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迈步从头越(1)

复兴之路 作者: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栏目组 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编写组


坚冰已经在融化,计划经济的闸门已经被撬开。但此时人们对于“市场”二字的认识还远不够深入。从乡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局部改革的丰硕成果,标志着制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改革要深入,经济要突围,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的转型,是绕不过去的关口,中国将在计划与市场的观念碰撞中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三)“倒爷”与双轨制的时代

“摸着石头过河”,是对中国改革的形象描述。

1980年12月16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陈云指出:

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

在12月25日的闭幕会上,邓小平明确表示完全同意陈云的讲话。因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既无先例可循,也不能照搬“本本”,要减少失误,稳妥的办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的改革就是这样一种新旧力量并行的“渐进增量改革”,因此,改革每渡过一个关口,必然遭遇激流,掀起波澜。

价格改革,就是改革进程中绕不过的一个漩涡。

1983年,时任《中国农民报》(现在的《农民日报》)记者的吴思读到一封群众来信。

信中说,河南省开封地区农业生产资料部门的领导大量批条子,把国家按计划分配供应的平价化肥批给了自己的私人关系。他们的“关系”又将平价化肥高价转卖,转手之间,关系就生出了暴利。

这封群众来信,揭露的是当时社会上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双轨制牟利的现象,老百姓称这些人为“倒爷”。

“倒爷”滋生的温床是特定阶段存在的价格“双轨制”。

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出了67号文件,其中规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允许企业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的范围内浮动。

1985年1月,国务院又发出17号文件,取消了20%的限制:超产部分的价格由供需双方自由议定,国家不加干涉。

这样,一种生产资料存在两种价格,一是国家掌控的“计划内价格”,一是市场化的“计划外价格”。

“双轨制”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目的是在价格形成上逐渐转入市场机制。如前所说,中国的改革必须是稳妥的,价格改革同样要循序渐进,如果从开始就全部放开,存在很大的风险,于是国家采取了这种过渡办法。

“双轨制”的实行,一方面可以保证国营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上的优势,同时有了市场价格这一轨,就打破了指令性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使非国有经济获得了生存空间,曾一度给经济生活带来了生机。

但是,在生产资料相对匮乏的条件下,市场价格大大高于计划价格,也为权力介入市场活动、以权谋利打开了方便之门,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吴思收到的人民来信,反映的正是这种现象。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禁计划内物资在市场出售,但是在高额的经济利益面前,“投机倒把”成了一条不言自明的“潜规则”。

于是,一种特殊职业“倒爷”应运而生了。只要拿到“批条”,无需资金,无需场地,无需技术,把计划价格的商品倒卖到市场上,就可以获取高额的回报,可谓“无本万利”,空手套白狼。当然,干成这种买卖,必须依附有权力背景的人。有了官方背景,不仅“倒卖”的本事大增,而且风险降低,于是“官倒”盛行。什么紧俏,什么来得容易、获利大,就倒什么。钢材、铝锭、煤炭、木材、化肥、农药、汽车、彩电、冰箱……无一不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