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读

唐宋诗 作者:徐中玉


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文学遗产无比丰富而多样,充盈着精华与瑰宝,虽经历代学者的辛勤探讨,由于难免要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说已认识得比较全面了。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之作,所以会具有这样巨大的魅力,究竟由于什么原因?弄清这种原因,不仅对认识这些作品有必要,就是对繁荣今天的创作,发展社会主义文学,建设新时期十分迫切需要的精神文明,我认为也有积极意义。不要以为古老的文化已经随着时间的消逝、社会的变迁、观念的革新,对我们不再有密切的关系了。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尽管古老的传统并不都值得今人赞美,误把糟粕当成精华对今人毫无益处,但只要真是深邃的哲理与优美的诗情,真正启示出了某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对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总是非常需要的改革精神,那么,正如日月常新一样,怎样古老的东西也不会因其古老就失去其永远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我认为,并深深地相信,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确实地存在着、牢牢地深藏着这种真正的我们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发展、繁荣、昌盛以致无穷尽期的“根”。

我们当然要重视关怀生民疾苦、为民请命、反对封建压迫、反抗异族入侵、暴露黑暗统治、要求自由幸福、不惜自我牺牲这一类社会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当然万分可贵。我认为古代文学的“根”也反映在诸如此类的作品之中:热爱人生,赞美正直善良的品格,歌颂坚贞纯洁的爱情与友谊,孜孜不倦地为事业、为学术、为有所发明创造而忘我地献身,等等。社会是一个整体,生活和事业也是一个整体,历史的发展需要各种健康力量的密切组合。参天大树并不是只有一枝粗大的根,它还有许多许多较小的甚至像胡须一样的细根,只有这样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给它提供丰富的营养,它才得以巍然屹立,万古长青。长期以来我们特别重视前面一类作品,完全应该。今天我们则还需要开拓视野,防止文学观念的凝固、历史认识的偏颇,对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有足够的了解。我们现在来学习、研究古代的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为了认识过去。认识过去是必要的,但认识过去重要的是为了推进现在,继往必须是为了开来。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整个教育事业的方向,也是我们学习、研究古代文学的方向。如果我们通过这种学习、研究,认清并把握了我们伟大民族、伟大人民的真正的“根”——力量和生命之所在,我们就能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充满信心,在遇到任何艰难曲折时都绝不灰心动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我们想起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这种坚毅求索、宁死不悔的精神,我们没有理由在比他好得不能相比的优越条件下不更加奋勇向前。

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遗产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唐宋两代的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大宗,传诵千古的瑰宝。诗人众多,量大质高,流派纷呈,大师、名家辈出。既反映了历史面貌,又深具时代精神。唐诗大家,前有李白、杜甫、王维,中有韩愈、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晚期李贺、杜牧、李商隐继起,虽风格各异,大率兴象华妙,情景交融,雄浑空灵,各极其至。读唐人好诗,每觉情辞丰腴,诗意盎然,韵味不绝,令人神往。前人经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入人之深,欣赏接受后还能导引进入创作过程,使诗的影响扩大到最广的范围,连乡间不识字的老妪和初上学的儿童,也都能琅琅上口。宋诗在后,因时代情势不同,诗的艺术另有追求,重在义理,转求精能,表现气骨,写民生疾苦,家国安危有所深入,是其特点。南宋后期的诗,尤其充满恢复的热望和无比忧伤。陆游垂死不忘中原故土,文天祥以身殉难,为张扬民族大义,反抗暴力侵扰表现出一派浩然正气。宋代大诗人王安石以“工”、苏轼以“新”、黄庭坚以“奇”、陆游以“豪放”,驰名后世,与唐代诸大家后先辉映。唐代诗人的意气风发,高情远韵,宋代诗人的思深虑远,刻骨铭心,源于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与诗人们各自的创造个性,都能在生活接近的人们心中激起昂扬的诗情与深沉的思考,这就是为什么这两个时代的诗作能长期活在中国人心中而永保生命的原因。

本书选入唐代和宋代著名诗人180多首名作。我们选编本书的目的,在于提供阅读这两代著名诗作的便利,而且先从介绍这两代名家清新易懂、艺术性特强,最有吸引力的作品入手。为此,所选多短小、优美、抒情之作。其忧国伤时,关怀民生疾苦,充满爱国精神的代表作,也注意收入。

我们把选入的作品,大致按题材、意思分成“家乡情怀”、“友谊长青”、“人生百态”、“山水清音”、“沧桑世味”、“边关烽火”、“忆古思今”、“艺术世界”八辑,每辑按照时间顺序,先唐后宋,将诗编在一起,以便阅读欣赏,比较研究,看看诗人们在相当接近的题材、意思范围里,是怎样构思,选择角度、细节,如何表达主旨,而收到很好艺术效果的。在具体编排上,先有“解题”,继以“评析”,在“评析”当中,也适当引用古人有价值的评论,以备参阅。

学习、研究唐宋诗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作品的审美形式,语言文字的基本含意、韵律、节奏以至作品在色彩、音乐、雕塑、建筑等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美感,可以在想象中唤起某种形象的要素,当然需要首先弄清楚,有一定的感知,然后进一步就应联系特定的时代、民族、阶级、前后左右,历史地把握艺术地表现在中间的生活内容和作者自己的评价。对于作品,当然应该允许读者有阐释的自由,因为生活本身是异常丰富复杂,读者的修养、经验、个性也各不相同,各种阐释往往都有其不同程度的价值和理由。晋代葛洪说得好:“文贵丰赡,何必称善如一口乎?”(《抱朴子·辞义》)在这一意义上,“诗无达诂”有其理由。强求一致,必须异口同声,没有好处,无助于开掘优秀作品的潜在力量,丰富人们的认识。不过作品的客观性也不能一概抹煞,它的基本结构有时确能把读者引向某种渠道,两者并不总是背道而驰。重要的是把握到作品的深刻意蕴,那就是深藏在作品之中,可能并无一语说破的某种人生真谛、深邃哲理与动人诗情,也就是我上面说到的真正的“根”。这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有所表现、确实存在着的,这也就是作品的生命与灵魂。看不到、抓不住这种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表明审美趣味还不高,或者表明审美能力还不强,对此不必担心,只要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在这些方面肯定能够逐渐有所进益。

本书在应邀选编和注评过程中,为及时完成,唐诗部分得到萧华荣、赵山林两位教授、博导的协助,宋诗部分得到黄珅研究员、博导的协助。没有他们的协力参与,我当时是极难如期完成任务的。所谓“评析”,不过略抒我们当时之所见,供参考而已。

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教,以匡不逮。谢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