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洪果
生年:1974
现职: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法理与宪政、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法律与文学
主要著作:《哈特的法律实证主义》《法律人的救赎》
谌洪果的书单
《约伯记》,收于《智慧书》(冯象译本),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
《安提戈涅》,[古希腊]索福克勒斯著,收于《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苏格拉底的申辩》,[古希腊]柏拉图著,吴飞译疏,华夏出版社,2007
《曼陀罗》,[意]马基雅维里著,徐卫翔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漂亮水手》,[美]赫尔曼·梅尔维尔著,郝敏译,作家出版社,2003
《朗读者》,[德]本哈德·施林克著,钱定平译,译林出版社,2009
《王氏之死》,[美]史景迁著,李孝恺译,李孝悌校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当法律遇见爱》,[美]保罗·卡恩著,付瑶译,法律出版社,2008
《洞穴奇案》,[美]萨伯著,陈福勇、张世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作为大学教师,给学生荐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推荐什么样的书、推荐的理由何在,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我在自己开设的法学课程中,照例也会列出相应的书目。不过,我还是更愿意推荐一些适合所有专业大学生读的书。总结以前开书单的经验教训,这次确立了大致的选书标准,即少而精,有较为集中的主题;可读性强,能让思维受到挑战。下面就以“爱与正义”这个对人类所面临的普遍而基本的问题为专题,推荐九本好书给大家。
《约伯记》
约伯本是德高望重的义人,却无故遭遇各种天灾人祸,失去万贯家产、儿女亲人,最后全身长满毒疮,饱受病痛折磨。全知全能、良善公正的上帝为什么容许苦难存在?坏人凭什么蒙福,好人为什么受苦?没有因果报应的法则,正义将如何实现?正义的关怀与人间最真切的苦痛幸福的情感体验有何关联?所有这些振聋发聩的问题,在《约伯记》中都得到了最深刻、最剧烈的戏剧化表现。它告诉我们:好人也会受苦,这是个残酷的现实,但是,苦难不一定是惩罚,正义的奥秘超越了人的视野。重要的不是被苦难压倒,抱怨和绝望,而是要从苦难中学习自由与爱、信心与尊严。人类在痛苦中会获得宝贵的审视正义和自我的机会。
《安提戈涅》
安提戈涅主动挑战城邦法令,安葬因叛国而战死的哥哥。正义的冲突由此展开。在审判那场核心对话中,受审者安提戈涅以神圣的律法为依据,宣布国王克瑞翁颁布的实在法没有正义可言,因而无权判定她的行为有罪。然而,不容否认,克瑞翁的立法也有着正义的逻辑。这是这部悲剧作品的震撼所在:两种正义,两种伦理观,两种善之间产生了必然的对抗。安提戈涅真正反对的并不是克瑞翁,而是导致整个家族承受俄狄浦斯诅咒的那个无所不在的命运,即她口口声声所依赖的神法本身。克瑞翁不幸成为安提戈涅实现爱的正义的工具。安提戈涅通过人生中最悲壮的反叛行动,试图证明自己不容玷污的高贵和荣耀。争取正义的代价无比惨烈,却使生命的跫音响彻寰宇。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70岁的苏格拉底被控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败坏青年。500人陪审团以280对220票判其有罪,继而又以360对140票判他死刑。柏拉图的《申辩》记录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三次自辩,即无罪的辩词,要求罚款的雄辞,处死刑后的演说。苏格拉底与雅典城邦的冲突,代表了哲学与政治的冲突。在苏格拉底看来,政治正义的成就,有赖于德性的培育。哲学家之所以能承担这样的使命,是因为他可以践行真善美的统一。苏格拉底精于修辞,求仁得仁,成功挑衅法庭判处自己死刑,却让雅典陷入了不义的尴尬。苏格拉底不相信眼泪,他对真理和正义充满虔诚的热爱,却缺乏对政治本身的同情理解,无顾完美的个体正义标准可能带来的政治生活的危机。
《曼陀罗》
这部戏剧讲述了一个“泡妞”的阴谋。卡利马科被贵妇人卢克蕾佳的美貌和品行所迷。在无赖食客的精心策划及修士、仆人、女方母亲的串通下,他假扮医生,利用那位迂腐丈夫的望子心切,欺骗卢克蕾佳喝下宣称可以怀孕的曼陀罗药水。随后卡利马科又扮成被捉的流浪汉,以“吸走体内毒素”名义与卢克蕾佳同床,如愿俘虏了对方的肉体和芳心。他们表面维持名誉,私下继续通奸,只有尼洽老爷蒙在鼓里。马基雅维利承认善恶需要区分,但他更关心正义如何实现。在他看来,德性就是能力,正义离不开权衡,为了善好的结局可以不择手段,但最关键的,是当事各方包括被骗者本人各得其所,皆大欢喜。正义蕴含着欺骗,真理没必要戳破,马基雅维利为我们开出的是喜剧的药方。
《漂亮水手》
青年比利·巴德被强征到英舰“不屈号”当水手,他英俊单纯,热情阳光,却被阴险邪恶的兵器教官克拉格特莫名妒忌,设陷诬告他谋反。在维尔舰长质证时,患有口吃而无法为自己辩诬的比利情急之下失手打死教官。舰长和全船成员都知道比利很冤,但为维持战争纪律,防止兵变,不得不判处他绞刑。围绕善与恶的斗争,这部小说深入探索了人判与神判、个人与国家、激情与职责、文明与秩序、原则与制度等重大问题。梅尔维尔向我们展示了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之间的深刻冲突,更重要的是,他迫使我们正视,本质上的善在实践层面可能沦为严重的恶行。处境化的人类不能让正义停留在抽象的层面,而要努力通过实践智慧,调和善与恶的冲突,避免正义的困境。
《朗读者》
汉娜是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女人,在二战期间成为纳粹集中营的看守,为了忠于命令,维持秩序,而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屠杀的罪行。多年以后,面对正义的审判,她向法官发出质问:“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今天法官的工作和当年集中营看守的工作,到底有何实质的不同?”小说借助汉娜的悲剧,促使我们重新思考阿伦特提出的“平庸的恶”的问题。恶来源于对责任与爱的放弃,来源于人们在现代社会分工和官僚体制下对道德后果的无视。正是这种平庸的恶,使人们在对善绝望的同时,反过来把善的缺失作为行恶的理由。小说为此引入了另一个重大问题:对历史罪责的审判,可能也是下一代人试图逃避罪责的一种方式。只有爱能抚平正义的伤痕,与其摆脱历史重负,不如共同承担命运。
《王氏之死》
史景迁结合县志档案、官员书札和蒲松龄小说,把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有机会了解那些平凡人们的各种苦难、抗争和悲欢离合的故事。透过地方政治的运作,透过寡妇们保护孩子和遗产的努力,透过女人王氏的私奔行动及在冬夜里的死亡,透过她的孤独、性爱和梦想,透过地方长官在命案审讯中安抚人心、情理兼顾的考量,我们看到了最为朴素的对爱的向往和正义的实践。无论在别人看来多么微不足道,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我们要感谢史景迁的研究,他使我们注意到曾经遗忘的那些生命的光彩。《王氏之死》对小人物生活的重现,为我们今天建设包容爱与正义的尊严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当法律遇见爱》
本书对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李尔王》进行了全新解读。李尔王拥有无上的权力,但他渴望爱,试图以法律审判来确认女儿们对自己的爱。在权力支配下公开宣示的爱,怎么可能真实呢?结果利令智昏的李尔王既失去了权力,也失去了爱。作者指出,爱不仅是特定的情感体验,爱更是一种让我们感受整个社会和政治世界的途径。这一分析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真正重要的不是将正义与爱结合在一起的野心,而在于如何妥善确定正义与爱的边界。李尔王犯了政治幼稚的错误,由于人性中固有的矛盾,我们离不开由政治秩序塑造的正义。正义与爱,分别代表理性与情感的两极,二者之间构成对抗互补的关系。其中所蕴含的苦难与幸福的张力,既是人类的宿命,也是我们自由崛起的基础。
《洞穴奇案》
这是一个著名的法理学公案:几名探险者进入岩洞,发生山崩,被困二十多天。为了活命,他们约定以掷骰子的方式吃掉其中一人。最终获救的生还者面临杀人罪的审判。富勒和萨伯两位法学家,为此案虚构了14名法官的不同判决意见,其中观点纷呈,论题覆盖法律、政治、社会、文化、哲学、宗教、道德、人情、生物等层面,并涉及诸多法律难题,包括紧急避险、正当防卫、契约自由、功利主义、生命尊严、杀人权利、罪与罚、规则与常识、理性与情感、赦免与管辖、解释与推理、政治与民情等等,集中展现了正义的多重维度和矛盾纠葛,是进入法律思想堂奥的最佳门径,也是极富刺激的思维游戏。读此书的最好方法,就是假定你也是一名法官,郑重写下你的判决。
以上九本著作,是我在书海遨游而拾到的一小串美丽独特的珠贝。它们韵味隽永,内涵丰富,“爱与正义”仅仅是解读这些书的视角之一。通过这些书,我们重新发现、思考和体验了爱与正义本身,至于它们是否能给我们提供爱与正义问题的正确答案,已不重要。
(20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