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论战的登场和经过(3)

靖海澄疆 作者:马幼垣


七月十三日,美国公使杨约翰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以上十字,原件作“函称:‘昨阅新闻纸内云:’”)中法闽省之战,中国官兵均甚出力,其中尤为出力者,则系“扬武”船内由美国撤回之学生。该学生计共五名,点放炮位甚为合法,极其灵巧,均(系)奋不顾身,直至该船临沉时,众人均已赴水逃生,该学生等方行赴水。内有一学生战殁于阵,(漏录:系前驻美国副使荣误:容公之犹子云云)。本大臣接阅之余实深款钦佩。想该学生等出洋习业,曾有谓其惟务洋学,恐于中国事理诸多未谙,难为有用之才,兹阅前因,足见其深明大义,均能以死力报效,实为不负所学。是该学生等上足以仰副贵国之栽培,下亦足以特表一时之英俊,(漏录:安见其难为有用耶?)尚望贵国于幼童出洋一事,嗣后仍按时举办,将见人才辈出,贵国兴盛之基自必蒸蒸日上(矣)。……

凌鸿勋指此件虽未列出学生之姓名,述事既与“晋源西字报”同,所举五人之数亦同,故认为可信。至此他才补述1021号档据“晋源西字报”列出黄季良、詹天佑、吴其藻、容良(即注4引及其著述的容尚谦,1863-1954)、薛有福五名自美回华学生参加马江之役[薛有福之名,注4所引容尚谦文作薛佑福,或不够准确。这份1021号档外,研究者恒据以考定容闳挈美学生姓名之徐润(1838-1911)《徐愚斋自叙年谱》(民国十四年香山徐氏印本)(薛有福之名见叶21上),以及随后正文引述之《申报》和张佩纶、池仲诸人的资料均作薛有福。另注4所引《清末史料》及《海军各学校历届毕业生姓名录》的名单虽不能称为一手资料,但有其辗转因承之据,亦均作薛有福。]。

他并自1024号档案之末补引一段:

江南制造局内有一由美回华学生名祁祖彝,接“扬武”船之出洋学生寄来电云:“扬武”船将沉之顷,由美回华学生五名自船跳跃下水。除不见容良外,余四名俱平安到岸。(引文内漏字、衍字、误字均代更正)。

凌鸿勋在引文内注谓祁祖彝为第三批选派之幼童,这消息是对的。引录后,他说此段所言与美国驻华公使杨约翰(John Russell Young, 1840-1899)函相符,并推测谓“生还四人中,詹氏应在其内。”换言之,凌鸿勋相信此役中殉国的前留美学生仅容尚谦一人。

此外上次所说还另外查出当时上海某西报也有近似的记载一事,亦附加解释:

香港友人也抄到一类似之记载,且有“扬武”兵舰管带张成之姓名。又转载当时上海《字林西报》一段新闻,与“晋源西字报”所述大致相同。惟《字林西报》是否即“晋源西报”,则尚待考证。

看来他的香港朋友提供的是文内声称引用《字林西报》的中文(?)报导[凌鸿勋的香港友人向他提供什么报导不易理解。六十年代初在香港看不到上海《申报》和那时段在上海刊行的西文报纸。现存的香港中文报纸以创刊于1864年的《华字日报》为最早(创刊日期见胡道静,《新闻史上的新时代》〔上海:世界书局,1946年〕,“报坛逸话”,页24)。可惜该报1895年1月以前者全佚了,自然无助于追查詹天佑参战的问题。香港的西文报纸与此时段有关而尚存者只有(《香港剌西报》)一种,有关纪事也帮不了多少忙;这点正文随后有解释。最关要之处尚不在此,而是在《字林西报》根本没有与“晋源西字报”大致相同的报导(详随后正文)。]。说这是又发现上海另一份西报的相似纪录未免夸大其辞。其实连转引都称不上。“晋源西字报”是稀见引用之物,不知不足为奇。《字林西报》为则是治近代史者的常识而已。不管“晋源西字报”究竟是什么,它总不会即是《字林西报》。欠史学训练是凌鸿勋每一篇文章都连续自况的话,固为自谦之词,实情确也如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