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篇 金峰山薢岳的诵经圣僧良算

今昔物语(浮世绘插图珍藏版) 作者:北京编译社 译;周作人 校


第四十篇
金峰山薢岳的诵经圣僧良算

古时,在金峰山的薢岳地方,有一位诵经圣僧,名叫良算。良算原本是东国人氏,自出家以后,从来不食五谷,断绝盐味,以山中的野菜和树叶充饥。他蒙人传授法华经后,昼夜读诵,不作其他功课,隐居在深山之中,从不出来到村落里去。

一天,良算圣僧暗自思忖:“自己的身体不过像水面上的泡沫,生命也就和朝露一般,我何不丢开今生,专修来世呢。”因此离开故乡,去到金峰山上。他在薢岳架起一间茅庵,隐居在里面,不分昼夜读诵法华经,这样过了十余年。

良算圣僧迁居金峰山之后,最初来了许多鬼神,企图打扰诵经,但是圣僧并不惧怕,一心地读诵法华经。后来,这些鬼神被法华经所感动,拿来许多瓜果,献给圣僧,不仅如此,那些熊、狐和毒蛇等生灵,也全来供奉。有时,圣僧在朦胧之间,恍惚看见一个容貌端庄、衣裳华丽的女子,不时地来围着他叩拜,然后起身离去。圣僧清醒之后,猜想她可能就是十罗刹中的皋谛[67]。有人到山中来给圣僧送食物,圣僧也不喜悦,有人和他谈话,或打听什么事情,也从不作答,只是一味地念经,甚至在安歇的时候,还在睡梦之中出现念经的声音。圣僧一生诵经,临终之时,容光焕发,面带笑容。

当时有人来问:“圣僧临终,为何却会带笑容呢?”圣僧回答说:“我多年贫穷,如今才开始享荣华,受富贵,怎能不喜呢!”这人听了,心想这位圣僧也许是疯了罢,于是又问道:“为什么喜欢荣华富贵呢?”圣僧回答说:“我所喜欢的,就是我能够抛弃这个所谓烦恼不净的肉体,得到那个清净美妙的身形。”说罢,就圆寂了。山中的人们听说此事,都痛哭流涕,交口称颂。


[1]约合我国320里。

[2]见本书卷十一第十四篇译注。

[3]即日本古代太政官的判官,统掌八省及官中的庶务。

[4]日本古代公卿的异称,指大、中纳言及三位以上的朝臣而言。

[5]向吉祥天女祈祷五谷丰登,诸愿成就的法会。

[6]日本圣武天皇于天平十三年(公元741年)在日本各“国”敕建的寺院,分僧寺和尼庵两种,僧寺统称“金光明四天王护国之寺”,尼庵称“法华灭罪之寺”。僧寺以奈良东大寺为总国分寺,尼庵以法华寺为总国分寺。

[7]公元了前486年,释迦牟尼在印度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的娑罗林圆寂。

[8]日本佛教中的真宗、律宗、法相宗、真言宗等派,把师僧称作“和尚”。

[9]指僧、尼、善男、善女而言。

[10]举行法会时,宣布讲师所讲佛经题目的人。

[11]即法会行道之时,手捧香炉走在前面的沙弥。

[12]一种雅乐曲,可以由一人作舞蹈。

[13]日本古代平安京最大的街道,由朱雀门直通罗城门,所以叫朱雀大路。

[14]指当时的左大臣藤原师尹。

[15]即日本第十五代天皇应神天皇(270—310)。

[16]据佛经说,流水长者即释迦牟尼的前身。

[17]辨、史、外记皆日本古代官名,是太政官的下属。

[18]左右近卫府、左右兵卫府、左右卫门府的总称。

[19]即弥陀、观音、势至三佛。

[20]即现在的五点多钟。

[21]即三论、法相、华严、律、俱舍、成实六宗。

[22]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鬼道、畜生道、地狱等六道,佛家说,人死后根据生前的善恶,轮回于六道之中,以天道最乐,地狱最苦。

[23]见本书卷十一第十四篇译注。

[24]日本古代的官名,位在太政大臣之上,掌握朝廷的实权,一切章奏都先由关白批阅,然后呈奉天皇。这里指的是藤原赖通(990—1074)。

[25]指藤原道长(966—1024)。

[26]日本古代称出家修行的三位(品)以上的官员为“入道”。

[27]指藤原道长的长子藤原赖通(990—1074)。

[28]指藤原显光(944—1021)。

[29]指藤原公季(956—1029)。

[30]古代日本凡四位、五位以上的官员,例准升殿者,称为殿上人,与“地下人”相对。

[31]方丈、住持等僧官的随从僧人。

[32]见前篇译注。

[33]七佛功德经说,药师以济度众生,分身化为七佛,即吉祥王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等。

[34]指藤原实资(957—1046),死后人称小野宫。

[35]闲院是藤原氏的嫡派分支,这里指藤原公季(950—1029),闲院是公季的号,后来成为整个家族的名称。

[36]藤原氏的嫡派分支之一,以藤原兼平为始祖。

[37]指比睿山。——原注

[38]关寺川在逢坂之关的东边得名,为有名的关津之一,行人至关必须留驻,故有瞻仰佛像的方便。

[39]陀罗尼咒即真言咒。

[40]即妙法莲华经的第一个字。

[41]举行法会时指挥仪式的僧人。

[42]佛教极乐净土托生共有三品九种,上品下生系第三等级。

[43]即法华经忏法,昼夜三时是清晨、中午、黄昏和初夜、中夜、后夜。

[44]中国唐代的怀让禅师。

[45]中国隋代的智者大师。

[46]古代给日本天皇祈祷健康的僧侣。

[47]又称短歌,是一种用五、七、五七、七共三十一个字母组成的歌。

[48]佛家语,据本业璎珞经解释,佛为“等觉”第五十二位,菩萨为“等觉”居第五十一位,仅次于佛,即菩萨之极位。

[49]日本读汉字分音读与训读两种读法,音读系照中国读法一字一音,训读乃是用日本语译读。

[50]僧人礼拜佛像时一面读诵经文一面自右向左围绕佛像行走,叫“行道”。

[51]日本古代,有两位以上退位的皇帝时,称第一人为一院,这里指圆融天皇。

[52]据法华经卷八陀罗尼品记载:释迦如来讲说法华经时,有十个罗刹女皈依释迦,发誓今后保佑信奉法华经的人,这十个人就是:蓝婆,毗蓝婆,曲齿,华齿,黑齿,多发,无厌足,持缨络,皋谛,夺一切众生精气等。

[53]日本古代,太上皇出家后称法皇,花山法皇是圆融太上皇的皇侄。

[54]日本古代,在宫内道场供奉的,有十位高僧,称为内廷供奉十禅师,源心即十禅师之一。

[55]即藤原师辅(908—960),尚醍醐天皇的康子公主,村上天皇时充右大臣之职。

[56]即醍醐天皇(885—930),延喜是年号。

[57]即近卫府的三品中将,一般的中将是四品官。

[58]法华经的第十六品。

[59]见本卷第三篇译注。

[60]日本古代侍奉天皇,执掌宫中钱财器物的官员,并掌管宣诏进奏等事。

[61]古时日本京都皇宫东北方的宫门,又叫上东门。

[62]法华经的第二十三品,即药王菩萨本事品。

[63]在国司到任之前代行职务的官员。

[64]指藤原道纲。

[65]佛家语,即身业、口业、意业。

[66]佛家语,佛为在家弟子所定的戒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67]参看本书卷十二第三十四篇译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