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高秀芹
2006年2月的一天,我们坐在柏拉图咖啡馆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北大年选·2005散文卷》终于编辑完毕。此时,北京正满天飞舞着大雪,在北大的校园里,那些高高的树在雪天静默着,有一种自然的节制和神秘。
一年来,我们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来关注着全国上百份报刊所发表的散文作品,通过大家无数遍的阅读、争议,最后遴选出这些闪烁着精神之光的佳作。看着面前厚厚的书稿,每一位参与此项编辑工作的北大学人的心情是既兴奋又忐忑。
我们一直在想这样的问题:各种版本的“散文年选”,每年都出版很多。那么《北大年选·2005散文卷》编选的角度应该定位在哪里?应该具备哪些标准?怎样才能选出“北大年选”的风格?在当下骚动与喧哗的时代背景中,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或阅读,而太多的平庸而乏味的作品正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因此,我们有责任为读者重新树起一面精神的旗帜,架起一道通向精神世界的桥梁。
于是我们商定:既然命名为“北大年选”,自然具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其中应当承载着“北大”的精神,包含着学术、思想之自由、文化理念之先进、生活情感之真诚。这其中意味着一种纯粹的品位及思想的高度。我们以极其庄严而谨慎的态度来进行编选工作。
首先,我们要表达对散文的理解,然后再对本年度的散文进行整体描述。
散文是最随意、最自由、最轻松的一种文体。散文最容易写,也最难写。三言两语,记人叙事是散文;洋洋洒洒,浩浩荡荡,下笔千言,也是散文;素面朝天,自然天成是散文,浓妆淡抹,巧夺天工也是散文。
散文看起来是很容易操作的一种文体。
散文又是最难以操作的一种文体。
因为它文无定法。
然而,有人曾经为散文下了很多的定义:什么“形散而神不散”,什么“艺术散文”,什么“大散文”,什么“小女人散文”,言者各成其理,但按照这些规则去写是不是能写出好散文?我们不敢断言。我们要说的是,散文写作要具有精神和心灵的全部自由,因为散文要真,一个心灵很狭隘,把自己关得很紧的人,是写不好的。缩手缩脚,顾此失彼,哪里还有什么真实的敞开呢?在真实和自由的基本理解下,我们又认为好的散文要有一种人文情怀,一种大境界。
因此,针对这一代表“北大精神”的散文选本,我们的整体思路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要体现一种宏大的理念。“北大”有优秀的学术传统,有至高无上的理想追求,有真情的关怀,要体现“北大”的一种精神及思考;
2.要体现“兼容并包”的思想。所选散文包括生命的各个层面,最能体现文体和精神的自由性,包括书评、论文、演讲等等。我们在编选的时候注意到散文的丰富性,希望在各个理路上都能找到好的散文;
3.要体现散文的自由的表达性。散文表达的文字必须是文学的、道德的、干净的、积极向上的,力争以文字之美呈现思想之美、智慧之美、生命之美。
从《北大年选·2005散文卷》的编排上,您可能会看到我们对散文的一些基本理解。散文可以最自由的方式来表达人生的各个层面,可以写人叙事,或寥寥几笔,或细致绵密,呈现人的情态、精神、思想、追求、境界、故事等等,我们在这样的散文里看到了一些不见经传的人,如贾平凹的《画人记》的那两个有些性情的人;也有一些很有意思很有个性的人,如《与保罗·爱多士失之交臂》里的那个敞开了大脑一直在路上的数学家爱多士;有对母亲的深情追忆,有对故友的深挚怀念,在这组文章里芳菲的《噫,马悦然》是一篇非常好的写人文章,作者把对话、描述、素描、议论、讲课、评述聪明地组合在一起,一个大高个子汉学家的形象和精神灵动地跳出来。
接下来的那组散文,显然与第一组直接写生活中的人不一样,而是作家阅读作家,作家阅读已经逝去的人的文章,这些文章直接切入个人生命的感知体验,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情感与体验,丰富的生命就这样被叙述出来了。崔卫平对海德格尔、阿伦特的阅读与理解,赵玫对杜拉斯,王家新对茨维塔耶娃,毛尖对毛姆,周国平对第欧根尼,余华对福克纳,萧春雷对嘉宝,周宁对塞万提斯,李美皆对众多“爱上才子的女人们”……我们看到生命的各个层面,在生命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上,在人类智性和精神层面上,有这么迷人和有魅力的生命。
接下来第三组文章应该也是散文最有优势的地方,那就是表达真挚的情感,比较于小说的虚构,散文因为真,因为自由,所以在表达人类的情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散文可以直抒胸臆,可以长歌当哭,敢爱敢恨,直截了当,表达情感最直接,最坦荡,最真切。
当然,这些必须是以艺术化的方式来表达的,真正的好文章才会打动人。冯亦代和黄宗英的情书真切可爱,坦荡无私,唯其真,唯其情,才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两个七八十岁老人的黄昏之爱让那些没有爱的能力的人感到汗颜。《世间最美丽的眼睛》里对一只鸟的深情追忆让人扼腕叹息。《爱着你的苦难》里那个大大的眼睛受欺负的弟弟,读后都让人难以忘记。当然,散文也可以描述生命的各种状态,人生的丰富性,还有那些性灵的文字,丰富的情趣,于是,我们看到了第四组散文,这些文章或浓烈,或平淡;或沉重,或轻松;或庄严,或诙谐。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各种状态,各种处境,各种境界,各种遭际,这些都是生花妙笔施展才华的空间。
在接下来的编排里,我们会读到一些大气厚重的文章。散文要表达理想,表达希望,表达梦想,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和环境表达深切的关怀;那些遥远的往事,朴素的故事会以诗意的方式给写作者提供精神资源。于是,我们看到了“追忆的渔事”,一些简朴的生活,现实中被瓦解的土地、温泉,还有一些旧的街景、文化地图。在最后一组文章里,我们编选了一些出色的演讲,其言之切,情之切,文之切,都为散文创作开拓了疆域。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那些专门发表散文的刊物上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在“散文”概念的理路上写的,很像“散文”,结构、句式、思路均有所遵,就是缺少创造性,充斥着挥之不去的匠气。而一些发表思想文化随笔、读书笔记等刊物上却有好散文。因为它们打破了对散文的狭隘理解,荡得很开,里面承载的学识和见解又很博杂宽广,文章大气、厚重,富有活泼的生气。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从散文写作的路数上基本上可以判别出目前大致有几类散文:一是散文家写的散文;二是小说家写的散文;三是诗人写的散文;四是学者写的散文。散文家写的散文大多很规矩,很有章法,像讲义,是讲解散文很好的范本,但是,却缺乏一些自由的向度,缺乏宽广的境界。小说家写的散文大多文字很洁净,富有趣味,自由而大气,属非常迷人的散文;诗人的散文有一种回肠荡气的诗意,文字很缜密,有时候密得什么东西都插不进来,文字是诗人诗性思维的神秘呈现;学者写的散文大都很智慧,很有学养,境界也很大。崔卫平的《这个女人,让人艳羡死了》本来是写海德格尔和阿伦特的恋情,却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体验,对哲学和智性生活的体悟与见解渗透在里边。季红真的《渔事随笔》苍凉、压抑,沉痛而忧伤,把民族的捕鱼活动和个人的童年记忆联系起来,境界很开阔。当然,这都是些很直接的感觉,并不能涵盖丰富复杂的散文全貌,事实上个人身份并不必然会带来写作上的优势,但是,一些个人身份、学养、感受、体验方式会不自觉地进入文本,进入写作中,于是,我们也就看到了不同品位的散文,这也是散文自由呈现的最好方式。
中国是一个散文大国,除了有韵的以外所有的文章都被称为散文,《史记》是好散文,《庄子》也是好散文,所以也就有了以后著名的写好散文的唐宋八大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诞生的现代散文,是新文学的重要收获,在各个理路上都有好的散文,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散文家和散文名篇。中国现代散文的各个理路在当代发生着流变。遗憾的是,有两类大的散文发展到当代没有很好的发展,一路是以周作人那一脉以知识性入散文的,谈天说地,说古论今,杂糅民俗、神话、知识,同时又有一定的趣味的文章。当代也有这样的散文,但是不论在境界和气质上都不能与五四那一代人相比。在此番遴选的过程中,此类文章很多,也有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文章,但是,仔细读去,大都在模仿周作人或者丰子恺的路数,但是,在知识的含量上均比不上周作人,在趣味的体察上与丰子恺又相去甚远。最后,我们选择了王铭铭的《槟榔与咖啡》,文中把槟榔、咖啡与人类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读起来很有趣味。另一类散文是游记类散文,现在写的很多,很滥,但是,好的不多,也比不上现代作家的风光山水,文化发现,如朱自清的《欧游杂记》、《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等。今人之游历大多走马观花,缺少耐性,也缺少趣味,大有“到此一游”之意;还有一些装腔作势的,除了“骑在马上”,把那里的花顺便东拉一把,西拉一把,好像古今中外都知晓,读来却味同嚼蜡。这次进入我们选本里有两篇还不错的,一篇《行在四季人间》是一个年轻人的游走天下,里面东奔西走的状态很吸引人,有新鲜的生命体验,成都、云南、杭州、西安四个城市以很个人化的方式呈现出各自的风情。另一篇《八月的剑桥》,在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中书写了剑桥所代表的英国文化的绅士气、幽默、宁静、典雅。这两类散文曾经是现代散文的主要路数,可是,由于当代人学识上的不足,使此类散文量多而鲜有佳作。
在本卷散文中,我们试图找到最长的散文和最短的散文,最长的散文是龙应台的《满山遍野的茶树开花》,将近三万字,最短的是赵全国的《三个女人》,不足三百字。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漫步,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是一种主张和立场。现在,呈现给读者面前的这本《北大年选·2005散文卷》,只是表达了编者对散文的理解,只是对2005年散文的回忆。相信在编选的过程中,还可能漏掉一些好散文。
好在还有2006年的“北大年选”,我们会尽力披沙拣金的。
最后,我们要对本书编选过程中提供建议和帮助的各位朋友表示感谢: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我们把最初的目录发给他,他给予了很肯定的赞许。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对本书的篇目给予了建设性的筛选工作。
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他一直关注“北大年选”的事情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朱竞,《文艺争鸣》杂志社的资深编辑,不仅对本书的结构提出富有创造性的建议,而且还提供了很多篇目,因为她阅读面广,而且慷慨无私。我们对她的坦诚与创造性的见解表示敬意。
赵晖,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她为我们复印了很多的备选篇目,在北京最寒冷的日子里,她穿梭于北大和清华,查阅复印报刊资料,提供了很多篇目。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青年讲师,她所主持的“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积极活跃,为本书提供了一些篇目。
李宪瑜,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此人趣味高雅,鉴赏品位极高,我们在一个咖啡馆里从早坐到晚,对本书的所有篇目进行过仔细的研讨。
肖鹰,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他以慷慨与友情提供了很多的联络线索,并提供了一些篇目。
孙民乐,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本书对散文的一些理解得益于与他的讨论。
另外,我们的朋友赵婕、徐林正、萧夏林、王兆胜、孙郁对本书都给予过帮助,在此一一表示感谢。
2006年2月14日于柏拉图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