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 本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

认知叙事视域下小说指称研究 作者:赵宇霞 著


1.3 本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

1.3.1 基本理论介绍

可及性(Accessibility)

认知语言学者Ariel(1988,1990)在其关于指称形式在语篇分布的研究中使用了“可及性”这一概念。所谓可及性指的是认知主体达到某一指称对象的难易程度,可及性高说明认知主体更容易达到某个指称对象,可及性低说明认知主体要达到某一指称对象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mental effort)。Ariel进一步指出,不同形式的指称语反映了其指称对象不同的可及性程度,名词短语为典型的低可及性指称语,而代词、零代词为典型的高可及性指称语。国内学者许余龙将“可及性”概念与“话题焦点”概念结合起来对汉语语篇中的指称语分布做了研究,并指出:语篇中,某一实体的可及性与其在语篇中是否处于主题状态成正相关,主题性越高,其可及性也就越高,反之越低。

心理空间(Mental Space)

认知语言学者Fauconnier在其论著“Mental Spaces:Aspects of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中首次提出了“心理空间”(Mental Space)这一术语。依据该著作,要理解语言的组织结构就要研究人们谈话或通话时建立起来的域(domain),即人们通过成分(elements)、角色(roles)、策略(strategies)和关系(relation)建构的域,所谓的心理空间便是这些域的集合。此外,心理空间理论不再将语篇视为一个整体,而是看作由一系列的心理空间构成的空间集合。依据该理论,听话者对自然语篇的解读就可以被阐释为一个依据话语信息建立不同心理空间、并对其进行整合的过程。

参照点(Reference Point)

参照点是认知语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最初由认知语言学者Langacker提出。Langacker认为我们拥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能力,依据该认知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某一实体概念建立起对另一个实体概念的心理接触(mental contact)。即:语言处理者可以通过参照点达成对目标的接触,而一个参照点与所可能建立起来的目标的总和构成领地(domain),领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空间。

话语场景理论(ground)

认知概念话语场景(ground)指与话语交际事件相关的多个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话语参与者、话语情景、时间及地点等。国内学者赵秀凤将话语场景视作是一个参照中心,供话语生产者对所概念化实体进行定位和编码。通常情况下,交际双方以当前话语交际场景(又称默认场景)为参照坐标对所构建的实体建立心理接触(mental contact)。但有时话语生产者会放弃自己所在的实际场景,想象性地进入另外一个主体所占据的场景,并在心理上以该场景为视点对话语交际事件中诸要素进行编码。认知学者将这种场景称之为代理场景。话语构形时,这两类场景并不会分别被用作参照点,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话语形式是这两类场景交互作用的结果。

叙事声音与作家权威

严格地讲,叙事声音与叙事权威并不能算作一种理论。美国学者兰瑟在其《虚构的权威》一书中将这两个概念引入文学意义解读,尤其是女性文学意义解读中来。与传统叙事学或文体学中的“声音”不同,兰瑟为“声音”注入了社会属性或政治内涵的元素。换言之,兰瑟将作为叙事形式层面的叙事声音置于社会地位和文学实践的交界处,重点探讨了女性叙事声音得以生产的社会、经济和文学条件。在该书中,兰瑟还提出了另一个概念“作家权威”。如国内学者申丹所言:无论男性作家还是女性作家,他们写小说并寻求出版的行为本身大多是为了获取听众、赢得尊敬和赞同、建立影响的企求。每一位发表小说的作家都想使自己的作品对读者具有权威性,都想在一定范围内对那些被作品所争取来的读者产生权威(申丹,2010)。兰瑟探讨了从18世纪到20世纪中叶英国、美国、法国女性作品中的声音形式如何反映了各种权利关系和意识形态张力,研究女性作家如何通过文本策略建立起权威,并最终提出了女性作家惯用的作家权威构建话语形式。

1.3.2 本书研究理论及方法

1.3.2.1本书研究理论

如前所述,本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形式的指称语在文学文本,尤其是小说文本的意义构建中究竟有着什么作用。基于上述认知概念:可及性、心理空间及参照点,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读者对小说文本意义接受的认知过程。首先,读者依据文本中的语言信息通常会建立两大类心理空间,一类是以叙述者为参照点的基础空间,这类空间中,读者通过叙述者与诸如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空间要素建立心理接触。另一类是以文本中人物为参照点的人物意识空间,这类空间又可以分两类:第一类为叙述者在场的人物意识空间;第二类为叙述者完全不在场的人物意识空间。小说文本中,叙述者的叙事决定了读者心理空间的类型。传统小说中,叙述者往往依据事件在物理时空中的发展顺序来推进故事,因此,在叙事层面上表现出了典型的线性发展顺序。读者依据这种叙事所构建的心理空间一般以基础空间为主,并且空间形式比较单一。现代小说中,尤其是现代意识流小说中,叙述者对于故事的推进完全摆脱了传统的线性发展顺序,代之以物理时空的颠倒、悬置或人物意识的纷繁来完成故事情节的推进。这种现代叙事策略导致读者建立的心理空间不再单一,而是一种以基础空间为主、人物意识空间为嵌入的立体式空间网络体系。小说文本中,不管叙事与心理空间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这些都属于小说的形式层面。一个理想的读者要完成对小说文本意义的构建,文本的内容或话语更是不可或缺的。基于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彼此联系性,我们认为:叙事层的变化一定会导致话语层的变化,而读者要想在看似杂乱的现代小说中构建出正确的心理空间,话语形式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指引读者正确地穿行于不同心理空间之间的言语路标,指称语便是其中的一种。

在完成了从文本形式到内容的解读之后,一个理想的读者还应该完善对于小说主题意义的解读。本书中,我们不可能去探讨每一部小说文本中指称语与其主题意义构建间的联系。因此,我们以兰瑟的作家权威构建理论为切入点,重点考察了指称语在女性作家构建作家权威过程中的作用。在对这一问题考察时,我们依然以文本叙事形式服务于文本内容为前提,结合话语场景理论对小说文本中常见的四种话语形的认知构建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参照点及心理空间理论揭示了读者依据这四种话语形式所构建的心理空间模式,旨在揭示读者对作家权威的接纳是否受到指称语形式变化的影响,从而对指称语在文本主题层面的意义进行考察。

1.3.2.2本书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采用了定性型的研究方法,文本细读是我们获取语料的主要途径。本书搜集的语料主要来自公开发行的小说出版物,并且没有对相关语料做选择性的改变,完全忠实于原小说文本。其中,以弗吉尼亚·伍尔夫、詹姆斯·乔伊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及艾利丝·门罗为代表的现代及后现代作家的作品为主要语料来源。之所以选择这几位作家的作品作为我们的重要语料来源,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家的意识流叙事风格,以及这种叙事风格所形成的文本内容,读者依据这种文本内容所构建的心理空间呈现出典型的多样性。事实上,读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建立的心理空间形式越多,越利于我们发现指称形式在空间建构及文本主题意义建构中的作用。

1.3.3 本书需澄清的术语——“读者”

叙事学研究中,学者们普遍接纳的“读者”一般指拉比诺维茨提出的“四维度”读者:第一,有血有肉的个体读者,其对作品的反应受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生活经历的影响。第二,作者的读者,处于与作者相对应的接受位置,对作品人物的虚构性有清醒的认识。第三,叙述读者,处于与叙述者相对应的接受位置,认为人物和事件是真实的。第四,理想的叙述读者,即叙述者心目中的理想读者,完全相信叙述者的言辞(Rabinowitz,1977,1987)。叙事学者申丹在《叙事结构与认知过程——认知叙事评析》这篇当前国内对西方认知叙事学最全面的开篇性研究成果中,对认知叙事学的基本概念“语境”和“读者”做了如下阐释:认知叙事学中,语境一般分为叙事语境和社会历史语境。后者主要涉及与种族、性别、阶级等社会身份相关的意识形态关系,前者涉及的则是超社会身份的叙事规约或文类规约。与这两种语境相对应,有两种不同的读者:文类读者(或文类认知者)以及文本主题意义的阐释者,前者的主要特征是享有同样的文类规约以及同样的文类认知假定、认知期待、认知模式、认知草案或认知框架;而后者则包括拉比诺维茨的“四维度”读者。

本书旨在研究“指称”这一语言现象在读者对文本意义认知构建中的作用,因此,我们采纳了申丹的界定,即本书中的“读者”这一概念专指享有同样文类规约及文类认知规约的文类读者。这一概念突出同一文类的读者所共有的认知规约和认知框架,排除了有血有肉的个体独特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