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爱比遗忘漫长:老记者的18年环球路 作者:王永志 著


6.吴哥半日游

(2002年12月)

很早就听说,吴哥不是一个寺,而是一段历史,一个朝代,一座都城,一群建筑,一门艺术,一方崇拜。

还有人说,吴哥是人与神共同创造的奇迹。

甚至有人忧心忡忡吴哥再次被大自然收回,回归丛林。

我真幸运,赶在老天爷将之收归己有之前,跟它有过零距离的接触;但我又不能不抱憾:与它谋面,只有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像与心爱的人、知心的朋友刚刚握下手,打个照面,又得匆匆话别。

宁静的吴哥窟

步向神殿

从金边到暹粒,约300公里。我们一行本想搭原来的大飞机去的,但是,暹粒的机场硬件不够,只得分乘两架。飞行了不到一个小时,在当地时间十时许,我们就抵达暹粒机场。暹粒文物古迹繁多,旅游资源丰厚,有古寺庙近300座,著名的吴哥古迹就位于暹粒市以北六公里处。

甫下飞机,我们便驱车直奔巴戎寺。沿途但见绿树婆娑,水流潺潺,大水牛懒散地在路边的草地进食,小孩躺在绑在树上的藤床悠闲地“杀时间”,还有一些赤条条的小孩,在泛黄的河沟里游泳。这是佛国潜移默化的修炼?还是环境造就人呢?也许兼而有之吧。

吴哥城又名大吴哥,系公元9世纪吴哥王朝的都城。它多次毁于战火,又几经重建。现今遗址是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杰耶跋摩七世所建。吴哥城呈正方形。全城共有五座城门,四座通向城中心的巴戎寺,一座通向皇宫的“胜利门”。巴戎寺是吴哥城的代表性建筑,位于中心位置,由50多座石塔组成,中间一座高出地面45米,每座塔尖都雕有一座四面佛像。主雕像面含微笑,目视远方,脸形与高棉皇帝杰耶跋摩七世容貌相似。

由于时间太过匆忙,我甚至不记得是否参观过巴戎寺,只是在整理照片时,发现有“吴哥微笑”之称的四面佛像,才证实曾与它有关惊鸿一瞥的谋面。

人间仙境小吴哥

记得比较清晰的还是参观吴哥窟的精华——小吴哥。大约10:45时,我们从东门进,最后从北门出。

来到吴哥窟主体建筑前,但见寺庙由低往高修建,残垣断壁错落参差,透过杂树丛生的间隙,可以看到由砂岩石建造的须弥座,而在最高处是五座宝塔的须弥山,好像是五朵梅花在佛祖注视下,绽放在这人间仙境里。周遭是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把这神秘的吴哥古寺掩映其中,更添一种神秘感。

要走到里面去一探究竟,先要经过一条长堤,旁边便是呈长方形、如口字的护城河。在它的右侧,有一座藏经阁。两者之间,还有一片空旷的地方和一个荷池,池里盛开着娇艳的荷花。尽管时间紧迫,但我还是拿出相机,拍下正午的池荷,以及远处的五塔须弥山。日前,我从随行资料看到,吴哥窟第三层台基中央矗立一座65米高的尖塔,五座石塔排列和谐,结构紧凑,正看为三塔,柬埔寨国旗主图案即源于此,侧看为五塔,庄严美丽,气势雄伟。而当时拍照,应该是侧面取景。

吴哥古寺古树相媲美 陈志铭摄

小吴哥精美的长廊

小吴哥浮雕艺术巧夺天工

我们还是一路紧走慢跑,走进吴哥窟的山门,只见它和左右两塔门有二重檐双排石柱画廊连通。画廊外侧石柱顶部的天花板,装饰着莲花和玫瑰花图案,精美无比。各塔门都有纵通道、横通道,交叉成十字形,纵通道以出入寺院,横通道以游览画廊,并形成吴哥窟建筑艺术一个突出特色——回廊。据称,吴哥窟的回廊由三个元素组成,内侧的墙壁兼朔壁,外向的成排立柱和双重屋檐的廊顶,除了明显的实用功能外,益增美感。

正是这些台基、回廊、蹬道、宝塔、祭坛,构成了吴哥窟错综复杂的建筑群。而这些建筑物,大多由砂石砌成,石块之间并无灰浆或其他黏合剂,仅仅依赖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这座有众多热带雨林簇拥的寺院,竟然没有就地取材,采用木质构造,让人不解。也许,高棉先人认为,石头比木材更加坚固耐用。而经过时间洗礼,似乎他们对了。

由此也可以想象,1000多年前吴哥设计者布局之匠心,比例之匀称,取材之独到,施工之巧妙,并且总体设计要而不繁,大处庄重,细部精致,恰到好处,让人感叹不已。

浮雕之美难穷尽

在吴哥窟一楼回廊的内墙上,我看到了大量描述印度神话的浮雕,古代工匠以恰到好处的曲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表情和神态丰满的身姿,给人以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其中有一幅浮雕,描绘的是一位皇帝模样的人头戴皇冠,在宝座上赤足盘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右手靠着宝座扶手,左右各有两名侍从,手执长扇,为皇帝扇风,身后还有宫女,手持点燃着的巨型蜡烛。导游告知,这便是创建吴哥窟的苏耶跋摩二世。这些浮雕、画像,既有描绘印度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典故,也有关于地狱、人间和天堂的轮回教谕,还有一些有关吴哥王朝的历史变迁,以及歌颂他们的祖宗击败外敌的历史故事。

对匆匆旅人来讲,这一个个场景,一幅幅浮雕,只是一种古老艺术的呈现,一种时光流转的见证。即使亲临其境,你也很难体悟一个民族的兴衰史以及它全盛时的荣耀、没落时的痛楚。而对所有的高棉人的子民来说,吴哥不仅仅是一个名胜古迹,还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灵魂依存的神圣殿堂,可以从中找到失落的往昔光辉和民族复兴的动力。如今,柬埔寨国旗上的国徽,就是吴哥窟的图案。

事实上,世界上每一处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都有光艳夺目的历史和震古烁今的传奇。而作为与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的吴哥窟,更是传奇中的传奇。

重见天日谜中谜

导游告诉我们,吴哥窟有过辉煌的时光,也有被尘封的岁月,还有重见天日的故事,比起其他三大东方奇迹,更有传奇色彩。

考古研究证实,吴哥古城始建于公元802年,完成于公元1201年,前后历时400年。而现在的吴哥窟,相较于吴哥通王城(俗称大吴哥)而言,也叫小吴哥,它建于公元1113年~1150年,为12世纪上半叶柬埔寨君主苏耶跋摩二世的骨灰埋葬地。人们推断,它应是建在吴哥王朝最鼎盛时期,其建筑规模、精美程度,才能如此空前绝后。

不过,这座神奇的寺院,连同周围大大小小600多座建筑物,在15世纪迁都金边后,突然人去城空,好像从人间蒸发得无影无踪。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吴哥古城变成了杂树、野草丛生的莽原。直到19世纪60年代初,才由法国人亨利·穆奥(Henri Mouhot)在柬埔寨搜集动植物标本而无意中发现,才重见天日。有一种说法更加难以置信,在这之前,当地人对此还一无所知。

据说,亨利最引以自傲的珍稀蝴蝶标本在运回欧洲途中遇上风暴,沉入大海,渺无踪迹。而他记录发现吴哥遗址的笔记曝光,却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的极大轰动,人们开始关注这个沉睡长达400百年的古城,以及它难以比拟的艺术价值、考古价值,消失的吴哥文明再度重现地面。时至今日,它那价值连城的旅游资源,更是难以估量。

大吴哥“高棉的微笑”

大吴哥巴戎寺雕像 陈志铭摄

不过,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弄不清—个曾经繁荣强盛长达600年的王朝,其独特的文化竟然在刹那间中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如果说是强敌入侵、占领,为什么没有维持其统治,甚至加以同化、改造?看起来,这还是一个千古之谜,留待后人细细考证,并给予有说服力的答案。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此中兴亡事,又有谁可以说得清呢?还是把这谜团抛开,回到吴哥游上来吧。

从吴哥窟主殿迷宫般的回廊、雕像、殿堂里兜兜转转地出来,我们步上用石头铺就的路面。时维2002年深秋,外面阳光普照,在殿堂里石壁祛温的凉爽感觉,已不复存在,加上步履匆匆,热汗也纷纷冒了出来,浸透了我那件刚穿上、印有吴哥窟图案的T恤。那路旁石头凌乱地堆砌着,似乎每块石头都粘连着历史苔痕;千年古树与新栽小树并存,有如苍老与新生熔于一炉;身后若隐若现的建筑群,以及远处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更构成了一幅奇异的图景,让人陡然兴起不知前世今生的感慨。

这时,催促返程的召唤已经响起,我们的半天吴哥游也到了尽头了。短短的一两个小时的近距离接触,不要说不能揭开吴哥古城的神秘面纱,就是小吴哥也难以尽入眼底。但是,我的心灵还是被吴哥窟这神秘而奇特的景观所震撼。

此刻,我更深深地体悟到造物主的神奇,以及人之伟大与渺小,随缘与惜缘。

7.佛庙之都过眼录

(2011年6月)

在炎热的夏天,如果阳光普照,走在曼谷的大街小巷,你常常会感到被一种闪闪金光笼罩。这不仅仅是因为热带充足的阳光,还有佛寺建筑的金碧辉煌,佛像的金装金粉闪耀。

据说全泰国有超过90%的人口信奉佛教。目前,泰国计有大小寺庙3万多座,素有“千佛之国”和“黄袍佛国”的美称;首都曼谷更是数量为最,有“佛庙之都”之誉。

金佛像

泰国是中国游客最早熟悉的国家之一,新马泰是国人的一条热门旅游路线,不少人一方面是冲着它费用低廉、交通方便而去的;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来泰国旅游,将参观寺庙、求神拜佛、许愿还愿作为旅游行程中重要的一环。

夏日的曼谷时晴时雨,阴晴不定。公务之余,余君伉俪热情邀请我们去看黄袍佛国的“三宝”。这“三宝”分别是大皇宫旁边的玉佛寺和卧佛寺,以及唐人街附近的金佛寺。

佛教寺庙在东南亚和中国东南沿海香火很盛,信者甚众。我的家乡泉州,民间同样有礼佛信教传统,宋代学者朱熹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尽是圣人”之说。但说实话,烧香拜佛,献上供品,跪求神明保佑,或为升官,或为发财,或保平安,可谓有所舍去有所求取。

玉佛寺卧佛寺失之交臂

出于传统影响和敬畏之心,参观寺庙时,我通常不敢亵慢,但观望多于崇拜,欣赏寺庙的对联辞意或书法强过对神佛膜拜。此番过玉佛寺门而未入,所谓“身入宝山,空手而归”,也无多少缺憾。一者在泰时间太过短促,二者是集体行动,几个人的心态谅必大体如斯。是以,我们只在大皇宫前面照了几张照片,就没有进去这个有着与中国故宫等量齐观的大皇宫,以及位于大皇宫的东北角、本身也是皇宫组成部分的玉佛寺。

当然,我也了解到,这座供在大殿正中神龛里的玉佛像,是泰人心目中的国宝,其名贵不言而喻。据介绍,玉佛像由整块翡翠雕刻而成,高66厘米,宽48厘米,是尊禅定式的佛像。

它的价值不仅在碧玉的价值连城,还在于有着丰富的政治象征意义。每当换季时节,泰国国王都亲自为玉佛更衣,换上由黄金和珠宝做成的不同季节的新装,以保国泰民安;每当泰国内阁更迭之际,新内阁成员均要在玉佛寺向国王宣誓就职;每逢5月农耕节时,国王还在此举行宗教仪式,祈祷丰收。玉佛寺与大皇宫相邻,是泰国所有寺庙中最崇高的代表,到泰国观光,很少有不到玉佛寺一游的。

同样失之交臂的,还有位于大皇宫西南角的卧佛寺(Wat Pho)。据说,这尊供奉于卧佛寺内的释迦牟尼卧佛,全长46米,身高15米,仅足掌长度便为5米,是曼谷市最大,亦是泰国三大卧佛之一。

游金佛寺探寻来历

金佛寺(Wat Traimit)尽管供奉的佛像没有上述两尊大佛那么显赫,观光者似乎也少了一点,我们反而详细参观了一番。

这个位于唐人街附近的寺院,确切地讲,应是黄金佛寺。寺庙本身并不大,周围为一些低矮的建筑所簇拥,院内有一个停车场,也停放不了多少辆车。我们去的那天,参观或膜拜者并不很多。

从不高的石阶上去,脱去皮鞋,便进入主殿,殿内供奉一尊盘膝而坐的释迦牟尼金像,宝冠巍峨,肩宽腰细,右手垂膝,左手向上置于腹脐之前,垂目下视。通体金光闪闪,庄严肃穆,佛像前面两侧有两个花篮,有鲜花供奉。据说,这尊金佛像重达5.5吨,高近4米,用纯金打造;也有一说,含金量只有六成。但是,这尊泰国素可泰时代的文物,堪称黄袍佛国的无价之宝。

对于它的来历,众说纷纭。有说其铸造年代约在十二三世纪,距今约800年了。相传金佛铸成之后,为避免歹徒觊觎,遂于金佛外面涂上厚厚的一层泥土,且当时佛像供在一个偏远而荒凉之地,未受关注。后来,华人在泰定居,渐成规模,决定请一尊释迦牟尼佛镇守。于是,他们把这尊扔在荒山上的孤寂的佛像请了回来,结果在搬运过程中,发现佛像可拆卸成九节,在运抵寺庙后,佛身有一块沾着泥土的铁壳掉下,露出金佛真相,故起名为金佛寺。

另有一说,建造于素可泰王朝的这尊金佛,曾长埋地下,外敌入侵,为了防止金佛被当时外来入侵者掳走,爱国志士在其身上涂以灰泥,埋在土中达300多年,后被发掘出土,但因佛身涂了灰泥,不够美观,被供奉在湄公河岸边的一座旧庙里。后因庙址改建仓库,在搬运金佛时不慎摔了一下,佛身灰泥脱落,显露出一尊形态栩栩如生的金佛,遂成为稀世珍宝。1955年,三位华人集资建成此寺,于是请来这尊佛像镇守,供信徒顶礼膜拜,故又名之三华寺或三友寺。

金佛寺外景

步出主殿,我和同行便在院内照相,除了主建筑,中间的雕刻也颇有特色。

闹市雨中邂逅四面佛

此次曼谷之行,说了玉佛、卧佛和金佛“三宝”,还得说说信众很多的“四面佛”。

来泰之前,就听说曼谷有座四面佛,有求必应,灵验得很。不过,那天要去观赏四面佛,雨下得不小,满街堵车,我们只好把车停在离它不远的地下停车场,迎着绵绵小雨,来到这声名远播四面佛的所在地。

百闻不如一见。这尊四面佛,就坐落在曼谷闹市区的一个不大的街角,后面就是凯悦大酒店的入口处,著名的曼谷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就在它的斜对面,周围尽是高楼大厦,道路上车水马龙,人行道就与它挨着。实际上,这尊四面佛,是有着四尊佛的法身背对背朝着四个方向,佛像本身不大,也许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说。在香烟缭绕之中,烛光摇曳,雨丝飘飘,信众合掌喃喃祈祷,有的更给佛像献上花束。此情此景,再加上佛曲回环往复,确实有点庄严神秘的氛围。

泰国皇宫仪仗队

金佛寺雕塑

据同行介绍,四面佛(大梵天)最初来自婆罗门教。此前,我曾到过柬埔寨的吴哥古城,也看过吴哥王城那著名的“高棉微笑”——巴戎寺的四面佛,虽因时间关系,只是匆匆一面。不过,对其来历还是有些许了解。

据称,四面佛原名“大梵天王”,为印度婆罗门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创造天地之神、众生之父,天王在天界中法力无边,掌管人间荣华富贵,泰人称之为“有求必应佛”。对其四面诠释,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四面蕴寓事业、爱情、健康与财运;有的则认为指的是慈、悲、喜、舍。不管是哪种说法,求取的都是信众所希望拥有的,尤其在婚姻、求子方面,更为灵验。不过,有的人说信众如在佛前许愿,一旦得偿夙愿,就要再来还愿,否则会受到处罚。

这种说法,既有有求必应的慈悲,也有知恩图报的念想,可能更近人世红尘,反而崇拜者日众,香火不断。

泰华文媒体常有报道,一些中国港台地区的影视明星在四面佛前许誓如愿以偿,而多次往返泰国还愿,年年都前来泰国向这尊佛像膜拜。我们还开玩笑地说,也许,因为“佛法无边”,这个黄袍佛国的民众性格忍让温和,就是我们在曼谷遇到的示威集会场面,火药味也不是那么浓烈,“微笑之邦”果然名不虚传。

8.圣彼得堡教堂——雕塑最迷人

(1996年9月)

俄罗斯建筑雄伟壮观

俄罗斯是我1996年欧行五国的最后一站,而圣彼得堡更是俄罗斯之行的终点站。在那里,我感受了这个与莫斯科齐名的“双子星城”的绝代风华,至今仍迷恋它那“华丽的历史布景”的余晖。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俄罗斯文学、艺术,或者说前苏联文学、艺术,确实对我们这代人影响至深,不说看过《列宁在一九一八》、《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等影片,就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普希金、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等作家、诗人的作品,也都或多或少地读过一些;至于湛蓝的涅瓦河和那艘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也都耳熟能详。所有这些,大都同俄罗斯名城圣彼得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宏大叙事的城市景观

但是,当我徜徉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还是被它宏伟的宫殿式建筑、美轮美奂的教堂,以及数不清的博物馆、雕塑、纪念碑所震撼。这些宏大叙事的城市景观,曾经寄托了多少俄罗斯人的光荣与梦想、战争与和平、绝望与希望、野心与卑微……难怪人们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到过圣彼得堡,就不算真正去过俄罗斯。”

是的,尽管我来圣彼得堡之前,也曾停脚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徜徉在盛名之下的红场;也曾经流连在连绵不断的白桦林的莫斯科郊外,造访发射太空飞船的大本营——星城宇航员训练中心,但我还是认同这一说法。

应该说,对于当时行走过的国家还不是很多的我来讲,圣彼得堡给我心灵最大触动的,不是参观仍旧停泊在那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及穿着白色海军服士兵英姿所带来的时空幻觉;不是在剧院观赏天鹅湖舞蹈以及指挥忘情的投入和俄罗斯歌唱家的精彩演出;甚至不是建筑造诣十分可观的夏宫和它所拥抱的华美画廊,尽管我在参观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时见到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曾被那逼真的写实、有力的线条和磅礴的气势所撼动,也曾在画廊里购买了一册有众多俄罗斯画家作品的画册,为这些作品的精彩纷呈所折服。最获我心的,还是圣彼得堡数不清的教堂和独具一格的雕塑。

伊萨基辅大教堂

时过十余年,哪些教堂曾经是我亲眼所见,哪些只看过资料和图片,似乎有点纠缠不清。但是,我依稀记得,在参观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时,旁边的圣彼得堡伊萨基辅大教堂曾经看过。记得导游说过,这个曾是俄罗斯帝国最主要的大教堂,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以及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它们并称为世界四大基督教教堂。

多彩教堂有无尽沧桑

早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初,这里曾经建造一座教堂,但还没有完工就荒废掉了。后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决定重建伊萨基辅大教堂,并向全世界广征设计方案,最后由法国青年建筑师费兰中标。从公元1818年破土动工算起,伊萨基辅大教堂整整建设了40年才算建成,并于公元1858年5月30日彼得一世诞辰186周年之际举行盛大的祝圣仪式。

尽管当时俄罗斯帝国财力已经颇为雄厚,但工程之浩大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建筑材料尤其是花岗岩石柱硕大无比,需要从30公里以外的芬兰湾运输而来,先用数万棵松木放置在沼泽地,以便作运输承重之需;继而用100多人推动转盘,方能把一根100百多吨的石柱竖起来。大教堂高逾百米,长110多米,圆顶直径为25.8米。教堂内有三扇青铜浇铸的大门,其内里是用橡木雕制的,每扇门面积为42平方米,重达20吨。

据介绍,装饰这座大教堂所耗费黄金即达410公斤。里面还有许多青铜和大理石雕塑、色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和宗教圣像以及大量使用俄罗斯特产——名贵孔雀石、乌拉尔宝石等制作的艺术品,堪称富丽堂皇,庄重典雅。整座教堂重30万吨,可同时容纳超过12000人做礼拜。

这么大的教堂,就我目力所见,只有后来看到的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差可比拟。但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拜点占庭帝国衰落后改建为清真寺,现为博物馆,再经过战争和岁月的破坏、磨难,已经有点面目全非,实在难以一较短长。

伊萨基辅大教堂圆顶是世界第三高的圆拱形建筑物,巨大的穹顶上绘着巨幅宗教故事图画,系由当时的22位知名画家所作,那些各具特色的镶嵌画、浮雕和雕塑,即使我们不知其典故和用意,也还是被它的精美绘制和色彩所征服。在转了一大圈之后,我和同伴从教堂的一侧,通过旋转楼梯登到教堂的顶部俯瞰,整个圣彼得堡的优美景色几乎尽收眼底:向东可以看到冬宫、海军部大厦、涅瓦大街,向南可以一览马林斯基宫殿和彼得一世雕像,向北、向西可以欣赏到美丽多姿的涅瓦河及其港口。

伊萨基辅大教堂既建得不容易,同样也历经战争洗礼,称得上劫后余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伊萨基辅大教堂的金色圆顶闪闪放光,成了德军轰炸的重点目标。为了保护这座古迹,列宁格勒军民用绿色油漆涂盖了教堂的金顶,并在它的周围布满高射炮。即便这样,教堂还是受到攻击,伤痕累累,修复工作进行了20年。俄罗斯在战后修复教堂时特意保留了教堂大门外的大理石柱子上的几处弹痕,并在一根柱子旁挂上一块铜牌,上写:“这是在1941~1944年,德国法西斯发射的148478发炮弹中其中一发留下的罪证。”

完美的世界性雕塑

说实话,匆匆观赏一番伊萨基辅大教堂,已经令我体力有点透支。但如此蕴涵历史与现实的美景,让我欲罢不能。走出教堂,再向北前行200多米,就是十二月党人广场(也叫参政院广场)上的世界纪念性雕塑艺术最完美的作品之一的青铜骑士像。

以前曾读过普希金的《青铜骑士》诗歌,但我要说的是,给我印象更深的是叶赛宁的《致普希金》——

憧憬着一个惊人的天才,

他,代表了俄罗斯的命运……

在以光荣浇铸的青铜像上,

你高傲的头望着蓝天……

直到我那草原般荒凉的诗句,

能发出青铜一样的声音。

这些诗句,好像是写给普希金的,同时也是写给自己的,又好像是写给骑着骏马的彼得大帝,即圣彼得堡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青铜骑士像》。

作为创建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文功武略,效法西方,施行改革,揭开了俄罗斯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对于彼得大帝,言之暴君者有之,称其为天才改革家者有之,但他在公元1703年自波罗的海之滨从瑞典人手中夺得的领土上,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城市圣彼得堡,并从一开始起即对城市建设进行了有计划的设计和改造,亦是俄罗斯由弱国向大国崛起的分水岭。如斯,对彼得大帝的多少褒奖,对于有大国情结的俄罗斯来说,都不算过分。

列宁雕像

雕像

《青铜骑士像》因普希金的叙事抒情长诗《青铜骑士》而得名。它由法国著名雕塑家法尔科内创作,历时12年,建成于公元1782年。铜像被安置在一块重达1600吨的天然巨石上,头戴桂冠的彼得大帝稳骑在前蹄腾起的骏马上,显示出了所向无敌的风采。彼得大帝炯炯有神的眼光,目视前方。马后蹄、马尾和蛇构成的支撑点,巧妙地使青铜骑士固定在基座之上。基座是体积庞大的花岗岩“雷石”。

雕塑家法尔科内曾谈及他的创作理念:“我要建的这座纪念碑很普通……我要雕塑的仅仅是这个人物,我既不会把他诠释为伟大的统帅,也不会把他诠释为胜利者,虽然他两者兼而有之。国家的缔造者和救主的个性远远高于一切。应该把这一点展示给人们。我的沙皇手中没有任何权杖;他把仁慈的手伸向空中,下面是被他走遍的国土。他正攀登山岩的顶部,而山岩就是这座塑像的基座,它象征着他所战胜的困难。”有人解读骏马象征着俄罗斯,而马匹践踏着的长蛇,代表着当时阻止彼得大帝进行改革的旧势力;也有人说蛇代表着与俄罗斯为敌的瑞典。

《青铜骑士像》是以武力夺取沙皇宝座的叶卡捷林娜二世修建的,这位野心勃勃的女皇为了证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统的继承人,特意邀请雕塑家法尔科内来这里完成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杰作。如今,这个纪念碑已经成了富有创造力的铁腕人物彼得大帝的化身,同时也被看做是由他缔造的圣彼得堡市的标志。

其实,在圣彼得堡以彼得大帝作为雕像不止于此,与之三足鼎立的还有意大利雕塑家卡尔洛·拉斯特雷利雕塑的彼得一世骑士雕像,以及美籍俄罗斯雕塑家米·米·舍米亚金献赠给圣彼得堡的彼得一世铜像。

后面这座铜像,据说在外貌上与彼得一世真人大小几乎一致,只是看上去脑袋很小,身躯庞大。彼得一世光着脑袋,笔挺地坐在靠背椅上望着前方,令人望而生畏。记得在圣彼得堡期间,这尊铜像,我并没有看到。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收藏的现代派画作

倒是拉斯特雷利雕塑的彼得一世青铜雕像,安放在教堂广场上。这里离我们下榻的酒店不远,在晚饭后我曾与友伴来到教堂广场溜达,看到彼得一世头戴桂冠,身着盔甲,双唇紧闭,面部神情惟妙惟肖,目光炯炯有神地骑在马背上,一手拉着缰绳,骏马前面双蹄腾空而起;一手执着元帅杖,好不威风,如同罗马皇帝不可一世。而雕像的中部四面分别坐着四位女性,神态生动,仪态万方。据说是彼得大帝的妻子与三个女儿的原型。

而此时,夕阳的余晖洒落在的彼得一世和马背上,好比帝国残阳如血,既苍凉又悲壮。让人生出无限感慨,这座城市光与影的变迁、历史与现实的转换,怎一篇短文所能涵盖?

时在2012年,也就是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到圣彼得堡300年整,如果让我选择所走过的国家和城市故地重游,那么,我一定会选择俄罗斯,选择圣彼得堡。为这些已经见识过的教堂和未曾谋面的圣滴血教堂(又名基督复活大教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修道院、喀山大教堂以及普希金等世界级文化名人的雕像,真的值得再盘桓一些时日。

9.上帝在尘世的居所——伊斯坦布尔

(2011年11月)

一夜无梦。醒来时分,正是凌晨,伊斯坦布尔当地时间还不到5点。

Ceylan Intercontinetenal酒店的电视整夜没有关上,屏幕上没有忘记广而告之:Meet east and west(相聚在东西方)。起身临窗,但见外面星火点点,远方涛声隐约,只是未见沙滩。

当时心想,伊斯坦布尔才是货真价实连结欧亚的桥头堡。同中国时差6个小时,与欧洲同步。而爱琴海、地中海、黑海尽在臂弯,可以扼住“天下咽喉”;东罗马、拜占庭、众城市的女王、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不同的名字,一样的城池,都有着难以名状的沧桑、荣光和忧伤。

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风光李琮摄

为此,我披衣伏案,打开电脑,写下“伊斯坦布尔是个有故事的城市,可以写写不着调的东东”。

两个月过去了,我终于让思绪回到2011年11月下旬的伊斯坦布尔之行。

穿行在博斯普鲁斯海峡

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在其力作《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曾用不少笔墨,描写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风光、掌故以及这条海峡在他心中的位置,甚至感叹:“生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不时会想,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随时都能漫步在博斯普鲁斯沿岸。”

2000多年前遗存的瓦廉斯(Valens)水渠 李琮摄

23日上午,我们从西岸乘坐的游轮穿行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墨蓝墨蓝的海水溅起些许的浪花,但见鸥鸟在岸边、海上自由地觅食,飞起飞落。近处是一些漂亮和式样新颖的小楼,还有一些颇经沧桑的建筑同样好看,可能就是被土耳其作家叫做雅骊的别墅——18至19世纪期间由奥斯曼大家族建造的海边豪宅;远处则是处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丘陵或小山的建筑物,还有一眼就能认出来的清真寺。

11月下旬的伊斯坦布尔,在海风或紧或缓的吹拂下,再加上时而有小雨零落飘洒,颇有些寒意。但站在游轮上,观赏这异乡的风景,听导游述说着海峡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感受到伊斯坦布尔人占得地利有着毋庸置疑的先机。

“牛渡”的美丽传说

作为亚欧大陆的分界线,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仅30.4公里,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最宽处为3.6公里,最窄处仅708米,北连黑海(Kara Deniz),南通马尔马拉海(Marmara)和地中海,把伊斯坦布尔这座古老的城市分隔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也成就了当今国际海运路线中最窄海峡的名头。

博斯普鲁斯蓝色的海水

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希腊语中寓“牛渡”之意,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当年宙斯为了保护自己的情人伊娥,用魔法把她变成一头雪白的小母牛。化身为牛的伊娥离开希腊,漂泊过程中渡过了这窄窄的水域,海峡因此而得名。

千百年来,博斯普鲁斯海峡冷眼看着:希腊人来了,罗马人来了,十字军来了,奥斯曼人来了,俄国人来了,美国人来了……博斯普鲁斯海水滔滔,战舰时常变幻大王旗,挂着各色旗帜的商船更是穿梭而过。

由于海峡狭窄,船与船相撞的事故,也时有所闻。帕慕克曾援引记载说,1991年11月15日,一艘名叫“拉布聂”的黎巴嫩运畜轮,载送在罗马尼亚上船的2万多只绵羊,撞上菲律宾注册、从新奥尔良运送小麦前往前苏联的货轮“丽莉圣母”之后,大部分的羊随船沉没,只有几只羊跳船游上岸,恰好在附近茶馆看报喝咖啡的几个人救起它们,并成为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

坐游轮看潮起潮落

博斯普鲁斯大桥 李琮摄

每一条海峡,都有它的幽深和故事,尤其作为国际地缘政治中心地带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更是如此。

作为游客,我们更看重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它周遭的美景。沿途中,挂着各种旗子的商船穿梭海峡上面,也有泊着小船穿着雨衣的人悠然地垂钓,不去在意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时有依山而建的典雅欧式建筑和木结构别墅群从眼前掠过,建于欧洲一侧沿岸的多尔玛巴赫切宫,俗称新皇宫的宫殿也映入眼帘,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随着游轮沿博斯普鲁斯海峡缓缓而行,确实像帕慕克所说的,等于是在观看城里的一栋栋房子,一个个街区,也等于从远方观看它的剪影,一个变化万千的海市蜃楼。而建造于1973年连接欧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在约一个小时的航行中,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这座大桥也称为博斯普鲁斯海峡第一大桥。桥的两头各有一呈“门”字形的桥塔,水中不设桥墩,整个桥身用两根粗大的钢索牵引,有如巨龙凌空,宏伟壮观。全长约1.5公里的大桥上面,依稀可以看见各种汽车穿行。

在它的远方,还有一座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蒂赫大桥,也被叫做第二大桥,据说在长度和荷重量等方面都优于老桥。这两座大桥为欧亚两洲的人源源不断地运送商品提供了便利,也为来往欧亚的人们提供了交通之便,述说着海洋与道路的爱情。

徜徉在凝固的华章里

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座城市,能够像伊斯坦布尔这样,一城甚至一桥横跨两大洲。

世界上也很难找到第二座城市像伊斯坦布尔有那么多美轮美奂、历史悠久且富有文化底蕴的建筑。

蓝色,伊斯坦布尔的主色调 李琮摄

有人说,建筑是历史的大书,是凝固的音乐。伊斯坦布尔不仅地理上横跨两洲,而且还兼收并蓄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之精粹,从而成为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随之遗留下古希腊文献,古罗马文物,基督教、伊斯兰教乃至融合多种文化的历史文物、见证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过招的名胜古迹。有资料显示,伊斯坦布尔现有40多座博物馆、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

确实,从伊斯坦布尔那么多美不胜收的教堂、清真寺和古城堡、古城墙里,我们可以品味这个被称之为“上帝在尘世的居所”的沧海桑田。

就从24日参观老城区的古迹半岛说起吧。这里集中了这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文物建筑——拜占庭帝国的竞技场(Hippodrome)、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托普卡普皇宫、大巴扎等,并全都围绕着竞技场所建。因其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伊斯坦布尔历史区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残存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国王壁画

六塔

古竞技场看尽兴衰

我们首先观赏的也是现称之为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古竞技场(也叫古赛马场)。据导游介绍,伊斯坦布尔原为古希腊移民建立的城邦国家拜占庭,后来被罗马人占领,公元203年罗马皇帝塞维鲁在位期间建起了一座竞技场。当君士坦丁大帝将这座城市改建为罗马帝国的第二个首都的时候,又对这个竞技场进行了重建和扩建。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为竞技场举行了落成典礼,与民同欢。

古赛马场中的凉亭

经历频繁的战乱和时间的洗礼,塞奥道西斯的“奥拜里斯克”方尖碑(Obelisk of Theodosius)、青铜制的蛇柱及君士坦丁“奥拜里斯克”方尖碑风韵犹存。有资料称,矗立着的方尖顶石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埃及卢克索(Luxor)时期;君士坦丁石碑比之年轻,看起来却更加沧桑;蛇形青铜柱是从希腊特尔菲(Delph)阿波罗神庙搬来的,公元前479年铸成。据说,该青铜柱是为了纪念希腊在帕拉提战役中打败了波斯人而建造的。它最初是由一个直径两米的黄金基座和三条盘绕向上的青铜蛇组成的。原柱高6.5米,现在我们看到的仅有5米,被毁坏断掉的蛇头珍藏在伊斯坦布尔建筑博物馆。

此外,还有建于公元1898年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喷泉,也建在古赛马场里。现在这里还有一个加了圆顶绿色顶盖的凉亭,也是一个小小的景点,还可为游人遮风挡雨。

圣索菲亚大教堂

如果说参观苏丹艾哈迈德广场,只是一道开胃小菜,那么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一道名副其实的饕餮大餐。

这座大教堂是拜占庭时期建造的罗马纪念馆,一直被公认为拜占庭建筑的最完美的代表、拜占庭艺术的结晶。这座有着“世界上最美丽教堂”之称的对索菲亚大教堂变迁史,亦可视为一部伊斯坦布尔的兴衰史。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庙改建为教堂,再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奇特建筑。

查士丁尼大帝是拜占庭皇帝,在位38年,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皇帝,在他雄才大略的拓展下,君士坦丁堡已经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东西方贸易的枢纽。这使得他不仅继承了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高贵,也融合了东方文明的智慧,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展到达了顶峰,建筑艺术尤为如此。不过他所兴建的罗马式大教堂于公元5世纪毁于火灾。当时的东罗马帝国教皇查斯丁尼一世予以重建,工程历时五年,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于公元537年竣工,并在近千年里一直成为基督教的圣地。

让远方来客所惊奇的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它那直径31米的中间无支撑穹顶,在公元6世纪建成后的整整千年间无人能够超越,其顶端距地面高达60米,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中心穹隆的东西两侧各连接一个较低的半圆形穹隆,使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主穹隆的南北方向由复杂的拱门、穹隅等结构支撑;东西两侧是两个与它等直径的半穹隆,它们相互邻接,跨越中殿上部。中心穹隆基部环以40扇窗户,使光线从四面八方透入堂内,照耀着顶部圣母玛丽亚的壁画和两旁高挂着的巨幅木牌,使人惊叹当时建筑师的鬼斧神工。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饰

拜占庭人相信,上天的力量显示在皇帝和教会的金银珠宝上。因此,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成了他们巨大的珍宝库。公元1204年,十字军和威尼斯人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里面发现了1700多座黄金、珍珠、宝石和珐琅做成的小型圣坛,4万多个金银香炉和圣物盒以及堆积如山的其他财宝。这些金银财宝被十字军抢掠泰半。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基督教的遗物并没有随着占领者的到来而灰飞烟灭。当奥斯曼人15世纪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易名为伊斯坦布尔后,并把伊斯兰教带给这个都城。苏丹穆罕默德挑上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象征东正教荣耀的净土,移走祭坛、基督教圣像和遗物,并用漆涂掉马赛克镶嵌画,代之以星月、古兰经读经台、面向麦加方向的朝拜龛,并增建尖塔,在他的指令下,建筑师锡南使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几乎是保持原状的情况下变成了一座清真寺,而非加以毁灭。

公元1453年,圣索菲亚大教堂正式被改建成清真寺,此前十字军东征,曾劫掠圣索菲亚大教堂无数的黄金圣坛、十字架银制圣杯,还有众多的镶嵌艺术品及各种圣物,这个大教堂仅遗留下著名的三圣像等马赛克镶嵌画。

直到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这些被灰泥覆盖的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壁画珍品才重见天日,而我们也才有机会一睹芳容。借用唐人孟浩然的诗意来说,那就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虽不至于看罢泪沾襟,也令人嘘唏不已。

亦真亦幻蓝色清真寺

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对面的是蓝色清真寺。远远望去,有六根尖尖的宣礼塔。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世界上唯一与圣城麦加比肩并拥有六个宣礼塔的清真寺,其建造过程却有着一个歪打正着的缘由。据说,第14世奥斯曼国王艾哈迈德一世要求设计师麦哈迈德·阿哈把宣礼塔建成黄金的,但土耳其语的“黄金”和“六”是谐音,设计师误解了国王的意思,于是,便有了六个宣礼塔的清真寺,也给导游多了一个卖点,给游客多了一个了解清真寺知识的机会。由于蓝色清真寺六座宣礼塔的存在,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坐落于阿拉伯半岛沙特阿拉伯境内麦加的卡阿巴天房(Masjid al-Haram)——全球穆斯林“朝向”(Qiblah),被补修成七塔圣寺。

海边清真寺

想当年,奥斯曼帝国如日中天。幼年登基的艾哈迈德一世眼瞅着圣索菲亚大教堂历经千载,依然如此恢弘壮观,或许他有较劲的意思,或许是朝廷重臣的擘画。这位国王于公元1603年下令建造一座清真寺,地址就选在拜占庭时期王宫、赛马场区域的议会大厅以及拜占庭贵族们的宫殿豪宅的中心区,这些拜占庭时期的顶级建筑物被毁之殆尽,也说明千古一理:成者王,败者寇;成功拥有一切,失败片甲难留。

蓝色清真寺正规名字叫做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为土耳其人引为骄傲的建筑师和艺术家锡南的弟子麦哈迈德·阿哈设计。整个工程于公元1609年开始动工,公元1616年建成。整个建筑包括清真寺、学校、医院、市场、墓地、旅店和喷泉等。

走进蓝色清真寺,给人的感觉是卓尔不群,气派不凡。清真寺中央圆拱直径43米,拱高23.5米,支撑圆拱的五根柱子的直径约有五米,柱头的蓝底金字阿拉伯文和挂在柱身的黑底金字阿拉伯文。整个大殿从圆顶向下分为五层,共有260个窗户。通过这些窗户折射进来的自然光,与呈圆形排列的玻璃灯光融为一体,给人以亦真亦幻的感觉。

蓝色清真寺入口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整座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完全是由一块块大理石拼接起来的,且历经数次地震而屹立不倒。人们往往赞叹现代科技的先进、奇思妙想,而当你站在这座400年前的建筑面前,你也不能不对古人的巧夺天工,加以毫无保留的赞赏。

当然,蓝色清真寺之所以脍炙人口,还在于整座建筑装饰着2两万片以上的伊兹尼蓝瓷砖,把整个寺庙装点成海的色彩。这些瓷砖由土耳其瓷器名镇伊兹尼克(Izhik)的皇家作坊烧制,并刻着丰富的花纹和图案、以白色为底的蓝彩釉贴瓷,贴在寺内墙壁上,使得整个清真寺内蓝光熠熠。因此,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在游客的口中,便让位于蓝色清真寺了。蓝色的忧郁,不知道是不是由伊斯坦布尔为数众多的蓝色而起?我不知道答案,但在参观时确闪过这电光石火般的联想。

托普卡泊皇宫大门

步出蓝色清真寺,有一个拍照地点和几列供游人歇息的木质长凳,也有一些土耳其商贩拿着工艺品和丝绸叫卖。在这个地点,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可以尽收眼底。

离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不远,还有一处同样如雷贯耳的古迹,但我们过门而未入。那便是托普卡泊皇宫,也叫旧皇宫。这里的一部分已成为今天的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据说,这个原为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皇宫,现在每天都有5000人前来参观,每年接待参观者达250万人次,是欧洲参观人次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穷讲究留下的新皇宫

旧皇宫没看着,25日参观奥塔奎多玛巴切新皇宫,算是一个补偿。

这座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的新皇宫,原为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时一个专供海军军舰停靠的港口,公元1611~1614年,苏丹艾哈迈德一世把这个港口填平,并且在上面盖了一座名叫“贝希克塔石”的花园行宫,此后这个木质的宫殿被一场大火烧毁。公元1839年,奥斯曼帝国第31任国王苏丹阿布都麦吉德一世登上了宝座,因嫌弃老皇宫不合时宜,相中了这个地区临海的地方,建造了这座外观设计很像法国卢浮宫和英国白金汉宫特色的新宫殿。

人们进入旧皇宫游览

考古博物馆外景

据说,这座名叫多玛巴切的新皇宫于公元1843年动工,完成于公元1856年,耗时13年,耗资甚巨。为了装饰宫殿,一共用去14吨黄金、40吨白银,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据介绍,建造皇宫使用的大理石是从马尔马拉海运来的,雪花石是从埃及采购的,红斑岩采自贝加蒙古城;家具来自法国,花瓶是塞尔的,水晶吊灯为巴卡拉特打造,蜡台是在英国定制的。整个宫殿装潢可以说穷奢极侈,而那时奥斯曼帝国已囊中羞涩,无复全盛时财大气粗的气概,为此还欠了一屁股的外债。

不过,这座以大理石著称的宫殿由于帝王的穷讲究,终于给世人留下大饱眼福的机会。新皇宫分为塞拉姆勒克(Selamlik)宫、中央大厅和后宫,并有相应的规矩。塞拉姆勒克宫是国王与大臣议事的地方,一般皇室成员不能进入;中央大厅是庆典所在地,官员和皇室成员可以同时出入;而后宫则是国王和皇室成员的起居场所,官员不得入内。中央大厅堂皇气派,其中有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二世赠送的巨大水晶吊灯,重达45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吊灯;大厅里还有124平方米的真丝地毯,为土耳其第二大手工编织地毯。

皇宫外的卫兵

钟楼

如果要把中国故宫与伊斯坦布尔新皇宫相比,中国故宫内廷虽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等,皇家气派自是不凡,但生活设施比起新皇宫还是相形见绌。我们常见的慈禧太后的床不过一张不那么讲究的床而已,桌椅也不过尔尔;而新皇宫内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但其奢华实用程度实在是难以企及。

就我匆匆一瞥,新皇宫后宫房间内饰十分考究,地面不管是大理石还是木地板,都是顶级的,那些楼梯扶手甚至有的是用巴卡拉(Baccarat)水晶装饰的。在一个房间和走廊里,辟有琳琅满目的画作,尤以精美的油画居多。据说,皇室成员就有嗜好油画,此中也有其作品。后宫厨房的器皿,也十分精美,有中国的茶壶茶杯、世界各国的碗盏刀叉,高贵而实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后宫的卫生间宽敞奢华,内有硕大的浴缸,可以用温泉来蒸桑拿浴,然后到滚热的大理石板上平卧片刻,让热气渗透到毛孔中去,再由侍人推拿舒筋活血。此等潇洒活法,恐怕是当时清廷难以企及的。

新皇宫雕塑

奥斯曼帝国最后的六位苏丹以及伊斯兰教领袖阿布都麦吉德曾住在这座宫殿里。在阿布都麦吉德之后,其他的苏丹都没有入住多玛巴切宫。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土耳其总统凯末尔曾在这里居住并办公,并为之修建了一部电梯。其病逝之后,多玛巴切宫被修复并改建成了博物馆。这里还留有土耳其国父的床,床上覆盖着土耳其的国旗。

事实上,伊斯坦布尔的名胜古迹,绝非如上所述。举其要者,有长达8.5公里的海边城墙、建造于6世纪的总容水量8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库,还有不胜枚举、各具特色的清真寺、教堂、雅骊别墅等。

但就我所见,已足以说明这个历经古罗马、拜占廷、奥斯曼帝国的帝国都城曾有的辉煌与瑰丽、破败与衰落,体味着在激烈的改朝换代中帝国斜阳的忧伤,感受着在欧亚分割线上东西方文化冲撞的焦虑。这些支离破碎的时光碎片,在我们走马观花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历史印记和城市影像的拼图以及印记深刻的美之巡礼。

游逛在大巴扎市场里

如果说,在伊斯坦布尔那些历朝历代保留下来的皇宫、寺院、教堂、古迹里徜徉,主要着眼于天时;游览那歌咏生命、欢乐和幸福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述说的是得天独厚的地利;那么,记录一下游逛在黄金市场——卡帕勒市场(Kapali Carsi)里,则有一种人和的意味。

26日,临近回国的那天上午,我和同伴去了一趟俗称大巴扎的黄金市场——卡帕勒市场,感到了它被称为“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室内集市之一”,确非浪得虚名。步入大巴扎拜亚兹大门,就见一个用青砖砌就微拱的门洞,散发着拜占庭风格的气息。门洞上方用阿拉伯数字写着“1461”,准确无误地标注着它的诞生年份,旁边还有阿拉伯文字,据说是阿布都哈米德二世书写的横匾,意思是“真主喜欢生意人”。2011年12月26日,伊斯坦布尔官方为它的建成550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庆典。

走在大巴扎里,你可以看到由巨型圆柱支撑着的拱形穹顶,整齐的柱式,整齐的拱券,门栏上绘有阿拉伯风格的美丽图案。通道纵横交错,而且呈现平直状态。摊位摩肩接踵,货物应有尽有,杂而不乱,并有相应的区隔。在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晶、宝石、琥珀制品,有当地制作的金银饰品、手链项链、灯饰制品、茶壶茶杯等,还有具有浓郁的土耳其风格的艳丽的地毯、披肩、头巾,以及海泡石烟斗、蓝眼睛等工艺品,可以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大巴扎商品琳琅满目

据导游介绍,这个被土耳其人称为“封闭的市场”的大巴扎,由80条街巷、18个大门、3500多家店铺组成,有15000人在此经商,每天顾客多达20万人。要细细地逛完整个市场,一整天的功夫未必能够完成。

生意人天生喜欢顾客的钞票,不管是土耳其里拉,还是美元、欧元,只是一年有2800万游客的土耳其,来自中国的游客仅有区区的5万人,因此商贩对在埃及以及东南亚风景区很受欢迎的人民币却不那么受到青睐。但或因华人游客出手大方,这些卖东西的摊贩们对我们的到来,倒是表示很大的热情。他们巧舌如簧,有的不仅会阿拉伯语、英语,甚至还能操着简单的中文招揽生意。

伊斯坦布尔别墅

砍价成功半价交易

当然,来到大巴扎的游客,并非完全只是为了游览,不少人也有买点东西回去送送亲朋好友的想法。女士们对那些色泽艳丽、图案精美、缀着金属亮片的头巾和披肩以及绣着金丝、留着穗子的缎子饰品,金银打造的戒指项链,只在书本上见到过的瑰丽琥珀等,自然青眼有加;男士则对古玩、铜盘、玻璃制作的茶壶、小茶杯、轻如纸贵如金的海泡石烟斗爱不释手。而一种天蓝色的小玩意“蓝眼睛”,则让男士女士有了共同语言,因为这种土耳其独有的小纪念品,不但价钱低廉,据说还有辟邪作用,不少人都买了一些以分送亲友。

土耳其生产的玻璃制品闻名遐迩,其制作的小茶杯因图案华美色泽鲜艳,而且比较便于携带,也让不愿身入宝山空手而归的同伴深感兴趣,双目发光。摊贩见状大献殷勤,语言沟通有点困难,拿起计算器指指点点,然后又拿出玻璃杯用两双大脚一通猛踩,玻璃杯完好无损。最后,在喊价砍去大半后成交。我与另一个同伴本来也想买两打回去,结果因颜色不合眼,就说再到其他摊位转转。这一转,还真给我们省去一半的价钱。一位穿着T恤的商贩开口价竟然只是我们同伴最终的成交价,我和一位同行说多买点,价钱便宜些,几经讨价还价,终以半价交易成功,而且还加送一堆小勺子,可谓皆大欢喜。

本来,有的人说中国商场应有尽有,来这里多此一举。但是,流连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巴扎迷宫中,扫描着具有异域风情的物品,大家仿佛进入天方夜谭的故事之中,其中也有一些人大洒银弹,狂扫中意的纪念品,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去。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终点是伊斯坦布尔,中土两国商贸关系源远流长。这些年,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流入土耳其,流入伊斯坦布尔,据说大巴扎中也有不少来自义乌小商品市场。中国为土耳其第16大出口市场和第3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和土耳其旅游往来也还不算太红火,土耳其来华游客不在国家旅游局前18名的榜单;中国游客更是在土耳其每年近3000万的国际游客中连零头也不够。但随着双方交往的增多,这种局面相信会有所改观。

接待我们的导游是土耳其人也有如是感,这位女导游在大学里学的是中文,说的中文虽然有土国腔调,但谈起诗经、唐诗宋词和中国历史却头头是道。她告诉我们,现在来伊斯坦布尔旅游的华人越来越多了,正规的导游供不应求,未来的中国游客将越来越多。而本人此番搭乘南航的北京-乌鲁木齐-伊斯坦布尔首航团抵达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克机场,接受喷水礼遇也说明土耳其对中国旅游的热望。

赏心乐事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这座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名城还有许多景点在四五天里无法穷尽,现在的文字更多的是此行的梳理、实录,留下些许遗憾。

毕竟,我只是过客,不是归人,但对伊斯坦布尔的风华绝代,依然留下深沉的记忆,也十分赞同德国浪漫诗人兼政治家德·拉马丁的说法:“如果只能看这个世界一眼,那就看伊斯坦布尔吧。”

如果你想去伊斯坦布尔,作为一位过来人,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不妨带张中英文的土耳其观光图和一册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一边沉浸于城市建筑与博斯普鲁斯之美,一边读着这位以城市的废墟与忧伤为题的作家所著的美文,去领悟“假使这城市诉说的是失败、毁灭、损失、伤感和贫困,博斯普鲁斯则是歌咏生命、欢乐和幸福”的真谛。我相信,你会不虚此行。

10.乌拉圭之光——国父与足球

(2006年9月)

不到两天的乌拉圭之行,来来去去都在首都蒙得维的亚兜圈子。除了公务之外,这个有着“玫瑰之城”之称的城市,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乌拉圭人对其国父阿蒂加斯(Artigas,José Gervasio)的尊崇,以及对足球的狂热。

乌拉圭国父阿蒂加斯雕像

那是2006年9月初,正是乌拉圭的冬季,气温在10度左右,但感觉并不特别冷。我和同伴抽空来到新城与老城交会处的独立广场。这里也是乌拉圭市中心区,政府宫、议会大厦、市府大厦等簇拥在广场周遭,也是游客观光的首选之地。

独立广场并不大,但乌拉圭人却以此为傲,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乌拉圭国父阿蒂加斯跨着战马、腰挂战刀的铜像。铜像很雄伟,据说高17米,重30吨,并标注着阿蒂加斯的生卒日期“1764~1850”。整座铜像造型生动,在石板铺就的广场里,引人瞩目。

相关资料显示,出生于一个牧场主家庭的阿蒂加斯,公元1797年参加西班牙人组织的轻骑兵团,反对葡萄牙人入侵。此后,他参加抗击英军入侵蒙得维的亚的战争,参加拉普拉塔地区独立革命,任乌拉圭河东岸爱国军副司令,并亲率150名士兵回到乌拉圭领导独立战争;在拉斯彼德拉斯战役中,他率领的军队击溃西班牙殖民军,接着率部围攻西班牙人控制的蒙得维的亚。

公元1812年,阿蒂加斯协助阿根廷军队包围蒙得维的亚。公元1814年,乌拉圭和阿根廷东北部五省相继脱离拉普拉塔联合省,组成“联邦同盟”,他担任同盟的“保护者”。后来,葡萄牙军从巴西侵入乌拉圭,公元1817年1月占领蒙得维的亚。阿蒂加斯率部退入内地,公元1820年战败,流亡巴拉圭,并在该国隐居30年,终老于亚松森。

综观阿蒂加斯的一生,堪称戎马倥偬,把毕生的身心都献给了乌拉圭的独立解放事业。他被后人尊崇为“东岸民族的奠基人”、“独立之父”,当之无愧。公元1855年,他的遗体被运回蒙得维的亚,并安葬在铜像下的墓地。

其实,关于阿蒂加斯的遗迹和纪念,远不止独立广场的铜像。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军事要塞上,还有阿蒂加斯的遗迹。记得那天,导游告诉我们,山上的炮台,是阿蒂加斯曾经使用过的。从炮台往下看,海水碧蓝,游船穿行在其中,溅起层层浪花,颇具诗情画意。

而这座小山包,来历也十分有趣。相传,17世纪葡萄牙探险队首次抵达这里时,一名水手发现老城西北部一座海拔仅100多米的小山时惊呼:蒙得维的亚。葡语“蒙得”(Monte)是“山”的意思,“维的亚”(Video)意为“我看到了”,即“我看到山了”,蒙市由此得名。不过,这个说法,并不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只是聊备一说而已。

山包虽小,作用却不可小觑。它地处拉普拉塔河北岸,每当人们乘船从大西洋进入拉普拉塔河河口,总是最先看到它,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723年,葡萄牙人在这里兴建了一座堡垒。次年,西班牙人赶走了葡萄牙人,占据了拉普拉塔河沿岸地区。公元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头目萨巴拉为了防范葡萄牙人和英国人的进犯,在塞罗山上建起了一座要塞,这便是最早的蒙得维的亚城。当时,西班牙人从布宜诺斯艾利斯不断迁来移民,并驻扎军队,使这里逐渐成为了西班牙的殖民中心。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从西班牙殖民者手中夺去蒙得维的亚,并将此地的港口建设成为运送货物的登陆港。后来,它又被西班牙殖民者抢回。公元1815年,乌拉圭人民在阿蒂加斯领导下夺回此地。公元1817年蒙得维的亚重新落入葡萄牙殖民军手里。公元1828年乌拉圭获得独立后,蒙得维的亚被定为乌拉圭首都。可以说,在乌拉圭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头变幻大王旗,而阿蒂加斯也在这纷争中,写下自己一页光荣的历史。

除此之外,乌拉圭还设有阿蒂加斯省和阿蒂加斯市。为了纪念阿蒂加斯的功绩,乌拉圭人还将北部边境原来称之为“圣埃乌格尼奥”的城市,改名为阿蒂加斯市,它同时又是阿蒂加斯省首府。其人口仅为数万人,是乌拉圭著名的畜牧区和甘蔗、柑橘、葡萄和谷物产区,与巴西的过境贸易活跃。输出活牛、牛肉干、羊毛、水果和谷物。但因时间关系,我们无缘走访。

行走在乌拉圭,如果说阿蒂加斯,是让乌拉圭人引以为豪的历史;那么,足球则是贯穿乌拉圭人生活的历史与现实、光荣与梦想。就像著名的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所认定的那样“乌拉圭是一个为足球而生的国家”。

我有幸参观了乌拉圭足球博物馆,真的见识了乌拉圭人对足球的痴迷以及对传统的珍惜。在从下榻的酒店到足球博物馆的途中,我从车窗外不止一回地看到一群群小学生,在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上追逐,书包就散乱地放置在球场的周围,那天蓝色的球衣格外显目,球场的旁边是不高的学校建筑。同行的人介绍,乌拉圭的孩子都喜欢踢足球,放学后总要踢上一两个小时。

在这个也就300多万人口的国家,在足球方面怎么能和南美大国巴西、阿根廷齐名,号称“南美三强”?倘若没有从娃娃踢起,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乌拉圭足球博物馆就在著名的百年纪念体育场旁边,那天没有见到任何比赛,空空荡荡的球场绿草萋萋,周边茂密的树林将它簇拥起来。远远望去,座椅有点寒酸,设施有点陈旧。但就是这个有点沉寂的足球场,却曾经上演着惊天动地的大戏,见证了许许多多大悲大喜的画面。1983年7月18日,百年体育场还被国际足联命名为“世界足球里程碑”。

这个体育场被称之为“里程碑”,不是没有来由的。1930年7月,这里曾是首届世界杯的举办地,作为东道主的乌拉圭国家队在这里一路过关斩将,在7月30日的决赛中,乌拉圭人以4∶2力克阿根廷队捧杯,在世界杯历史上写下难以磨灭的一页。

而这在参观足球博物馆过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从外面初见这幢两层小楼,并不大起眼。但里面的足球珍藏,却是货真价实,让人惊叹连连。尤其是首届足球世界杯参赛队员的名字、老照片、记载着夺杯惊心动魄场面的报纸,乃至标着不同号码的球衣,都历历在目。其中对关键场次的关键队员,都有详尽的记载和评价。只是到了现在,已经记不起是什么人了。在首届世界杯之后,乌拉圭人时隔20年,再次夺得了世界杯冠军。

此外,乌拉圭人还两度在奥运会男足比赛中勇夺金牌。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谈起艺术足球,说的还不是嗜好桑巴舞的巴西和酷爱探戈舞的阿根廷,而是乌拉圭人。

在盛产足球天才的南美,截至2011年,历史上美洲杯捧杯最多的不是巴西,不是阿根廷,而是15次夺得冠军的乌拉圭人。在2011年7月24日进行的第43届美洲杯足球赛决赛中,乌拉圭队凭借两名前锋苏亚雷斯和弗兰的出色表现以3∶0战胜巴拉圭队,夺得冠军,成为该项赛事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当然,在我参观乌拉圭足球博物馆时,第43届美洲杯还未开锣。就是2010年南非举行的世界杯,也是我参观后四年后举办的,但那届世界杯进入四强的有乌拉圭,而拥有卡卡的巴西和拥有梅西的阿根廷都比乌拉圭更早遭到淘汰。

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足球往事》中称,乌拉圭人每逢国家队比赛,无论对阵哪一支球队:“整个国家都会屏住呼吸,政治家、歌手和街头的小商贩们闭上了嘴巴,情人也停止了爱抚,就连苍蝇都不能够再飞行,都要停止飞行。”可以说极其形象地道出乌拉圭人对足球的狂热,他们尽管有一段低迷,最终仍能自我救赎,成为南美乃至世界足球的豪强。毕竟,有爱就有一切。

从当时参观博物馆所看到的林林总总有关足球的人与事、实物与图片,让我确确实实感到乌拉圭人对足球的挚爱,也对他们保留这些历史的良苦用心顿起敬佩之情,深感有意外之获,并萦绕于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