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小传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于1861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市,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也是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的父亲是一位进步的哲学家,也是一位积极的宗教改革者,他一共有十四个子女,泰戈尔是最小的一个。他的哥哥姐姐有的是哲学家,有的是音乐家,有的是戏剧家,有的是小说家,也有的是积极投身民族救亡的爱国人士。他的家庭甚至可以堪称加尔各答的知识和文化中心。
青少年时期的泰戈尔一直在家乡求学,尽管先后在四所学校就读,但他对于刻板的学校生活十分厌恶,并没有完成正规的学校教育。但在兄长与姐姐的监督和教育下,他依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让他的文学修养与日俱增,并且很早就开始创作诗歌。
1878年,泰戈尔远赴英国学习法律,但是他并不喜欢父兄为他做出的安排,后来进入伦敦大学改修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1880年归国后,泰戈尔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1880年到1890年是其文学生涯的探索时期,主要作品有诗集《暮歌》(1882)、《晨歌》(1883)和小说《王后市场》(1881)。1890年到1901年,泰戈尔的创作生涯逐渐走向了成熟阶段,主要的小说包括《弃绝》(1892)、《摩诃摩耶》(1892)等。作者通过这些作品,深刻地揭露了殖民主义对于殖民地人们的残酷剥削,对下层人民尤其是女性表示了深切同情。这个阶段主要的诗歌作品包括《金帆船集》(1894)、《收获集》(1896)、《幻想集》(1899)在内的五部抒情诗集,此外还有在1900年出版的《故事诗集》。20世纪前20年是泰戈尔创作生涯的辉煌时期,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沉船》(1906)、《戈拉》(1910),抒情诗集《园丁集》(1913)、《新月集》(1913)和《飞鸟集》(1916)等,尤其是诗集《吉檀迦利》的问世,让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910年,《吉檀迦利》孟加拉文本正式出版,两年后,诗人的《吉檀迦利》英文本正式发行,其中不仅包括《吉檀迦利》,也包括了《渡船》和《奉献集》中的部分作品。这部诗集以其丰富的哲理和优美的抒情得以享誉世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耀眼的瑰宝。
泰戈尔晚年的作品主要有剧本《红夹竹桃》(1926)、小说《最后的诗篇》(1929)和诗集《晚祭集》(1938)等。泰戈尔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上百篇短篇小说以及三十多部剧本。
泰戈尔不仅仅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和画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幅画作、两千多首歌曲,包括后来被作为印度国歌的《人民的意志》。
泰戈尔还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和世界和平主义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劳苦大众的生活,反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奴役,一生都在为祖国独立、世界和平和维护正义而奋斗。他曾多次撰文对西方大国的侵略行为表示谴责和怒斥,对弱小国家表示关怀和声援。然而,他反对西方殖民主义却并不排斥西方文化,他积极弘扬印度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勇于借鉴西方文化的长处,使得东西方文化完美地交融。
1924年,泰戈尔来到中国访问,对中国人民的灾难抱有极大的同情,并且撰文怒斥英国殖民主义政策下的鸦片贸易。他对于中国一直抱有好感和希望,他的诗风对于中国文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他又远赴苏联访问。晚年的泰戈尔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十分关注和支持。
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