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罗隐

分类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著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杭州新城人(今杭州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最后半个世纪最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科举生涯长达二十八年,终未及第。晚年在杭州钱镠幕府终老,屡劝钱镠发兵兴复大唐,其忠义人格非一般诗人可比。罗隐诗文兼善,以讽刺诗和小品文成就最高。今存诗五百余首。毛泽东对罗隐诗特别偏爱,在其圈画、批注过的唐诗中,罗隐诗最多。此外,“罗隐秀才”的传说故事近两百种,在唐代文人中独一无二。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1]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一生作了大量的咏物诗,基本都用七律或七绝体写成,这首七绝咏蜂诗便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这首诗赞美了蜜蜂不论艰难险阻,一生辛勤劳作的高贵品性,同时也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予以无情的讽刺。罗隐诗歌中名篇名句甚多,该诗“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联,通俗易懂、寓意深厚,后世常用来形容努力的成果被别人占有,现代也用来赞美为他人辛勤付出的人,如老师、父母等。

[1]占:此处为韵脚,古代为平声,可读为zhān。

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2]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3]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4]

这是一首用七律写作的咏物诗。牡丹贵为花中之王,与生俱来具有一种倾国之美貌和高贵之气质,即使美艳如芍药也只是牡丹的近侍,芙蓉也为避开牡丹之芳尘而屈身池中。尽管如此,如若牡丹被韩弘这干人等砍去之后,即使再高贵、再美艳,这些“秾华”也只能被辜负,而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作者在此借牡丹花自喻,表明自己满腹才华,却一直无人赏识、志不得伸,同时也讽刺了这世间的不公。“任是无情亦动人”一句常常为后人所引用,如秦观《南乡子》词云:“尽道肯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再如《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宝钗抽得牡丹花签,上题“艳冠群芳”四字,签云“任是无情也动人”。此句是唐人咏牡丹最传神最有韵致的诗句之一。

[2]胜(shēng):能承受、禁得起。

[3]解语:懂得说人话。

[4]韩令:指韩弘,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为中书令(即宰相)。韩弘功成名就后,曾下令砍牡丹。

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5]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6]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7]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8]

这首七律咏黄河。罗隐本人很看重这首诗,自编诗集将《黄河》列为第二篇。诗借咏黄河,讽刺唐代政治和科场黑暗,表达对科举的愤慨和绝望。全诗紧扣黄河的“浊”来做文章,构思精妙。黄河之“浊”不是它本身或者他人造成的,而是自有“天意”,故无法变“清”,也不可幻想它能变“清”,从而将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皇帝。

[5]阿胶:药名,用驴皮加水熬成。阿胶能澄清浊水,黄河水以浑浊著称,故有首句。庾信《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天意:上天的意旨,喻帝王的心意。古人认为黄河通天,故云。

[6]解:懂得。两句是说:我懂得了,要通到银河,就须要弯曲,黄河刚从昆仑山下来就不清澈了。紧扣黄河的两大特点:一是河道曲折,九曲黄河嘛,“曲”方能通到天上;二是河水之“浊”并非局部。双关政治和科场黑暗:若欲及第或升迁,非“曲”不可,因为刚从皇帝那里下来的高官(含主考官)就不干净了。

[7]“高祖”句:汉高祖曾发誓,要让有功大臣世代富贵,直到黄河变成衣带那样细小时才停止。意谓永不停止。仙人:能够通天之人,暗喻权贵。占斗:占星,指预测和引荐。客槎轻:指升天所乘之木筏可以轻盈直上。传说张骞缘黄河通西域,后人附会张骞为仙人,乘槎溯河而通天汉。唐代举子通常要有权贵举荐,才能顺利登科。

[8]三千年后:传说黄河三千年一清,黄河清而圣人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