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家门到宣家滨
杭州湾北岸,浙江省海盐县。
海盐县境内的第一大河盐嘉塘,逶迤地由西向东流经了几乎整个海盐县境。盐嘉塘的东端贯穿县城武原镇,在镇东不远处的古刹天宁寺旁,陡地转了个直弯,径自北折奔向黄浦江。北折后的河流名为盐平塘,是海盐县境内的第二大河。
盐平塘自天宁寺起向北流过九华里是白苧镇。由白苧地界向东派生出一条不知名的支流,长约三华里。支流尽头处是宣家浜村。离宣家浜村正东约一华里,张家门村与之相望,两村鸡犬之声相闻。再从张家门、宣家浜向东约三华里,就是杭州湾北岸,当地居民习惯上称之为“海边”。
张筠秋,这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当湖地下党支部书记的出生,与张家门、宣家浜这两个村子均有关联。
张家门、宣家浜,清末隶属于沈荡区十七图。经民国、新中国的时代更迭,虽行政建制、隶属关系几度变更,但作为村庄名,却一脉沿袭至今。
张筠秋家,源自海盐县张家门张氏家族。
●张筠秋,1947年任中共当湖支部书记
张家门及张氏家族的渊源,几乎没有任何文字资料留下。在近代的张氏族人中,被称为“三毛之父”的漫画家张乐平先生是最著名的人物了,海盐县设有张乐平先生纪念馆。张筠秋的父亲张礼甫与张乐平先生,是同祖父的堂兄弟。我们本想从张乐平先生纪念馆得到一些张氏的资料。但可惜的是,有关张家门和张氏家族的历史资料,馆中仅有一帧张乐平先生与其父亲的合影,以及一行张乐平父亲曾当过小学教员的简略到不能再简略的文字说明。
看来,只能从健在的张氏后人的口授相传中,寻觅一些张氏先人的雪泥鸿爪了:
张氏的先人,来自杭州湾南岸的余姚。照当地居民的习惯说法,张氏先人来自“对江”。
据张礼甫的孙女、张筠秋的外甥女张欣华回忆:“听父亲讲,从前海盐白苧的地方,从余姚来了一对做栲栳的夫妻,姓张。他们定居下来后,做生意,生儿育女。几代下来就有了张家门的地方。”
张女士的回忆,没有这对余姚夫妻越海迁来的确切时间,但从一对夫妻到繁衍成几百人口的村落,从地名的初称到约定俗成的认可这历史的进程来推算,张氏先人的始迁来海盐,最迟总应在明末清初的四百年前左右。
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大约在明末清初,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他们的藤竹编织手艺和对未来的憧憬,冒着横渡杭州湾风高浪急的凶险,从南岸来到北岸。凭着他们的勤奋和坚忍,获得了在异乡生息的立足之地,繁衍了张氏人口,也逐渐累筑成了张家门这个氏族聚居的江南小乡村。
在走访张氏后人的过程中,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每每提及张家门人的择业方向,这与当地一般其他小乡村中的大部分人务农种地只求温饱生存卓然不同的理性识见,不由引起了我们对张家门人的刮目相看。
在几千年来浸淫着官本位文化的中国人的职业选择中,张氏先人们的从业方向,也不可避免地打上趋时的烙印。
张欣华回忆道:“后来就请了拳师教武术,练武术,让子孙们去考武状元,也有中了的,被朝廷派去守边关,受到皇上嘉奖。”
考武状元,是应武举的一种民间通俗说法。张氏早年传人一开始习武,是一种最适宜他们当时生存状态的选择。对于背井离乡的入迁异姓来说,习武既可以强体防身,又可免受本地土著居民的欺凌。再则,对于文化起点不高,经济实力又不太殷实的手工业者近裔来说,求一个武职,是一条既可支撑门户又可再求进一步发达的捷径。
当然,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基础,就改谋更为优渥的文职官员了。张欣华继续回忆道:“后来因武将均是战死沙场居多,所以就改考文状元。”
●1984年,张筠秋与海盐宣家滨原地下党支部成员
张氏先人中,后来是出了一些文职官员的。
张惠娟女士,张筠秋的远房堂妹,平湖刚解放时,就由张筠秋介绍参加工作,一直在平湖县级机关任职,现退休在家。她回忆起张家门祖上入仕的事说:“张家祖上是出过官的,而且据说官还不小。有一年,在外面当官后衣锦还乡,船到平湖。由于官船大,又刚巧遇到大潮汛,船过不了桥。船上老爷说,天意要留我在平湖居住。就吩咐停船上岸,看地方,造房子,居住了下来。这是海盐张家门人到平湖来居住的起源。还乡的船,大到不能过桥洞,可以想见,这官员还是有一定级别的。”
对于近代张家门人的择业趋向,一生执律师职的张筠秋堂弟张寅初,在他79岁时有一段归纳性的讲述:“张家门人有两种职业,一种是经商做生意,一种是济世走仕途。”张律师将礼甫公一家,归入了济世入仕这一类。
张筠秋家世居张家门村,一直到她的祖父辈。
张筠秋的祖父母生平事迹,已几乎被历史的尘埃所封没,连名字和生卒年也无从知道。我们只能从张筠秋在1952年华东革大学习时写的一份向党交心的材料中,搜寻一些线索。照解放初期的政治气氛,写材料人的心是一定虔诚的,故虽只有只言片语,但所述事实还是真实可靠的。
“查阶级:祖父是浙江海盐人,是一个秀才,职业教书,很早死了。”
“五岁前后,祖母死,母亲死。”注:本书引用资料,均原貌照录。对明显的笔误,在原字后面用()内标注。
张筠秋祖父应该逝于筠秋出生之前,即1911年前,而祖母的卒年大致可定为1914年。
张老先生是否进过学,只有这一处孤证。但他是当时的乡村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员”身份的介绍,也很得体。因为涵盖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颁诏兴学前后塾师和乡村小学教员的两种称谓。
张老先生夫妻生有四子两女。儿子依长幼序为:礼甫、关甫、平甫、方甫。两个女儿:张秀英,嫁邻县平湖县金家;张丽英,嫁本县海盐县西塘刘家。
张老先生在世时的家境,据推算大致有租田三百亩、自耕田五十亩左右。这在当时的杭嘉湖地区,是衣食无忧的中等地主人家了。张老先生这个教员,不是为稻粱谋的职业,更多的是昭示一种身份:一方面表明与饱日终日无所事事的食租者不同,做着为乡梓服务的公众事务;另一方面,在公众目光中的张老先生是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在“读书人”如凤毛麟角般稀少,而“敬惜字纸”又成为社会习俗的当时乡村,使得村民们有着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敬畏和仰视。
在张老先生生命历程的最后几年,或者是他故世后不久的几年中,一场当地人称之为“天火烧”的无妄祝融之灾,使张家门村一夜之间沦为一片废墟。张家祖屋名为“知稼堂”,这是张老先生当年科举落第后为所筑住宅起的名谓。在这场大火中知稼堂虽未焚毁,却也半为倾圮,满目疮痍。灾后的修葺是在仓促和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窘迫中进行的。勉力修成的房屋已不见主人当年的殷实,再加上家中兄弟姐妹年齿渐长,都已到论婚嫁的年纪,祖屋供一家人居住已颇显狭窄。
张礼甫在婚后不久,大约在1910年左右,就迁出张家门祖屋知稼堂,租赁了一位朋友在宣家浜的一处空置住宅居住,成了宣家浜村中唯一的异性住户。
2005年金秋晚稻收割时节,我们专程来到宣家浜、张家门村,想寻觅当年张家的两处住所。可如今宣家浜村的主体已是马路边的一个农村菜市场,张家门村的房屋也全部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建造的农民新居。我们徘徊寻访许久,结果只能在沧桑之慨中驱车而返。唯一不变而隐约能听到的,是东去不远处杭州湾海岸边的涛声。
张礼甫租借的这处住房的主人及后人,笔者遍访多人,终因年代久远,不能访得其名,老屋也已荡然无存。最后在张礼甫儿媳刘佩贞1953年填写的干部登记表之“家庭情况及其家庭对本人的影响”一栏中,找到一处线索:“自己住屋是向人家租来住的,每月1斗半米(房东宣菊生,地主)。”
据此,房主是宣菊生。刘的回忆是可信的。月租大米一斗半,当时公办小学教员的月薪为大米一石半,是其十分之一,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张礼甫与宣菊生双方租借的缘起,仍不得而知。然质之以曾文正公家书中,文正公在当京官时,每有向旁人借钱,或别人向他赠钱之事,大概也可以推知其中的一二了。
对宣家浜当年的情形和张家在宣家浜住房的进一步了解,还可借助于张礼甫的孙子、张筠秋的侄儿,退休高级工程师张欣田的回忆。可贵的是,张工程师的回忆仍相当真切翔实:
宣家浜全村只有三十多户人家,一条小河自南向北穿过村庄。这里的村民大多姓宣,故而名曰“宣家浜”。
从白苧过来,由西面入村,村口南边有一排高高耸立的老榆树,北边是一片青翠茂盛的竹园。
沿着村道向东不远,有一座村里唯一的小石桥横跨在小河上,四块厚厚的条石构成了桥身,它们搁在也是由条石构成的桥墩上。石桥没有栏杆,但很稳固安全,因为桥下的河面只有二三米宽。
●1984年,张筠秋(左二)和宣家浜的乡亲宣兰珍(左一)张欣华(左四)
走过石桥,村道蜿蜒向东,一直可以通到海边,到海边有五六里路。
我的家坐落在石桥的东南隅。过桥几步路有一条小路沿着我家的西墙,转弯就到了由四块青石板铺成的晒场,每块石块约五尺见方,是祖父当年从路远迢迢的绍兴运来的。
两扇朝南的黑漆大门正对着晒场,门上有一对铜环。跨进大门玄关是一个条石铺就的天井,天井两边放着五只七石大水缸,下雨时檐沟水汇集到缸内。
天井北面是正厅,厅不大,约30平方米。北墙两侧是窗,靠墙居中放着一张贡桌。天井两侧是厢房,东厢房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靠天井的西窗用薄绵纸糊着,靠着一张八仙桌,东边有一个大灶,南边有一扇边门。跨出边门是一个院子,院子东边是猪、羊舍,西边是柴廊,向西有扇木门。平时我们都从木门经边门进出,很少开大门。
西厢房是祖父办公用房,装过电话,所以我们都叫它“电话间”。
东西厢房的北面均隔着一个狭长的小天井,分别有两个房间。东厢房北面有三个卧室,是亲亲(祖母)及我和爸爸妈妈的卧室,铺着杉木地板。狭小的小天井中是冬枯春荣的铁杆海棠。
西厢房北的小天井中长着一棵高出屋面的黄杨树,北屋两间地面用青砖铺就,且没有北窗,显得又黑又潮,有一股霉味,里面放些农具和多余的家具。
我家晒场的前面是一片废宅基地,墙基石依然规则地嵌在荒草中,荒草地上生长着五六棵树和成堆的美人蕉。
从以上张欣田的回忆看,张家的居住环境在当时的乡村,是属于中等偏上或者上等偏下的水平,应该是与他曾祖张老先生、祖父张礼甫在当地的身份相当的。
公元1911年12月6日,张筠秋就出生在浙江海盐县宣家浜村的这所房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