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历史维度中的R.s.托马斯

R.S.托马斯诗歌美学 作者:蒋芬


第一章历史维度中的R.s.托马斯

鲁迅先生曾言“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准确。”T.S.艾略特在发表于1917年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论及了传统的重要性:“我们所应坚持的,是诗人必须获得或发展对于过去的意识,也必须在他的毕生事业中继续发展这个意识。”“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在艾略特看来,诗歌与传统密不可分,诗人需要沉浸于传统,不断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他又提到“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这句后来常被美国的新批评派奉为圭臬。艾略特认为:“诗人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只是一个特殊的工具,只是工具,不是个性,使种种印象和经验就在这个工具里用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来相互结合。”由此可以看出,青年艾略特否定诗人的个人印象和情感经历在诗人创作中所起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略特对早期的观点进行了纠正:“我们对一个人了解得越多,对他的诗理解得也就越深。”“文化传播的基本渠道是家庭;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完全逃出其从儿时环境中获得的那种文化,或完全超出这一文化层次。”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R.S.托马斯就曾言:“我刚好出生在乡村,知道乡村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也知道工业化对乡村而言意味着什么。”“我恰巧是位牧师,关注作为教众的乡亲们,因此这些是我诗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不管是晚期的艾略特也好,还是托马斯本人,均认为诗人的个性和经历与其创作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开的。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托马斯的诗歌美学,我们很有必要对其个人背景、他所处的文学时代和诗歌艺术的氛围作一番探讨。

  1. 鲁迅.鲁迅全集[M].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25.

  2. [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8.

  3. [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8.

  4. [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8.

  5. 蒋洪新.英诗新方向———庞德、艾略特诗学理论与文化批评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9.

  6. [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

  7. 蒋洪新.英诗新方向———庞德、艾略特诗学理论与文化批评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0.

  8. 蒋洪新.英诗新方向———庞德、艾略特诗学理论与文化批评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0.

  9. R. S Thomas.Selected Prose[M].3rd Edition.Bridgend:Poetry Wales Press Ltd,1995:90..

  10. R. S Thomas.Selected Prose[M].3rd Edition.Bridgend:Poetry Wales Press Ltd,1995:9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