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懒惰并不是绝对的坏品质

撞见未来 作者:刘广迎 著


第二章 可替代 人类解放的主力部队

懒惰并不是绝对的坏品质

如果没有懒惰的想法,也许我们什么也没有。

一般来说,不可替代的东西,都蛮珍贵的。如今,一种“可替代”将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并将改变人类世界的模样。这个“可替代”究竟有怎样的本事?

这么说吧,这个“可替代”把人给替代了,这够得上一个狠角色吧!这个“可替代”不但能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还可替代人的脑力劳动。谁替代人?机器超越了人体的功能,电脑与互联网超越了人脑的功能。然后,它们联合起来,就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对人的超越。如此一来,从一个角度来说,人由万物的主宰变成了一个可替代的物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创造了“智能人”,成了“智能人”的上帝。

我们大都有这样的梦想,梦想有人替自己上学,梦想有人替自己干活。这个梦想即将照见现实——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终将把人类从必要劳动中解放出来。

人类的创造力源于懒惰的天性。人类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梦想?其中有一个蛮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总想偷懒。许多人从小就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勤奋是好品质,懒惰是坏习惯。但事实的真相是: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懒惰才变得勤奋的。人一点也不想勤奋,但没办法,为了吃饱穿暖,为了更有安全感,为了比别人吃得更好穿得更阔气,只有勤奋只能勤奋只好勤奋。勤奋地思考与实践懒惰的窍门办法,于是就有了发明创造。这创造那创造,无非就是想着少付出多收获。为了更少付出,只好继续勤奋。由量变到质变,终于有一天,人被自己的创造物取而代之。由此引出这样一些问题:人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万代梦想,可以懒惰着又衣食无忧着,这将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当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的能力,成为劳动的主体与创造的主体,这个时代还属于人类时代吗?

人工智能让人这种自认为是“万物尺度”的物种成为可替代可超越的。或者说,上帝创造了人,人创造了“智能人”成了“智能人”的上帝。上帝只有一个,我们并不知道它怎样生活。当60多亿人成为“上帝”,他们又会如何又能如何又当如何?

现在,“互联网+”成了一个非常时髦的玩意,好像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互联网+”,就会化腐朽为神奇。那么,它的法力从何而来?

有人把互联网定义为基础设施,像公路一样,如果没有路,车子的使用价值就大打折扣,道路愈是四通八达,车子的使用价值就越高。这话有道理,但互联网又不是一般的基础设施,它是有学习、思考、分析、判断、决策能力的“生命体”。“互联网+”不仅重塑了时空关系,而且外挂了一个“超强大脑”。道路相当于肢体,而互联网既是“肢体”,又是“神经网络”,还是“最强大脑”,这是一次跃升,一次质变。于是,许多事物都需要重新认识、重新思考、重新定义、重新谋划。

懒惰的奋斗史

为了做减法,人们不得不做加法,但终归还是要回到减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创造史,就是一部寻找替代者的历史。这部历史的主题是围绕着寻找或创造人类劳动的替代者并控制替代者来展开的。由谁替代谁的劳动、怎样劳动,它的每一次变革,都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类社会。让我们再次“穿越”,看看人类是怎样创造自己的“替代”之物的。

起初,人类与万物一样,受着资源有限性的压迫。当人类有了思维能力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又要承受信息、知识有限性的压迫。于是,人们幻想着点石成金、顺风耳、千里眼、风火轮、筋斗云等等,并由幻想开启了变现的漫长历程。从拓展身体的功能起步,到信息的传输、储存,由量变到质变,终于创造出了自己的替代之物——“智能机器人”,并即将创造出超越自己的物类——“超人”。人类创造的“替代物”的每一次升级,都让人类自身从劳动中获得大解放,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大步向前,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新危机、制造了新课题。大体上看,“可替代”的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人+器械”的时期。从利用天然器物开始,到制造石器、铜器、铁器,再到制造简单的生产设备。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成果主要是对人体四肢功能的增强延展,算是“人+器械、机械”的时期。

与这个时期相对应的是农业社会与农业文明。由于器械延展或替代了人肢体的部分功能,生产效率提高,就为大多数人代替极少数人的劳动创造了条件,也为农业社会的组织形态、伦理道德,以及生活与生活方式提供了基础。土地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领地的意识产生。社会分工出现,地主产生了,有地主自然就有了农民。社会组织规模在扩大而社会的基本单元在缩小,表现在族群地位的下降与逐渐瓦解。它的作用,一部分让渡给了政府,一部分则归于家族。在这个时期,人使用器械,是器械的主宰;多数人为少数人劳动,被少数人所主宰。

“机器+人”的时期。从蒸汽机特别是电力的生产利用开始,到自动化生产,再到电脑与互联网的诞生。工业化生活与生产流水线,加上市场经济,让人成为生产与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与市场的消费品。此时,人成为机器功能的补充,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算是“机器+人”的时期。

与这个时期相对应的是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的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主要表现为机器的效率,机器的价值超过了人的价值,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资本掌握了话语权,产生了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社会组织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的基本单元进一步缩小,家族解体为家庭。国家主权意识产生,人权受到尊重,人获得了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自由,却成了机器的奴隶。人从他人那里获得了更多自由却被自己的创造物所左右。

“互联网+”的时期。从互联网的诞生至今,人类由此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由漫长的肢体功能增强延展的时期跨入大脑功能增强延展的新时期。互联网由信息储存、记忆、传输到深度学习与思考,再到自我创造,成长为无人匹敌的“全球脑”。“互联网+”的核心是给某一个机体安装上大脑与神经系统,让无生命的系统成为极具活力的“生命体”。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人从机器那里获得了更大自由,但人与社会都被互联网绑定。

与这个时期相对应的是信息社会(也可称为后工业社会)与后工业文明。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流通由自上而下的单向导通变为多向互动,层级式的社会结构逐渐瓦解,价值观呈多元并存的发展趋势,虚拟世界成为人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数领域,人体的功能完全被机械超越,人脑的功能正逐渐被人工智能超越。个人与组织“+互联网”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活力与生命力。信息成为财富、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家庭观念在淡化,地域观念、国家观念在分化:一方面是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兴起;一方面是“地球人”的意识在增长。

以上这三个时期,前两个主要是对人肢体功能的替代,后一个时期则实现了对人类大脑功能的部分替代,下一个时期将要实现的则是智能机器、智能系统对人的全面替代,也就是“智能人+”的时期。这是一个人造物具有了智慧智能的时代。我们知道,从感觉到记忆再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而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则称为“能力”,两者合起来称为“智能”。智能一般具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外部世界、获取外部信息,这是产生智能活动的前提;二是具有记忆和思维能力,能够存储感知到的外部信息及由思维产生的知识,同时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推理、判断、联想、决策;三是具有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持续学习积累知识,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与行为;四是具有行为决策能力,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形成决策并传达相应的信息。具有上述特点的系统则为智能系统或智能化系统。这些过去与当前还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主要特征。但是,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汇集而成的针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应用的智能集合,则让智慧与智能不再是人类的专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