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出生在水乡书香家庭

李济平 邓定海传 作者:李勖晟,苗芳艳,张新华 著


第一章 出生在水乡书香家庭

李济平,原名李维选,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的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李厚斋是清末秀才,饱读诗书,民国时期在本县励实中学任教。李济平在家中排行老二,哥哥李维达在中学做过教师,后担任过民国政府外交部文书等职。在那个社会动荡、多数人上不起学的年代,李济平的家庭可以算是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这样的家庭环境为李济平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李济平的家乡江阴城枕山负水,襟带三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东接张家港,南临无锡,西连常州,北对靖江。这里气候适宜,物产丰饶,自古便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农业、商业、手工业繁荣,经济发达。南朝时期,船只可以直接由长江驶入城内,港口更是与南至苏州、浙江,北到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直接通航。隋唐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国内外大量商贾随船到此开展贸易,江阴成为当时大江南北交通和货运的重要港埠,并于南宋时设立了市舶司(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的纺织业成为国内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而江阴生产的雷沟大布,日产量接近万匹,远销南洋、西洋。

商贸的高度发展,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与江阴结缘。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曾任江阴县丞、县尉,常常置酒待客,诗词唱和,文雅风流;写下《枫桥夜泊》的诗人张继,也曾造访春申君祠并题诗纪念;杜牧、苏轼先后以《芙蓉湖》《芙蓉城》为题,歌颂江阴美景;汤显祖、顾炎武、赵翼等名家来到江阴,也不吝笔墨,纷纷写诗撰文,对江阴山水大加赞美。

看似温婉恬静的江阴城,却不乏金戈铁马的豪迈。自五代十国起,江阴就是江防重镇。南唐在此首设江阴军,北宋、南宋基本沿袭这一制度,韩世忠、岳飞、辛弃疾等著名军事家均曾在江阴驻扎、办公。在明清更迭之际,江阴城里孝悌节义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1645年,江阴阖城百姓竭力反抗清政府“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残酷政策,面对清军24万大军压境、200多门大炮齐发的困境,坚守孤城整整81天。战斗结束后,城内仅有53人幸存,充分体现了江阴人民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李济平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或许也是受到了这片热土忠骨英魂的感召!

1908年3月,在江阴城中街北锁巷的一栋小屋子里,李济平的出生给李家带来了新的欢乐,父亲李厚斋兴奋地翻遍诗书,想要为孩子取一个独特而又意义深远的名字。他阅尽藏书,最终起名为李维选。“维”字,引申义为准则、纲纪、关键,《管子》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后汉书·陈蕃传》云“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均取了“维”的引申义;“选”字,取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挑选、选拔的含义。李厚斋为孩子起这样一个名字,是期盼孩子将来能成为制定国家规则的佼佼者,也希望孩子能保持高尚出众的品格。李家虽不甚宽裕,但和睦齐心的家庭氛围让幼年的李济平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国家积贫积弱,百姓饥寒交迫,“救亡图存”的呐喊声响彻中国大地。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揭开了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崭新一页。受同盟会影响,1909年,柳亚子、高旭、陈去病等人在苏州成立了南社,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南社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大力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在知识分子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912年10月,卸任总统后的孙中山受临时政府委托,担任全国铁路总办。10月19日,在陈去病的陪同下,孙中山乘刚刚从江南制造局下水不久的“联鲸”号军舰,由上海逆流而行,路过江阴。下午2时,“联鲸”号军舰平安到达江阴黄山港。在检阅过黄山炮台后,孙中山应江阴国民党员和社会贤达的邀请,进城发表演讲。入城时已接近傍晚,但这丝毫不妨碍热情的民众争相前来一睹孙先生风采,江阴的主干道上堵得水泄不通,李厚斋一家也在其中。在演讲中,孙中山指出,江阴重点发展应先是路,以连接邻县火车。他还具体分析筑造公路的各项有利条件,认为公路的投资经济合理,运输不受线路限制,速度较快,容易成功。最后,孙中山先生以一番热诚的勉励和期望结束了演讲:“诸君既要想法替江阴的交通生色,不如筑一条马路,做成了全国的一条模范马路,给大家做个榜样,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这就是兄弟今天对于诸君最大的希望。”话音一落,全场欢声雷动,掌声经久不息。第二天,孙中山的演讲稿就在全国不少报纸上发表出来。受孙中山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始,江阴、无锡等地率先建造起锡澄、澄常、澄虞等公路,对于民国时期的交通、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江阴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925年10月,为悼念孙中山先生,南菁中学、励实中学学生会联合在江阴中山公园建立孙中山先生纪念塔,铭记孙中山对国家的不朽殊勋和对江阴发展的贡献。

演讲结束后,孙中山、陈去病和黄兴等一行人乘坐“联鲸”号离开江阴,前往镇江继续进行考察。在江阴的整个欢迎仪式,从检阅到演讲、用餐,隆重而又节俭,得到了孙中山的高度赞扬。事后,国民党苏州支部长陈陶遗转述孙中山的话说:“江阴人不铺张,不浪费,最为合意。”幼小的李济平当时和兄长一起,全程站在父亲李厚斋的身边,目睹了隆重盛大的欢迎过程。年幼的他并不知道孙中山是谁、做过什么事情、讲了什么内容,但从大人们虔诚、兴奋、激动的表情中,他能感觉到这位伟人在举手投足间散发的巨大感染力和展示出的坚定意志。“自由”“民主”“平等”“造福全中国”等词语第一次进入他的脑海,这场演讲成为他人生中第一次爱国主义启蒙教育。

江阴孙中山先生纪念塔

身为教师,李厚斋十分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之余,他常常给李济平讲授《三字经》《千字文》等传统孩童启蒙读物。小济平安静好学,记忆力强,不久就对这些内容背诵如流,这让李厚斋十分惊喜,也对小济平寄予了厚望。转眼间,七岁的李济平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李厚斋综合比较各方面要素,为儿子精心挑选了学校。1915年,李济平进入了离家几百米远的辅延小学学习。

辅延小学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校址在大巷汤宅,1904年迁于三公祠和祠右侧的何孝烈祠内。早在光绪七年(1881),三公祠内就创办了“三公祠文社”,定期召集童生训练考试科目。光绪末年,清朝废止沿用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江阴城乡各地的书院、义塾及文社,均先后改办成学堂。热心于兴办新式教育的开明士绅吴汀鹭、祝丹卿、王希玉、章慰农等人,于光绪三十年(1904)立定协议:将前一年设在大巷汤宅内的辅延两等学堂,迁设于三公祠和祠右侧的何孝烈祠内。学校占地面积共9882. 7平方米,其中基建面积2327平方米,操场面积4740平方米。当时由章奉三出任校长,王希玉任教师。学校采用新式办学理念,有校旗、校训、校花。校旗采用了芙蓉宝剑的形状,校训是“崇实耐劳”,校花则选用了江阴常见的木棉花。次年又由吴汀鹭、吴达臣等人筹款建楼房一幢,上下共计8间,作为教室;另外又建了平房8间,作为宿舍。光绪三十二年(1906),受靖江绅士委托,学校附设了师范速成班,又在大巷袁氏祠堂内另设辅延女校,由章养吾负责校务,开设古文、经书、四则算术等科目,学生数量比较少,年龄都在20岁以上。宣统二年(1910),在飨堂前建设室内操场。宣统三年(1911)因同学增多,吴汀鹭又筹款于三公祠北“前湖”的南面建教室7间,于旧舍的南面建宿舍7间,并购置标本、仪器及图书等。成立辅延高等小学堂总计耗时9年,花费了大约1万银圆,这笔钱,公家出了30%,通过借贷筹集了30%,剩下的40%和平日里的学校支出都由校董和教员筹垫募集。

辅延小学是当时江阴公认的设备完善的新型学校,学制一开始确定为九年,即初小五年、高小四年,初小男女合班,高小分班。1912年,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新学制,初小部改名为“市立第一初等小学校”,学制为四年,按照传统习俗春季开学;高小部改名为“江阴第二高等小学校”,学制为三年,仿照欧美学制秋季开学。因此,初小学生在四年毕业后,须再读半年补习班,然后才能入高小学习,实际上小学要读七年半。

20世纪初,一股新鲜的革命之风吹进中国。受俄国十月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江阴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和青年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组织进步社团,成为江阴革命的先锋。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全国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的推动下,江阴爱国师生纷纷走上街头,演讲游行,张贴标语,宣传抵制日货,要求严惩卖国贼。在当时革命潮流的影响下,江阴的孙逊群(即孙选)等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率先行动起来。1919年6月,孙逊群等人组织占文桥、袁家桥、巫山小学等校的爱国教师成立抵制日货稽查队,臂戴红袖章,在一些路口和渡河要道处检查日货,防止小商贩将洋油、洋皂、洋火和洋纱等流入集市,号召百姓“不做亡国奴,不用东洋货”。1920年农历三月初,孙逊群等人在君巫路风起亭以及张家港截得59桶洋油(火油)、166捆洋纱等洋货,将其当众烧毁。还在上小学的李济平,当时对这些行为还比较懵懂,甚至不确定这些事合不合法,但是近距离目睹爱国运动热潮,他的内心受到了很大震撼,他开始认识到国家衰弱、百姓贫苦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政府腐败无能造成的,渐渐萌生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愤恨不满,也对带头组织运动的那群人有了莫名的好感和向往。

李济平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读书上。课堂上他总是专注地聆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课后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因此常常成为老师表扬的对象。那时,小学毕业实行的是会考制度,辅延小学每届学生的总成绩都名列第一,为了鼓励其他学校,江阴教育局特意制定了一条政策:如果一所学校能连续三年夺魁,就准许该校学生免于参加会考。就这样,李济平从这所历史悠久、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1922年,他考进了父亲任教的励实中学继续学习。

励实中学的前身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励实学堂。宣统二年(1910),美国人潘雅谷捐建三层洋房,增设初中部。一年后,其妻捐建两层洋房两座,实行男女分校,男校为励实中学,女校为辅实中学,校长均为美国人。除教会资助外,学校大部分支出都通过各界捐募或收取学费。学校对学生思想管制甚严,开设宗教课程,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宗教活动,校内不准挂中国国旗。

励实中学严厉的校规没有束缚住学生的革命热情,在江阴的革命史上,励实中学也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励实中学的青年学生为唤起民众,积极参加抵制与查抄日货行动,曾到南门轮船码头扣留数船日纱,并毫不畏惧地与奸商及其帮凶进行斗争,最终使奸商们屈服。这次查抄日货所得的罚款,一部分后来成为孙中山先生纪念塔的建设资金。励实中学早期毕业的学生中,涌现出钱振标、胡山源、朱士嘉等革命志士,他们或多次领导工人农民暴动,或在新文化运动中创作了大量作品,或广泛传播革命思想,成为江阴革命斗争的先驱和杰出代表。

钱振标

朱士嘉

胡山源

胡山源晚年回到江阴一中(前身为励实学堂)

励实中学浓厚的革命气息给李济平的成长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外人眼里,李济平是个只知道埋头苦读的“书虫”,平时少言寡语,既不喜欢与别人一同玩耍,也不太参加体育活动,但他一直在默默关心着时势变化。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他最喜欢的是国文和历史课。对于《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等史书,他几乎是烂熟于胸。他常常把史书中的社会发展变迁情况与现实的社会情形进行对比,并结合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一些思潮进行自己的人生思考。得益于平时坚持不懈地观察思考,他比周围的同学多了份沉稳,看待问题也更加成熟。他写的文章不光文采好,而且善于说理,被老师表扬为远超同龄人水平,也常常作为范文读给同学们学习。

李济平临近初中毕业时,一件举国关注的事件发生了。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棉纱存量不足,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厂内,与资本家理论,要求复工和开工资。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发出多号通告,指示各地党组织号召工会、农会、学会等社会团体一致援助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在全国范围发动一场反日大运动。5月30日上午,上海各大、中学校学生2000余人,分散到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进行宣传和游行示威,又有100多人被拘捕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数千名愤怒的群众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口,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早有准备的英国巡捕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重伤数十人,逮捕15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惨案发生后,举国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反帝爱国主义运动的热潮迅速席卷全国。消息传到江阴,江阴各界纷纷罢工、罢课、罢市,励实中学、南菁中学等学校联合致电省署,强烈要求他们向上海租界工部局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工人,抚恤被害者家属,惩办指使者及开枪凶手,赔偿各项损失,收回租界。

6月4日,励实、南菁、县立师范、辅延、辅实女中、县一女校等各校师生共同走上街头,组织游行演讲,抗议英、日帝国主义的血腥暴行。李济平和同学们一起走在群情激昂的游行队伍里,随千百人一起振臂高呼,号召群众抵制洋货、购买国货、为死难烈士募捐。

6月30日上午,江阴各界联合会召集5000余人,在公共体育场公祭五卅惨案遇难烈士。中国孤星社宣传部长张罄佛(又名张庆孚,中共党员,上海大学生)发表了演讲,演讲悲壮激昂,泪随声下。李济平在人群中受到强烈感染,热泪盈眶,他回想起儿时见到的孙中山先生在江阴城热情讲演的情形,又想起了小学时旁观过的五四学生运动,而今天,自己也亲身参与到反帝爱国运动中,融入为国家民族呐喊的洪流中,他的思想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实践的洗礼。他深深感到,光读书而不参加社会实践,是无法真正找到改变社会现状的道路的,也无法拯救深受压迫的中华民族和劳苦大众。这一天,各机关、学校、工厂等一律罢业、罢课、停宴、停止娱乐,各报休刊一日,以示哀悼,一时间反帝爱国的热情空前高涨。

五卅运动

不久,李济平从励实中学毕业了。虽然在父亲就职的学校读书可以省下一部分费用,但对于李家这样并不富裕的家庭,要供养两个孩子继续深造,也是有心无力。李济平非常清楚家里的窘境,主动向父亲提出不再继续读书,直接工作补贴家用。通过亲戚的介绍,李济平来到了东大街安利桥对面的天章绸布店做学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