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妻子是位虔诚的教徒,她至真至深的善良和同情心让她与大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她认识镇上的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出入他们的家庭,成了无数家庭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依靠。她绝无所谓的狭隘的教区意识。与那些高调的女慈善家们截然不同,她从不故意显得忙忙碌碌、精明能干,而且她经常去的人家都是那些普通的邻居和朋友,而非她的救济对象。她的善良自然而随性,让她总能及时出现在悲伤与痛苦的场所。与他的妻子不同,我的朋友总需要努力地融入大家。但必须承认,也许得益于妻子的缘故,再加上他的彬彬有礼,简单质朴,也为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人缘。这些事情从日记中是无法捕捉到的,他自己对此也毫不知情,恐怕是因为他对自己天生的魅力根本没有意识,总莫名其妙地担心自己让大家感觉枯燥无聊的缘故吧。他告诉我,之所以很少拜访朋友,就在于他感觉离开工作,一切都变得索然无趣。创作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娱乐方式。有些人工作起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而他却不同,他总是满怀喜悦、却有节制地进行创作,从不疲于奔命,但肯定是坚持到最后的人。有时写完一部书后,他会休整一个假期放松一下,但从没有一天不进行创作,而且从未感觉到辛苦劳累。他们的生活平静安逸,不时有朋友来来往往。但他更喜欢客人一个人来,或者是一对夫妻来,这样他就不会受到打扰,可以继续工作了。看到客人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全了,他就悄然退出,回到书房继续创作,直到晚饭时再重新现身。妻子对他呵护有加,把一切都打理得周到妥帖。显然,不用特意的吩咐,她就完全能领会到他的心思,并且按照他的意愿安排每天的活动,让他不必为此劳神费心地反复叮嘱,也感觉不到自己受到了特殊的照顾。妻子所做的一切,他可能毫无察觉。当然,虽然他喜欢所有的一切都被安排妥帖,但却讨厌方便自我、麻烦他人的做法。在他家做客时,一家人让你感觉惬意愉快的同时,你还可以体会到精神上的享受。谈到乡村生活时,他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绝对是个不会让人感到乏味的谈伴。尤其到了晚上,他愈发和蔼可亲,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令人倾倒。他有着诗人般的浪漫气质,情感细腻,语出惊人,谈吐间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无人可望其项背。
孩子们也非常聪明可爱,一家人和和气气,互敬互爱,一幅幸福快乐的家庭场景,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在朋友圈中飘溢。人们常常感到,有客人来访时,这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客人走后,它仍不会归于枯燥乏味。客人的离去让他们回归到远离人际喧嚣的平静生活,这种生活既神圣又美好,充满了浓浓爱意,也决不矫揉造作,呆板单调。在此期间,我朋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婚后,他的创作少了一些,没有了创作的新鲜感,也缺乏了往日的激情。他常常重复写一些场景和人物,就连人物的思想和语言也变得程式化。我想,这可能是真实的生活远比艺术创作更有情趣的缘故吧。这时,他的一本书出版了,几乎令他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这本书里,他运用细腻老练的文笔,如手术刀般精准的感觉,透彻而独到的分析能力,让这本书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从而异军突起,蜚声文坛。在这部书里,我找到了一种在他先前的作品里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他在书中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也许除了作者本人之外,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部书的价值。书出版后,他到国外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返回故里。正是在此期间,这本日记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