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以养天下为己任——刘鹗的事业与抱负

相逢一笑为苍生:话说刘鹗 作者:苗怀明


四、以养天下为己任——刘鹗的事业与抱负

刘鹗平生心血所系,主要在兴办实业,从治理黄河到京城赈灾,从修建铁路到开办矿业,银行、百货商场、自来水、路灯……几乎当时所有的新兴行业,他都很有兴趣,皆有所涉及。尽管他充满激情,四处奔走,但是,相较其庞大的实业计划,最后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大多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而夭折,他还因此而遭受攻击,乃至流放新疆,客死异乡,因此有研究者称其为“一个失败的中国早期资本主义新式工商实业家”(王学钧《刘鹗与老残游记》)。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刘鹗在中国近代实业史上是应该被浓笔重墨写上一笔的,他不同于传统的晋商、徽商,是具有现代思想的新式实业家,代表着中国实业的发展方向,尽管最后失败了,但其尝试和探索是难能可贵的,哪怕是教训,也是很有价值的。

总的来看,刘鹗平生所办实业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

治理黄河是刘鹗人生经历中的一件大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是他走上社会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正是因为这件大事,他证明了自己过人的学识和才干,也让社会知道了他,为此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也是一条母亲河,它滋养了两岸的千万儿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但是因特殊的地理及气候因素,这条河流在历史上多次泛滥、改道,形成水灾,给沿岸居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此,历代王朝都高度重视,设置专门的机构,委派官员进行治理,即以清代而言,就设有河道总督,专门负责黄河事务。但由于观念、技术、制度等问题,黄河水患一直未能得到根治,成为困扰历代官府的一个难题,为此而免职、受罚的官员不在少数。

光绪十三年(1887)夏,中原地区阴雨连绵,黄河水位上涨,开封、郑州等处相继决口,河水夺道而出,从贾鲁河入淮,直奔洪泽湖,水到之处,一片泽国,民不聊生。受淹地区达十五个州县,受灾人数超过百万人。清廷相继委派罗成孚、李鹤年、倪文蔚、李鸿藻等大员前去治理河务。这些大员手忙脚乱了一年,花费巨资,工程仍未能合龙。清廷大怒,对这些大员分别给予免职、降级等处分。光绪十四年(1888)七月,另派广东巡抚吴大澂署理河道总督,负责治水。吴大澂(1835—1902),字清卿,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他精通金石书画,学养深厚,富有才干,但对河务则是外行。正当他为此一筹莫展之际,年轻的刘鹗前来投效。刘鹗向吴大澂详细陈述自己的治河思路。他的思路与时人不同,当时治河的思路是人为河让道,也就是当河水上涨、河道变宽时,将两岸居民搬迁,为河水让道。但这种办法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不仅搬迁的成本很大,给两岸居民带来很大麻烦,同时也让河水泛滥的范围变得更广,加重灾情。刘鹗则采取东汉人王景的思路,继承父亲刘成忠“筑堤束水,束水攻沙”、“堤不如埽,埽不如坝”的治理办法,具体说来,就是挖深河道,修筑堤坝,将河水束缚在河道之内,这样不必搬迁两岸居民,劳民伤财,且可以控制洪水泛滥。

吴大澂像

吴大澂觉得刘鹗的说法很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事实证明,刘鹗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治理有方加上严格管理,不到半年时间,河防工程就顺利合龙。其间,刘鹗“短衣匹马,与徒役杂作。凡同僚所畏惮不能为之事,悉任之”(罗振玉《五十日梦痕录》)。清廷为此表彰吴大澂,赏其加头品顶戴,补授东河河道总督。吴大澂自然也没有忘记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特地保举刘鹗以道员任用。刘鹗并不贪功,而是将功名让给哥哥刘梦熊,自己则继续留下来,担任提调官,帮助绘制《三省黄河全图》,此举更让吴大澂对其刮目相看。

《三省黄河全图》是吴大澂联名直隶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张曜、河南巡抚倪文蔚奏请朝廷批准绘制的,当时负责绘制地图的有监修、总理、提调、分校、测量兼绘图、缮写等人员,但其中大多不懂业务,整个工作实际上都是由提调官刘鹗一人来承担,事无巨细都要他来做,他曾这样描绘自己为此忙碌的情景:“测绘河图,终日管窥蠡测,奔骤河干,与波涛相出没者,五月于兹矣。”(刘鹗《上山东抚台禀稿》)该图的绘制从光绪十五年(1889)五月正式启动,到光绪十六年(1890)三月全图完成,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三省黄河全图》共五册,包括总图一幅,分段图一百五十七幅,合在一起就是一张完整的黄河图,该图对黄河的治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间,刘鹗还接受委派,负责《黄河历案大工表》、《皇朝东河图说》两书的编写工作,为此他到山东查阅相关档案材料。因受到一些官员的刁难和拖延,进展并不顺利,最后未能完成。

刘鹗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吴大澂的称赞,也为他本人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月,《三省黄河全图》刚完成,刘鹗就被负责办理山东河务的山东巡抚张曜调去,担任黄河下游提调官。此前,山东境内黄河段多处决口,造成严重水患,张曜受命处理河务,他到处网罗人才,想让刘鹗协助他治理黄河。

张曜像

张曜(1832—1891),字亮臣,号朗斋。本为武将出身,在平定捻军及新疆叛乱的战斗中立过不少战功,被授予太子少保。他对治河同样是外行,就招募了一帮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当时张曜的幕僚大多信奉西汉治水专家贾让的不与河争地说,主张购买沿岸居民的田地,以拓宽河道。刘鹗坚决反对这种治河思路,认为这是“误以纵水为顺水,犹之人以任性为率性也”(刘鹗《治河五说·河患说》),为此他“访求父老,考之记载,证以现在情形,五月有余,略有所得”(刘鹗《上山东抚台禀稿》),撰成《治河五说》一书。该书包括河患说、河性说、治河说、估费说、善后说五个部分,后又补写《治河续说一》、《治河续说二》两篇,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治河的独到理念。刘鹗本人对这本书颇为看重:“虽无甚精义,而见由己出,不敢摭拾陈言,上尘钧听。”(刘鹗《上山东抚台禀稿》)

《治河五说》书影

刘鹗还著有《历代黄河变迁图考》一书,该书共十卷,包括《禹贡全河图考》、《禹河龙门至于孟津图考》、《禹河孟津至于大陆图考》、《禹贡九河逆河图考》、《周至西汉河道图考》、《东汉以后河道图考》、《唐至宋初河道图考》、《宋二股河图考》、《南河故道图考》、《现今河道图考》等,对黄河历代河道变迁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考察。该书资料翔实丰富,受到后人重视。可以说,即便是没有参与治河,仅仅凭《三省黄河全图》、《治河五说》、《历代黄河变迁图考》这些著述,刘鹗在黄河治理史上也是要写上一笔的。在山东期间,因测量问题,刘鹗与张曜的幕僚、天算学家贾步纬(1827—1908)发生争论并相约打赌,结果贾步纬输了,卷起行李走人,刘鹗由此名声大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