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子·《论语》篇

中国成语故事:百家争鸣 作者:周玉洁


孔子名叫孔丘,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一带)人,为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孔庙,以供奉、祭祀和纪念孔子。

相传,孔子有三千个弟子。在这三千弟子中,非常贤明优秀的弟子有七十二个,如子贡、子路、颜回等人。人们将这七十二个贤弟子称作“七十二贤人”。孔子曾带领他们周游列国,去传播儒家思想的理念与主张。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崇尚“礼乐”“仁义”,倡导人们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谦虚好学,尊崇礼仪孝道;主张“德治”“仁政”,倡导为官当政者要清廉、爱民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成书。《论语》以如实记录孔子本人言论的语录体和记录孔子与弟子对话的对话体为主,再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

本篇成语均出自《论语》及与孔子有关的故事。

名正言顺 孔子谈治国

学成语

“名正言顺”(míng zhèng yán shùn)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名分,名义。

顺:合理,顺当。

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事理由正当,合乎道理和规矩。

读故事

春秋时期有个诸侯国叫鲁国,鲁定公是鲁国的国君。

鲁定公虽是国君,可鲁国的大权实际上被鲁国的三大势力把持着。鲁定公不甘心当个傀儡君主,当他听说孔子的学说和主张后,就召见了孔子,向孔子求教如何治国。孔子给鲁定公提了很多建议。鲁定公十分欣赏孔子的学识与智慧,后来重用孔子为鲁国的大司寇。

大司寇是负责制定和施行法令以治理国家的官员。孔子当上大司寇后,就开始在鲁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施行仁政,推广礼乐之道,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鲁国因此变得富强起来。

但鲁定公作为国君,却沉迷于酒色和乐舞。他的做法引起了孔子的不满。孔子愤然离开鲁国,带领学生们前往卫国,打算到卫国去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

孔子到卫国后,发现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是个言而无信的人,孔子就只留下了学生中的子路一人在卫国,自己则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继续寻找适合推行他主张的国家。

过了不久,卫灵公去世了。卫出公当上了卫国的国君,他立即就让子路去请孔子到卫国来辅佐朝政。

子路去了孔子那里,问孔子:“卫君请您帮助他治理卫国,老师您将先从哪儿入手呢?”

孔子说:“先正名分。”

子路听后感到不解,就说道:“老师,治理国家,可以从很多事情上入手吧!您却说先正名分,那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啊?”

灵公郊迎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的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先有个名分,有目标和宗旨。如果目标和宗旨不明确、不合理,结果就会偏离道义;若一个国家的主张和宗旨不能顺乎民意,就无法成就政权稳固的大业;政权不稳固,礼乐之道就无法推行;礼乐若不能推行,则刑罚律令不能很好地执行,就会使法令显得不当;法令不当,赏罚不明,老百姓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以什么作为行为的准则了。

成语小提示

名正言顺

近义词 理直气壮

反义词 师出无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