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我这个时代”的德国——托马斯·曼长篇小说论析 作者:李昌珂 著


前言

在托马斯·曼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德国文化的众多精义,亦可看到,无论今日,还是过去,通向邪恶与毁灭的道路总是敞开着的。

——德国前总统科勒在托马斯·曼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仪式上的致辞

托马斯·曼,1875年出生,德国北部吕贝克市人,生长在一个经营粮食买卖的富商家庭,是家中五个孩子的老二,父亲曾兼任过吕贝克市议院议员,母亲是一个德国庄园主和一个有葡萄牙血统的巴西女子的女儿。从小就在极富音乐禀赋的母亲那里受到耳濡目染的艺术浸润,奠定了托马斯·曼日后对艺术的爱好和欣赏。他上学时期就在练习写作,曾以散文和随笔的形式参与与他人共同编辑的一个学生杂志。

1892年父亲逝世,家境衰落,次年母亲迁居慕尼黑,托马斯·曼则仍留在吕贝克继续他的学业,至两年后中学毕业才前往母亲身边。还在小学时期托马斯·曼就不喜欢学校的氛围,对功课的态度也冷淡,中学时期更是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对文艺女神的迷恋,学习成绩自然不可能理想,毕业时只勉强得到了一个“及格”文凭。根据父亲生前指定的监护人要他选择一个“正当”职业的建议,托马斯·曼来到慕尼黑后进了一家保险公司,开始了见习职员生涯。但他并未屈心抑志,放弃个人之修,而是在办公桌上誊写清单报表时都在找机会偷偷写作。

所写作品有些发表在了杂志上,使得托马斯·曼渐渐小有名气,还一步步成为当地一个著名幽默杂志的编辑。1895年,托马斯·曼放弃了在保险公司的工作,用父亲遗产中获得的每月收入作为经济基础经营自己的上层建筑,走上一名自由作家之路。尽管有摆脱不尽的同性恋情结,托马斯·曼还是选择了“正常”的市民生活,1905年与卡佳·普林斯海姆结婚成家。这个婚姻伴随了托马斯·曼与他夫人的一生,他们共生育了三儿三女六个孩子。

1929年托马斯·曼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此国际知名。但他的人生却并未从此一帆风顺。1933年德国纳粹上台,享誉海外的托马斯·曼也被迫举家流亡,先是生活在瑞士,后来辗转到美国。二战结束后,由于麦卡锡主义肆虐,阻碍了人们寄托于美国的对民主和平等的追求,托马斯·曼又决定离开这个国家,于1952年返回欧洲,定居在瑞士苏黎世近郊。1955年7月20日,托马斯·曼被诊断患了血栓,治疗未能奏效,是年8月12日在苏黎世医院逝世,享年80岁。

托马斯·曼生活在德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不定的一个时代。旧的市民文化、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在王纲解纽,新的意识、新的思潮、新的观念在浪潮横决,但这个大变动的时代能够让人从中看到的前景、前途和未来却始终是一片模糊、一片混乱、一片渺茫,如同托马斯·曼在作品中借人物之口所道的那样:“在这个城市外面,在他祖国的辽阔的地域上,紧随着革命年代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一阵繁荣之后,接踵而来的是一个萎靡不振、死气沉沉的倒退的年代,过于荒芜空洞,一个活跃的思想找不到可以依存寄附的东西。”作为一个敏感的艺术家,又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家庭,为了驱散笼罩在心头的不安,托马斯·曼曾努力从叔本华、尼采、瓦格纳等哲学家和艺术家思想中探索社会和人生的秘密,不过从那些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的论说中找到的只是难以捉摸的希望。托马斯·曼早期的中短篇作品,特别是那些写主人公怪诞行为以及写艺术家题材的篇什,就把他在生活中感觉到的内心纠葛、感愤愁苦、矛盾苦闷和孤独失落反映得自然、深切和鲜明。

一战之后,德国的社会秩序较之先前更加剧烈地嬗变,民族主义情绪的空前高涨,更让期望宁静与光明的托马斯·曼看到周围现实是那样的喧嚣、嘈杂和疯狂。危机四伏的社会、梦魇一般可怕的人事,唤醒了托马斯·曼思想中迄今并不怎么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德国的“中间道路”、新的人道主义文化社会,成为他憧憬的德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历史的纳粹运动兴起,德国情况在完全恶化至彻底黑暗。纳粹上台,又把早就痛切感觉到社会正在走向极其危险境地的托马斯·曼推向了是斗争还是随流的风口浪尖。托马斯·曼成为了反法西斯战士,尽其所能,以笔墨为枪,用文章、演讲、讲座、广播稿和文学向希特勒集团宣战。

二战以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结束了,然而接下来的国际政治走向却又给全球罩上了紧张对峙的阴霾。从美国返回欧洲的托马斯·曼,这个时候的小说似乎不再关怀政治,似乎不再介入现实,似乎是在轻松、娱乐、游戏和消遣,迎合社会文化的消费主义至上。但是,知道托马斯·曼曾在《歌德与绿蒂》中借笔下人物之口表达的对于艺术作用的信念以及知道托马斯·曼自己对于艺术的定义的人们,会知道托马斯·曼此时的小说轻松是轻松,但绝不是意义索然;托马斯·曼借歌德之口表达说:“轻松、轻松……艺术的最高、最终的作用是优美的感觉。不是那皱着眉头的崇高,尽管它光洁闪烁,但是作为道德产品在这里是十分疲软无力的!深刻的思想应该微笑……它应该只是在不注意的时候才流露出来,轻松地出现在行家面前——艺术的秘传就要这样。给民众以花花绿绿的图像,在背后是给行家的秘密。”托马斯·曼自己对于艺术的定义是:“面对这个世界的丑恶和粗暴,对应以讽刺而提醒的愉快、善和美,这就是艺术的存在。”

托马斯·曼个人创作的艺术是巨大的,人们对他作品的探讨更是汗牛充栋,难以概观。在我国也一直就有对托马斯·曼文学的介绍、翻译、评论和解读,此起彼伏,升腾跌宕,特别是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更掀起一个新的浪潮。本著这样一部小书,选择以托马斯·曼的小说为论析对象,完全明了是在投入世界各地的托马斯·曼研究的汪洋大海之中,希望能够成为我国的托马斯·曼研究浪潮的一滴添加水珠。托马斯·曼生前一共发表了七部结构庞大、篇幅厚重的长篇小说。据目前仅见,我国的托马斯·曼研究尚无一部专论这些长篇的著作发表。这部小书的对此啼声初试,主要是笔者个人的阅读喜爱和教学范围所然。

毋庸讳言,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对于很多德语母语读者来说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语言大都比较艰深繁难至深奥难读,对于外国读者也就更为困难。鉴于此,这册小书有个为读者提供托马斯·曼长篇主题要义“导读”的基本构想。对此,除了对所探讨的每部作品有一个内容梗概的描述外,在论析方式上这部小书也主要采用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评论等文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从文本层面进入,细读文本,琢磨文本,持文本为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历史、社会、作家生活经历、作家创作意识、作家文学思想还有他人见解等外部材料,试图深入领略,对托马斯·曼作品的精神内涵、文学价值、作用和力量作一个多角度的观察,以及对托马斯·曼的思想趣味、生活态度、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等作一个多维度的探索,希望能使读者对托马斯·曼及其长篇获得一个多方面的认识和具体实在的了解。这之中,对于托马斯·曼小说给人的文体上和文字上的审美享受,这册小书除了在个别地方因为自身结构上的需要而进行了一定的谈论外很少涉及,更多是一笔带过。这是因为德语与汉语之间在语法、语义和修辞结构上的差别本就是巨大,而托马斯·曼的小说用词讲究,文雅耐读,将语言矿藏开发很深,简言之更是复杂、深沉、典重、灵巧、艺术的,一旦翻译成中文,就很难还再是托马斯·曼美学标格的小说语言。这部小书整理爬梳托马斯·曼小说的艺术思想价值,是以中国的爱好托马斯·曼的读者为对象。笔者不惭绵薄,除了必须运用与托马斯·曼小说有亲密关系的西方文学理论外,更想努力立足于一种中国人的“话语”,从一种中国人的“视角”来阅读托马斯·曼,一定层面上形成一个中国探讨者的一家之言。

托马斯·曼生前一共发表的七部结构庞大、篇幅厚重的长篇小说是:《布登勃洛克一家》《王爷殿下》《魔山》《歌德与绿蒂》《约瑟和他的兄弟们》《浮士德博士》和《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它们中除了《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和《王爷殿下》外皆有中文译文出版或即将出版。这些译文促进了文化交流,也是这部小书的主要文本依托。这册小书未将《王爷殿下》纳入论析范围,主要是因为它与托马斯·曼的其他作品相比显得模式老套和审美思想陈旧,也被作家自己打入“另册”,认为它是一部颇为贫乏和懈笔的叙事;我国迄今也无一篇研究这部作品的专论,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这一点。代替这部小说的,是托马斯·曼的中篇《死于威尼斯》。它是托马斯·曼文库里的一部世界名篇,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仅中文译本就有好几个,探索它的学术文章也较多,而它同时仍有角落可以开拓。这册小书的撰述,结构上根据论析的每一部托马斯·曼小说分成七章,每章独立成篇,只是完整和系统地阐释该部作品,企望让中国读者对每部小说单独了解托马斯·曼创作时的时空背景、真感情和意图心。

这部小书的成书,曾蒙德国洪堡基金会(Die 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德国奥克斯堡大学赫尔姆特·库普曼(Helmut Koopmann)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汉斯·绍厄尔(Hans Sauer)教授,还有曹杉、陈冬硕、王绪梅等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笔者在这里表示深切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粗糙浅陋难免,恳请托马斯·曼专家们和广大读者指正!

笔者

2012年12月10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