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88年9月8日 瑞士

圣坛之火 作者:【英】亚瑟·克里斯多夫·本森


在采尔马特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后,昨天我们回到了家。我们在采尔马特整整待了2个月。在那里遇见了许多可爱之人,过得非常快乐。那里天气晴好,可以长时间地散步,悠闲地读书,尽情享受户外生活的美好。但我并不喜欢瑞士。那里有无数巍峨壮观的景致,而真正让人心驰神往、耳熟能详的微观美景却寥若晨星。那昂然耸立的山峰,斜插云端的皑皑白雪,冰层覆盖的残岩巨石—到处都透露着威严与神秘。我们无法知晓那里在发生着什么、它们在期盼着什么。它们根本透露不出人类的讯息,甚至与人类毫不关联。每个星期,人们都要到闷热却整洁的礼拜堂听布道,由一些当地有名的牧师进行传教,内容是关于休息的必要性或是满怀敬畏领会上帝杰作的益处。瑞士的山脉庄严巍峨,却只让我感到了人类在上帝的心中以及他的神圣旨意中的渺小。如果是一名福音传道者,需要静思冥想时,我决不会在这些大山中践行。因为那样我会强烈的感叹《诗篇》中传教士所言:“人类究竟是什么,让上帝如此警觉?”我会为此感到深深的沮丧。我常常认为,人类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遭受痛苦,这是人类的宿命。而一直在遭受冰冻、荒芜折磨的大地,也对生命充满敌意,它更应该得到救赎。日复一日,在高高的山峰之间,我时常感到一丝困惑,纠结于如何解释一些奇怪的现象:那些残岩、冰挂如何常年顽强地生存下来。显然,这与人类毫无关系。至少,很难想象它们的存在是为了让人类置身其中,悠然的休憩。

穿过瑞士翠柏浓郁的山谷,路过了一个建在高地的山村。山村景色宜人,村舍聚拢在一座带着尖塔熠熠闪光的教堂周围。木屋蓝色罩面,上面高高的飞檐恣意卷曲,鸟瞰着周围的一切。我禁不住触景生情,瑞士也许真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去处,山谷、高峰和雪地都为它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再往上走,到达山顶,你就会发现瑞士其实是由一片贫瘠的山脉所环绕,到处是一望无际冰冷的山石和冰川,只有山地上才露出几道浅浅的绿意。在这里,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弯腰弓行,要知道人类毕竟只是上帝宽容的产物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