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乎?”
【注】
①子:中国古人对老师的尊称。《论语》中此类单字的“子”,基本专指孔子。
②习:古汉语中,习既有温习的含义,亦有实习的意思。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认为这个习是“实习”之意。笔者窃以为,这个习既包含实习之意,又何尝没有温习之意呢?
③说:同“悦”,喜悦。
④愠(yùn):怨恨,恼怒。
【译】
孔子说:“学习并经常温习,且不断实践,不也是快乐的吗?有朋友自远方来访,不也是愉悦的吗?不被别人了解和理解而不因此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之所为吗?”
【评】
在现实中不被人了解、理解,甚至被人误解,确实是一件令人郁闷的事情。孔子的一生,就完美诠释了“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孔子终其一生都在尝试、探索“治学报国”、“经世致用”的理念。但终其一生,无论是其学说的推广,还是在政治方面的实践都不是很成功。他的一生基本都是在不被人了解、理解,甚至被人误解中度过的。孔子自己也不禁感叹:“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还会安慰自己:“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现实中,不被理解,不被认可时有发生,小到家长里短,大到治国理民。遇到这样的情况,圣人确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当我们不幸遭遇到“人不知”的境况,不妨稍微洒脱达观一些,稍微有些耐心,急于自辩、慌于表白,甚或内心郁积、言行反常只能适得其反。证明自己的正确和别人的错误,单靠口舌之利是不行的,更要靠行动,而这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我们不是圣贤,办不了他们那么伟大的事情,也没机会驾驭宏大的情势。本来就是芝麻绿豆点儿小事,就更应该静静心,缓缓神,在等待时间检验的过程中做些正经事,别把时间精力荒废在怨天尤人的无用
功上。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④,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字子若(一说为子有)。有史料记载,孔子去世后,学生们思念孔子,因有若似孔子,曾以师礼事之。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基本上直称其名或字,只有曾参、有若、冉有和闵子骞四人被尊称为“子”。
②弟:同“悌”,敬爱兄长。
③鲜(xiǎn):少。
④务:致力于。
【译】
有子说:“一个人孝敬长辈、敬爱兄长,而好冒犯居于上位者的,极少有;不好冒犯居于上位者,而好发动叛乱的,根本不存在。君子悟道修持致力于探求其根本,根本确立则道油然而生。孝顺长辈、敬爱兄长,是修持仁德的根本呀!”
【评】
中国古代有以孝治家、以孝治国的传统。孝悌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肯定,而不孝悌则是对一个人最彻底的否定。在这里,我们抛开不同时代对所谓“纲常”的是非争议,即使以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习惯而论,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在教育晚辈子女择友时,仍然会将是否孝悌作为最根本的标准原则。“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可交”之类的教诲始终贯穿于中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连自己兄弟都不友爱的人,是断然不会真诚善待旁人的。同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我们自己短短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也在反复不断地印证这一真理的颠扑不破。至于“犯上作乱”,我们再次抛开不同时代的需求性评价,则关系到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用人法则。比如,你是某机构的领导,有这样一个下属,才华高下暂且不论,但为人处世别别扭扭,有“犯上”倾向,这个人用不用?怎么用?曹操在《求贤令》中说:“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当然,前提是这个人得有用,同时得能用。这就是个格局问题了,这个格局首先是所处机构的格局,其次要看用人者个人的格局。如果这两种格局的容量都足够,化解问题则有余地;如果有一方面格局不足,必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著者的人生经验看,用人者需有容才之量和御才之术,二者缺一不可。容不了的,或驾驭不住的,最终只能放弃。这又触发我们另一个思路,一个用人者如果想如唐太宗李世民那般豪叹:“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必须将这两个格局都
扩容。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
①巧言令色:花言巧语、态度谄媚。
【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态度谄媚者,绝少仁德。”
【评】
这是二千五百多年前老祖宗教导我们的识人之术。按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也是人之常情,但“巧言令色”所传达的,却是虚伪外表掩盖下的一丝丝恶意。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越是有能力的人话倒不多;而夸夸其谈、巧舌如簧之辈,往往华而不实。要小心身边这样的人!著者要把捷克作家伏契克在纪实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蒋承俊译本)篇末的一句话送给广大读者:“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唉!”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
【注】
①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被认为是最得孔子思想真传的学生。
②省(xǐng):反省。
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办事是否做到了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并有所实践?”
【评】
自省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自我纠错的方法,因此能经常反躬自省的人必然少过。《荀子·劝学》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自省也包括孟子所说的“反求诸己”思想,就是说,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先找别人的毛病。自省还有换位思考的含义,很多时候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虑事议人,往往凝滞,甚至走进死胡同,而一旦换位思考则立即豁然开朗。自省,是德行,也是器度与雅量。
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
①道(dǎo):领导。千乘(shèng)之国:代指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诸侯国。乘,古代以四匹马拉的兵车。
【译】
孔子说:“领导千乘之国要做到以下三件事:处理国事敬谨勤勉而事事诚信,节省用度而爱惜民力,根据耕作时令役使人民。”
【评】
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对统治者最基本的期望和要求。即使在今天,也是对一位领导者优劣的基本评判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了以下几个内容:敬业、诚信、勤俭、爱民。作为任何一级的领导者都应该常常自省,自己有没有偏离这个标准。
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
①弟子:泛指年轻人。
②泛:广泛。亲:亲近。
【译】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能孝敬长辈,在外敬爱兄长,为人处世严谨而诚信,广施爱心,且亲近仁德之人。如果他在能够做到上述事情的前提下,尚有剩余精力,就可以学习文章典籍了。”
【评】
孔子认为,仁德、善良、爱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些本性的修持并不依靠文化知识的多寡。换句话说,书读得多,人不一定好。这也是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
有时候读书人坏起来,更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这样的识人、用人之术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
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②贤贤:尊敬贤者。易:轻视。色:指女性的容貌。
③致:奉献,贡献。
【译】
子夏说:“一个人选择妻子时,看重其贤德而轻视其容貌,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上勇于奉献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没学习过,我也认为他学过了。”
【评】
本章与上章异曲同工。读书为明理,但明理的人未必读过多少书。我们要警惕身边读过书的坏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主忠信②。无友不如己者③。过,则勿惮改。”
【注】
①重:稳重,庄重。威:威严。
②主:注重。
③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不与不如自己的人(水平低于自己的人)交朋友;二是不和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著者取第二种解释。
【译】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则没有威严,即使学习了也不会牢固。注重忠诚信义的道德品行。不和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有过失不害怕去改正。”
【评】
在工作生活中,必要的庄重是必需的。整天嘻嘻哈哈、没正形儿,容易被人轻视,被人冒犯。另外,这种庄重也反映在人的原则性上,过于随性随意,容易随事迁性,丧失原则。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当今社会,与各种性格、风格的人合作共事是人安身立命的必需能力,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合作共事是权宜,坚守自己为人处世的底线是原则。而说到知过能改,著者想给广大读者讲讲汉武帝的故事。
汉武帝是西汉雄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取得了空前的功绩。但到其晚年,穷奢极欲和穷兵黩武带来了政治上的动荡、经济上的拮据和军事上的失败。特别是“巫蛊之祸”,逼死“戾太子”刘据和卫皇后(子夫),受株连者达数万人;贰师将军李广利败降匈奴。这一系列打击使暮年的汉武帝对自己过往的施政方针进行了反思。征和四年(前89),桑弘羊等人上书汉武帝,建议在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戍兵以备匈奴,却遭到汉武帝的拒绝。在《轮台罪己诏》中,汉武帝深刻反省了自己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种种错误,并表示:“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之后,汉武帝重拾汉初黄老无为而治政策,与民休息,遏制了日益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
【注】
①慎终追远:谨慎地对待父母之丧,追祭先祖。
【译】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之丧,追祭先祖,老百姓的德性就会逐渐醇厚。”
【评】
这还是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以孝为第一仁行的体现。
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论语注疏》引郑玄注:“子禽,弟子陈亢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子贡:孔子的学生。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据记载,其家境比较富裕。
【译】
子禽问子贡:“夫子到一个邦国,很快就会了解这个邦国的政治情况,是夫子找人询问得来?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子贡说:“夫子以其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为人得来。夫子的询问得来,应该不同于别人的询问得来吧?”
【评】
温、良、恭、俭、让也称“君子五德”,是儒家君子的标志性品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极高评价。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也希望多遇到一些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和他们相处,如沐春风。
子曰:“父在,观其志①;父没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
①其:他的。这里指儿子。
②没(mò):通“殁”,去世。
【译】
孔子说:“一个人的父亲在世,观察其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其行为;如果这个人三年没有改变其父的正道,就可以称之为孝。”
【评】
这是儒家思想“父为子纲”的具体体现。而本章的原始含义则是指“有国有家”的上层人士(诸侯国国君、卿、大夫),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官位,不要轻易更改父亲在世时的政令政策。在现代,我们应该继承父辈的志向、事业,将他们光明正大的品行发扬广大,同时应兼具“扬弃”精神,孔子也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有子曰:“礼之用①,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②,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③,亦不可行也。”
【注】
①用:作用。
②先王之道: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③节:节制,约束。
【译】
有子说:“礼法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使社会和谐。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的高妙之处正在于符合礼法,无论大事小事都遵循符合礼法的原则。如果遇到行不通的时候,而为了所谓的和谐而求和谐,又没有礼法加以约束和节制,和谐是达不到的。”
【评】
古人讲礼法,我们现代人讲公平正义,讲法治。可以这样说,公平正义和法治是当今中国的“礼法”,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知和而和”,最终“亦不可行也”。从这一点上看,古人亦深谙和谐必须以某种被广泛认可且遵行的秩序为前提和基础,任何破坏这一秩序的行为,都将对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有子曰:“信近于义①,言可复也②;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③。”
【注】
①近:接近,靠近。
②复:履行,实践。此处引申为兑现诺言。
③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历代对这句的解释分歧颇多。著者在这里采纳杨伯峻先生的解释:依靠关系亲近的人,才能靠得住。
【译】
有子说:“承诺符合道义的标准,诺言才能兑现;恭敬符合礼仪的要求,才能不受羞辱;依靠关系亲近的人,才能靠得住。”
【评】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好轻许诺言的人。老子《道德经》下篇第六十三章中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轻易许诺者必然缺乏诚信,把事情想得很容易的人必然在实践中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困难。三国曹魏刘劭在其《人物志·八观》中更进一步阐发了这一理论:“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进锐似精而去速,诃者似察而事烦,讦施似惠而无成,面从似忠而退违。”大意是,轻易许诺貌似豪爽实际却少有诚信,认为事情都很简单貌似能力很强实际却总是没有实效,推进事情很积极貌似很有进取心实际很快就会退缩,喜好责备别人貌似很公正实际总是招惹麻烦,假意施舍貌似恩惠实际从不兑现,当面奉迎貌似忠诚实际阳奉阴违。至于“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请读者参阅本篇“巧言令色”一章,态度谄媚者一般没安好心,此类人应当远离。这些都是老祖宗教导我们“识人”的方法,且操作性很强,当谨记!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①,就有道而正焉②,可谓好学也已。”
【注】
①敏:勤勉。
②有道:有德行的贤人。正:匡正,修正。
【译】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做事勤勉而说话谨慎,亲近有德行的贤人以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这样可以称得上好学。”
【评】
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说君子应该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弄得居无定所。而是说,君子对于物质生活并不渴求过分的富足安逸,只要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一个人如果在物质生活方面过于追求奢侈,其格局必然低下,能成大事者自然不多。把大多数精力都用在“饮食男女”这类本能需求上,大概也就没什么时间去考虑人生、社会、国家和民族了。当然,当今社会分工不同,如果有志于大格局,还是要在物质生活方面少花些精力和时间。
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②,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
①谄:谄媚。
②贫而乐:南朝萧梁皇侃本《论语义疏》作“贫而乐道”,清贫但乐于道义。
【译】
子贡说:“清贫但不谄媚,财货富足却不骄纵,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但不如清贫但乐于道义,富足而崇尚礼法的人。”
子贡说:“《诗》中说‘与同道中人研习学问如切如磋,自己内心揣摩问题如琢如磨。’您说的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赐呀,我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了!你已经能做到举一反三了。”
【评】
著者有一位做投资的朋友,还有一位做学问的朋友。这两位朋友都个性十足,且相互也认识。做投资的朋友身家亿万,但为人谦和沉稳,从不张扬。他的几个子女知书达理,待人非常有礼貌,穿着普通,如同工薪家庭的孩子,言行上没有一点骄纵奢侈的痕迹。他的长子中学时都是骑自行车上下学,上大学后住校,每次回家也是坐公交车或地铁。这位朋友在投资圈大名鼎鼎,口碑人缘极好,事业也蒸蒸日上。他是“富而好礼”的代表,至少是“富而无骄”。而那位做学问的朋友,多年来甘于清贫,每次坐而论道指点江山,意气风发,潇洒自如,从不和投资圈的朋友们发生任何利益纠葛,始终保持其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其学术成就有目共睹,是国学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他是“贫而无谄”的代表。著者在和这两位朋友的交往中,于工作和精神两方面都深得裨益,受教良多。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注】
①己知:知己,了解自己。
【译】
孔子说:“不被别人了解和理解不足为患,不了解和理解别人才值得忧虑。”
【评】
这是一句传吟至今的名句。孔子在本篇首章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本章则是对那一章的延伸。那么如何理解孔子的这句话?著者窃以为,对身边的其他人,对自己所处的小环境,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的准确认知,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施展才华的基础,这也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自己对其他人和环境的误判,为人处世不合时宜,也极可能导致自己被不理解、不了解甚至误解。这里也有个换位思考的问题,也有个“反求诸己”的问题。此处,著者想拿两位明代的大名人举例。
第一位是海瑞。海瑞的清廉耿介是不争的事实,人称“海青天”。但终其一生,他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特立独行,与所有关联方不断冲突,水火不容。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称之为“古怪的模范官僚”,并说“海瑞卷入了大量这样的纷争之中,孤军奋斗,遂使自己陷于不能自主之境”,“从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他可以和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在情绪上激动大多数的观众;但是,当人们评论他的政治措施,却不仅会意见分歧,而且分歧的程度极大。在各种争执之中最容易找出的一个共通的结论,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这一论断是中肯的。而从真实的历史事实而言,海瑞的一生都在斗争,但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大作为。著者窃以为,这正是海瑞对自己、对环境、对社会的不了解和误判(或者说绝不妥协,绝不转弯儿,绝不权宜),使得自己的境况始终艰难。海瑞的行动,更像是一场“赌气”式的抗争,但是他失败了。
第二位是王阳明(守仁)。应该说,王阳明所处时代的暗弱与海瑞比有过之无不及。武宗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因触怒权阉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修文境内)做驿栈驿丞。在龙场期间,王阳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潜心学习,“阳明心学”初具规模,史称“龙场悟道”。之后,随着谪戍期满和刘瑾的倒台,王阳明的韬光养晦和蛰伏待机终于有了回报,正德十一年(1516),在兵部尚书王琼的极力举荐下,被任命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在此期间,王阳明带兵一举荡平了当地数十年的严重匪患。正德十四年(1519),南昌宁王朱宸濠叛乱。当时,王守仁正在赶往福建平叛的路上,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时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征讨。经激战,朱宸濠战败被俘。之后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王阳明深知当时已出发“亲征”的武宗身边的复杂形势,将朱宸濠交给太监张永以阻止武宗继续“南征”扰乱地方。太监张忠在当时居守南京的武宗面前构陷王阳明,说:“王守仁肯定会叛乱,不信您招他来,肯定不来。”而张忠之前曾数次矫诏召王阳明,太监张永都私下告知,王阳明都没去。王阳明后来知道此次真是武宗的命令,就立刻进南京,令张忠的阴谋破产,但因为权阉阻隔没有见到武宗。王阳明之后入九华山佛寺静修,武宗的眼线侦知后,武宗说:“王守仁是学道之人,听到召唤马上到了,怎么会反叛?”于是命令王阳明还镇南昌,而王阳明也非常识时务地重新奏捷,把平叛的功劳都摊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武宗自称)及其身边佞倖的头上,至此才躲过一劫。《明史·王守仁传》说:“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可见当时情势是如何凶险,而王阳明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和权宜自保是何等高明。至嘉靖初,王阳明因平叛功受封新建伯,这是有明一代少数几位因军功受封伯爵的文官。王阳明后辞官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心学”,大收门徒,可谓桃李满天下。之后,王阳明又被任两广总督兼巡抚,一举平定卢苏、王受叛乱,并几乎全歼肆虐半个多世纪的断藤峡叛军。王阳明的一生不仅政治、军事功业显赫,其学术地位更是独步海内。王阳明“心学”不仅成为当时的显学,学生遍布朝野,且不乏位居高位者;而其本人也成为自宋儒朱熹之后最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影响至今不衰,甚至在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也拥有无数门徒。对于所处时代的不满,王阳明想必不会比海瑞少。但他对己、对人、对环境有着极其精准的判断,且深谙权宜之计,委曲求全,而不是一味对抗,最终成就不世之功。
如果我们自认不为人所了解和理解,想一想上面两位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我想,咱们再难也难不过王阳明,再险也险不过王阳明,只要审时度势,而不是怨天尤人或一味对抗,很快就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