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翰林将军谭延闿 3

百年滄桑話翰林 作者:邸永君


延闿身后,极尽哀荣。蒋介石挽之曰:“故国仗同心,搘拄艰危,大难将夷公竟逝;匡时赉伟略,绸缪建设,群伦失望我逾悲。”章炳麟挽之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何曾食万钱,湖广理万事;乐与饵而止过客,负羁全其室,康成保其乡。”国民政府下令国葬,墓址建于中山陵东面数里处。墓园占地三百余亩,1932年12月正式建成。其设计一改通常陵墓讲求对称、程式化之布局常规,充分利用泉石著胜、林壑深秀的自然条件,墓道倚山构筑,曲折幽深,经巧妙布置,具有明显的园林风格,因而在陵园建筑史上很有特色。墓碑立于灵谷寺东侧,白玉石质。碑额上镌刻国民党党徽,徽下刻“荣典之玺”红方印和“国葬之碑”四篆字;碑身正面刻蒋介石题书的碑文:“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前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公延闿之墓  民国二十年九月四日蒋中正敬献”;下为龟趺碑座,四周设石栏。碑前有4.35米见方的龙池,碑石为南湖石制牌坊一座,其后是墓道。延闿先生长眠于此,可谓得其所也。

从谭延闿的身世看,他出身总督之门,早年获取功名,断不属于穷困潦倒被逼上梁山参加革命之辈,所以在革命阵营中以温和著称;功成名就后,亦未被高官厚禄所束缚,不为保官保位而与袁世凯妥协。以其出身和参加革命时的地位,能够保持为国为民的进取精神,实属不易。且待人温文尔雅,处世豁达圆通,生活富有情趣,因而享有良好口碑。

延闿虽是前清翰林,朝廷新进,但痛恨专制,追求进步。前已述及,其父钟麟出身翰林且官至总督。然延闿之母李夫人原为婢女,钟麟纳之为妾后,虽生子,仍不得与家主同桌食饮,须站立服奉,延闿对此愤愤不平,视庶出为恨事,故有坚不纳妾之念。李夫人去世,其宅在谭家祠堂之后进,灵柩出门,须经过祠堂大门,族中人谓非正室灵柩不准自正门抬出。延闿乃仰卧于灵柩之上,声称自身已死,令人将灵柩由大门抬出,族人无法阻扰,只得就范。1916年,延闿妻方夫人病逝,虽正处中年,但延闿坚不续弦,直至病逝。1920年,他最崇拜的孙中山先生为之作伐,亦被婉拒,可见信念之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