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农村:一部历史 作者:沙垚 著


2012年4月,曾维康同学的《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欣然给他作序,最后一句写道:“期待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像曾维康一样的同学,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能做肩负时代责任、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天之骄子。”一年之后,又看到沙垚同学的《新农村:一部历史》即将付梓,我感到十分欣喜。我为我们扎根泥土中的传媒青年自豪,因为这两本书都体现了青年学子浓郁的乡土情结和责任意识,有了他们就有了希望。

翻开书稿,立即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乡土文化气息和博大的人文情怀。作者自信地写道:“我要让书中所有的文字皈依土地”,“我要把文字写在黄土地上。”书中引用了李大钊1919年发表在《晨报》上的文章《青年与农村》,我很赞同。眼下,一些年轻人漫无目的地在都市漂泊,将青春锐气消磨殆尽,穷愁嗟叹,让人不禁想起李大钊的反问:“到底是都市误了青年,还是青年自误?到底是青年辜负了农村,还是农村辜负了青年?”当年,李大钊号召青年“速向农村去吧”,那里“才是你们安身立命的地方啊”。近百年后,我们看到像曾维康、沙垚这样的年轻学子,用各自的方式关注农村、服务农村、心系农村,作为师长深感欣慰!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从集体制到承包制,从新农村到城镇化,中国农村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农民到底在做什么,想什么?对此,人们不见得都很清楚,而这又是农村政策和文化发展的基础。沙垚同学的工作就是从这个角度开始的,他尝试着回答一个问题:当农民离开生活了千百年的窑洞,搬进了新民居,随之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是延续传统的模式,还是照搬城市的模式,抑或创造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事实上,这个问题不言自明,他所做的就是全景式的描写,将农民创造的新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从政治、经济、文化、公共生活、娱乐等各个角度,记录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小村如何选择未来?不仅如此,他意识到小村的当下状况深受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几个老人口述的人生故事串联起来,以小见大,表现数十年小村的沧桑和变迁,一方面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纠结。中国农村正是在这样复杂的语境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未来、走向富强。

难能可贵的是,一个长在江南水乡的学生跑到陕北沙漠边缘的农村,一待就是一百多天,甚至半个多月不洗脚……其情至真。而此前,他曾走过全国十几个省市,调研农村发展情况。2007—2009年,他在关中地区做了二百多天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内生性视角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基于华县皮影六十年发展的调研》,获得了第六届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他的《土门日记:华县皮影田野调查手记》2011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五部学生作品入选“清华学生原创计划”,向百年校庆献了礼。

我想,这并非偶然,也非巧合,这是办学理念的必然产物。沙垚同学的成绩以及其他不少同学的类似成果,无不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育思想息息相关,即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而这也是对当下新闻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就是让新闻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了解实际、贴近生活,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涵养大抱负、成就大事业。

在向本书作者沙垚同学表示祝贺的同时,我也希望沙垚同学能够沿着理想之路继续走下去,心里装着人民是最大的学问。我也希望有更多学子汇入这个洪流,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平台上,才能真正有大作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柳斌杰

2013年5月16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