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品龙井 荡然无存

贵山之阳,城事过往:寻访那些被遗忘的记忆 作者:白凤


一品龙井 荡然无存

清早8点,喷水池,人来人往,大批赶着上班的都市白领行色匆匆。

百盛商场一侧的小巷道,巷口摆着粉面摊,生意不错;向里走,有一棵银杏树,树干粗壮,枝叶繁盛,根部被一圆形花坛包围。巷道尽头有一路牌,标明龙井巷。

龙井巷,地名来源于贵阳古井——龙井。龙井自明代时期就有,曾经供给附近住户生活用水几百年。

然而,如今龙井却无处可寻。“早就不在了,盖房子的时候遭填平了。”一家商铺老板说。

曾经的井口所在地就在龙井巷不远,小吃街右侧,一排低矮房屋底下。

在已经铺平的地面,建起一排房子,或为酒吧,或为餐饮店,没有任何水井的遗迹。

如今不见踪迹的龙井,在贵阳古井历史上却赫赫有名。贵阳古景“龙井秋阴”就在此处。

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山川》记载:“龙井,在城隍庙前,泉出石隙中,喷噀清冽,味甘甚于他井。贵州八景曰‘龙井秋阴’即此。”清道光《贵阳府志》:“龙井,在龙王庙,井二,各广丈许,不溢不涸,味清冽,汲者无虚刻。”清人陈鼎在《黔游记》中赞龙井:“大旱三年亦不涸,泉甘而碧,全城皆赖之。”

龙井又名一品泉,以“龙”为名,还冠之“一品”,足见其地位。曾经的贵阳牌坊林立,而从龙井巷路口一直到大十字一段,有二十多个牌坊。紧靠龙井的这个牌坊,名为“一品坊”,专为龙井之名立坊。

天然水井,滋养市民,常常成为文人墨客们吟诵的对象。关于龙井,自然也留下了不少文字佳作。

原龙井为四方形,用青石块砌成,为保住水源,井旁还有龙王庙,龙王庙的楹联就很能说明龙井在贵阳人心中的地位,和老百姓通过一普通水井表达的祈愿:“龙起崇朝,知有苍生待霖雨;泽周四境,先从此地溯泉源。”

龙井也有楹联,为:“彩常云护光腾五,润每霖施瑞应三。”

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章有咏龙井诗云:“曾闻龙井似龙湫,梧叶风生井千秋。石窦泻来冰鉴莹,银瓶汲出雪花浮。寒生玉液千家润,光吐丹砂万树稠。试问西湖名似者,清冷得共此中不。”

文人吟诵的诗句或许鲜有人知,而与龙井相关的轶事却一直真实有温度。

“民国”早年,曾经有家小媳妇在龙井投井自尽。为了市民安全,尸体捞出后龙井被封盖,用锁锁住。但又为了不影响市民用水,白天开启封盖供正常用水。一般晚上二更时分封锁,天蒙蒙亮五更时再开启。而负责这项工作的则是龙王庙的住持和当时贵阳市的警察,警察管井,成为一段轶事。

原来因为龙井水质清凉,专门有做米粉的厂选址在此,用龙井的水做的粉,据说格外好吃。

因为水质好,20世纪贵阳专有人以挑龙井水贩卖为生。井边有亭子,亭四边设计为长凳,挑水人累了就在此休憩,那时这是贵阳常见的景象。

亭中挑水人休息,井边小媳妇洗菜浣衣,食物作坊也来取水,曾经的龙井旁,那是一幅美妙的市井画面。可惜,在玉带河被封盖后,沿线的水井也都荡然无存,这样的画面也只能在摄影棚搭出的假场景里出现了。

真是空余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