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巴里·林登》:一场唯美的游击战

离上帝最近的电影人:斯坦利·库布里克生命最后的30年 作者:[意] 埃米利奥·达利桑德罗(Emilio D'Alessandro) 著;潘丽君 译


帷幕开启:集结的团队

1972年底,许多我以前从未见过的人来到阿伯茨米德。每天早上,院子里都会涌入比前一天更多的人。

后来我才知道,《巴里·林登》(Barry Lyndon,又名《乱世儿女》)准备开拍了。

斯坦利的工作室成了他的住所,反之亦然。没有多余的工作室或办公室可以接待额外的工作人员。所有人的吃喝拉撒都在阿伯茨米德解决。工作人员醒来后,都会立即上车,前往斯坦利的住处。

我跟每个人打招呼问好,但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而当我好不容易记得一些人的名字时,所有人都换了。我看着他们来来回回地忙碌,不禁问自己:我是否做着正确的事。我还在逐渐熟悉这份工作。跟随斯坦利已经一年了,但《巴里·林登》是我参与的第一部电影。

当天早些时候,我在院子里碰见玛格丽特,她对我说:“埃米利奥,跟我来,给你介绍一位老乡。”大门前站着一位女士,她就是影片的服装设计师米兰拉·坎农诺(Milena Canonero)。米兰拉身材娇小苗条,那时已经在《巴里·林登》工作了一段时间。米兰拉微笑地跟我握了握手,用意大利语说了声“你好”。我期待她能给我一些建议,但打完招呼后,她立即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这是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常态。一天下午,我又碰见了米兰拉。“你是参与制作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对吗?”我用意大利语跟她聊了起来,这样比较方便,因为别人大都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最后,她给出的建议令人心安:“其实这工作不难。斯坦利不喜欢浪费时间的人。如果你能习惯这一点,一切都会很顺利。不好意思,我得走了。”

“埃米利奥,过来,你这个懒惰的坏蛋!”安德罗斯又在叫我。好吧,我得抓紧时间专心做事了。随着又一批工作人员的到来,阿伯茨米德已经几乎没有落脚之处了。于是,斯坦利决定在主楼前面的院子里搭建一个小仓库。名义上,它是个车库,实际上却成了美术部的地盘。我们在左边的墙上放了一块木板,添置了一张巨大的白色绘图桌和一个缩放仪。安德罗斯最后又放了一盒雪茄。我又在院子里碰到了米兰拉。“我看到你和安德罗斯在一起,好好干,让他多带带你,”她一边走一边说,“要追上他恐怕不太容易,安德罗斯是个天才。”我跟在她后面回答道:“玛格丽特也是。”

“他们都是好老师!”米兰拉笑着说。

“你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跟乌拉是服装设计师。我们与化妆师芭芭拉、发型师伦纳德一起,负责这部电影的造型。还有肯,他主要负责电影布景。”

“我没办法把名字和脸对应起来。哪位是肯?”

“抽雪茄的那个。”

据我所知,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位优雅的绅士开着白色劳斯莱斯(RollsRoyce)离开这儿,留下一阵浓密的烟雾。一连几天,他都在仓库的桌上整理书籍,然后把英国地图和木炭草图粘到墙上。好吧,他一定就是肯·亚当(Ken Adam)。

仓库货架上摆满了镜头和其他摄影器材,这些设备都属于一个瘦削、彬彬有礼的人——约翰·奥尔科特(John Alcott),他是斯坦利亲自挑选的摄像师。肯、斯坦利和约翰三人似乎合作得很顺利。他们相互尊重。每个人开口前,都会慎重思考其他两个人说的话。不管院子里的人有多么手忙脚乱,美术部的时间似乎都过得异常缓慢。这可能是由于肯和斯坦利都喜欢抽烟,而时间在那浓浓的、螺旋状的烟雾中总是过得很缓慢。但更为重要的是,约翰深思熟虑的性格与斯坦利善于运筹帷幄的特性配合得天衣无缝。约翰会对技术细节、解决方案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个人建议,但总是会先征求斯坦利的意见,再做决定。

由于斯坦利总是很忙,他们很难统一时间一起讨论问题。因此,肯和约翰常会在公告板上给斯坦利留言,写下各自的看法。同样,由于他们也常在外面拍摄或实地调研,所以斯坦利也会用留言的方式回复他们。他们的整个对话有时仅由假设、问题、评论和答案组成,但也会在公告板上洋洋洒洒留下一整面的笔记。车库的墙很快被满是各种图片和英国别墅的照片所覆盖;小小的空间也到处都堆积着书,要找出一条过道都很难。

几乎每天在见斯坦利之前,肯都会开着他的白色劳斯莱斯去往伦敦图书馆。为了寻找关于18世纪贵族庄园的信息,他在那里几乎“洗劫”了整个古籍部。由于《巴里·林登》是以18世纪的英国为背景,所以肯需要创建一个关于英国古代建筑和伦敦乡村景观的历史照片档案馆。斯坦利还让肯去评估在这些地方拍摄电影会有什么影响。他还要计算拍摄这些古建筑时,地板所能承受的摄像及照明设备的尺寸及重量。同时,他还必须记下所有需要保护的古董图片和家具,如果有必要,还得想出一个能做好防护的特定方式。

有一次看到肯这么忙,我主动提出替他去图书馆。紧接着,米兰拉打电话给我。

“埃米利奥,肯说你要去伦敦,”她用意大利语说道,“帮我一个忙可以吗?去取一下这顶帽子的羽毛。我在市中心一家店里订购了羽毛。玛格丽特告诉我,你以前住在农村,真是太好了。你能否帮忙鉴别一下,我订的羽毛是不是真的公鸡或野鸡毛,是不是跟你以前看到过的一样?如果它们看起来很假,就直接退给店里,不要取货了。”她给了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商店的地址以及她通过电话订购的订单细节。当我坐进车里时,她又拦住了我。“埃米利奥,我相信你可以的。”她说。

“什么?”

“你可以做得很好。”

在拉德利特机场(Radlett Airfield),有一长串大众2型(Volkswagen Type 2)面包车来来往往。这个废弃的机场由哈德利·佩奇公司(Hadley Page)建于20世纪30年代。其小型控制塔已经摔成碎片。这里到处是玻璃片、瓦砾、瓷砖和破碎的窗框,但它低矮而宽敞的机库状况良好。斯坦利发现了它们,由于阿伯茨米德的车库和房子里所有的房间都满了,他就利用这里的机库来存储《巴里·林登》剧组的服装。

拉德利特是个完美的选择。它的租金成本比一间工作室的租金成本还要低,而且空间巨大,也没有营业时间限制,更重要的是,这里还十分安静。它给了斯坦利一个把工作场所搬离家里的机会,这里成了阿伯茨米德的一个延伸区。

大众面包车是电影公司的第一笔投资。斯坦利买了32辆,以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有几辆空车。在每辆面包车上,玛格丽特都给出一份该地区路线图的影印版,上面标有明确的路标,供司机参考。

很快,机库变成服装店。长长的桌子上排着几十台缝纫机。米兰拉就是在这里给《巴里·林登》设计服装的,跟她合作的还有一个从哥本哈根(Copenhagen)来的小姑娘,名叫乌拉·布瑞特·索德伦德(Ulla Brit Soderlund)。

一群裁缝根据米兰拉和乌拉设计的图纸缝着裙装。两个多月里,机库一直回荡着缝纫机发出的金属声。服装设计部的工作像生产线:米兰拉和乌拉从书里挑选模型及相应的材料,裁缝根据图纸缝出样衣,等待斯坦利的批准。如果他说:“可以,这很好。”那么数十套相同的衣服会立即被缝制出来,分发给群众演员。

斯坦利把拉德利特的剩余空间用作化妆室和演员面试、试镜办公室。他用衣架把各个区域隔开,装上带锁的门。最后,他成功把拉德利特机场改造成电影制片厂。

一年过去了,电影还没成型。斯坦利及其团队仍在组织、策划、研究。我不禁想起在卡西诺中学(Cassino Secondary School)时上过的一堂有预见性的导演课,研究的是著名的罗马电影城工作室(Cinema City Studios)。

在那堂课上,我的意大利老师对我说:“认真负责的电影制片人会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这些细节问题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跟治理一个国家一样困难。”

斯坦利一定是其中难得一见、能游刃有余掌握一切的制片人。他能带领一群艺术家,从零开始、一步步创建起一个完整的电影世界。从鞋子到假发、从马车到建筑,一切都能精确地完成,这种精准我原以为只有上帝才能办到。

斯坦利又聘请了一位秘书,她的名字叫帕特里夏·潘妮雷根(Patricia Pennelegion),职责是帮助玛格丽特处理海量的文案工作。帕特里夏跟我同龄,但工作经验相当丰富。如果一个人给斯坦利留下好印象,通常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因为他(她)们会被允许进入一些通常是锁着的办公室。然而,帕特里夏的狗弗格斯(Fergus)在洛拉、特迪和菲比面前则没有留下相同的好印象,它们仨在院子里只要一见到弗格斯就会狂吠。因为住所的一部分是隔开的,所以我不得不首先安置斯坦利的狗,再安置帕特里夏的狗。它们会轮流待在某个地方,就像猫一样:最多两个小时。当然,我必须每半个小时检查一次,以确保它们相安无事。

斯坦利认为管理好动物是制作电影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一直在冷静地寻找着解决方案。所以,他给《巴里·林登》的建筑木工们下达的第一项任务是给阿伯茨米德添加第二道门。设置一道小型内置门的目的是阻止猫狗逃跑,然而它们还是会经常跳出去。多亏了巴尼特小路上来往的行人,我们才得以成功找回这些顽皮的家伙。总之,设置一道门来防止它们逃跑的方案最终还是失败了。最后斯坦利只好立起了牌子,在上面写着:请随手关门。他在大门、小屋门、车库门等其他地方也都设立了相同的牌子。尤其在大门上,他甚至用大写字母写着:关大门,遵从此令!但即使是这样愤怒的语气,也依旧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人们一直无视这些标志的做法令斯坦利很是恼火,于是他再次把置景的木工请来,让他们用铁丝网包围了整个院子,这一次,动物们绝对无法逃到大路上。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真正开始《巴里·林登》的拍摄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