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 新诗

风向不定 作者:陈益林


卷首语 师(诗)者絮语

陈益林

现在的学校,差不多都建成了花园式学校,春园花朝秋月夜,绿树蓊郁,群葩吐芳,徜徉校园,美不胜收。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培养出的只是一群只会枯坐教室,死做题目,对身边的美景毫无感应神经的树瞎花盲,那实在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失职。真正的语文老师,应该是诗人,既会读纸上之书,又会读自然之书。我在学校开设了《花香树影中的语文》选修课,将美景与语文有机嫁接,为的就是开展极富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活动。教学中坚持“以生活为根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美文佳诗为启迪”的原则,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一方面让学生充分领略生活中的美丽与美丽的生活,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不断提升诗意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诗意语文,来自有墙的课堂与无形的课堂的有机对接。“在校园里,一枝花、一泓水、一棵树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与一门课、一位教师、一次考试的价值同样重要。”(徐荣祥《教育,要亲近自然》)钱理群先生曾深情回忆师生月下围坐学《月赋》的美好情景。我所执教的东阳中学,所种植的花草树木已达140多种。在教室里,和学生同品叙写花草树木的中外美文佳诗,在校园中,与学生一同穿行于花香树影之中,边赏花木,边聊语文。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说得好:“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师生协同,多作一点语文学习的诗意游泳,是提高语文学科魅力指数的重要途径。

古人十分崇尚“游学”,践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万种友”的求学理念。“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书本固可读,草木、山川亦可读,人事更可读。学语文不是皓首穷经的苦涩疲惫,而是畅饮知识甘泉的心旷神怡。知识如大气氤氲于人的生命体周围,知识如元气沛然贯注于生命体的肺腑。诗意语文就像十八世纪欧洲第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布莱克在《天真的预示》中所说的“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武侠小说里说武功素养极高的武林高手掷叶飞花,皆可伤人。《神雕侠侣》一书中就说大侠独孤求败“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具备生活化诗意语文学习自觉意识的人,片石寸草,尽皆可赏可玩,可审可读,可诗可文。具备生活化诗意语文学习自觉意识的人,其生命体与语文往往臻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化境。清人袁枚的一首小诗很能展现此种妙境:“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妙词。”

一个具有诗意生活化自觉意识的人,在他的眼里,生活既是一个具象的世界,却又如三年之后庖丁眼中的牛——不复全牛。官知止而神欲行,信手而至,即可从生活中拎出活泼鲜灵的诗意现象。校园的一块奇石,可以引发他无尽的遐想,他知道,精美的石头真的会唱歌,不过它只唱给有灵性慧根的人听;校园里的一棵树,可以让他痴迷半晌。那树,那叶,那花,可以让他百变千幻为“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人是会走的树,树是站立的人。叶是树的手,根是树的脚。枝伸曲如四肢,干挺拔如身躯。而且树高贵可为官宦,如泰山五大夫松;平易又不失热忱,如黄山迎客松……”

从认读校园的一草一木开始,赏香花嘉木,品吟花咏木之诗文,美在其中,乐在其中,知识和美育的滋养如清泉汩汩流淌其中。

花香树影书香之中,师生同品同赏同读同写,可以创作出多少至情至性之诗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