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在接触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时,最先接受的是以下几个鲜明的概念: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2.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废除了私有财产权;
3.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4.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这些概念,像磁石一般,像黑暗中突然出现的一盏明灯那样,吸引着苦苦追求理想社会的社会改革者、热血的知识青年以及受剥削受压迫最深重的劳苦大众。
对许多社会改革者和热血的知识青年,特别是世界上那些受剥削受压迫最厉害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改革者、热血的知识青年以及劳苦大众,在接受共产主义社会的概念后,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他们的美好理想,作为他们终身奋斗目标,甚至为此牺牲性命,慷慨就义,在所不辞,创造了一幕幕悲壮画卷,为世人所仰慕与崇敬。
而当他们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实践中去的时候,就很难有时间和余力去认真思考和分析这个理想社会的科学性及其可实现性以及这些口号是否符合人类的特性,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特性,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尤其是,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目的的社会群体在取得政权后,把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政权的目标推行时,对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经典论述,奉若圣旨,不容对其怀疑,不容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使人人只能反复地、简单地重复经典词句,不得对其中某些内容是否正确甚至明显不正确的提法和论点进行质疑、修正,不得对某些内容进行再研究、再分析,进行调整。对于这一点,最集中地反映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这本书里。这本教科书出版时,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已经有四十年,宣称在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并正在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但在这本教科书中对共产主义的描述,仍然停留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历史阶段,没有丝毫发展,更没有深入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可以列出许多条条,不能说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内涵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以及没有与时俱进地及时地进行方向、内涵和政策的调整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