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拯救记忆 对抗遗忘

贵山之阳,城事过往:寻访那些被遗忘的记忆 作者:白凤


拯救记忆 对抗遗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我是内疚的。

在2012年前,但凡有人问我,你们贵州出过什么牛人,你们贵阳有些什么历史故事,我是一概答不上来的,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于所生活的这个城市,知道的确实太少了。想起令人汗颜。

2012年起,我开始关注贵阳的老街巷,然后慢慢对这个城市的过往产生兴趣。

当时因为采访对象住在瑞花巷,我和几位朋友一路从次南门大道上,弯弯拐拐进入了这个老巷子。眼前巷道狭窄,房屋破败,半米宽的黑暗过道,蜘蛛网电线下老式房屋,站在天井抬头一看,天空被几栋高楼大厦划分成块,几步之外大道川流不息,这里却仿若另一个世界。

被这种城市角落式的生活状态所感染,我写了贵阳老街巷第一篇。当时定位的瑞花巷,关键词是慢生活、旧时光,对于这里曾经的历史故事,未涉皮毛。

接下来,我去了小河巷。这里是贵阳的中心城区,不远处就是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街,却有三处老式院门仍然保留着清朝时期的样子,据说曾经住着一些名门望族,还有些精彩的家族故事。而“小河”二字,就是指代小巷前的贯城河,这条已经被封盖多年从实体空间上已然消失的河流,在明清时代从北往南,将贵阳城切分为二,像极了阴阳切分线。

接着是黑羊巷,这个从唐代就有的地名,如今指代着几家钉子户,仅剩的一个土坎坎,像孤岛一样存在。

……

老巷道中残留的旧墙砖,仅剩的石柱墩,还有那些抓寻不得的老故事,曾经标明这个城市从何处来,然而却都被遗忘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

在一次次现场叹息“可惜”后,我决定,在拆迁的车轮还未碾压前,探寻这些城市的老城遗迹,记录下它们最后的模样,回忆起它们曾经的辉煌。

走访,寻找,是这项工作最基本的步骤,也因为每一处都是实地走访,还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惊喜。

拿着事先查询好的资料,按图索骥,有一种探秘的快感;完全没有确切资料,全凭模棱两可的说法,就愣头青式乱碰乱撞,然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让这个过程有了另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为找一处遗迹兜兜转转最终有缘人带路才找对路,让寻找的过程多了几分故事性。

先是走访老街巷,然后寻找摩崖石刻、老水井、老桥、名人古迹,我用探寻到的现状,和通过采访专家得到的历史资料,今日情形和曾经过往结合起来,对比起来,一边讲述一边呼吁。

还有一些发现,是在预料外的惊喜,甚至还将一些遗漏碎片给补齐了:贵阳人知道的黔灵山上的“虎”和东山上“龙”,出自曾经的贵州提督赵德昌,而我却意外发现相宝山上一处崖壁上刻着的“黔阳半壁”也是他留下的;乌当区商业街上立着的塑像、贵阳三大家族之“高家谷子”的高廷瑶,在不远处的梅兰山上有一处普通的坟……

亲自寻找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寻找过程每次有不一样的感受。而找到之后,看着这些历史遗迹,感受都是一样的:遗憾,难过。

曾经护卫贵阳城大门的雅关,留下太多赞颂诗篇,如今却只有一个破杂院;

慧眼识才的李端棻,发掘提拔了梁启超,大力支持维新变法,创办京师大学堂,桃李满天下,他的安息之地却成了后人解决大小便的地方;

曾经哺育了贵阳老城的贯城河,被封盖不见天日,留下“洗马河”“水磨河”记忆的市西河,如今也是污染严重,藏污纳垢之所;

还有那些残缺的石碑,被民居掩盖的牌坊,已经枯竭的老水井,已经被遗弃的老桥,已经被山林遮挡的摩崖,已经走到绝路的老街巷……

一边感慨:老贵阳原来有那么多历史大人物,有那么精彩的故事;一边又忍不住叹息:城市发展的车轮太无情,遗忘已成主要剧情。

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关于贵阳记忆我写了一百多篇,除了本书收录的内容,还有一些发表在贵州都市报上。探寻的脚步,也还在进行中。

当我把这些故事一篇篇发表出来的时候,在报端在微信公号,都有大量读者给我发回他们的感想,老一点的读者给我点赞,谢谢我去注意这些城市角落,顺便提出他们的建议;年轻一代感慨:贵阳原来这么历史浓厚,可惜我们知道得太少!鼓励我继续往下走访,往下写。

最开心的是,有一波年轻读者也渐渐对贵阳历史有了兴趣,他们按照我写出来的探寻线路,也自己去寻找去亲临,还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传播。我还带着贵州都市报小记者团,分三期走访了贯城河遗迹,在和一些培训学校合作的活动中,我也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来说贵阳历史,孩子们对城市过往很感兴趣:原来天天都在走过的街道有那么多好玩的故事!

最欣慰的是,写过的那些古迹似乎也得到了重视,“非文保”变成“文保”,“市级文保”变成了“省级文保”,破旧的也正在修缮中。

在写作中,我以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去看城市过往,我尝试有别于老前辈们修地方志的写法,用年轻读者更易于接受的语言来写,提供一种全新的可以探寻城市过往的方法和线路。

本书内容来自于曾经的报纸内容,基本叙事顺序按:找到遗迹、地名、或是纪念碑,引出历史记录,诉说历史故事。但比报纸多了一些我个人看历史的内容,比强调客观的新闻报道多了一些主观情绪。如有观点不一致,请理解,如能引起讨论让更多人关注城市过往,那就更好了。

另,受限于当时报纸版面和采写条件的有限,也受制于本人阅历尚浅知识有限,或许本书部分内容不够严肃和完整,一些有争议的历史细节处理不够专业,请指正!这本小书不完美,远没有到让我满意的地步,我只想以年轻人的脚步去一一寻找,用年轻人的视角回看城市过往,以年轻人的口吻来诉说这里的历史故事。

虽然书中所写的很多地方已被拆迁改造,但是还是期待9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能够通过这本书,激发你们探寻城市过往的兴趣,一起重新看待这个城市,重新捡起那些丢失的过往。

如果借由本书,你们能够对贵阳历史多少有些兴趣,能够在有人问起时你多少说出个一二来,那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既然,城市过往,皆非云烟;

那就,拯救记忆,对抗遗忘。

最后感谢在我采访、报道、成书过程中提供帮助的所有人,感谢我的搭档吴东俊老师,陪我走访还愿意提供本书所需图片;感谢周诗若老师,热情提供历史资料,还以八十二岁高龄带我去高坡寻摩崖;感谢张羽飞!感谢在寻找路上帮助过我的有缘人,感谢为本书出版辛劳工作的编辑杨礼,感谢所有在报道、出版过程给予鼓励和支持的朋友们!

2017年9月25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