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收到信后,“惭悚得很”。他经过三个月时间熟虑,终于接受了弟子们对于他奖励的美意。他用毛颖书了八页长函以表谢忱。全文如下:
适之、抚五、巽甫……诸先生暨梦麟、太侔、志希……诸同学公鉴:
接二十四年九月七日惠函,拜读以后,惭悚得很!
诸君子以元培年近七十,还没有一所可以住家藏书的房屋,特以合力新建的房屋相赠;元培固没有送穷的能力,但 诸君子也不是席丰履厚的一流;伯夷筑室,供陈仲子居住,仲子怎么敢当呢?
诸君子的用意,在对于一个终身尽忠于国家和文化而不及其私的公民,作一种纪念。抽象的讲起来,这种对于公而忘私的奖励,在元培也是极端赞成的。但现在竟以这种奖励加诸元培,在元培能居之不疑么?
但使元培以未能自信的缘故,而决然谢绝,使 诸君子善善从长的美意,无所藉以表见;不但难逃矫情的责备,而且于赞成奖励之本意,也不免有点冲突。元培现愿为商君时代的徙木者,为燕昭王时代的骏骨,谨拜领 诸君子的厚赐;誓以余年,益尽力于对国家对文化的义务;并勉励子孙,永永铭感,且勉为公而忘私的人物,以报答 诸君子的厚谊。
谨此申谢。敬祝
诸君子健康!
二十五年一月一日蔡元培敬复
天有不测风云。据《蔡元培年谱》述:“嗣因全国对日抗战,淞沪沦陷,建屋之举未能实现。”日寇的炸弹摧毁了胡适等“献屋祝寿”之梦,蔡元培直至终老,仍是一只“无壳蜗牛”。
蔡元培晚年流寓香港,目疾已重,不能阅小字,常向商务印书馆王云五借大字本书读。其时生活费用常感不敷,因中研院月薪支付少数法币,换成港币所得无几。房租既昂,又米珠薪桂,加以子女教育医药等费,难以维持。另有原在沪之苍头老妪随同来港,在难中蔡元培又不忍抛弃,食指益繁,还要款接亲朋、周济寒士。亲睹其艰的余天民说,真所谓“三晋之大夫,不若邹鲁之仆妾也”。
精神的重压,物资的匮乏,致使蔡元培身体每况愈下,于1940年3月5日溘然长逝。王世杰悼文称:“蔡先生为公众服务数十年,死后无一间屋,无一寸土,医院药费一千余元,蔡夫人至今尚无法给付,只在那里打算典衣质物以处丧事,衣衾棺木的费用,还是王云五先生代筹的……”
蔡元培病逝后,社会各界举行悼念活动。国共双方首脑蒋介石、毛泽东等都致挽联。港绅罗旭苏爵士代表港督及香港各界祭文曰:“惟公之来,斯土之光!”从中国古训,君子“立德、立功、立言”一端看,蒋梦麟写得最贴切:
大德垂后世
中国一完人
—————————————
征引及参考文献
崔志海:《蔡元培传》,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
陶英惠:《雪泥鸿爪》,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陶英惠:《中研院六院长》,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
王大鹏选编:《百年国士》,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
袁进编:《学界泰斗》,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方宁编:《风雅颂》,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
《传记文学》(台湾),第三十一卷二期(1977)“纪念蔡元培”专辑相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