊重他人,重构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温故而知新,宁静而致远。在面向宏大而未知的未来时,深入学习和领悟遥远、深邃的古代哲人的伟大思想,能够帮助我们立定脚跟,心不动摇,从容应对。在《论语》的思想体系中,至少蕴含着六个对现时代十分有益的重大文化价值,值得我们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