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深厚的友谊

雷锋的故事 作者:李晋华 编


深厚的友谊

在鞍钢化工总厂工作了10个月的雷锋又要走了。几个同乡为他送行时,杨华像亲姐姐一样,东叮咛西嘱咐的;小易只是眼巴巴地瞧着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张棋忽然想起雷锋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在自己手里,赶忙翻出来还给他。

“我不能带太多东西走,”雷锋说,“把它留给你们吧!杨姐看过了,张姐也看过了,只有小易还没看呢,就留给她吧,我们大家都要向保尔学习!”

“对!”张棋把书往小易手中一塞,“那这本书就留给你啦!”

小易接过书,心头一热,眼眶里的泪水便顺着脸颊滚落下来。虽然相识只有短短的10个月,但她们都和雷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平日里,雷锋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给予了她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

张棋,这个拿惯了绣花针的湘绣姑娘,过去没读过什么书,去年她表哥要到鞍钢来,非得动员她也一道来,别人也说在乡里绣一辈子花没什么出息。于是,她一狠心丢开绣花针就跟着表哥到了这里。

刚来到化工总厂分配工种时,领导让她到炼焦车间学配煤。她这双拿惯了绣花针的手一接触那些肥煤、瘦煤、气煤、焦煤什么的,心里就隐隐作痛,怨恨表哥不该把她领到鞍钢来。为这事她和表哥不知吵了多少次,哭着让他把自己送回家去。有一次她和表哥吵完架回到宿舍,心里苦闷极了,真想自己去买张火车票一走了之。

正在这时候,雷锋拿着这本书来了,笑吟吟地对她说:“张姐,你静静,我来给你读几段小说听听吧!”

张棋没好气地说:“我不听!我再不想在这儿干了。”

雷锋翻开书说:“你看,我专为你选了几段最有意思的,你不听,我可白选啦!”接着他就读了起来:“保尔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雷锋就这样一段一段不厌其烦地读着,尽管都是书中的话,可句句都像从他心里发出来的。张棋被感动了,心想:我觉得配煤工作不顺心,他呢,他的工作不是比我更艰苦、更劳累吗?她听着想着,雷锋后面读了些什么她根本没有听进去。

“小雷,”她摆摆手说,“不要读了,让我好好想一想。”

“对,好好想一想。”雷锋合上书,接着他把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塞到张棋手里说,“杨姐读过了这本书,可叫好啦!我劝你也从头到尾读一读,看看保尔这块钢是怎样炼成的。我们也应该做这种人!”

张棋听了雷锋的劝告,果然细心地读了这本书,情绪也渐渐振作起来。倒霉的是,有一天下班前清理作业场,一不小心,她的左手被配煤工具碰肿了,疼得她两眼冒金星。说来也巧,偏偏这一天,小易的右手也被焦炭烫了一下。她们两人脚前脚后来到卫生所包扎以后,一同回到了宿舍。

杨华那天在家休班,见到她们俩一人带着一只伤手回来,吃了一惊:“你们两个是不是打架了,怎么把手都弄伤了?”

张棋摇摇头坐下了,没说什么。

小易的眼泪又憋不住了,扑到杨华怀里哭了起来。

没等杨华问明原委,屋门“嘭”的一声开了,雷锋急冲冲地走进来。他一手端着一瓶药水,一手用白毛巾拎着一瓷盆大米饭和切好的香肠。小易的抽泣声使他一怔,上前把手里的东西往桌上一放,转身对小易说:“哭什么呀!刚才听医生讲,手指烫破了一点皮,离心远着呢,不要紧,涂点药就会好的,怎么又落泪了!”

这番话不说倒好,这一说,小易哭得更厉害了,而且冲着雷锋抖动着伤手顶撞说:“这手没长在你身上,受点伤又离心八丈远,敢情你不知道疼了,不用你来关心,真讨……”后面的“厌”字还没出口,就被杨华用手给堵在嘴里了。

张棋在一旁听见小易这种没深没浅的话,觉得很过意不去,心想这话若是冲我来的,我非气得扭头就走不可。

但雷锋没生气,也没走开,他指着药瓶对杨华说:“杨姐,我跟医生要来这瓶止痛药水,说是往伤处擦上一些就不疼了,烫伤、砸伤都能用。到时候你帮她们抹一抹吧!”

“这事还用你嘱咐?”杨华故意把脸一沉,指着桌上那盆饭和香肠说,“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为什么带头破坏咱们的‘公约’,不是说好了谁都不许再往宿舍打饭、打菜吗?”

雷锋赶忙解释说:“今天情况特殊。第一,食堂剩下不少米饭和香肠,是炊事员敲着饭盒让大家买的;第二,张姐和小易伤了手,没有别的可慰劳,吃顿大米饭总可以吧?起码明天早餐别再让她俩吃窝头。”

雷锋这番话说得张棋心里热乎乎的,她想说几句感激的话,一时又不知说啥好。

小易也止住了抽泣,不好意思地瞟了雷锋一眼,后悔不该顶撞他。

还是杨华解了围,笑着对雷锋说:“你呀,总是对的。我代表张姐和小易谢谢你。”说罢行了个举手礼,把大家都逗乐了。

雷锋走后,杨华批评小易说:“雷锋是真心实意关心我们,帮助我们,你刚才还说那种话,真不应该!”

张棋也假装生气地说:“哼!我若是雷锋,今天和你没完,一辈子不理你。”

小易撇撇嘴说:“人家可不像你!”

那么雷锋像谁?张棋看完了那本书,她总觉得雷锋有点像书里写的保尔,杨华说她也有同感。保尔坚毅的意志和刚强的性格,她们在雷锋身上都感受到了。

记得当初刚到鞍钢的时候,在家乡吃惯了大米的这些湖南妹子,对鞍钢的玉米面窝窝头实在难以下咽,有时干脆就不吃了。每当食堂吃大米饭时,她们就用饭盒多打一些回来,等下次吃窝头时就用剩饭充饥了。

雷锋开始吃窝头也咧嘴,吃不惯,可他每餐都不少吃,还乐呵呵地对她们说,来到北方要具备两个“不怕”:一不怕天冷,二不怕吃窝头。

一次吃午饭,她们三个人连半个窝头也没吃完,杨华和小易把剩下的大半个窝头丢在桌上就走了。张棋走得晚些,亲眼看见雷锋找来一张报纸把丢在桌上的窝头包起来带走了。

晚上看电影的时候,张棋把这件事告诉了杨华和小易。等她们回到宿舍,看到桌上放着满满一盒大米饭,旁边还放着一张字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锻炼自己。请不吃窝头的人吃下这盒饭。”

字条没有署名,但她们一看就知道是雷锋写的。

小易沉不住气了,绷着脸转身就要走:“我去把雷锋找来问问,这是什么意思?”

杨华拦住了她:“不用问了。我分析,今天的晚餐,雷锋很可能只吃了我们俩丢在饭桌上的两个窝头,而把自己买的这盒饭给我们送来了。‘请不吃窝头的人吃下……’这是提醒我们不要再把吃剩的窝头丢掉!”

“那吃不下怎么办?”小易嘟囔着说。

“你瞧这句,”杨华指着字条说,“‘要锻炼自己’。”

第二天一早,杨华就把雷锋找来,冲着桌上那盒饭一本正经地说:“请这位不吃米饭的人把这盒米饭拿走,今后我们保证跟你一块吃窝头,谁也不许再往宿舍里打饭、打菜。这个公约,你同意不同意?”

雷锋高兴地说:“这个公约订得好,我完全同意!”

真挚的友谊给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情趣和欢乐,就连吃窝头他们也觉得香甜了。每天上班紧张地劳动一天,下班以后,住集体宿舍的年轻姑娘们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上街看戏、看电影、逛公园。职工俱乐部每周举行一两次舞会,她们也是常客。

杨华最先学会了跳舞,接着把张棋和小易也教会了。雷锋对跳舞不感兴趣,小杨几次想教他,他总是摇头不想学。他的业余时间多半是在职工俱乐部的图书馆里度过的。

那是一个周末,杨华她们又到俱乐部去跳舞,出门时遇见了雷锋,她们再次邀他去学跳舞,这次他好歹算是答应了。可是进了俱乐部大门,他又一头钻进了图书馆。杨华和小易这回没客气,舞厅里音乐一响,她俩就到图书馆硬是把雷锋拉到舞厅里。她拉起雷锋的手刚要上场,雷锋发现乐队旁边的圆柱子上贴着一张“跳舞注意事项”,他笑笑说:“杨姐,我怕是不好改造。”

“我就不信,咱们包教包会。”

“包教包会也不行。”

“为什么?”小杨拉起雷锋就要教。

雷锋指着圆柱子上那张“注意事项”说:“这里面规定:穿带钉子鞋不准入场。你看我这鞋!”他抬起一只脚让杨华和小易看他的鞋底,前后掌果然钉了许多鞋钉。趁她们仍愣神的工夫,他像得了救似的又跑回图书馆看书去了。

小易感到很扫兴,跳了一会儿,就拉着张棋和杨华走出了俱乐部。路上,一向话语不多的小易提了一个问题:“我们都是年轻人,业余时间都去俱乐部,可有人去读书,有人去跳舞,这是为什么呢?”

“个人爱好不同呗。”张棋说,“你说呢,小杨?”

一向爱说爱笑的杨华却沉默起来。

她们回到宿舍不久,雷锋从图书馆回来了。杨华把他叫进屋来,让小易把路上提的问题又讲了一遍。

雷锋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大家劳累一天,利用业余时间跳跳舞,读读书,我看都很好。”

杨华说:“这等于没回答问题。”

张棋在一旁冒出一句:“那你为什么只读书,不跳舞?”

雷锋想想说:“我不反对跳舞。下次换双鞋我一定会学学,我看学跳舞并不难。但我反对把业余时间都用在跳舞上,我觉得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浪费一分钟就等于死亡一分钟。”

雷锋珍惜时间、好学上进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她们。

大年初一那天,张棋到男宿舍去找她表哥,看见雷锋正坐在床边缝补一双破旧的线袜。她上前瞧了瞧说:“哎呀,雷锋,袜子穿成这样了还补啊!你呀,年轻轻的小伙子,出去玩玩也该有件像样的衣服。你看楼上楼下谁像你,连件好衣服都没有,你没钱吗?”

雷锋有钱。张棋听表哥说,春节前几个湖南老乡往家里寄钱,有人钱不够,雷锋就主动解囊。工人王大兴给母亲寄去50元,其中30元是雷锋的;张建文回乡探亲,雷锋送给他20元。

一个星期天,她们几个晚饭后没事,想到男宿舍去玩。刚走到他们宿舍门前,就听屋里传出一阵说笑声:“瞧,咱们雷锋这一打扮更漂亮了!”

她们推门进去一看,原来是雷锋正在伙伴们的说笑声中试穿一套新衣服:棕褐色皮夹克,深蓝色西裤,脚下是锃亮的黑皮鞋。

雷锋有点不好意思了,当即脱下了这套新衣服。过后,雷锋依然穿着那一身旧衣裤,他说穿新装不舒服,不习惯。其实雷锋是认识到自己从农场来到鞍钢,工作没干几天,还谈不上有任何成绩,现在就讲究起穿戴来了,实在是不应该。

这件事给她们3个女友的印象是很深的。到鞍钢10个月来,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雷锋的言行给她们留下了许多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今天,她们为雷锋送行,那份深深的留恋之情写在了她们每一个人的脸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