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我的移民路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作者:徐昌文 编著


第一章 我的移民路

面对征集到的大量稿件,我此时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就要着手编辑了,一定要竭尽全力把新移民的生活讲得全面,讲得透彻,且可读性强。

先从哪里开始呢?

投资移民是受到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种方式,因为它涉及较大的资本外流,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过分担心。除了序言里提到几句外,这里再补充几句:中国早在2003年就成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资接收国,2009年,中国又成为了全球最大贸易出口国,他国难道不为大量的资本流向中国而感到极大的“威胁”?况且,别国就那样欢迎投资移民的投资吗?有趣的是,继2008年金融危机,各国放宽投资移民条件之后,2011年开始,大部分移民国又普遍收紧了投资移民政策,减少移民名额,抬高移民个人能力的要求。

我们需要用一种开放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个大市场。言归正传,我们说一说投资移民的事,如果移民美国是最大的热门,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

[投资移民]
投资移民美国,可以不高兴

王果夫(美国)

我手持美国的临时绿卡,行走在美国硅谷——加州圣何塞的街上,心里总有些忐忑——说不上是为什么,也许是有些缺乏自信——这个城市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上列全美最高,百万富翁人数占10%,我却成了这里的投资者。这里天蓝蓝、水蓝蓝,看不出有什么不好……可我觉得生活在中国挺好的,特别是作为成功人士的我,不会因为使用这个字眼感觉不好意思——我就是成功人士。在中国,我自己有服装品牌,还有二十多家连锁店。我到美国做什么?不太明白。好在我手头上还有点钱,就算成了美国人,在哪里做生意、在哪里生活,我有我的自由。

不过,想起近年来考察投资美国项目的辛苦,我还是拿起电话,拨通了国内儿子的手机,儿子刚刚接通,我就迫不及待、气势汹汹地说:

“老子对你付出那么多,你来美国一定要给老子好好读书。”

“咋了?老爸,你后悔了?我现在决定不去美国读书了。”他还是那样玩世不恭的口气。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到美国做什么?我心里是明白的——我是被儿子绑架去了美国。儿子学习不怎么样,却一定要留学,且非美国不去,还说中国不注重素质教育,所以他才成了这样。他会在美国像脱泥的宝石一样闪光,会在美国冉冉升起。不过,我只希望美国的教育能把他培养出一个人样吧。好在我是生意人,会算账,闭上眼睛,嘴皮吧嗒吧嗒几下就知道,移民的确比留学划算,否则,那移民中介就不会趴在我耳朵边,不停地这样说了。加上别的零零碎碎的原因,我就选择了移民美国。

中国许多大城市都会举办美国移民投资洽谈会,往往座无虚席。美国的区域中心人员与中国的中介正装入镜,说话也信心满满的,介绍某个项目,通常都说是美国最好的项目,最保险的项目,好像我们是亲戚一样,他们遇到什么好事都想到我们。可是,美国移民局为投资移民设立的区域中心很多,都是好的,让人眼花缭乱,将近200家,分布在美国40多个州。EB-5投资移民也是五花八门:度假村、博彩中心、风力发电、医院、大桥、金矿投资、养老院、房地产等。

第一次听讲,我们本来就想投资了,听多了反倒定不下来。于是,我带着老婆到处去听讲。每次出去,她都像去相亲,我反倒成了她的陪同——她化妆打扮、找全身的衣服的时间要比平时长十分钟到半小时,真不知道是怕被美国人民看不起,还是为了给中国人看未来的美国人是什么样子。

“你只要把眼睛放灵光一些,能看出来什么项目不赔钱,能移民就行了。”我说。

我感觉投资有点像博彩了,拿着50万美金的筹码,不知道是把赌注下到医院,拯救被伤病折磨着的美国人民,还是放到养老院,让美国人民都活上一万年。

她反驳我说:“穿着打扮像样点,别人就不认为你傻傻的,就不会骗你了。”

“怪不得呢,我们刚开始约会的时候,我每次都看你像一个聪明人,现在才发现你就一个傻婆娘,呵呵……”

不过,我觉得带老婆出去谈一桩自己不熟悉的“生意”是有好处的,女人尽管一般缺乏理性,逻辑思维也不强,不擅长把别人前后的话语联系起来找到漏洞,可她却能从别人说话的眼神、姿态发现点什么,于是,我们的互补性就相当强。

我倒不认为移民中介不是良民,良心大大地坏了。我也是生意人,为了让生意成交,谁都会说自己的东西怎么怎么好,就没有谁会主动告诉你自己商品的缺点,所以我就要更机灵一点。怪只怪自己要做的是一桩不熟悉且很复杂的生意。

2010年参加北京一个房展,广告上说“50万美金=美国房产+全家绿卡”,让人很是心动——中国不是有许多炒房团去美国抄底吗?看看,这又得房子又能移民,享受美利坚合众国的阳光普照,孩子留学、福利……

经房屋中介与移民中介手舞足蹈的介绍令我老婆几乎欢呼雀跃了,恨不得马上就登陆美利坚的国土购房。是她的感觉出了问题吗?不是,绝对不是,而是那位小中介太不专业了。老板那样告诉他,他自己也坚信无疑。接着发生骨牌效应,我老婆跟着错就难免了。加上那小伙子是一靓仔,至少比我这半老头子帅,老婆乐意给他打电话。

我是非与那家公司绝交不可了。即使一进门,我就受到贵宾一般的接待。我们说去找别的公司看看,可这家中介仍然说话像唱歌一样。在我的追问下,他们终于告诉我,房子五年后才能给我。我问房子是否正在修建,是不是相当于中国的预售房?回答说差不多,产权证也要收房的时候才办。但是,临时绿卡几个月就能拿下来。我说我要购现房,这样房产证就能拿下来,搬到美国去住,我孩子马上就高中毕业了,准备去美国读大学。中介肯定地说,这样不行,购买现房是办不到绿卡的。

既然这样,我还是要购买这个“期房”。哦,美国人还要我证明这50万美金来路正当,是我合法所得。呵,美国不愧为法制社会,购房要钱来得正,购车也是。是不是在美国街道上购买肯德基,收银的也要问你钱哪里来的,不会是偷来的抢来的吧?

这钱不是小数,我得问清楚。最后我才得知,钱要先作为投资给美国房地产商,给美国人民创造10个工作机会。五年后,美国房地产商就给我想要的那一套房子。但是,既然是投资,如果美国的房地产商亏本了,甚至破产了,我还能得到房子吗?对方又说,有美国政府担保,你一定能拿到。那你把美国政府的担保信、担保合同给我看,谁也拿不出来。

对方仍然拍胸打肚地说,美国的企业很讲信用,房地产商保证给我房子。算了吧,这还不仅仅是信用的问题,买房子是有风险的,最终亏了再有信用也没有用。投资美国房地产,也仅仅是众多项目的一种选择而已,既然如此,我就得全面考察,我们应该投资什么。

美国的区域投资中心并不属于联邦政府,而是商业实体,任何区域投资中心都不能担保移民成功,投资人也不应抱有让区域投资中心全权打理投资项目的心态。

美国政府不是白痴,它是算了账的——借你50万,年利就按5%算,五年是10万,相当于你预先缴纳给美国政府10万美元的税。也不是说你缴纳这些税后就能享受各种福利了,获得永久居民或者入籍后该上什么税、缴纳什么保险仍然是要交的。仅仅就这样也算好了,问题是,你借给美国人50万,还要看对方能否赚钱,赚了钱没有你的份儿(除非自己投资自己经营),亏了却还要算你的,怪你自己没有眼光!对于你这种白痴,不仅财去了,美国人还不要你,不给你永久身份,更不用说入国籍了。这是哪门子事?

可是美国就像在世界玩政治一样,世界老大,你要不要,就这条件了,老子就这样横,你咋地?

不过,冷静下来想,美国政府这样做也是很有道理的,只有你的投资能够赢利,能够发展,美国才会有真正的利益、长远的利益,才能给美国政府纳税、才能长期给美国人提供就业机会。就像我们一些年轻女子找老公,或者公婆“审核”女婿一样,不是说你手头上有几个臭钱,就把自家女儿嫁给你。还得看你这人怎样,其中就包括是否真会经营、真会赚钱,可别是靠着什么特殊手段或富一代给的钱发起来的。美国人不仅要钱,还要人才。其实,国家不就是依靠人才经营起来的吗?所以,就算你没有钱,只要有能力,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移民。

把自己的心态端正了,我才心安理得地开始找项目。当然,找一个合格的中介也相当重要,只会信誓旦旦作一些空洞保证的公司一点用都没有,它得有能力为我提出的任何问题作出合理的解答;它得有经验,没有经验的中介往往用“保密”作为借口应付客户。看好项目就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把握在中介的手上。所以,我尽量找大一点的公司,经营时间长一点的公司。

最后经过多次考察,我决定入伙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United States Employment Development Lending Center)的加利福尼亚州项目,此中心是美国联邦政府授权专门提供中小企业贷款的大型投资移民地区中心,相对保险一些,稍微有点人性。

该中心类似于一个准政府准金融机构,还有一点中介的色彩,把我的全部投资款通过5年期的贷款借贷给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小企业,该项投资只能用来购置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固定资产。作为投资人,只是有着第一优先还款的债权人的资格,并且,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担保投资人的85%投资可以收回,即:所投资的企业即使破产身无分文了,该局也将作为担保人,偿还我50万美金的85%。不过,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按照美国移民法,我也就丧失了申请永久绿卡的资格了。没有办法,美国的保险公司也没有开设这个险种,没有百分之百保险的好事。

哦,对了,顺便说一下,我与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签订协议的第三天,2011年4月29日,一位日裔男子因在圣何塞一个家庭护理所杀害他的华裔室友而被捕。这个地方还有点儿乱。

这篇文章就这样结束了吗?我们把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一批来稿传给别的移民朋友看,很快,他们就根据自己的经历,发表了许多不同看法——我们也突然发现,结合这些看法,这些故事才会变得更全面、更厚重。于是,我们决定,在请移民朋友写亲历故事的同时,也专门请其他新移民写评论文章,或者谈看法,并作为这本书的基本结构确定下来。到后来,我们接到更多稿子,才发现这样做太有必要了,因为许多稿子内容都有相似之处,为了避免雷同,又不失全面,让其他移民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评论是最好的办法。

[任我评说三人行]
投资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朗朗 小程(美国) 白冰(加拿大)

朗朗:我也是像文章说的类似情况移民美国的。不过,我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第一批进入美国购房的抄底者,虽然当时并不是因为移民。我非常恶心一些媒体,说什么美国房价下跌厉害,“1美元购房”啊,并通过中介忽悠人们去美国炒房。但是他们提醒我,有了房子,时间长一些就可以移民美国了,当时也没有多想,只是想退一步至少可以炒房赚钱。

其实,美国房价下跌幅度较大的地区比较偏远,或者治安不好,或者环境较差,真的好社区房价下跌幅度不大。金融危机,美国的整体房价平均也仅仅下跌了30%,没有像一些媒体和所谓的知名专家说得那样邪乎。

所以孩子留学在即,2011年,老老实实投资美国项目,申请投资移民了。作为移民,还是比直接留学花费少一些。

白冰:移民加拿大之前,我也了解过美国的移民政策,风险很大,它是先进行投资之后才能申请移民身份,就算美国移民局批准了申请,得到的也只是一个临时绿卡。两年过后,移民局还要对投资项目进行调查,不仅要有效益,还要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真正雇用了十个美国公民,才能转为永久绿卡。所以我办了加拿大投资移民。

朗朗:我也知道一些,EB-5项目的动作者是这样搞的,策划了一个项目,组成一个公司,吸引投资人投资。之后,再通过这些“自有资金”来套取银行放贷,一旦经营不善破产,按照法律,银行的贷款是优先还的,到最后就惨了。

小程:你们说的这一点,这篇文章也说到了。不过,亏本只是一种可能,就像自己做生意一样,有赔也有赚。

但是,真正恶意套取投资移民的资金和银行贷款的事件是很少的,就如犯罪,每个国家都有,到了媒体那里,因为这些犯罪事件有新闻价值,所以争相报道,最后让人觉得好像遍地都是罪犯似的。况且,美国银行的钱也不是那样好套的,也需要你拿出实实在在的项目。你不是听说这些事之后,也找到合适的项目移民美国吗?

美国政府是不担保这些项目能够赚钱,但至少也不希望这些投资亏本,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相信美国政府各个相关部门也会从许多方面来用心管理这些投资项目。

白冰:你们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条件了吗?投资美国,获得永久居留权后,自己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获得的收入,很可能要在美国纳税。

2011年12月中旬,美国国家税务局(IRS)发布《〈海外账户纳税法案〉实施细则》(FATCA)。根据该细则,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的海外资产超过5万美元,须向美国国税局如实申报,否则要遭到1万~5万美元的罚款。当然,申报财产不等于征税。2012年2月9日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21世纪经济报道》答记者提问时说:“我没有听说(not familiar with)美国要对绿卡持有人海外财产征税的政策。”不过,不排除美国政府掌握了这些实际情况后,会出台纳税计划。

小程:这种政策也不是好实施的,这会让人们失去投资移民美国的兴趣。其次,现在中国大多数投资移民家庭的生意本身就在国内,如果移民主要为了孩子读书,他们完全有理由让妻儿办理移民,自己不移民,这样又哪里来的“海外资产”?他们也未必就很稀罕那张美国绿卡,我清华同学不是大部分安心待在国内吗?我也不知道当时移民美国是对是错,说不上好,仅仅是不后悔罢了。

白冰:不过,现在移民投资美国很“俏”了,2011年后,各国都收紧了投资移民的政策,美国EB-5项目,以及投资移民一些欧洲小国,成了为数不多的比较容易投资移民的项目。

时下,除了投资移民美国是热门外,还有哪里呢?因为门槛低,一些欧洲较边缘的小国也是投资热门,为了让这本书全面,我们在网上采访了一位相关人士,并整理成了这篇小文。

[投资移民]
移民地中海小国——投资塞浦路斯

回民(塞浦路斯)

“听说你小子移民了,花了许多钱办了投资移民,去哪里了?”一次,在沈阳市政府办事,遇上曾经有生意往来的一位熟客,他拉着我坐在大厅里的坐椅上,“那是啥地方,我没有记住。”

“塞浦路斯。正在办移民,还没有办好。”我有些自豪,却又小声嘀咕道,“美神维纳斯的诞生地。”

“谁?我知道,就是那个女人,啥?光着肩膀,提着裙子的那个女人。”他惊诧地说,“在哪儿?”

我有些脸红了,还是低调点好。“塞浦路斯,地中海上的一小岛,离以色列、黎巴嫩都很近,最近那里有些紧张,伊朗如果与以色列开战,地对地导弹稍不留意就能落到塞浦路斯。如果老兄想看热闹,就去我那里,我们可以划船去看打仗。”

这是玩笑话,伊朗的地对地导弹再没有准头,也不太可能打到塞浦路斯去,我没有仔细算过,从地图上看至少离以色列也有200公里吧。那里无战事,就算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也没有必要打到那里去。

“呵呵,你不会是想参战吧?”他说,“那你去那里做什么,还花了那么多钱,一家人都去了。”

是啊,我怎么就去了塞浦路斯?或许,知道的人会认为我有病。百度一下,塞浦路斯地处地中海东部,是比较热门的旅游国。更重要的是它属于欧洲,还是欧盟成员国,有9000多平方公里,还分了两部分,我所加入的是塞浦路斯南区,该国还有37%国土被土耳其占领。这个国家南区的GDP高于欧盟的平均数,有钱着呢,人口还不到90万。

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购买30万欧元以上的房子,立送永久居住身份,即买一送一,太划算了。据说房子的增值空间也比较大,这样就一举两得了,当然只是据说。

我也想移民美国、加拿大,可有这样方便吗?如果纯粹购房,这些国家能让我移民吗?投资这些国家,在那做生意,投资额度大不说,还人生地不熟。加上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投进去赔得多,就算投资政府的项目,政府可是无偿使用我的钱,我实际上损失几十万的利息。塞浦路斯人(政府)好,厚道,购房还可以贷款,我就移民那里了,用五辆奔驰拉我也不回头了。

我是从沈阳的移民中介了解到塞浦路斯的。不过,等对方把这个地方仔细介绍得差不多,要领我去考察时,我打住了。我做了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那就是把中介甩了,独自到塞浦路斯驻中国公使馆了解情况。呵呵,一方面,能节约几个中介费——我赚钱不容易。我是从开小矿慢慢起家的,花钱一直没有学会大手大脚。可别说我没有文化,正儿八经的本科生,说当时是回乡创业了也不太准确,最主要是当时我看到那是快速赚钱的唯一渠道。另外,我也怕他们忽悠我,塞浦路斯真有那样好?如果足够好,我购房,他们会不会像房产中介一样,伙同房地产公司抬高价钱?办理移民的费用有那么多?当然,缺少帮手,我为此吃尽了苦头,最重要的是,如果移民公司会骗人,那别的人就不骗人了?况且移民的过程是很复杂的,需要各种步骤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错。所以,最后我还是重新请了一家移民公司来完成我购房、移民的过程。

我办了塞浦路斯旅游签证就出发了,我并不因为自己不懂希腊语(塞浦路斯官方语言)有什么不得了,这是因为我事前已经了解到那里中国留学生是比较多的。

果然,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中国人很多,到处可见中国餐馆,端菜的、擦桌子的、厨师全是中国人,听说餐馆老板没有中国人,不是中国人投资不起餐馆,是由于尼科西亚人少,商业机会不多,所以不允许外国人当老板,只能给老板打下手。不过,我知道有些塞浦路斯老板只是挂一个名,收一定注册费什么的,真正的老板还是中国人。

我比较容易地找到了一位中国留学生当翻译,经过三两句话的讨价还价,以每小时15欧元成交。

听这位留学生说,他们打工什么都干,给个人当临时导游,包括给他人提东西;受雇主所托吆喝着卖旅游商品;移动照相等;有的去送货、投递、当超市搬运工、给老人当保姆等;还有一些留学生到塞浦路斯农村去当农民,开荒、种地、收割,诸如收种玉米、土豆等。

尼科西亚的房子大多数是别墅,1500欧元~3000欧元/平方米不等,像其他国家的城市一样,是看地段。

租金又是多少呢?每平方米每月15欧元~30欧元,相当于8年左右收回投资,这生意是很合算的,我就闹不明白,这样好的生意,塞浦路斯还要搭上永久居民?不搞清楚这个问题,我是绝对不购这里的房的。

因为我对这里的房价不很乐观,甚至感觉它会不会很快垮了。大家都来购房投资,哪有那么多人租房子住。我担心中国人疯了,在国内炒房炒疯了,这两年房地产不景气,一边移民,一边在此地炒房,特别是这地方不大,很快就能炒起来,因为缺乏真正居住的人这一刚性需求,很快就垮掉了。这里所谓中国人多,是占的比例多,总数也就几千人。

特别是旅游地产,每月租金看起来高,几年就收回成本,可是旅游地产受季节影响较大,一年又有多少个月闲置呢?这里大概是春秋两季旺,冬天和夏天却差了许多,因为冬天很冷,夏天又很热。

带着以上这个疑问,我四处看,四处了解。渐渐地,我找到了那个问题的答案,这完全是金融危机(后来又是欧洲债务危机)闹的!旅游的人减少,使这里的旅游产业大受伤害,许多欧洲业主大量抛售房屋,房屋价值大跌。所以,政府需要通过移民这一诱饵来找人购房填补这一空间,也可以说通过房地产拉动经济。

2004年,塞浦路斯顺利加入欧盟,引来大量欧盟国家的人士到此购买房子,主要是退休养老,英国退休人士占据相当比例。也不乏旅游投资者,尽管开发商修建了大量的房子,到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年底,短短三年时间房价一路飙升,翻了两三倍!之后,金融危机席卷欧洲,欧债危机也接踵而至,大量欧洲人卖掉房子,房价也一路下跌,甚至让海滨城市帕佛斯差不多变成空城、鬼城。于是,2009年年初,政府出台通过购房移民这一政策,通过购房,居住和消费刺激塞浦路斯经济。

能不能买?我认为能买。通过了解,更通过自己动脑筋,完全可以看出这一购房移民政策是权宜之计,加上它本身不是传统的移民国,投资移民(还有其他投资方式)几乎是唯一方式,所以,一旦移民大量涌入,房地产业乃至经济回暖到一定程度,这个政策就可能收紧甚至取消了。

重要的是塞浦路斯的地理位置相当好,它像一艘航空母舰一样停泊在地中海上,处于欧洲,却邻近亚洲、非洲,是一个交通要道。看看周围的邻居,欧洲是传统发达国家,中东国家也都是富裕的产油国。气候条件也好,全年气温在10℃~30℃之间,几乎无冬天。文化气息浓重,有包括拜占庭时期的建筑,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旅游胜地。

我说服了我自己了吗?老实说,没有完全说服,也不可能完全说服,对未来也只是推测、估计,甚至用三个硬币来占卜,最终会发生什么只有鬼知道。不过,如果因为对未来不可知就缩手缩脚、半途而废,那不是我的风格。

我在这个国家待了一个月,最后选中了一套200平方米30多万欧元的别墅,仅仅为了移民,不图赚钱,每年能涨上百分之五六就行了,相当于银行贷款,不亏本就行。没有想到,办手续还是比较麻烦的,这里的官员也比较官僚,办事效率不太高,我最终还是交给中介来办理。

我喜欢这里,特别是这里古罗马的遗迹,十字军堡垒、拜占庭时期的修道院……

塞浦路斯人颇有一些中世纪人的遗风,古朴、豪爽却又闲散,也喜欢与陌生人聊天。借助翻译,我也与各种不同的人在餐馆里喝酒聊上过几次。

第一次,我就试着夸赞塞浦路斯,他们乐于接受这种礼仪。对方却说到不久前(2011年2月)中国从利比亚通过海陆空大规模撤侨,且动用了军舰、军机,对中国大加夸赞,毫不吝啬其溢美之词。他们都很清楚,因为当时中国撤侨的中转站是希腊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南区大部分人是希腊人。听对方那样一说,作为中国人的感觉真的非常好。不过,移民了,特别是如果多年后加入塞浦路斯国籍,遇上什么特别的事,中国撤侨,还会让我们搭上那个回国的航班吗?心里面真有些难言的滋味。

再说与塞浦路斯人喝酒聊天,我没有遇上传说中塞浦路斯人喜欢给陌生朋友埋单的事,但我为此坚信不疑。也许我这人一看上去就不可靠,像奸商,被他们看出来了。

但是有一次,我一咬牙,一顿足,就给与我聊天的塞浦路斯人付账了。对方非常感激,于是,一定要请我第二天到这个老地方进餐、喝酒。我倒不是要人家非得补齐一顿饭,我那几天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家餐厅吃饭。第二日,这位塞浦路斯人早早地坐在那里等着我了。他请了我。

购房手续已经办妥,正在等待取得永居身份,全家移民塞浦路斯,可我们一家并没有在那里永久居住的打算。

[任我评说]
一分钱一分货

红蔷(加拿大)

常言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我不否认,移民一些欧洲小国家,塞浦路斯、马耳他……一定很有趣,但至少有不是很有趣的地方,比如像许多移民中介宣称的那样,如果作为进入欧洲主流国家的一个跳板,是要受到限制的。

首先,塞浦路斯虽是欧盟成员国,但它不是欧盟24个申根协议国之一。这就意味着持有塞浦路斯的签证,甚至是护照,要进入其他欧盟国家,至少是要受到边境检查的,受到边境检查,就意味着对方可能拒绝你入境。

其次,就算是欧盟申根协议国,也并非就可以自由居住、就业、留学了,也仅仅是旅游、商务等的自由方便。

欧盟相关协议规定,只有老欧盟的15个国家,才能够真正实现人员“自由流动”,可以在各成员国间自由居住和就业。这是为了防止新成员国廉价劳动力大批涌入原欧盟国家,造成冲击。但是,2011年之后,欧盟解除了8个新成员国劳动力的限制。有意思的是,欧盟25个成员国中,就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两国例外。

这些作为投资移民应该不是问题,他们不需要到其他国家就业。

不过要拿着塞浦路斯的“永居证”或护照再移民欧美国家同样是麻烦的,一方面获得以上证件本身需要很长的时间,得了,也不是必然就能移民其他欧洲国家的。

塞浦路斯又毕竟是欧盟国家,同时在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免签证,这是事实,的确省去了许多麻烦。

有钱的中国人要出外旅游和贸易等,也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旅游签证什么的遭到别国拒签的可能性很小,办证也不一定要去他国使领馆(第一次去该国往往需要到该国使领馆面谈),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不都能代办签证?遭到拒签的通常是收入低的人,可是收入低的又有多少人出国旅游的呢?

不过,如果非得要移民的话,塞浦路斯的性价比似乎也是很值的。就如文中所说,投资移民塞浦路斯还有多种投资方式,包括投资牧场等,但与其他移民国比没有什么优势,也没有吸引力,但30万欧元购房移民的确是它很吸引移民的地方,也算“独到”之处了,是它成为近期热门的移民国的唯一原因。

投资移民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我们现在应该说什么呢?技术移民!如果投资移民是极少的一部分人能够做到的,其他——婚姻移民、亲属移民等需要相对特殊的条件,作为大多数人,技术移民的操作性更强,它实际上也是所占比例最大的方式。

那么,技术移民难吗?不易,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难——序言里已经批评了精英说,这里依然再补充两句:在中国是精英,就往往说明在中国过得不错,移民的意愿通常就降低了,至少没有那么急迫、强烈。况且,他们在国外未必是精英,往往需要几年的打拼才能重新变成精英。况且,大多数精英本来就没有移民的想法。所以,不要怕,只要具备一定条件,你就可以移民。

[担保技术移民]
掂着锅铲到美国

张翔(美国)

我是一个厨师,已经移民美国了。不是偷渡,是技术移民。我不太懂英语,不太有文化,就一个高中学历,咋地,这样就不能移民了?

移民也是可以遗传的。我来自著名的侨乡福建莆田,不说移民海外的人有多少,仅仅是归侨、侨眷就占莆田总人口的10%。是啊,没有移民也就没有海归了。我的确没有遗传到另一种基因,莆田历史上出了2400多名进士、22名状元、15名宰相、近70名尚书。我要竞选美国总统是没有指望了。

我18岁高中毕业就到厨师学校学习,之后,干了七年。

厨师是一个很累的活儿,冬天还好一点,热天就悲惨了。我们就以一般的酒楼来说,通常一进入配菜间,一股股热气与油气、酸甜苦辣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再入烹饪间时,那才叫热浪滚滚。一个30平方米的炒菜间,有10多个灶,都突突冒火,起火、下锅、翻炒、加火,热气、油烟迅速笼罩全身,脸被炉火烤得发烫,后背湿透,额头的汗水也开始顺着脸颊往下淌,脖子上的毛巾不停地擦。这里温度最高时可以达到50℃以上,但火是不能停的,手上家伙也是不能停的,慢了要焦。油锅、铁铲、抽油烟机让整个烹饪间充满着乱七八糟的声音,就像在打一场阻击战。所以回到家,一般我是不做菜的,不想下那个厨房了。

厨师也有装雅的时候,红萝卜白萝卜都可以雕花刻柳。我们哪有多少想象力啊,很搞笑,是没有想象力的人在给有想象力的客人们提供艺术品。

这样环境下的人们,似乎火气也比较重,没有多大官职,等级却很森严——级别高的厨师对待等级低的,特别是学徒,从来不好好说话,吼叫是常有的事,像叫儿子一样,甚至要点烟、送水,只差喂饭了。不过,客人却又是他们的老子,菜做得不好,客人摔盘子,可以直接到厨房大骂,因为他们是付了钱的。

厨师职业也是热门职业,薪水高。可是厨师的门槛低,也通常是农民工干的活,竞争激烈。中低档大厨师的工资都不高,仅仅借助厨师这一门手艺赚钱混日子。只有少部分人凭借其特殊的一身武功,却也在江湖上成了高薪阶层。

中高级厨师(四级以上)待遇方面高了很多,地位也高,一个主厨专门配备一个帮厨,主厨只负责炒菜,其他事则一概不管。他们的工作压力则大了不少,特别是中高档酒楼对菜肴的色、香、味、形等要求较高,许多菜的原料也相对贵重,做不好酒楼就赔了。所以,许多酒楼都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惩罚措施,扣罚奖金、调换工作岗位等,有的挨刀砍脑壳的老板甚至让服务员用笔记住哪一桌子哪道菜是哪位厨师做的。

我是科班出身,烹饪学校毕业,是中厨,主闽菜,辅川菜,有几道自己创造的菜。若根据厨师的水平及工作环境来分,做了七年才混上高级厨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三级,如果硬以工程师套的话,就相当一个助工,算个屁,上面还有技师、高级技师等),要达到各种等级标准是非常不容易了,需要长年累月的摸索和积累,并通过专门的培训和考试。普通厨师一般在街头小巷的快餐店、饮食店及部分小酒楼工作,而中高级厨师则一般在大中型或中高档酒楼及饭店工作。

若有找钱的门道,谁干这个?我曾经像一位木匠一样,拿着自己顺手的工具走四方,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都去了,走多了也习惯了,可在哪里都干得不长。是啊,等级低时总受气,还好熬过来了;等级高了,受气少了,可自己的容忍度又低了,总有一些不满意,老板也就多了一些不满意,总换地方。每到一个熟悉的城市,有时候一个酒楼挨一个酒楼地问:需要厨师吗?人家要,再问待遇。找了一些钱赚了一些钱,大多数都花在住宿跑路上了。

人总会有走运的时候,我最后一次落脚是在上海一家四星级酒店。

工资能不能再高一些呢?其实,我一直有出国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路子。偷渡,我倒不是害怕被遣返,我是害怕担惊受怕的日子。偷渡的一般是生活较差被逼无奈的,或者是胆大妄为的,我这俩条件都不具备。

对于正常移民,我开始是想都没有想过,我的学历太低了,不敢想。

找出国中介?其实,中介有时候就是“蛇头”,他们搞什么劳务输出,就是弄一张旅游签证、商务签证在国外打黑工,当然一定是逾期不归了。弄合法的工作签证,更不可能,那有时候比移民要求还高。

2006年,我在上海这家酒店当厨师,我看到一家出国中介散发的传单,这种传单其实到处都是,街上也有人散发,甚至我的租住房门缝里都有过。不过,这一次也许是妈祖指示我,要我仔细看这传单,因此我的机会来了。

我竟然把这张传单放在了口袋里。那天回到家,躺在沙发上,想随便找些东西来看,居然报纸都没有一张,只从口袋里找出了这张传单。那天我也特别无聊,就打了电话给中介,简单说了我的事,之后我问:我有机会移民吗?对方说有,并要与我面谈。

我第三天不当班就去了,并带上我唯一有些价值的一张三级厨师证。

他们很客气地接待了我,还认真分析了我的情况,很有把握地告诉我,我可以移民,包在他们身上。我随即问他们,我需要付多少中介费,他们竟然让我缴纳5万元!

“我为什么要付5万?”我一听他说的话,就像爆炒鸡丁一样,火一下就冒了起来,我转身就走,“我知道这行情,办理技术移民什么的两万左右,还要事成之后缴纳。”

“你的条件不是特别好,操作起来费劲,所以高了一点,其实我赚得比一般移民的少。另外,”他拉住我,说到这儿还小声说道,“我还告诉你一件事,你来自福建吧,还来自莆田,那里偷渡比较多,那些移民目的地国家都知道,所以审查起来都比较严。”

经过好几次的电话交谈,我看他们公司也算正规,就同意先缴纳4000元,作为申请手续费,事成之后再缴纳5万元中介费。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经常电话询问,每次都说还没有结果,两个月后也没有消息,我感觉4000元打了水漂了。

到了第三个月,他们打电话说有消息了,又让我面谈。我去了之后,他们告诉我,美国加州圣弗朗西斯科(其实,就是旧金山,他们喜欢把这事弄得神秘一些)一家酒店,也是四星级的,乐意给我担保,并给我办理劳工卡,这样就容易得到签证了,绿卡也只是时间问题。可是,还没有让我大呼小叫高兴一番,他们又说,美国那边还吃不准我厨师的技术,必须让我到美国去面试。我倒吸了一口冷气,立即拒绝了——从没有听说过还要到美国面试,要是面试不合格,损失由谁负责?他们又好说歹说了一通,最后我说,我得回去想一想。

我想打电话问一下有亲属在美国的同乡,这事能去吗?可是,还没有打电话之前,我就把这事想通了八成,等打给同乡之后,他说的与我想的差不多,对方第一句话就说了:“让他们给你办旅游签证啊,如果美国那边是假的,或者没有看上你,你干脆就在美国打工,赚了钱再回来。你傻了,这种事还问我?”

是啊,我这等身份的人,即使办理旅游签证,成功的可能性都极低,人家一般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才能办。

我第二天就打电话给中介,装得很勉强地说,我同意去了,但要他们给办旅游签证,要免费。经过多轮商谈,他们最终中介费给我打了五折,帮我填写申请。我所在的酒楼(公司)听我说要旅游,有些不解。我向他们保证回来后一定好好干活,于是他们给我提供了相关证件与证明。由于中介的努力,我很快到美国驻上海领事馆面谈了,并得到了旅游签证。

一个月后,我去了美国,顺利找到那家老旧的酒店。虽然都为四星,可这家美国酒店远没有我在上海这家富丽堂皇,但它单独有一个中餐厅,是新设的。老板是一个意大利新移民,我只听说意大利人会做比萨、烤宽面条……他一定是看上中餐的市场。中餐厅招聘的是一色的华人,但好像主要是打工的中国留学生。

他先让我带薪试用一个星期,看我是否合乎他的要求。我把自创的浪渡鳜鱼、八面威风(用甲鱼做的菜)都用上了,弄得食客们“OK,OK”地大呼小叫。意大利人也聪明,把八面威风每天限量出售,一天68盘,还硬要我暂时把这道菜传授给另一位中厨。因为看我手艺不错,人又老实,也很机灵,他已经同意雇用我,并为我提供担保,同时为我申请劳工卡。由于旅游签证有一定期限,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得回到国内去等待移民局的通知,并且办理相关手续,否则签证过期再回国办移民就不可能了。不过,签证过期之前,我必须免费给他们工作,而他只提供食宿。另外,他还与我签订长达十年的聘用合同,在此期间,我不能要求更高的工资待遇。

这些我都同意了,还没有把握地通过留学生翻译对老板说:“我不懂英语,移民局会通过吗?”

对方笑了,还打趣着:“我要告诉移民局,我就要不懂英语的中厨,否则,顾客不会认为我的中餐是正宗的。”

我把这事告诉送我上飞机的留学生,这位留学生也笑了:“意大利人希望你连汉语都不会说,这样你就跑不了,安心给他干了,就是移民局那一关难过。我想,意大利人只是想试一试,你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这位留学生说的话是对的,我事后又进一步知道,意大利人同意聘用我,担保我,这离成功移民还远着呢,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我多少有点受骗的感觉,我真不知道他是否经常聘用国内想移民的厨师来当临时工,赚他们的手艺,让他们免费为自己打工。

回到国内后,我仍然在上海这家酒楼上班。开始我抱很大的希望,手机晚上都不关机,就担心美国那边突然通知我什么,因为我知道,中国的晚上正是美国的白天。我也经常打电话给中介,他们让我安心等。

就这样一等就是一年过去了,等到我差不多绝望,等到我差不多忘记这件事时,有一天,中介打电话告诉我,美国劳工证下来了。

“下来了,真的假的啊?”我惊讶地问道。

“真的。”对方也很兴奋,为5万元中介费兴奋。

我急忙放下手上的工作,扯了一个谎,打车过去了。中介拿着几张纸在办公室外焦急地等着我,看我来了,急忙把美国传过来的文件递给我。全是英文的,我看不太明白,中介向我解释说这就是劳工证。

“真的假的啊?”我又说,我反正不敢相信。幸好此时他们还没有向我要什么钱,如果要的话,我会更相信他们在欺骗我。

我与老婆孩子高兴了几天,还购买了几套新衣服,可是,直到等得耐心不多,把新衣服也拿来穿了,并且一直到穿旧了。就在某一天,我竟然收到了美国领事馆面试的通知。真的假的啊?看来是真的了,中介再有能耐,也不会做假到领事馆去。中介把我叫去,给我模拟面试现场进行培训。

美国领事馆的官员普通话说得比我还溜,他问了我许多问题,有些看上去与我移民的问题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不管怎样,我都对答如流,面试也顺利过了。

之后又是等,等到我又有些悲观失望之后,2008年9月,我竟然拿到了EB-3签证!也就是说,我们一家移民成功了,前后用时近3年。

[任我评说]
幸运的厨哥

吕中(美国)

真忌妒厨哥的幸运,说起来,我的移民路也挺艰辛。我从小学一直读到硕士,读了18年书,从中国读到了美国。他读了十三四年,包括读厨师学校。从这个角度上讲,我的移民路更艰辛,可我一开始读书并不是为了移民,只有最后的两年研究生可能有了足够的移民色彩,再加上得到三年的美国工作签证,用的时间就多了。可他当厨师起初也不是为了移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移民路比我简单多了。

如果说是一种职业,是一种学历,以此作为一个基础站位,那么一个学物理的,与一位厨师比较而言,可能移民还是要容易许多。但美国并不很需要的职业,学历就是再高,移民同样是困难的,远比厨师难,比如学行政管理的。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中国如此,除了需要相当高的知识储备的工作外,各个城市大量的当地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通常是由进城的农民工来做的,集中于建筑业、餐饮、制造业。美国也不例外,只是美国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相应的,建筑业的需求就很少了;也早就完成了工业化,为了获得高利润,目光集中在高科技研发、制造,一般制造业并不“发达”。所以,只有餐饮业或相似的产业需要的人比较多,才会出现大量留学生拥去餐馆打工的现象。留学期间,我当过快递员、干过推销,但在餐馆打工的时间最长。这样的情况,也给移民提供了机会。

如果说这位厨哥是幸运的,还不仅仅如上所说。办移民美国最容易的时期是2006年之前,或者说2006年是高峰期,之后就困难了,因为那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就开始出现了。到了2008年,引发全球性的金融风暴,美国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员,领失业金的人达几千万,美国接纳移民的条件在上涨,申请移民美国的人也减少了,而他此时却移民到了美国。如果是2006年之前申请,他是不是会更容易一些?

其实,移民的方式有许多,条件也不同,只要找到适合你的,那移民就不再那么困难,否则,它就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我们来看看这一对小白领出国的故事吧。与上一篇相比,这一篇也不轻松。或许每一个人都要先掉许多斤肉,才能换来那么一张移民签证。

[独立技术移民]
下岗小白领,在澳大利亚上岗

五月(澳大利亚)

2010年5月我获得了澳大利亚移民签证,那一天,我家三口人再次去墨尔本费兹洛公园,想看看“库克船长的小屋”。小屋依然如旧,简朴,甚至粗糙,斜顶铺瓦、石砌墙面,暗黑的褐色透出古老沧桑——它是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从英国回归的见证,是真正的拆迁,是通过253个箱子从英国海运过来,并照原样修建起来的。我与小道旁边头戴三角军帽,身穿紧身衣裤的库克船长的铜像合影留念,与他一样凝望着远方。我不知道他在看向哪里,我在看我来的地方,以及无期的归途。

1994年,我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湖南一家国有机械厂,说是一家兵工厂,其实只是生产一些落后的枪支,后来军转民后,主要生产电饭锅。

厂子在郊区,风景特别好,有山有水的,旁边还有农田村庄,应该算是养老的好地方。工作也较为清闲,八小时工作时间基本上是这样分配的:四小时守在办公室里,其中,三小时可以打瞌睡以及发呆,一小时假装在忙工作;其他时间去车间转转,我喜欢去试枪靶场,帮哥们儿测试79式冲锋枪。他们早已把枪玩腻了,这里的子弹几乎随便打。所以,在厂里那么多年没有什么别的好处,只是我练得枪法特准,站、趴、跪射,向前、横向移动,甚至夜间射击都不在话下。下了班,每天坐着与上班同样的交通车,一个小时后回到位于市中心的家里。

我可有一点传奇的经历。1997年领的结婚证,没有入洞房,因为太太是借来的,当然,我也是她借来的。因为这一年单位集资建房,售价比商品房便宜60%,可这需要结婚证明。于是,科长开玩笑地对我和同办公室的妹妹说,平常你们俩不是很谈得来吗?算了,你们结婚弄一套房子吧。妹妹立即反对,但口气并非那么强硬,因为我们平时好像也有些眉来眼去的,至少不反感对方吧。就是来真的她又亏什么?咱虽然不是百里挑一的帅小伙,可她也不是百位小伙追求的靓妹妹。

经过少许的波折,包括双方家长的考察,不到两个月后,我们还真去领了结婚证。当时成了厂里的一个笑话,一方面是因为要购买便宜的房子而结婚,另一方面是并没有购买到便宜的房子。因为修建的房子有限,想购房的人通过论资排辈后,我们被排到下一期,可是到了1998年,房改了,取消了集资建房。

半年后,是到了1999年,我们还真结婚了,因为我们天天在一起,难免有出格的时候,她肚子里有了孩子。我们没有房子就挤到我家50平方米的房子里。

其实,按当时的房价,结合两家之财力到城乡结合部购买一套房是可以的:长辈凑足首付,我们勉强用工资付月供也凑合,这不都是中国年轻房奴购房的模式吗?虽然那时好像还没有“房奴”这一词汇。然而,我当老师的父亲总是唠叨房地产泡沫,所以没有出手。孩子出生后,却也增添了许多快乐,经济上有父母赞助,小日子倒也过得去。

我的好日子来了,2003年我入选第三梯队,刚刚当上副科长,职称也即将上工程师了,准备两三年后科长退休,再升一级。

我的好日子不长久,2004年我们厂由于电饭锅质量虽好,但款式陈旧,营销也不得力,最后破产倒闭了,我与老婆都失业了,各得了买断工龄的3万多元钱,每月领取几百元失业救济金——可以领取两年。

我是学机械的,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工作。我不留恋国有企业,一开始找到的是一家做玩具生产的民营企业,工资不高,也不稳定,很少有人能在里面干长的,最老的一位员工也就干了两年。可哪家民企能干长呢?我也迫不得已地跳槽了,一跳就连跳了两次。就算稍微正规一点的企业,给你缴纳三险(养老保险等)又怎么样?违反劳动法的事在民企司空见惯,被雇用者权利无法保证。老板让你加班(星期六照常上班还不给加班费),好的,给你一顿饭吃算是慰劳你,不好的,饭没有得吃,你稍微有点情绪,还大声训斥你。

三年干了三家民企之后,我开始怀念国有企业了。如果能进去,我不当什么官,只要给合适的工资,我就好好干,一直好好干到把养老金交到60岁,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我承认自己没有本事,这个社会不是有钱人很多吗?我也可以去做生意,可做生意的人做亏的多了,我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工作不顺利,两口子也经常拌嘴,随后老婆哭了,孩子也哭,随后老人进来唉声叹气地劝解。

我们很少为房子的问题吵架,因为那时这儿的房价已上升到4000多元一平方米,房子离我们太远了,我们现在只能为了生活奔波。

那时我们怨这个骂那个,国家应该怎么怎么样,现在到了国外,冷静想起来,中国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看看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当然,除了经济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问题太多了,的确很难在短期内全部解决,只能优先发展经济,像一个有缺陷的火车头,不能停下来修车,一旦停下来更大的问题就会出现,所以只能一边行驶一边解决。好歹现在大部分老百姓温饱是解决了的,贫困人口也在下降。如果说我们老百姓一个小家都难管好,中国的高层领导就真的更不容易。

扯远了,我是离开了,我是移民了。当时,我考虑到移民也是我尽快摆脱贫困的一个好办法,没有与国家一起同甘共苦,我感觉是很羞愧的。

那时候,电视上刘欢整天半闭着小眼睛唱着一首歌,歌名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几句歌词:

……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

那时候听起这歌,也骂刘欢,他又没有下岗,工资又高,一天出场费都不知道多少,站着唱歌不腰痛。随后就是想哭想流泪,坚持,唯有坚持,就算为了我挚爱的亲人。

一旦想到移民,就要分析到哪一个国家比较合适、容易,采取什么方式,结合自己的条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虽然落魄,却也是落魄的小知识分子,得发挥自己的优势。认真分析,再使用排除法,我很快把移民的目标放在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几个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国了,其实要得到这个结论只需要一晚上的工夫。

让我比较兴奋的是,这三个国家都需要机械工程师。综合各方面条件后,我最终把目标锁定在澳大利亚。

通过澳大利亚独立技术移民也较为现实,接着,我再通过技术移民的评分体系,作了一个自我评估,可以达到120分,我完全达到移民的条件。我老婆也符合移民的条件——我是说她单独申请移民,或者作为主申请人移民的话。如果我作为主申请人,她也能为我加上含金量很高的5分。

那几日我与老婆热烈讨论了这件事,我们几乎打算立即进行移民程序。于是,久违的那台功放机又传来悦耳的声音,我们又从箱子底下翻出歌碟,扯着破嗓子唱起了卡拉OK!

好菜吃了,酒喝了,歌唱了之后,冷静下来,我们才发现我们过于乐观了。像我们这个条件,在中国至少达到千万人!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移民打算的人肯定是多数的,想到澳大利亚的人更是少数,否则澳大利亚岂不是要把移民条件定得很高吗?实际上,近年来,每年移民澳大利亚的中国人也就两万多人,这个数字让我们对移民这一想法略微迟疑了一下——移民有什么好?之后,我们又反过来为没有那么多竞争对手感到欣慰,虽然我们仍然底气不足,就算在那些少数想移民的人中,我们又有优势吗?如果澳大利亚移民局像我们考大学一样是“择优录取”呢?我们面面相觑,虽然相互鼓励,可谁也不能给对方一个满意的解答。酒喝不下去了,又叹息好菜多花了几天生活费……

是的,越想越不对,技术移民必须要有近期相关的工作经历,我有吗?有!甚至符合“申请前有3年~4年的相关工作经验,额外10分加分”的条件,可是我有些心虚,在那些“乱七八糟”的企业打工,虽然也是相关工作经验,可澳大利亚认可吗?之前在国有企业“瞎混”的经历也能认可吗?

澳大利亚需要,或者最需要什么样的机械工程师呢?我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它们最需要的可能还不是汽车之类的机械工程师,而是采矿机械类的工程师!甚至美国、加拿大这几个国家都有这一共同特点,因为它们的矿产都很丰富。

金融危机对澳大利亚的采矿业的打击也不小,矿业生产规模缩小的趋势已经呈现了,许多企业开始裁员。根据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主要金属,铜、铝、铅、锌价格下跌了16%~40%。然而,矿产资源在澳大利亚经济中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该国有800家资源型上市企业,占上市企业总数的43%,市值达5400亿澳元,占总市值的39%。

不过,我依然断定在澳大利亚技术移民中需要的180多种职业中,涉及矿产开采的职业是最容易移民的,虽然属于最高分60分的职业也相当多,机械工程师只是其中一种而已。事实上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结果是我移民成功了,这是后话。

为了确保并提升自己的优势,我不仅需要补充申请移民前自己作为机械工程师的相关工作经历,还要填补矿产勘探或开采机械等方面空白。我必须进入相关厂矿去打工!延迟移民申请一年。

说干就干,我“慎重”地将本来属于我的家务分工移交给了老婆,她也像接受一个很“光荣”的任务一样接纳了。

我开始到这些厂矿一家家问询,是否需要机械工程师,不过,我一连问了三家,都碰壁,人家都说不需要。我告诉对方,我不需要多高待遇,只是来好好学习、认真工作的。可是人家不要我,人太多了。

我为什么不去人才市场等呢?我一开始就到人才市场去过,可这类单位并没有招人,那我就在人才市场注册试试看?原来注册对职业要求没有这样具体,我这一次把需要的职业写得很具体,并说明待遇没有特别的要求,看重学习。

这一招果然奏效,第三天就真有一个相关单位打电话通知我去面试,而且是一个比较大的矿业机械单位找我,恐怕是因为我工资要求不高,又比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经验吧。

这家公司的总经理直接面试了我,我们说了一大通话后,他最后问我:“你已经有了相当的经历了,为什么对待遇要求没有那样高?哈哈,一定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吧。还做过某某厂的副科长,那厂子好像破产了,是吧?(明知故问)。当然,有许多人是想把事情做好之后,再提待遇要求。我比较喜欢这类人。”

我本来想顺着他的这话回答“是的”就行了,但这个回答他不会满意,除非我主动这样说。

我还能说什么才能更大提升受聘的可能性呢?在职场,我也有些经历了,许多企业老板,不想给高工资,却希望别人提高工资的要求,这样他就能确定这个人有能耐,因为不提要求的人一般都是能力差的人。就如我老婆上街购买衣服,喜欢问贵的衣服,随后一路砍价,标价800元的最后120元成交。她欢天喜地,可如果那衣服标的就是一个实价120元,她肯定是不买的。

我说道:“我只是想移民澳大利亚,来好好熟悉和学习你们这个行业,但我在一天,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果然,他立即就同意我试用了,三个月,再转入“正式”的。

接下来,我不仅认真完成手上的工作,还不管白天黑夜地查找资料,尽量多了解国内外同类机械的技术性能,特别是遇到本厂机械设计,以及原定型产品存在的缺陷努力攻关,有时还参与设备的厂外维修。我不是说自己聪明,因为用心,我是两天的活一天干,别人是过得去就行了,我是像广告上说的要求做到更好,结果我还真比同科室的同事业绩突出。

同时,我也考取了工程师的职称,此外,也为应付雅思的考试作准备。

2009年10月,我向澳大利亚相关部门提交了职业评估申请,通过了。接着参加了雅思考试,同样通过了。

2010年6月,我终于收到了由澳大利亚移民局发来的预签信,他们核准了我技术移民的申请,我邮寄了我的护照,最后收到签证,我、老婆、孩子全家移民澳大利亚。

又一个故事完了,与上一篇不同的是,这是一个白领,是有大学文凭,有外语能力,并有相应的中级职称的人。实际上,在大多数移民目的地国中,并无学历、语言苛刻的限制——至少其中有一类技术移民的要求是这样。不过,就如中国高考一样,你一两科成绩得分很少,相应的就要其他科目上得到高分方能达到移民的条件。当然也有例外,就如那篇移民美国的厨师那一类技术移民,完全不需要外语水平,不过,这一类移民竞争就更激烈了。

两篇文章共同点是,他们移民的过程都有些曲折,都很辛苦,那么我们就找一篇比较轻松的吧,也许这样就会更全面一些。

[任我评说]
世界上最怕的事就是认真

刘亦男(澳大利亚)

我的经历虽然与他大不相同,可我们又有许多相同之处:移民。生活有时候就是被逼出来的,不如意,就想办法改变。我不是下岗职工,也没有在国内的企业待过,但是,每一个生活不太如意的家庭,都更重视子女的教育,我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成长起来的,一直读上大学。

我是作为公派留学生到澳大利亚的,回国后为国家效力了两年,后来移民澳大利亚。如果没有公派这个机会,我是没有机会移民的。为此,我心里面真的很内疚,希望以后有机会报答国家。

移民也罢,不移民也罢。我非常赞赏作者的观点,我内心也相当反感把中国说得一无是处,尽管有下岗等严重的和不太严重的各种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待遇低、福利不好是正常情况……否则就不叫发展中国家了。但是,中国30多年来发展迅猛,举世瞩目,说什么都显得苍白,如是仅仅看到缺点更是不公平的。

又一个小白领移民,之所以“小”,就是因为条件不是太好,至少与人们说到的“精英”什么的有一定距离,他们几乎没有费多少力就移民了。

[技术移民]
小白领夫妻轻松移民加国

酊丁(加拿大)

30岁之前,都没有想过去国外的事情,因为英语也就仅仅限于“hello”“thank you”的水平。其他的还会一些,不过,似乎与狗一样,需要通过叫声和姿势辅助。嫁了个老公也一样,说几句英语那样子也像吃苦药一样,事前要鼓足勇气,事后还挤眉弄眼一番。所以,即使是出境游也怕走不回来,要跟团出去。其实,我们也就只有到过越南的经历,因为那里便宜啊。不过,一位朋友嫁到了北美,回国时招集一些同学聚餐,把北美说得像花一样,仿佛加拿大总理就是上帝派到地球上的使者,待在那里就不走了,照顾加拿大人民像伺候月子一样,无微不至,生老病死都安排得很到位。于是,我家两口子就像沾上毒品一样,开始只是想一想,闻一闻,最后正正规规地申请,学习,走上了移民路。

我与老公都大专毕业,在同一个沈阳辖区内同一家县级医院当医生,职称都为主治医师,是医生中最低的职称了,有什么疑难病症可别来找我们。虽然我们也没有出现误诊、给人医伤医死的事故,但还是治好过千儿八百感冒、拉稀病人的。不过,呵呵,网上一查,我们这种普通医生竟然也可移民加拿大,是紧缺的人才,我们仿佛看见加拿大政府正望穿双眼等待着我们去拯救。

可是,加拿大政府既然这样欢迎我们,为什么要设置语言这道门槛,不让我们进呢?不过,我们想起来了,读高中时没少啃英语,我们可以把当时的考试成绩单给加拿大移民局官员看啊,可是早就不见了。那就考吧,可高考一结束就几乎忘掉了70%,30%是这十多年用完的。其实就算有当时的100%也没有多少,当时不就是因为英语过不了关才没有考上本科吗?

经移民加拿大的那位朋友介绍,我们认识了加拿大移民中介,了解到加拿大移民的英语和法语可作为第一和第二语言进行考试,可法语咱连“你好”都不会说。

我们根据中介提供的加拿大技术移民需要的条件,从受教育程度、语言能力、工作经验、年龄、配偶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自己给自己打分,我与老公获得的分都在55分左右(67分才能通过),那就是说,我们必须在语言方面给自己挣足12分(语言方面满分是12分)。

为了雅思考试,要学英语了,就算移民没有通过,评职称什么的也会派上用场。

可真要去学的时候,我们却相互推诿,谁去上夜校学呢?我们就只能来剪刀石头布,谁输了谁去,我输了,我耍赖也没有耍过去,第二天准备报名上学去。然而,第二天起床后,天下却掉有肉的馅儿饼了——老公改变了主意,说嫌我笨,他要自己去学。就算我真笨,他敢这样骂我,我会一年不给他零花钱的。可他为什么改变主意,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一天下雨,我头被淋湿,突然才清醒过来:原来他是想当我家移民的主申请人,他奶奶的,这小子不甘心充当老婆的家属随我移民。那天他晚上回来后,我狠狠地揍了他一顿,扔了一本英语书,让他躲在卫生间里足足读了一个小时英语。

不过,从他学英语开始,家务活就一直是我做了,菜也要做得好。所以,在他学习的那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把他给养得白白胖胖的,红光满面,有时我还猜测,他是不是在夜校遇上哪位红颜,得到滋润了,我每天还像狗一样仔细嗅他衣服上有异味没有。有!可那似乎是在医院上班沾上的药水味。于是,我还穿着深色衣服像侠女一样等候在学校的大门对面,可压根就没有发现有啥艳女在他旁边。最后我才想到,是我给他上的补品太多了。

也许是我给他压力大,2011年元月雅思考试,他得的分数正好相当于加拿大政府语言评分的12分,也就达到了最基本的英语沟通水平,最多就是口语没有挤眉弄眼,像嘴里刚吞了什么小药丸的样子,说多了还是要按摩一下嘴的。听力、阅读和写作就只有鬼知道了。

2011年8月,我们终于通过了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技术移民的申请,得到了签证,前后用时13个月,只比生孩子用时多5个月,相当于生了1.5个孩子,但比考大学要简单多了。

就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甚至平淡到只有通过使用比较“高超”的幽默才有了可读性。可他们就这样轻松移民了,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上一篇的作者,本来也可以轻松移民的,只是把问题考虑得过于复杂,所以才节外生枝出了一些曲折?我们没有答案,因为不能让他们重新试一次。

巧合的是这一篇在某个方面却与上一篇有一个交叉点,即,夫妻双方都有条件作为主申请人申请移民,这是不是造成轻松移民的原因呢?有一定关联,只是作用不大,就用澳大利亚的技术移民的评分标准来说,即使配偶的职业是该国的紧缺职业,也只会为主申请人增加5分,如果总分达到120分才算合格的话,仅占4.2%而已。

[任我评说]
轻松之余未尽轻松

玉枯(加拿大)

有的人天性乐观,不习惯于诉苦。总的来说,移民这一过程,与真正登陆异国他乡,面对的那种无助相比之下,要容易得多。从她的诉说语气中,我也感觉到,她在加拿大活得比较好。

我在国内时过得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移民前的那两年,仅仅是要不要移民这一点上,我就作了相当长的思想斗争。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好像过得越不好的人,移民的意志就越坚定。来加拿大已经5年了,过得不太好,我更坚信一点:说什么移民的都是精英,是精英还移民干什么?即使移民了,可能大部分时间也是待在国内。只不过是精英恐怕更容易移民一些,所以,就被媒体无限夸大了。我看这问题是不是有些偏激?

所以,对于我,对于许多人来说,移民的困难还不是考雅思。扯远了。

我们再继续说一个移民的事,如果说容易,那是因为他们才26岁就顺利移民美国,且不像留学生一样,交了大笔留学费用,他们也是技术移民。

[技术移民]
26岁小白领恩爱夫妻登陆北美

贝妮(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很偶然,本来是打算大学毕业后到法国进修专业,之后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老公(当时还是男朋友)的想法很简单:我去哪里他就去哪里。那年我大四,他研二。于是我们一起报读了大学的法语班,却在那里认识了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个同学。他建议我们先移民加拿大再到法国去读书,这样学费还能报销一部分,要是在加国读书,政府还给生活费。

我们最终决定采取移民行动。咨询移民中介公司了解到,我们的学历、专业、年龄都没问题,只是工作时间太短。对方建议先工作再申请。一般申请过程需要两年,加上老公读研时期半工半读的两年,就有四年工作经验。

首先,我们选中了一家规模很大的中介公司。按其提供的清单,到派出所办理各种证明,这些地方没人给你好脸色看,话永远不说完整,一个证明要来回跑几趟。千辛万苦地办好了证明,接着是向加国递交材料,申请档案号。

我们办理的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移民。老公是移民主申请人,由于工作时间太短,只好办理魁北克省移民,条件比较松,只要你能说法语,一切好商量。

材料递交后,我们就开始了等待,没有想到这一等就过了半年。竟然是中介的加拿大总部那边把我们的文件弄丢了!最后还因为其他一些原因,我们换了中介,重新申请,拿到档案号后,又是漫长的等待。

等待的这一年,也是我们积累工作经验的一年。我老公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设计院,工资待遇都不错,第一年总收入在六七万。领导也很喜欢他,器重他。如果不出国,科室主任肯定是他的。但太忙、太累,加班到10点是常事,一出差就是几个月。

这一年我们基本是断断续续自学法语。谈不上有所进步,只能说尽量不倒退就行。

终于等来了面试通知,既高兴又紧张。面试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法语强化,移民顾问建议我们去北京有外教的语言训练班上课。

正巧过年有个为期10天的班,全外教专门针对移民人群的。虽是10天,可价格真不便宜。北京的冬天真冷啊,我和老公在学习班附近找旅馆,寒风像刀片刮在身上。特别是腿,感觉都被吹麻木了,到了旅馆一看,整个腿都红肿了,又不敢揉搓,只能用被子捂着。10天的学习很短暂,但老公觉得很值。

学习回来后,我们在大学法语系找了个小家教。每周晚上来3次,帮助老公提高法语,并帮助我们整理和翻译一些面试可能用到的资料。

去香港面试的日子很快来临,中介提前安排好了住处。这个旅社的大厦里主要是印巴人出入,电梯超小,挤在他们中间那味道真是无法形容。房间很小,4~5平方米吧。香港就是这样寸土寸金。管它呢,反正就两天,赶紧进屋背诵面试资料去。

面试在中环的一个写字楼里,在我们前面还有两对夫妻,看上去也是表情凝重。两对夫妻前后进去,半小时后,他们陆续出来,从表情上看就知道结果——其中一对手挽手,笑呵呵的,幸福甜蜜无人能及;另一对,太太严肃地唠叨着,老公乖乖的,低着头。

快到我们了,我紧张得不行,老公体贴地握住我的手,但仍需等待……一会儿,一位手端咖啡的西方女士,个子高高的,打扮很有品位,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随即走进我们侧面的门。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跟西方人接触,感觉她好和蔼啊,心情也放松了一点。

终于轮到我们进去了,进门后还有长长的走道。我们被带到其中一间办公室,里面坐着一个中国妇人,她自我介绍说是翻译,移民官马上到,让我们先坐等。很快移民官进来了,就是刚才那位女士。

她坐定后简单地翻阅了一下我们材料,抬头自我介绍,面试正式开始。突然她眼睛看向了我“XOXOXOXOXO”说了一句话,我当时就蒙了:“怎么从我开始啊?”我脑袋里一片空白,就呆呆地看着她。我看到她收敛了微笑,严肃地看着我,带着质疑。

这时老公拿上一份材料与她搭话,移民官制止他并示意她在问我话,你不要回答。老公赶紧说了句什么,移民官把注意力转到了文件上,看了一会儿后开始与老公交谈。

老公和她的交谈很顺畅,移民官的脸色渐渐缓和。老公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关于蒙特利尔的节日资料,讲述我们对那儿的向往。移民官一直微笑地看着我老公,从她眼神里我能感觉她很欣赏我老公。那一刻我也好欣赏我老公啊,看他侧身而坐,穿着西装,戴着眼镜,清爽的发型,手拿材料,边说边做着手势的样子帅极了,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这么帅呢?呵呵……

约莫15分钟后,移民官微笑着说了句什么,老公高兴地与她握手表示感谢。我知道肯定成功了。移民官低头签署文件,老公握住我的手得意地看向我,我特敬佩地望着他微笑。没想到这一幕被移民官尽收眼底,她打趣地把我们的神情学了一番,哈哈直笑。她说能感觉出来我们感情很好,这点非常重要,希望我们到了加拿大后能一样这么恩爱。

很多新移民都短登,把太太或是老公留在加拿大,自己来回飞。我们也打算这样做,好歹目前他一年能拿到10多万工资。但我爸妈强烈反对,主要是他们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再则趁着年轻尽快过去熟悉环境,读书找工作,赚钱总是有办法,实在不行还有家里支持着。

我们一条心长登加拿大。2005年的6月,我们简单地摆了酒宴,带着激动和不安的心情飞向加拿大。登陆那年我24岁,老公26岁,多美好的年纪啊!

[任我评说]
移民其实可以不必那样麻烦

徐泽明(法国)

很乐意评论这篇文章,心里在暗自羞怯的同时,也感觉窃喜。羞怯是因为我与文中的老公同岁了,可还没有拿到法国绿卡,算了一下,已经花了100多万了。窃喜是因为他们当初是想留学法国的,他们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呢。

法国不是典型的移民国家,所以很难,留学几乎是唯一的途径,除非很有钱,或者有亲属在法国等。

不过,如果是一般移民的话,看不出法国好,还是加拿大好。如果是本年度,2012年才想移民的话,那移民加拿大更好,因为法国经济在欧债危机中,很可怜的。奥朗德当选总统又怎么样?把萨科齐赶走,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之“再婚”,成了“默朗德”,又怎么样?还不是患难“夫妻”,就是恩恩爱爱,又怎么样?

如果让我们把移民的国家交换一下,我同意,我愿意去加拿大。呵呵,我还没有绿卡呢?临时的要不要?

文中这对夫妻,就移民的年龄来说,相当于读书时的跳级,相当于15岁就读大学了。至少他们就没有浪费一点时间,她老公就算没有读研,22岁大学毕业,加上四年的工作经历,移民也算是正合适吧。

相信他们也有一些遗憾,她老公在国内混得真挺不错的,26岁年薪就10多万了,虽然与加拿大同行的收入相比还是少了点,可那是绝对值。但要说相对的生活质量,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国内肯定要高许多。原因就是,去了加拿大能在近期找到合适的专业工作吗?可能要拼搏多年。可是如果在国内也拼搏多年,收入又会达到什么水平呢?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还是那句话,是人才通常在哪里都是人才,除了在国内依靠关系混的那一种人。所以,相信这对人儿在加拿大也一定会过得很好。

说了技术移民的事,我们再说一说婚姻移民,这也是移民的一种方式,即通过与外国人或具有国外永久居住权的人结婚而移民。这种说法显然是有严重缺陷的——仿佛人们是因为要达到移民的目的,才选择与外国人结婚的,这与许多假结婚案例就有相似之处了。对于大多数人,是因为爱、因为婚姻,两个人需要共同生活在一起,才选择了移民。

当然,婚姻移民的目的地国往往是经济发达国家占绝对多数,这只能说明现代婚姻的复杂性——婚姻除相互厮守外,为了很好地生活,择偶时就把一定的经济能力作为条件,在此基础上再谈爱情、再谈婚姻,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

以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婚姻移民]
嫁到瑞士,婚姻移民

林品(瑞士)

如果要与外国人恋爱,并通过婚姻移民国外,似乎并不难,现在有这方面的红娘——中介,网络也很发达。不过,我不反对嫁到国外,但我恶心仅仅是为了移民就与外国人结婚。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为爱结婚。但为了这个,我没有发过誓,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有许多机会接触外国人,1995年在上海交大读书,就认识一些外国留学生。我们没有培养出感情,因为也没有要求自己与一个外国人谈恋爱。

我老公有情人了,她才18岁,我真不应该发现他们的。我知道,他不会因为她与我离婚,他后来说过这个话,这一句话我是相信的。我也相信他们的恋情最多能维持两年,因为我相信,结婚与爱情不是一回事,他们之间甚至还谈不上爱情。我也相信我老公是爱我的,至少当时,他爱我胜过爱地球上任何一位女人。不过,我无法做到对他们的恋情视而不见,尽管他们分手了,老公也发誓下不为例了。可是,我与他在一起,总感觉到别扭,我总以为自己的想法很西方化,但临了才发现自己还是中国人。其实,克林顿“拉链门”暴露后,希拉里以及美国人民也没有不把它当回事吧。所以,我决定与老公离婚了,并约定如果有缘,我们30年后复婚。

与老公离婚后的那两年我就一直在梦游,想找一个替补,可又没有激情。在广州一家公司工作,本有升迁的能力和机会的,我却在混日子。

不过,由于公司业务往来,2005年,我认识了一家瑞士葡萄酒公司驻广州的常驻代表机构的一位代表,瑞(化名),27岁,比我还小5岁,接着就嫁给他。当然,其中有一个过程。

我们交流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他会一口别扭的汉语,我在大学选修的是法语,说起来也不溜,相互间连听加猜倒也不难懂。他比较内敛,甚至有些害羞,这与我熟悉的欧美人大不一样。因为这样,我对他的信任度大增,同时才有了点什么心理优势,乐意帮助他。每遇因语言不通或在中国遇上什么棘手之事,他都会打电话向我咨询。我帮助他,他也经常请我吃饭,就是在这种吃吃喝喝的过程中,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他谈他自己,自己的家乡,自己儿时的初恋,作为一种交易,他也让我谈谈我的经历,我就对我前老公大加赞赏了一番,以及我们的约定,他听得很认真,他甚至说我应该原谅老公。三个月后,他开始每天老套地向我献花了,最后发展到不可收拾,他向我求婚。我同意了,因为他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了,就这样简单。

也许是他把瑞士说得太好,而且我都似乎那样熟悉,日内瓦、苏黎世、洛桑、阿尔卑斯、莱茵河……瑞士每一个城市、每座山、每条河几乎都是世界闻名,那就结婚吧,移民瑞士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们在广州开始办理“结婚证”了,之所以叫开始,因为中国人之间结婚,结婚证三分钟发一对,国际婚姻复杂多了,还需要这个瑞士小子所在的苏黎世签发的户籍卡,以及苏黎世州政府什么的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办理认证。麻烦是有些麻烦,那时候,我真的为自己是中国人自豪,瑞士又怎么样?中国人不是随随便便说嫁就嫁出去的。我二婚又怎么了?别是这小子装得老老实实的,在瑞士却有了三妻四妾的,又拉着我去给他当五房六房的?日后,也为自己要移民瑞士感觉到羞愧和伤心。好在经过认证,这小子老实,还是单身。这样我们俩的结婚证才办到了手。

放鞭炮,拜天地,拜我父母——我父母哭了,因为我要去瑞士了。夫妻对拜,一个都不能少。

要去瑞士了,我办签证吧,我的出生证明、国籍、居住证明去公证处公证,还去瑞士驻广州领事馆认证,折腾了一个多月,签证下来了,飞瑞士吧。

初到瑞士,这鬼地方还真不错,我在我家这个基督教徒的率领下游遍了瑞士,23个州几乎都去了,之所以去,首先还不主要是因为名城多、景点多,是因为瑞士小,只有5个广州那么大,一个州还不如中国一个县大,稍不注意就到了德国,或者法国了。算了,顺便去那些国家稍微走走。

回来,我申请了瑞士的居留证B(Ausweis B),得好好过日子了。两三个月后,诸多不适应也就慢慢呈现:没有朋友,很是寂寞。我们家住在一幢三层楼的二楼,门始终是敞开的,我却像一个被关着的怨妇在窗口上瞻望基督徒回来。

不得了啦,他在瑞士超期待了半年后,又要回到中国去当代表了,把我一个人扔在瑞士怎么过日子?

我去办工作许可?是的,就算他不离开,我与他曾经商量好的,我得工作,虽然瑞士有一半的妇女结婚后是不工作的。我是搞市场营销的,可我对瑞士以及这个市场并不熟悉。其实,我家基督徒在中国的商务业务代表什么的最合适我来做的,瑞士也有许多知名企业在中国设立常驻机构,可是,我虽然太熟悉中国,却不熟悉瑞士,所以我同样没有找到这样的职位(说真话,也没有认真去找)。瑞也向他们公司力荐我,可是他们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主要是由中国的代理商来做的。

没有在瑞士找到工作,是因为在中国我更容易找到工作,是因为我不想单独待在瑞士,是因为喜欢周围朋友多,热热闹闹的。

所以在瑞士待了半年,我又回家了。敲开我家的门,我妈连说了三个“这样好”。

我又在广州轻易找到工作,是因为我条件不错,心情好,干得也就好。干了不出一年后,也有了一些业绩,一步步升任公司部门副经理、经理。

也许是预感到2008年要发生金融危机,35岁了,也应该有孩子了。那一年我也就怀孕了,请了一年之久的假,我的官运戛然而止,或叫暂停了。我仍然选择在中国养胎,医疗条件,广州与瑞士没有什么区别。孩子一出生,因为孩子妈仍然是中国籍,就自然拥有中国国籍,孩子爸是瑞士国籍就拥有瑞士国籍,我们选择的是瑞士国籍。但是我发誓,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要让他记住中国,不能做与中国作对的任何事。

2010年,我又与基督教徒为我国籍的事回到了瑞士,可是申请未被批准,因为瑞士移民法规定,只有满足3个条件,才能申请瑞士国籍(还未必批准):在瑞士境内居住满5年;自申请日起,在瑞士未间断居住满1年;和瑞士籍人结婚生活满3年。除了第3个条件达到了,其他两个条件都达不到。之前我是略知一二的,我是来碰运气的,也可以说我是缺乏诚意的,因为瑞士国籍如果这样重要,我就不会回中国工作了,我会好好坐移民监。

不过,我此时回到瑞士,是对永久居留证B(Ausweis B)有诚意的,没有犹豫。然而,这张瑞士绿卡同样没有达到条件。

但这次到瑞士仍然是有目的的,那就是申请居留证A(Ausweis A)延期5年。这个条件,瑞士政府通过一些审查,还是爽快地同意了。

回到中国,我继续工作,继续升官,到了经理级。如果不是经过这些折腾,也应该升到总监级了。

2011年是入瑞士籍重要的一年,因为瑞士移民法还规定:与瑞士籍人结婚,一同在国外居住的外国人也可以申请加入瑞士国籍,但结婚必须满6年,同时要与瑞士有密切的关系。他在为瑞士公司工作,当然与瑞士有密切关系。况且我们还不定期回到瑞士,短时间居住,还有私有住房呢。孩子也是瑞士国籍。

这一年我们也去了瑞士,就一个月时间,但我没有递交入籍申请,也许加入只是时间问题。我是有些担心入了瑞士国籍,在中国工作就不太方便了,就要作为外籍人士在中国申请工作签证了,况且我一直在怀疑加入瑞士国籍就那样重要吗?

这一个故事结束了,相信作者最终加入瑞士国籍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在这本书里,我们第一次涉足中国人加入外国籍时内心的纠葛,也隐约感觉到很多人这样选择的原因:许多人留学回归;许多人获得外国永久居留权后,放弃了入籍;许多人入了外国国籍,最终却选择定居在中国。

婚姻移民受到的争议远比其他移民方式多,许多人都想发表评论,那我们就来一个三人评吧。

[任我评说三人行]
婚姻移民是什么事

战曙(加拿大) 叶永林 孟浩波(日本) 也文整理

孟浩波:我很敬佩这位姐,严格说起来,这不叫移民,这位姐之前甚至没有想到过要找一位男性中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只是遇上了外国人,两个人要结婚,就选择在哪里住的问题。

现在想嫁到国外的女人很多,所以搞国际婚姻的中介也比较多,形成了一种市场,老婆也是这样介绍过来的。说真话,我也通过中介介绍过,只是没有找到满意的,不是因为对方不漂亮、不年轻,相反几乎个个年轻漂亮,许多女人看重的是你国外的身份,爱情不爱情好像也不太关心。

战曙:那你后来是怎么找的?

孟浩波:回山东老家找的,我相信她比较爱我,也就将就了。

叶永林:我不太同意孟先生开始说的话,说这位女作者严格说起来不叫移民。那她为什么不劝这位瑞士人加入中国籍,与其他人不同的只是,她没有“预谋”,是很自然而已。她也许一开始的一个目标就定了,要找一位有钱人——老板、高管,过好日子,这不就是人们为什么移民国外的原因?她与你、与我移民的目的不都一样?如果你我都能找到一个好老婆,我们也就未必移民了。

当然,凭借着她的能力,她不依靠这位瑞士人,一样能移民国外。我这样说,只是针对大多数嫁到国外的中国女人,她们没有什么特长,自己没有能力移民,就只能借助婚姻,她们也认为依靠男人在许多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甚至我认为,她们还不如那些假结婚移民国外的,后者只是想通过一个假结婚,如同偷渡一样使自己有移民国外的机会,但人格上,她们是独立的。

战曙:我认为谁依靠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爱。瑞士女人,对了,也像日本女人一样,许多人一旦结婚了就不再工作,就在家里忙家务事,这些事也是需要人干的,如果说男人也依靠了她们,也说得过去。

叶永林:那为什么往往是女人嫁过去,很少是男人嫁过去?

战曙:这就是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了,不知道你注意到一个离奇的现象没有,特别是在网上,一个中国男人娶了一个外国女人,虽然骂的人很多,但夸赞的人似乎也不少。要是一个中国女人嫁给一个外国人,那往往是要遭到咒骂的。这是什么心理,你给我分析一下?

孟浩波:编者请我谈论的好像不是婚姻移民的价格问题,主要是谈这种移民方式的过程,一种现象。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主要是中介介绍,还有外国人在中国留学、旅游、工作认识的。还有就是回国找老婆的海外华人。我到国外已经20多年了,也算海外华人了。

战曙:从我个人的感觉上看,婚姻移民比其他移民要难得多,人活一世,要找到一个真正爱自己,而自己也爱的人不容易,要是把范围控制在外国人那里可能就更难了,所以就存在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要有个渠道认识外国人,其次,相互之间还要有爱情。许多婚姻只是说相互不讨厌对方而已,在国际婚姻中这种“爱情”更多一些。

不过,我想在国内,真正想嫁到国外的女人也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多,特别是在知识女性上,所以早期嫁到日本的中国女性往往来自于中国农村,因为她们生活得不是太好。

移民的方式还有许多,通过留学的方式移民,占移民量的比例比较大,只是留学与移民隔着一道墙,并不直接,甚至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通过留学移民是非法的,即在留学之前,如果有移民倾向,留学生签证往往会被拒签。所以,留学移民本身不是一种手段,甚至根本没有这种说法,但它毕竟是一种存在。

[留学移民]
留学美国,最终选择移民

青鼍(美国)

鼍[tuó]:就是鳄鱼中的一种,也叫“扬子鳄”,取这样一个名字就是为了人们不认识我。其实我就一个普通人,不过,像鳄鱼一样皮厚,我脸皮也厚,嘴尖、牙利,看上去凶残、冷血。

我是2000年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的,留学前就打定要移民美国,我一开始就在作这方面的努力。

我来自中国的一个地方,太小了,写出来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就不写了。爹娘只是一个小生意人,原来读书少,虽然挣得了三文两文,社会地位也不高,开始起家,或者说创业时是靠推小车卖卤豆腐、卤洋芋……就是被城管整天驱赶着,推着小车乱跑的那种。他们把所有的赌注压在我的身上,从小,他们是用棍子逼迫着我学习的。我就是这样一路被他们打着、赶着上了大学,他们也是被城管赶着最后有了自己的酒楼。

随着父母的生意做大,我也有可能去美国留学了——我选择了马萨诸塞州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商学院,在美国大学综合排名30位左右。该大学似乎是为犹太人办的,60%以上是犹太学生。

留学期间,我也打工为自己多挣点零用钱,在这一过程中,也感觉到父母的辛劳了。我用挣来的钱给爹妈买了几件衣服回去,我妈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我第一次打工是给一家汉堡快餐店做收银员,开始还认为工作不错,轻松,比洗碗强多了,有点白领的味道。可是站了一个小时后,我两脚打战,恨不得一屁股坐在那个同样让我受不了的课椅上。正好经理从我收银的台子前经过,我忍不住告诉他,我不行了。他有些怜悯地问我站了多长时间了。我说一小时。他笑了笑,什么话都不说就走了。我想,我如果再对他说这话,他一定会告诉我回家去坐吧,不要再来了。之后,我几乎天天一站就六小时。

之后,我打过许多工,还是餐馆的活儿干得最多,这是留学生们最常见的工作,地球人都知道。

虽然,大多数国家没有留学移民这一说,但大多数国家都给予留学生更多的优惠条件。美国当然也不例外,美国EB-2技术移民就仿佛是给留学生设的,移民申请人需提供在美国工作的证明,或者提供移民后继续从事专长职业的证据。

相应的,持有F-1签证的留学生,毕业后可以实习身份在与所学专业有关的企业、机构工作一年。实习期满后,还可以申请H-1B签证(临时工作签证),可以工作几年,持有这种签证的美国雇主所提供的职位还必须被美国法律认可为“特殊专业性工作”,这类签证在美国以外的外国人是不容易取得的,因为需要美国较大企业邀请,所以难度甚至与直接移民相差不大。但作为留学生,得到这个签证不是很难,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前。

所以,至少对于我,最后在H-1B签证过期之前找到一个美国雇主,并取得担保,获得美国绿卡,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至少不需要像少数留学生一样,等H-1B签证过期后,没有找到担保人就黑了下来,赖着不走,再想方设法通过别的方式移民。

也到应该娶老婆的时候了,在美国还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过些时候,回国去找,再把她移民美国,也是帮助中国政府解决一个就业岗位。过几年加入美国国籍后,也有资格把我老父母也移民美国,省得他们在中国领取养老金。他们为我付出太多了,可是他们似乎不太愿意来美国,就如我留学移民美国,他们过多的是图一个名,给他们挣一个面子。

[任我评说]
彼此彼此

浪波(美国)

我与他的经历差不多,仅仅是细节上的差异,大多数留学生也是这样留下来的。

我只是在想,当初申请F-1签证面试时,美国签证官为什么那么在乎移民倾向,不仅仅准备材料,面试时还要一再说明,让美国人相信。我一个同学去面试时,签证官根本没有看他精心准备的材料,问了几个问题就拒签了。

我想说的是,就如青鼍所说的,实际上,美国人给留学生移民的机会要远高于其他,有的技术移民类需要美国工作经历,不仅仅美国如此,大多数国家都很在乎移民申请者的本国工作、学习经历,通常是要加分的。这不鼓励留学生移民吗?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一开始就在意留学生的移民倾向呢?

而且,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一开始并不准备移民的。凭良心说,我之前就没有决定一定要移民美国。可是几年下来,对美国熟悉了、习惯了,相反,对中国却逐渐陌生(我指的是工作环境),最后就决定移民了。

仔细想来,美国移民法,就像是对申请留学的学生这样说:留学生是不能移民的,我一开始就对你说了,那么,到你毕业的时候我赶走你,是理所当然的,你可不要有意见,不要哭。不过,你只要有本事,找到雇主(通常是大公司)雇用你,说明你有本事,那我为什么要拒绝你移民呢?

这些移民目的地国都很狡猾,让你们自费留学,花上百万元,就算你在我的国家打工挣钱弥补,干的也是本国人不愿意干的活。我们(指移民目的地国)付出了什么?就像是让你们自己拿着自己的钱,在美国来试学、试工,合格了,就留下,否则赶你走没有商量。

他们就是这样吞食着别国的人才的,事前什么也不需要付出。

我们再看一下另一个留学移民故事,如果与上面的一个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轻松,且是连续移民了两个国家。这又说明什么呢?就如前面说到的技术移民(上下两个所谓的留学移民故事实际上都是通过技术移民实现的,并非独立的一种方式),只要自己的条件正好是他国所需要的,移民就不是难事,反之,就很难。

[留学移民]
留学新加坡,轻松获得新加坡、加拿大绿卡

陈东(新加坡、加拿大)

我原来在大学是学中文的,毕业以后在中学当语言老师,生活显得平淡,我想移民,但我的专业大多数国家并不缺乏,我只能选择其他途径,似乎也只能留学,再学其他专业,最后留下来。2004年我考了托福,准备留学美国。但是,有在新加坡的朋友告诉我,去新加坡留学,费用低,且移民更有把握。

我报考了新加坡的企业管理,为了挣钱,学习之余也少不了打工。但大可不必像到欧美的留学生一样“刷盘子”,这几乎是他们的一堂必修课。但是,在新加坡,很容易就找到教汉语的家教兼职。

新加坡80%以上的人是华人,汉语水平,特别是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新加坡政府虽然1979年就开始推广普通话,许多家庭在家中讲普通话,但书写和口语都不太流利。所以,当汉语家教就成了热门,留学最后一年,我甚至找到了一个人家除了支付我每个月的薪金以外,还提供给我免费食宿,让我与他们一家吃住在一起,不仅教授他们孩子的汉语,也迅速提高他们一家的普通话口语水平。

2008年,我毕业的那一年,运气更好,汉语在新加坡的重要程度更是上了一个台阶。由于遭受全球金融危机打击,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成为了“战略重点合作伙伴”,汉语普通话将成为该国的“主导”性语言。新加坡前国务资政李光耀甚至说,两代人之后,普通话就会成为该国的母语。所以汉语老师更是需要。

我也不去搞什么管理了,又回到本行,教中文。我参加了新加坡教育部的一个公开招聘,很幸运地通过了,就职于Singapore Chinese Girl's School(新加坡女子中学),是新加坡著名的女子中学。2009年11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还参观了我们中学,赠送了汉语字典。

我毕业后的第一年就轻松取得了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权,第二年与一位新加坡当地华人也恋爱上了,两人同岁,都27岁。

不过,第三年,也就是2011年,我们准备结婚前却有变了,不是说婚变,我也许已经养成了跳槽的毛病,或者是对当老师不满意,他也被我感染了,我们都看上了同属英联邦的加拿大,为什么要去那里?如果非得找理由的话,那就是加拿大是一个福利国家,今后的养老金高。

由于有了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权,移民加拿大就很容易了,就是填一些表格,简单地分别进行了一次面试和笔试,加拿大签证就到手了。

我们如期在加拿大登陆,每月还领到了加拿大的语言补贴,我们先到加拿大四处走走,下半年,才慢慢找工作,工作虽然找到了,却不是很满意,加上人生地不熟的;加拿大的冬天也异常寒冷,我们开始动摇了。不过,听说新移民的心态都不稳定,我们决定坚持一年,如果感觉不太好,就回到新加坡,甚至回中国去试一试。

一别中国七八年,也经常回国去看望家人,中国就已经变得陌生了,一是因为离开的时间长了,二是因为中国的变化太快了。2010年回家,我家在武汉长江边上住的那幢七八层楼,才住了十多年就被拆迁了,要修50多层的房子。可我回到中国,还能干什么呢?

不过,我很自由,持有中国护照,又有新加坡和加拿大绿卡,但是也很彷徨,人有时候选择多反而是坏事,弄得自己无所适从的。

[任我评说]
是英语走遍天下

蓝叶子(新加坡)

新加坡以华人占绝对多数,80%,但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马来族、印度人等,文化多元,相互间的融洽度在世界上可能高于其他移民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所以移民新加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况且,华人在此不是少数民族。

虽然新加坡华人多,但大多数汉语水平都不好,只能进行简单的对话,更看不懂中文,越来越多的华人,包括政府都看到这一点,加强母语教育也被重视了。这给中国人移民新加坡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以及移民的机会。

但是,看了这篇文章,许多国人可能会想,移民新加坡太容易了,都可以来新加坡教汉语,因为每个人说汉语都很“溜”。中国13亿人口,是不是想移民新加坡的都能来呢?NO。那么是不是中文水平高的都能来呢?同样不是。

其实文中一个最关键的东西没有说到,就是作者英语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是汉语水平。否则,又怎么教新加坡华人呢?英语恰好起到桥梁作用。是她的英语水平使她的移民变得很轻松。

所以,来新加坡很不容易,被拒的人大有人在。一般来说,新加坡技术移民,首先是需要获得新加坡就业准证的。要得到这个证就很不容易,申请人的学历、专业、经验都在考量范围之内。就算有了准证,到了新加坡工作,想移民,还要看能挣多少钱,达到相当高的数额后才能申请移民。

我就是移民新加坡比较愚笨的那种,前前后后拖了5年。

我们再说另外的一种移民方式,亲属移民,这种方式是最常见的一种,不管是移民国家,非移民国家,出于人性上的考虑,一般都不会拒绝这种方式,所以这种方式还叫家庭团聚类移民。

[亲属移民]
我是加拿大人的父母,我也移民

刘大林(加拿大)口述 刘林整理

别人是落叶归根,我们老两口落叶国外。5年前,我儿子儿媳孙女就在加拿大领到了绿卡。当时儿子就准备给我们两口子也办移民,为什么呢?我们也想去加拿大打工挣钱,那一年,我已经50岁了,他妈妈47岁。

我与他妈一直没有正式职业。我在西安只是开了一家小摩托车修理店,挣不了多少钱,他妈只是在一个私人的服装厂做衣服,更没有多少钱。

既然许多人想方设法都要移民,有的还偷渡了,那么儿子已经移民了,我们有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移民呢?去国外挣钱,挣了钱,真到老了的时候干不动了,就在加拿大生活,或者回到中国来生活。

我们知道加拿大的工作不好找,像我们这种技能的人更难找。不过,在温哥华打一些临工总是可以的,如果是做餐馆的工作,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小学生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工作经验丰富,最主要是我们一门心思打工,不像那些年纪轻的,嫌没有前途,总是准备跳槽炒老板的鱿鱼。年龄大虽然也是劣势,可我们也不要那么高的薪水。

儿子给我们办移民不是这个想法,我们把他养大,赡养我们是他们的本分。虽然当时他们的收入也低,不好找对口的工作。

儿子在加拿大帮我们办理移民,可是却被加拿大政府拒绝了。因为儿子必须为我们提供担保,担保我们在加拿大10年内不领取社会福利金,保证为我们提供10年以上的生活所需。儿子自然愿意给我们担保。可是他们的收入达不到要求,当时,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收入很低。虽然儿子强调说,我们也都可以工作,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可加拿大移民局根本不承认这一理由。

遇上2008年金融危机,加拿大许多公司裁员,儿子一家的生活压力更大了。虽然那一年,儿子找到了专业性的工作。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比移民的第一年要好一些。这件事也就拖了下来。一直到2010年,儿子儿媳的工作稳定了,才开始再给我们办移民。那时我都已经53岁了。

也好,53岁在加拿大干上10年,63岁就能够提取福利金了,如果能活到80岁,能领取近20年的福利金了,再回到中国,生活也就有了保障。

还是赚了,还赚得比较多,听说加拿大的福利好。这10年如果不干活,也是可以领取福利金的,只是少一些,那赚得更多,基本上是不劳而获。

如果60岁去那里,可以领取10年的,也是赚。要是只活到70岁,那我就什么便宜也没有得到。

人年龄大了,大一岁就多一岁的顾忌。真要把移民手续办下来之后,我们犹豫了,担心起来。这样一把年纪,真打算吃那样的苦吗?就算找到活干,在那里又怎么生活?全是操外国口音的外国佬,要串串门,打个牌什么的,找谁呢?年轻时,我也出过差到外地,那还是中国,除了上街买点东西、看一下,就住到旅馆里,人生地不熟的找人聊聊都不行,闷得慌。那日子难过啊!虽然到加拿大还有一家子人待着,可人老了,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个活动圈子,这样活起来才不会有太多的缺憾。

儿子总是说温哥华华人很多,语言也不是问题。可我们总是担心儿子说的不是事实。

儿子说加拿大还是一个养老的好地方,人少、安静,街道清洁干净,也很少听说有食物中毒、假药等事,医疗条件也不错。可我们感觉那就是一个外国,别人也把我们当外国人。

中国有许多让人心烦的地方,可是,在加拿大,好像生活的一大个圈子一下就缩小到只有我们一家人了。外国人就像动物,像猫狗一样,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不吵架、不闹矛盾,也不钩心斗角的,可他也不与你聊天,不一起钓鱼,不陪你打麻将,甚至到街上买东西、吃东西,说一句话都不行。

我们去了,我们现在已经近80岁的父母,儿子的爷爷奶奶谁来照顾?就算交给我大哥也是不忍的。我儿子说得倒轻巧,包括他们爷爷奶奶都可以移民,他们去做什么?盼着他们早死吧。

虽然这样说起来理由不是很充分的,可是,移民加拿大理由更多。

我们这个移民的名额可以转让不?我儿子移民加拿大也是花了一些钱的,可是儿子告诉我,这是不能的。

那我外孙女想去加拿大读书,也亲属移民行吗?还是不行。

想是这样想,2011年,我们移民的手续办了下来,走吧,许多人想去都不能去。临行前,我们一家还请了客,请亲戚朋友吃饭。为了给自己留后路,我们也都说要回来的,只是去看一看,说不定过不习惯,下一个月就回来了。

我们真怕找不到合适的事做,又过不习惯,回来了,让别人笑话。

去了之后才发现没有那么可怕,儿子反对我们出去打工,媳妇虽然也反对,但好像不是那样坚决。我们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我们本来就想出去打工的。但是,我们也要先习惯环境,我们就从熟悉温哥华唐人街开始。

开始有儿子儿媳陪着还好。慢慢地,我们老两口子出去活动,我发现在这里有一个好处,不说是我们两口子又回到几十年前的恋爱结婚的时候,但相互依赖的感情多了起来,走到哪里都跟着。不跟着咋办?在这里,我们至少开始熟悉的就几个中国人,我儿子一家,除此而外,我就认识老伴这个中国人了。

[任我评说]
老年人,最好不要移民

陈平(澳大利亚)

我母亲2010年办理了血亲移民,虽然办起来不是太难,不过,澳大利亚政府与加拿大政府一样的缺乏人情味,澳大利亚永久居民倒也罢了,我们这种已经入了籍的,成了澳大利亚公民的,要想让父母移民,同样要为父母提供供养担保,也就是说,没有能力提供担保的,他们才不让你移民呢。他们就是这样对待他们的公民的父母的。天下乌鸦一般黑。

澳大利亚还有过之。父母要到退休年龄才能移民,如果父母有多个子女,还需要有一半以上的子女在澳大利亚。我就弄不明白了,如果某家的子女,有一半在澳大利亚,有一半在其他国家,其他的这方面的移民都一样,是不是两个国家就都不准你父母移民了?或者两个国家需要坐下来谈判?

移民成功了就不说这个了。我们也有《我是加拿大人的父母,我也移民》里一样的困惑。

我母亲就是一例子,我与老公、孩子都移民澳大利亚了。我是独生女,我父亲十多年前就过世了。在国内的母亲没有人照料,所以把母亲也移民了。可是她总是适应不了,她已经过了能够熟悉、接受、适应陌生环境的年龄段了。

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生活的环境,我们也是,我们有自己的工作,我孩子整天除了学习,就去与其他孩子玩,总让我母亲一个人待着。她整天忙里忙外的,好像我们把她移民过来,不是要照顾她,是让她来帮助我们似的。

我真的很内疚,母亲养育了我二十年,我真不知道怎么来报答她,只是尽量多陪陪她,可最多也就是晚上那一两个小时。可我知道她内心很沉闷的,她自己也应该有一个圈子的,有一些老朋友、老伙伴相互走一下、聊一下。

我也给老公建议过,让他父母也移民过来,事实上也把他们“骗”了过来,可是住不了几个月,怎么也要回国去看看,可一回去就不过来了。

让母亲也回国?虽然有了一些老街坊,可他们不能住在一起,万一身体上有什么事,真有些不堪设想。就算住一起又怎么样?亲情也是不可代替的。更不要说是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了。

不仅是老年人有这种苦闷,新移民、留学生也同样对陌生环境有手足无措的感觉,所以,到了国外,也都喜欢扎堆。这对年轻人来说不是好事,不方便学习语言、不方便了解国外环境。可对于老年人来说,了解这些也没有太多用处。所以,我们在实施一个计划,就是帮助母亲在墨尔本也建立一个华人圈子。我们有时间就去结交华人,特别是有年长的新移民的家庭,从唐人街入手就是一个捷径。

我最近也真让母亲认识了几个同种情况的家庭,只是有些住得不是太近,我还在努力添加母亲的好友名单。

亲属移民不仅仅是父母移民,还包括配偶、子女,甚至兄弟姐妹及其他亲属,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毕竟这种移民方式相比其他方式更容易一些。当然,前提是要有这种亲属关系。

对于采用“出生地主义”的国家或地区——在该国出生的孩子,不论父母是哪一个国家国籍,孩子只要在该国出生就自动取得该国国籍或地籍。于是,到国外生孩子也成为孩子“移民”方式,移民中介也打上这样的广告词汇:您对去美国、加拿大生孩子,生外国外地公民感兴趣吗?那就找我们吧。我们顺着这条线,当然寻找到了踪迹。

[生育移民]
赴美生子

卡子(美国)

我家全是中国人,多一个美国人也没有关系,能闹翻天不成?

2011年5月,洛杉矶—成都航班在太平洋上空飞行10多个小时,准确到达。但是,去美国时,是我一个人,回来时已经是两个人了。机场的欢迎场面很隆重,当然,没有中国官员参加,也没有美国领事参加,或者他正躲避在成都总领事馆生气哩,因为我欺骗了他一回——我拿着美国的B-2旅游签证去美国生了孩子。欢迎的队伍是由我与我老公两家人组成的。

孩子他爸最为兴奋,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不得了啦,孩子可是美国人!外宾!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都来了……

11个月前,我老公在成都自己开的广告公司办公室里,告诉他一位下属我怀孕怎么保养的问题。于是这一消息就传开了,中午就有人建议他,可以去外国生孩子,取得外国国籍。简单对比一下这些国家,最后目标固定在美国。美国公民享受中小学10多年的义务教育,上了美国大学,留学的学费就可节省上百万,21年后,孩子还可以让我和他爸移民美国,这又能节省多少?可是我们移民做什么,老公还没有弄清楚。不过,他是一个生意人,听说生孩子可赚钱(省钱即赚钱),嘴都合不拢了,当即打电话给我,命令我去美国生孩子,现在就准备办理签证。随后他命令他这位下属立即脱产办这件事。

我们把这个事告诉双方家人后,都遭到了反对。生孩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一个人去外国生,更有些不可思议。难道我们一同联系美国的月子中心了?不过,他们很快就被说服了。

美国签证有几十种,可像我的情况,也只能有B-1、B-2两种签证选择,最后只有B-2现实一些。一般从预约到面签,周期约为3周~6周时间。没有怀孕之前办是最妥当的,得到签证几乎是100%。

好在我去美国领事馆面签的时候,孩子才两个多月,签证官看不出来,我们最担心签证官问我为什么一个人去旅游,我们虽然已经编好了理由,但毕竟是有风险的。最后,我的签证顺利地下来了。

随后是与成都一家月子中心的洽谈,进入实施阶段。所谓月子中心,就是帮助你去国外生子的中介机构。这家月子中心又与美国的月子中心联系。后者却不是完全的中介了,他们给准妈妈食宿,以及照顾其生孩子,每月费用8000美元上下。

怀孕7个月后,我顺利坐上飞往洛杉矶的班机,下了飞机,美国月子中心专门派人来接。

我入住的是一位原籍广州的华人开办的月子中心,在洛杉矶郊外。我被安置在类似于国内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里,与福州一位准妈妈各住一间卧室,其他的共用。月子中心就像宾馆一样,也有不同档次的房间和服务,像我们居住的条件属于中等。有专门的服务人员送餐,每星期有一次身体检查。

如果一个人在国外待着有孤独感,那么一个在国外生孩子的孤独感更是成倍地增加。生孩子就相当于变成半个病人,往往需要有人护着,哄着,可谁来护你哄你?你多叫别人几次,别人是要伸手要小费的。来时,与月子中心签订的协议上说,一日三餐,都有专业厨师来做,每天都有新花样。可做的菜非但没有太多变化,也不像有专业水平,仅仅是不很难吃而已。之前,老公也考虑过让家里人来一个一起办签证,可费用太高了,就节省不了,或者赚不了那么多钱了——如果国外生孩子是为了今后赚钱的话。

要不是已经花了那么钱的话,有时候,我真想坐上飞机回成都去生一个成都孩子算了,活受罪。

特别是被送上手术台前,没有老公签字,旁边一个家人都没有。我真想哭,万一,在手术台上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产妇可以在月子中心提供的几家医院选择一家生孩子,但生孩子的费用是另外算的,顺产3000美元左右,剖腹产不到6000美元。

3个月后,我在一家洛杉矶公立医院生下自己的孩子,月子中心用医院提供的孩子出生证,去当地民政机构,拿回了孩子美国公民身份证明,美国人是没有身份证的,成年人也是,其实拿到的就是一个社会保险号,以及方便返回中国的旅行证。

在美国,为他国女人生子拿美国公民证,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任我评说三人行]
超生加入籍的活动

牛栏(英国) 武新华 沈丽丽(中国香港)

沈丽丽(大陆人,生了中国香港籍宝宝):我记得前几年去香港生子,就想起20年前宋丹丹和黄宏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偷偷摸摸到处生子,我也想给儿子起一个“香港”的名字。

武新华:香港特区新特首梁振英说了,2013年“双非”(指夫妻双方均非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生的子女不再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赴美生子将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热潮。

牛栏:不一定是吧。采取以出生地为主决定的国家和地区,除了美国和中国香港外,还有加拿大、古巴、智利、新西兰、英国等。呵呵,为什么不到古巴去生呢?但不管怎样,这种选择的倾向都是有目的的,包括想有一个外国身份,以后留学生接受更开放、适用的教育,也更省钱,等等。

沈丽丽:我承认你说的是对的,但对于我,当时我是有机会到美国生子的,价钱也差不多,不过我还是选择了香港,一方面是近,一方面我也不想离内地太远。美国国籍对我们好像并没有那么大吸引力,况且还涉及其他方面问题。

武新华:到英国生孩子也可以加入英国国籍,英国国籍很稀罕的。

牛栏:据我了解在英国不是说孩子生下来就自动有了英国国籍,而是在孩子满18周岁后如果决定入英国国籍,就可以立即加入英国国籍。

武新华:海外生子完全可以理解,但许多优越性难以体现,比如10多年的美国义务教育怎么体现?总不能让孩子6岁开始就独自去美国念书吧,当然可以长期请一个保姆什么的,可亲情无法满足。那么,自家人办理签证去美国陪读、陪住,可事业又不在美国,问题太多了。最少也要等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即使这样,这种小留学生也未必每家都放心。那么优势又在哪里呢?当然,最终决定在美国读书,留学费用肯定是有节省。其次,孩子成人后让大人也加入美国国籍,更好地享受高福利待遇,更多的免签国的待遇,这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的确是重要的。

牛栏:与现实中的人们移民的根本区别是,一个是较现实的,一个是未来的,20年后到底是怎样谁说得清楚?中国发展又会怎么样呢?也许那时候大家都争先恐后想加入中国国籍了,可是中国永远不可能是移民国,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了,要加入可能就难了。

沈丽丽:有的条件可以就放在那里,未必要用,也许许多人都会想,包括我,有一个国外国籍或中国其他地区的地籍只是作为备用。呵呵,如果现在有一定经济条件,买一种可能也是必要的。况且现在不是许多人都移民了,也包括牛栏先生。

牛栏:说起来也真惭愧,有时候移民了才更能发现中国的优势。

武新华:许多海外生子的家庭是这样计划的,让孩子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其实在这方面,中国也有一定优势或者说特点:中国基础教育比较扎实。待孩子有足够的自理自律能力后,再到国外读书。许多中介就做一件有些违法的事,孩子出去后,隐瞒外国籍身份,又加入中国国籍,持有中国的户口,待去国外读书时就不得不放弃中国国籍,因为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到国外享受他国的公民福利待遇,接受西方更为开放实用的中高等教育,提高社会竞争力。

为了让本书更全面一些,我们这里收录一篇有关收养移民的文章,它应该是所有移民方式中,往往未征得当事人许可的移民方式。虽然出生移民也是,但那毕竟是他亲生父母的意愿。

[收养移民]
特殊移民——英国夫妇收养的中国女孩(节选)

杜昕(英国)

在英国威尔士首府卡迪夫,我结识了一对英国夫妇,他们是塞蒙·弗莱彻(Simon Fletcher)和简·欧(Jane Ovenden),他们收养了一个中国女孩,取名詹妮(Jeny)。2000年,当她一岁的时候,詹妮从湖北天门市来到了英国。

有一个孩子是塞蒙一直以来的梦。当他们确信自己“无法自然拥有”后,英国第四频道的一个关于中国孩子的纪录片,使他们有了收养中国孩子的念头。他们随之开始了一整套说起来很复杂的申请过程。

“虽然申请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漫长而难熬,但我们一点也不后悔。”简特意说道,“如果这个过程进行得快一点,那么很可能给予我们的就是别的孩子,而不是詹妮,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詹妮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的孩子。”

为了接女儿“回家”,塞蒙夫妇2000年11月18日第一次到了中国北京,这一天正是詹妮一周岁的生日。

“在见到孩子的前一天晚上,我真的是整夜没有入睡。我担心孩子会不喜欢我,我也担心我不能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去爱她……”简对我说,“你知道,如果是亲生的。母婴之间的感情是天生的。毕竟这是我收养的孩子。”

第二天早晨,一切就像预料的一样,甚至更顺利。工作人员抱来的小詹妮对简和塞蒙“仰着小脖子,好奇而又从容地左看看右看看”,简回忆说,小詹妮对简的怀抱没有抵抗,也没有哭闹。塞蒙分析说:“我想,可能因为她原来生活在福利院,照看她的人经常换,她已经适应从一个人的怀抱转向另一个人的怀抱,所以她没有觉得这次有什么不同。”

可能是因为经过了太长的等待才成为父母,夫妇俩对小詹妮格外耐心。攻读过心理教育专业的简笑着承认:“我不喜欢用‘溺爱’这个词,但是她确实被我们宠着。”塞蒙也说:“我们不会像年轻夫妇那样急着要求孩子怎么样,我们要给她宽松的环境,更多的时间。”

抚养婴儿是件辛苦的事,但看起来简好像在“享受”其中的辛苦。就像所有的婴儿一样,詹妮每天夜里都要醒来许多次,而简为此几个月都没有睡过完整的觉。但简仍然说:“这已经比我想象的好多啦,虽然辛苦,但是其中有太多的快乐。”

最快乐的记忆还是简第一次听到詹妮叫“妈妈”的时候。“那天我们正在超级市场里转,詹妮自己往前蹒跚着多走了几步,突然,她停住,四处看看,转过身,在人群中清晰而又大声地叫我‘妈妈’,那是她第一次叫‘妈妈’。”想起当时的情景,简不由自主地模仿女儿当时稚嫩的声音喊出“妈妈”,“啊,有人叫我妈妈……”她手抚胸口,难以抑制眼中闪动的激动光芒。

当然,除了快乐,詹妮也曾经给他们带来“恐慌”,小詹妮天生肝大,在英国的医院里查出了一些不同的病。“多可怜的小人儿啊,她有那么多时间住在医院里。我们陪着她,真的很担忧,那是一段很艰难的日子,但是,现在一切都好了,她的肝也正常了。”说到最后一句话时,简不禁喜笑颜开地提高了声调。

在给詹妮一个健康身体的同时,塞蒙夫妇也注意着培养她健康的心理。小詹妮已经注意到自己的样子与爸爸妈妈不一样了。

“有时候她会看着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然后问我为什么我们看起来不一样。”简说。为了给她一个“混合”的生长环境,她被送到了一个“国际化”的幼儿园。“如果所有的孩子看起来都一样,只有詹妮不一样,那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塞蒙说道。

这对夫妇还花许多时间与在这里收养中国孩子的家庭建立联系、聚会。“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会看到有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不一样,这样她就会意识到,‘噢,那是他们的家庭,这是我的家庭’。”简解释说。

“我们也不回避‘收养’这个词,我们也准备随时回答她的各种问题。”塞蒙说。简一边爱抚地摸着詹妮的头发,一边接过话茬,像是在对詹妮说:“当她明白她的亲生父母因为种种原因必须放弃她时,她一定会感到很大的伤害。但是,这个事实她早晚要去面对。我们只是给她尽可能多的爱,相信她会处理好的,我们会一起处理好的。”

同时,塞蒙夫妇也考虑如何让这个中国孩子保持8000公里以外的“中国根”。虽然这个“国际家庭”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小詹妮已经开始跟着家里的录像带模仿着说中文,并且特别爱用中文叫“叔叔”,尽管面对的是英国叔叔。塞蒙夫妇也打算与詹妮一起学点中文。

“我们一定会允许,并给她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去接触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接触中国人。”塞蒙很严肃地说,“当她长大后,由她自己决定她与中国的关系。”他们甚至说,如果有一天,詹妮决定回到中国而再也不见他们,虽然他们不希望这个“如果”发生,但“我们会把所有决定权留给她自己”。

“我知道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快,城市变化很快也很大,所以,我一定要请人尽快把发现詹妮的地点拍照留下来。请她所属的天门市尽可能多地照下来,把儿童院尽可能多地照下来。”简说。塞蒙接着说:“当她想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给她尽可能多的信息。”

“我不管别人怎么想,但我相信詹妮的亲生妈妈一定每天都在想她,迫切地想知道孩子的下落、孩子的情况。我很希望让詹妮的亲生父母,甚至祖父祖母知道,詹妮现在很好,是个快乐的小姑娘。”简说这话时,满眼真诚与严肃。

当塞蒙夫妇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小詹妮一直不甘寂寞地“腻”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一会儿打开本书,扳着爸爸正在朝我们说话的脸,让爸爸给她读书;一会儿又找个小水杯,往妈妈嘴里喂。而且,小姑娘似乎真的能听懂我们之间的所有对话,每次提到“收养”,提到她曾常住医院的经历,小詹妮都会安静下来,更紧地搂住爸爸的脖子,小脑袋深深地依偎在妈妈的胸前……

简特意说:“刚刚带詹妮到英国时,别人问起来,我会给他们讲收养前前后后的事。但是,现在詹妮大一些了,别人再问,我就简单地回答了。因为这是詹妮自己的故事,等她大一些后,她要自己决定告诉别人什么,怎么告诉。”

在塞蒙家里,随处可见詹妮的名字与图片,门上、小板凳上、壁炉上、走廊里的大照片,电脑上面的桌面……“有人说我们是好人,因为我们为詹妮做了件好事。嗯……也许我们是,也许我们不是。但不管怎么说,詹妮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为我们做了许多。”塞蒙如是说。(资料来源:《出国》杂志)

[任我评说三人行]
这是最好的选择

牛栏(英国) 陈王君 程夫子(美国)

牛栏:这是一对伟大的英国父母!不仅收养了这样一个有病的中国女孩,还让她不要忘记中国的根,这也是培养她健康的心理、构建自信的一个方式。这与简攻读心理教育专业有直接的关系。

陈王君:是,相比之下,孩子的中国父母就很无耻了。在那么多文章中,我选择点评这一篇,是因为我感动得要流泪了,但首先是唾弃遗弃这个孩子的父母。我真不明白有人竟然会放弃自己的孩子!我担心这样被抛弃的孩子会恨亲生父母,甚至也会恨中国,中国第二次遗弃了他们。

程夫子:我不这样认为,相反,我觉得中国方面这样做同样让人敬佩,给孩子找到了这样一对英国好夫妻,我想应该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认真考察的。就如牛栏所说的,这是一对伟大的英国父母!可是,我不相信英国人都能做伟大的父母,我也不相信每个无子女的英国夫妇都必然能收养一个中国孩子。中国在保证收养者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并能很好地教育孩子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让孩子待在福利院呢?没有什么理由不交给他们收养。

何况,中国方面能让孩子在福利院里生活,也说明中国并没有遗弃她。

此外,我们也不知道她的父母为什么要遗弃她,我也唾弃她的父母,但是,如果因为经济条件不好,或者说孩子有病,他们没有过多的钱医治,把她送到福利院毕竟也是一种好的结果。因为一般情况下,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如果说到溺爱,恐怕中国人是最溺爱孩子的。

牛栏:我基本上同意程夫子的想法。中国敢于把自己的国民交给外国人收养,也应该说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很多年前,还在中国时,就知道1978年改革开放前,遇到什么天灾,别国捐赠钱物,中国都要拒绝的。何必呢?换到收养这事,那时候也肯定是不允许的,可是,那些福利院的儿童又能受到非常好的照顾吗?即使能,也远不如让一些好的家庭来收养,这对孩子的成长更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