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教育者的期望和信任可以使学习者的行为逐渐接近教育者的心理预期,又称“期望效应”。 好父母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不断地反省自己,有了这样平衡健康的心态,就能真正倾听孩子的苦恼和需要,对于许多事情的判断和处理就会合情合理,就会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
比如,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说,他虽然从小身材瘦小,却有一个和自己身体条件很不匹配的爱好——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父亲为此还帮他转过三次学。母亲曾对他父亲说:“儿子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已无用途!”父亲苦笑道:那我就当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吧! “有一天,父亲发现无论他对我唠叨什么,我都用学到的英语回敬时,他很有些大喜大悟:‘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语骂我呢?那好,你好好学英语,学到能随心所欲地讲,那样骂人才会痛快!’实际上,父亲看到了我对英语有兴趣,就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后来马云听从父亲劝告,进复读班参加第二次高考。你看,不管是多么顽劣的孩子,只要为他们提供爱与支持,他们就会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去努力。
另一类是网瘾型。据调查,我国“网络成瘾症”的青少年高达15%,表现在对网络有心理依赖感,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与满足,下网后明显感觉不快乐。花大量时间在网上,对除了网络的其他活动一律不感兴趣。有网络成瘾症孩子的家庭,家长们的惯常做法是搬走电脑,切断上网线路,让孩子知难而退,这个方法在短期内很见效,但在大多数孩子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事与愿违的结果。这些孩子不但继续想方设法地去网吧上网,而且与父母的对抗也继续升级,甚至为了达到上网目的还会采用极端的手段,比如:偷窃、出走或者自杀。每一个网瘾孩子的背后都有一把家长的辛酸泪。
父母们感到孩子“网瘾”问题难以解决,但是否想过,此时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喜欢”对他们来说重于一切,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门课,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这门课,他们的选择更多地受到情绪的影响,喜欢才是最重要的。要解决网络依赖的办法无外乎是让孩子感到有比网络更有趣的事情去做,如果没有,那我们为什么不充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允许他们喜欢上网呢?这里提供两种解决思路:一是找到一位网络高手,和孩子一起玩,孩子都很崇拜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这样就可以指点孩子有技术地玩,在玩中学习,激发孩子的网络天赋,也许下一个比尔 ? 盖茨、乔布斯就是您的孩子呢。另一种是以毒攻毒法,允许孩子沉溺网络,允许他们走一段弯路,放手让孩子玩,玩到他不想玩了或许就没有网瘾了。有个曾经沉溺网络的男孩说,有段时间只有网络才能让他感受到快乐,可是当他把所有感兴趣的游戏都玩了至少五遍后,突然就觉得索然无味了,兴趣点转移到了学习方面。其实所有网瘾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不懂得与孩子沟通的父母,在关注孩子学习之余,父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更多有益的兴趣爱好。
为什么沉溺网络的几乎都是男孩子?这与他们天生喜欢刺激、挑战、对抗性活动这一生理因素有关,网络里面的格斗、冲关、模拟战争场景等游戏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具有对抗性质的活动,比如,竞技性质的体育运动也能产生如此效果。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整日沉溺在网络里,就让他爱上体育运动,当一个孩子喜欢上某个体育项目,成天坐在电脑前会觉得浑身难受,有一个父亲,就是用乒乓球将儿子从沉溺的网瘾中拉了出来。孩子的兴趣多了,网络就不再是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