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 传统文化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
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上万年的农耕历史,上山文化就是明证。当时有成熟的种植农业,以水稻等生产为主,定居生活已经是常态。这种生活方式后来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主要方式,也是所有相关而丰富文化的渊薮。武义就在上山文化辐射的金衢盆地的南缘,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生产文化区域。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安土重迁、安居乐业,一直以耕读传家为荣耀,创造并传承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化形态,“风物是秦余”是它的典型写照。
这种富有“诗意”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进程中受到巨大的冲击。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现代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几乎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到了从穿衣到饮食,从居住到出行,从婚丧喜庆到节日文化,从语言到思维,从人际关系到沟通方式,从行为方式到价值观等方方面面。而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领跑者,因此,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最大。人们在最先感受到这种冲击的同时,也试图保护和保存具有自己传统印记和鲜明特色的民族或地方文化。从政府推行的文化大省建设到文化强省建设,从地方文化研究到浙江文化研究系列工程,就是这种保护或保存的有效工作。
进入21世纪以后,全国或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提倡和重视,使浙江在“非遗”保护等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上而下的推动,形成自下而上的保护自觉,形成民众对于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视,尤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已经成为民族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软实力展示和传播的重要理念。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在民间存续,也在民间获得很高的认同。自觉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自信的表达。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民众层面,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灵魂,越来越成为全民的共识。失去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文化生命的灵魂,我们的民族将没有自己的特色、个性、特征;没有民族性格,我们将无法证明我们是谁,我们的文化发展也将失去方向,甚至失去动力。
确实,现代化给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使我们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产品极大地丰富,生活质量极大地提升,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另外一条轨道。但这一切真的是我们必须的改变吗?建立在资源可以无限利用假设基础上的现代化,对于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毁灭已经到了我们不得不深思的地步。我们的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我们的环境,尤其是河流(水)、空气等污染日益严重并转化为社会问题,尤其是发展问题。科学发展,主要是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人们在思考的同时,其实也在寻找是否能从传统的智慧中获得灵感或解决的方法。于是,我们开始反思,反思现代化的后果,反思现代化的可持续性问题,反思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或改变对于我们自身文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
现代化是一次全民族或全国性的洗礼,我们在发展、成长的同时,也收获烦恼和忧虑。然而,我们如何面对这种在西方出现、成熟的现代化,是我们发展现代化时必须回答的问题。西方在自己的传统基础上建立并发展现代化,难道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传统才能建立或发展如西方一样的现代化吗?其实未必。新加坡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化也可以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或相关传统的基础上生长。习近平在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说:“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传统与现代不是矛盾对立体,现代可以适应传统,传统可以在现代得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发源的各种水源或支流,不断奔腾,汇流入海。
从本质上说,农耕文明是我们现代社会发展成熟的根,是河流的源头。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传统文化,就像不同的支流一样,不断流淌。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汇聚成河,成支流,成泾流,成大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遗忘,也不能轻易舍弃。朱志强与唐桓臻合作完成的《过去的乡居生活》就是历史文化河流中不断流淌的细流中的一支,它展示的是一个地域、一个农耕地区民众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现代化过程中远去,其精神又在现代化和现代生活中延续——它是背过身去的历史,是转过身来的现代或当下生活的本源。
《过去的乡居生活》选取浙江武义县一个县域传统民众的生活片断或场景,通过图片的形象化和文字的具体化来记录并保存。虽然这种图片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在从前的一些地方风俗文化的记录中,被许多人所运用,但如此详尽的文字和涉及如此众多的生活内容而不仅仅限于所谓的风俗或民众文化,却是我从未见过的。作者朱志强虽然祖籍安徽,却是出身并成长于武义的“土著”。他本人热爱生活,也热爱美术,术业都有不俗的成绩,一生从事过多种职业,上过山下过乡,做过知青,也从事过多种工人的行当,年过半百时到多个全国知名企业从事景观设计等工作。但他最热爱的是美术。他用自己的专业,形象地描写武义文化和武义人的生活,他的《朱志强武义风景画集》《武义水彩》和花三年时间完成的《民国武义县城风情图》,都是倾注了自己心血的重要画作。而以武义生活为背景形成的《过去的乡居生活》是在他长期生活经历和调查访问基础上完成的另一部记录、保存武义传统生活方式,形象地展示武义人过去生活形态的百科全书。这本著作的另一合作者唐桓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武义人,他长期从事武义地方文化的调查、搜集和研究,也是武义文化工作的组织者、施行者和领军人物,出版了《武义风俗志》等十余部作品。他在武义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为他与朱志强的合作提供了最直接、最能表达武义传统文化的文字。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去的乡居生活》可以说是天作之合。因此,这部著作至少在下述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色:
第一,内容涉及的面非常广。目前的分类有农事篇、行业篇、饮食篇、生活篇、娱乐篇和店铺篇等六个方面,虽然这一分类完全是作者个人的,没有学科依据或逻辑上的内在关联,但却符合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现实。是根据作者对于过去乡居生活的理解和存在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归类,它突出的是生活气息和生活逻辑。这六类内容是武义人在传统生活中必须经历或多少都有经历的,是他们一生过程中或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传达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本质。
第二,画作非常形象、真实和流畅。看到第一幅画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内心的激动。它真实地再现了传统农耕生产方式中的农耕,这是传统农耕的典型方式,适宜于武义的半山区半丘陵地形所形成的耕作需要,是传统生产方式的图画式呈现,多幅图画形成一个系列,犹如连环画,像清明上河图那样呈现宋代时的生活场景一样。这种耕作生产方式传承了数千年,实际上今天依然还,存在于当下的武义,只是区域已经缩小,成为一种仅在部分山区使用或个体农耕的小众方式。另外,图画的线条流畅,极为赏心悦目,表现出画作者高超的技艺水平。
第三,文字叙述生动、具体而全面。朱志强的画与唐桓臻的文字,一方面是画得到位,另一方面是文字叙述锦上添花。我们知道,该书是先有画才有文字叙述的,但唐桓臻对于武义文化的了解和文字功底,使人们对朱志强的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画作虽然形象,但毕竟画面有限,部分内容还因为地方性文化的制约使对这种历史、文化不熟悉的读者感到茫然。但文字的叙述,尤其是部分文字对于画作的延伸性的叙述,使读者有了一种对于画作更全面、深刻、形象、生动的理解。文字图画两相宜,真正是相得益彰。
第四,传统文化色彩浓郁,知识性强。《过去的乡居生活》再现的是所谓过去的生活,而且是乡居的,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对于武义全域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再现,包括县城居民的生活,因此,它是对于武义正在逝去或已经逝去的一种生存方式的记录,不仅饱含着作者浓厚的故土情愫,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的情怀和理解。如果这种传统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那么,作者的图画与文字呈现就是对于这种根与灵魂的一种致敬。本书在保护与传承浓郁传统文化这条不断流的河流时,还给读者呈现了非常独特又有个性化的地方文化知识,这种知识以画面和文字的形式来传达,具体、形象,有系统性。
非常感激朱志强和唐桓臻对于保护、保存武义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作为在武义生长,在外地从事文化研究的武义人,我在阅读《过去的乡居生活》一书时,常常饱含着泪水——当年熟悉的生活场景就像昨天一样在我眼前浮动,这也是我的祖辈、父辈的生活方式,在那片厚重的土地上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甚至可能上万年。它的重复和延续,深深地烙进了我们传统的血液,成为我们文化的遗传基因。它与天地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居住于斯的每一个村、每一个人和谐相处。它不断重复,可持续发展。它的适当的物欲、财欲、情欲,都在证明终达到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是一种农耕精神,也是一种自然精神,更是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回归的大同世界精神。相信这本《过去的乡居生活》的出版,不仅对于武义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对于武义人回望自己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历史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整个农耕文化的其他区域读者,也是一种有着鲜明对比的参照物,一种更有趣味地咀嚼历史和生活的添加剂。我推荐这本书。
是为序。
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陈华文
2017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