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屈原问天 且问屈原

文坛拍案:中国文学卷 作者:陈世杰 著


屈原问天 且问屈原

屈原之死,司马迁的《史记》与刘向的《节士》记述基本一致。几遍读下来,每次都是辗转徘徊,唏嘘不已。

诚然,中国文人与大一统的君主体制相互依存而又两相冲突,文人离不开政治。文人、文坛、政坛又统属君主领导。中国文人不可避免地在冲突中走向政治困境、精神困境。这就是屈原的困境。屈原之困境,吾等之困惑。2005年程世和先生在《“屈原困境”与中国士人的精神问题》一文总结的困惑主要有三点:①“对屈原不忍去国的不解”;②“对屈原自杀行为的否定”;③“对屈原独异个性以及作品内容的非议”。

但仍有一些困惑萦绕心头,拂之不去。

一、不忍去国 缘由何在

众所周知,另一位名人——孔子,也是在鲁国内乱,国君昏聩的情况下,而且是五十六岁时毅然离开故国,开始了十四年漫长周游列国以求明主的政治生活。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间,屈原生活在约公元前340—前278年间,孔子早屈原二百多年。两人对政坛、政权的需求惊人相似,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寿终正寝;屈原活了六十三岁,非正常死亡。看到这里,我们不免有一个疑问,屈原为何不像孔子一样也去周游列国、施展自己的理政才能呢?

很有意思的是,既为孔子立传、又为屈原立传的司马迁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但他最后虽然爽然自失,却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才,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司马迁说,我读完《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之后,深受屈原情志的感染,悲伤不已。当我到长沙时,特意去看了屈原沉江自杀的地方,不禁掉下眼泪,由此更加想见他的为人。后来读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又责怪屈原以自己超人的才华,若是游事诸侯的话,哪个国家不能容纳他,而把自己弄到这种地步呢?读过《鹏鸟赋》之后,把生死同等看待,把官场上的去留升降看得很轻,又不禁默然若失了。

司马迁最后以“等同生死,看轻去留”来解释屈原自沉的行为,不能让人信服。既然看轻了升降,又何须自沉,何必自沉呢?此困惑之一。

于是,有人说,屈原因为爱国,才不忍去国。于是,两千年来,屈原被定格为伟大的爱国诗人。既是爱国,那么第二个问题又出来了。

二、爱国与报国

提起屈原,大家都在爱国上说事。既然爱国,为何不去报国,为国家做点事情?既然心系怀王,眷恋祖国,为什么不坚持去做事情?战国时期,与屈原同时代的人,都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奔走效力,屈原为何不作为?

当然,从史料文本可以读出,楚王不用屈原。但是,疏远、流放,也是一种用法而已,不是贬为庶民,彻底不用。等待、忍耐一些日子,也许会再次被启用到重要的位置上。

也有一种说法,屈原与楚王同宗同姓,屈原的不忍离国而去,不仅有爱国主义思想,而且又有爱族的伦理色彩。但爱国也罢,爱族也罢,总是要为国家为同族做点事情,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远远不够。

那么,在那种情况下,屈原又做了些什么呢?

三、自杀与自弃

从史料上我们看到,屈原是顷襄王听了令尹子兰、上官大夫的谗言后被放逐出朝。他到了放逐地,见到一位渔翁,简短地对话中,充分表明自己的清高,写下《怀沙》后自沉汨罗江而死。

在《怀沙》赋中,屈原多次表明自己如何有才,如何被嫉妒冤枉,如何忠厚仁义、如何悲愤不平,不遇明主,世道如何黑暗,自己如何高尚、举世无双,如何是千秋万代的榜样,等等。为便于阅读,兹翻译如下:

灿烂初夏呀,草木莽莽。悲伤满怀啊,急来南方。

眼前茫茫啊,寂无声响。我心悲慨啊,昼夜漫长。

扪心自察啊,蒙冤凄惶。削方为圆啊,法网难张。

弃正从邪啊,君子所弃。规矩做人啊,不忘初念。

禀性忠厚啊,君子称赞。巧匠不砍啊,谁知规矩?

置黑暗处啊,花纹不显。明目一瞥啊,盲人不见。

混淆黑白啊,上下颠倒。凤凰囚笼啊,野鸡飞跳。

玉石掺杂啊,一同衡量。结党嫉妒啊,莫知我衷肠。

任重道远啊,崎岖不畅。身怀美玉啊,向谁献上?

群犬狂叫啊,少见多怪。诽谤英俊啊,小人丑态。

外粗内实啊,莫知我异彩。璞玉未雕啊,莫我肯知。

重仁修义啊,忠厚加强。虞舜难遇啊,自信安详。

古今不同啊,哪知缘故?汤禹遥远啊,渺茫难追。

悲愤不平啊,忍愤自强。越挫越勇啊,后人榜样。

顺路北行啊,夕阳无光。强作欢颜啊,直面死亡。

尾声:

浩荡沅湘啊,翻波涌浪。道长昏暗啊,前路茫茫。

情操高尚啊,举世无双。伯乐已死啊,谁识骏良?

人生一世啊,命运无常。内心坚定啊,行动铿锵!

谁知我忧啊,难诉衷肠。世道混浊啊,人心难防。

终免一死啊,岂能无疆?明告君子啊,我为榜样。

类似这样的悲愤和苦闷,无人理解,没有知音,在他的作品《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中,连篇累牍,俯拾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牢骚哀怨,何补于国?何补于世?真是应着毛泽东的那句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屈原写下《怀沙》赋后,乃怀抱石头,自沉汨罗江而死。

死亡是解决愤懑最好的方法。人死如灯灭,什么郁闷也没了。

但自杀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为了解脱自己,把悲哀留给活着的亲人。

自杀又何尝不是一种自弃?抛弃君主、抛弃国家,也抛弃自己的满腹经纶,更是对自己才华的不自信。

此外,在屈原身上,还有一些问题让人产生疑问:

1.屈原的抗压能力如何

屈原总共被贬黜几次?刘向《士节》记载两次,《史记》交代含糊,最多也只有三次。当时,屈原已经五十多岁了。一个年过半百之人,三次打击都承受不了?我们不得不怀疑屈原的抗压能力,不得不怀疑屈原的性格是否如他自己所说,真的那么坚毅?

2.屈原的人脉能力如何

人脉是一个舶来词。不必用严肃的学术性语言定义,通俗点讲更容易理解,这就是网上所说的:

何谓人脉:①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②人脉不是你和多少人打过交道,而是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和你打交道!③人脉不是你利用了多少人,而是你帮了多少人!④人脉不是有多少人在你面前吹捧你,而是有多少人在背后称赞你!⑤人脉不是辉煌时有多少人在你面前奉承你,而是在你落魄时多少人愿意帮助你!

拥有人脉须做到:①会换位思考。②会适应环境。③学会大方待人。④会低调做事。⑤会赞美他人。⑥学会对人礼貌。⑦学会检讨自己。⑧学会感恩。⑨学会遵守时间。⑩常怀一颗平常心。[11]学会忍耐。[12]记得信守诺言。[13]记住言多必失。[14]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那么我们再看看都有哪些人说屈原的坏话。统计一下,前前后后,贵族有上官大夫、靳尚,高层有宰相子兰、司马子椒、宠妃郑袖。有名有姓的也只有这五个人。何况最高统治者楚怀王、顷襄王只是听信谗言后才疏远放逐屈原的,没听谗言之前,对屈原还是比较理解的。那么,楚国作为一个国家,官员恐怕不只这么多吧?在屈原蒙受冤枉之后,就没有正直之臣出面申辩?难道那么大一个楚国,大臣们全是一群嫉贤妒能的小人吗?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主持正义?令人不得不产生疑问。也许历史上的楚国,真就这样。

3.屈原的交际能力如何

屈原画像

这也是人脉的内容。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屈原的行事风格。劝谏君主时,直来直去,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说话做事从不拐弯抹角,而且刚正不阿、正颜厉色。因为有才,自视清高。从来不会去赞美同事、表扬下属,因为那些工作是他们应该做的。原则性极强,刻板直正,从不含蓄变通,甚至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正如司马迁所写的那样,上官大夫见到他写的文稿去抢时,他严正制止,决不退让,不容任何人将自己的功劳据为己有。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是一个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忠厚老实人。从不干违法乱纪之事,即使在河边走,也不会弄湿鞋。

他工作一帆风顺,得心应手,一路平坦,于是在遇到挫折之后,肯定是反应强烈!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这类哀怨的话出自他之口,就自然而然了。

与人沟通不畅,自傲清高,没有一个可以说说真话的人,更别谈知音了。因为没有可与倾诉之人,于是在文章中喷薄而出,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我好,我是对的,我有才,我有德,我有能!你们嫉妒我,错!你们不用我,错!你们冤枉我,错!

其实,屈原何尝不是一个旷世孤独的奇才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