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朱明尧
泱泱诗国,中华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无不一面孕育着诗情,一面又为诗词所描绘,两相辉映。举世闻名的钱塘江潮,历代观潮诗人、词家对它的吟咏,同样属于这种情况。
钱塘江潮水浩瀚广大、雄壮多姿,吟咏钱塘江潮的诗词也视角多面、内容丰富。数百上千之相关作品,成为钱塘江“潮文化”的主线和瑰宝。
阅读《钱塘江潮诗词集》,将会使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让大家走进历史的长廊中,聆听骚人墨客的吟咏。为便于读者的阅览,就集子中的基本内容作以下一些轮廓性的介绍。
一、绘形绘声,为钱塘江潮作千余年的“摄影录音”
钱塘江潮诗情浓、画意美,是雄壮的诗,是壮丽的画。涌潮未来时:“不知来远近,但见白峨峨”(唐·朱庆馀) ;“海门青一点,遥指午潮生”(明·胡奎) 。涌潮来时:“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唐·宋昱)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宋·苏轼) ;“鱼鳞金甲屯牙帐,翻身却指潮头上”(明·徐渭) 。听其声:“万人鼓噪慑吴侬”(宋·苏轼) ;“涌云噫气声怒号,万马驰车随霹雳” (宋·杨时)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唐·李廓) ;“声震山河欲动摇” (元·陈基) 。观其形:“激流起平地,吹涝上侵空” (唐·宋昱)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支。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宋·苏轼)” ;“鲸波吼夜千兵合,雪浪翻空万马奔”(明·苏平) 。
古代诗人词家写钱塘江潮诗词,往往感叹“每恨形容无健笔” 。但是,流传下来的篇章,也不乏精品之作。近代至现代差不多已进入各种唐诗选本、唐宋词选本、宋诗选本和山水诗选本、咏物诗选本印行的钱塘江观潮诗词,可列为中国诗史上优秀作品的有20 多篇。例如: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词;唐代孟浩然的《渡浙江问舟中人》诗;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诗;唐代朱庆馀的《观涛》诗;唐代宋昱的《樟亭观涛》诗;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宋代陈师道的《十七日观潮》诗;元代仇远的《观浙江潮》;清代黄景仁的《观潮行》和《后观潮行》(袁枚称其是“观潮七古冠钱塘”) ;清代施闰章的《钱塘江潮》诗(沈德潜评它为“五字千古”)…… 就是这些形神兼具的名篇,印录在数百万以至上千万册古代诗词选本中,成为钱塘江潮的千载“历史画卷”和“艺术名片” ,影响广泛而深远。
二、唯心唯物,探究钱塘江潮水的成因
钱塘江潮水的成因,不但汉代唯物主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率先探求,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于《水经注·渐江水》中作过记载,而且在众多诗人词家的作品中也反映了这种“怪异”与科学的探究。
一些诗词中反映了对江潮成因的不解或迷茫:“毕竟朝昏谁主掌? 好骑赪鲤问阳侯(水神名)” ;“天然与禹凿(人工所为) ,此理遣谁寻” ;“谁穷造物意? 拟方郦元经” 。海神的传说、怪兽的传说、伍子胥“驾潮”的传说造成了钱塘江潮成因的神秘感,神话故事演变为迷信,有些缺少自然科学知识的诗人词家,也在他们的观潮作品中反映了迷信的色彩。如宋代曾丰云:“海涨为潮在在均,浙江别有主潮神。”但是,绝大多数的诗词作者,是怀着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来“写”潮的。唐代宋昱云:“翕辟乾坤(自然界)异,盈虚日月同。”元代张舆云:“自是乾坤通气脉,应非神物作波涛。”元代钱惟善云:“顾兔(月亮)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他们都否定了神物说。并且,诸多诗人对钱塘江潮为吴越时伍子胥、文种“神灵”作威的说法,也仅看作是一种神话,实际予以否定。“欲招白马今无迹,莫信鬼神尚有灵。”(明·贝琼)“吴颠越蹶曾几时,前胥后种谁见知?” (清·黄景仁)钱塘江潮除日月引力特别是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之“共性”外,钱塘江外宽内窄,形成“喇叭口”的独特地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亦可称为“个性”或“特殊性” 。这点,一些古代诗人也多少认识到了:“寻思物理真难测(判断) ,随月亏圆亦未通”(宋·蔡襄) ;“ …… 练光一线海门裂,浪花蹴起银山高…… ” (清·周思兼) ;“怒势豪声迸海门,地卷银山万马奔”(宋·米芾) ;“吴越山高紫翠重,浙江东下竦双峰” (原指龛山、赭山的对峙,古时泛称“海门”) ;“峰前忽涌东西白,飞舞潮头万玉龙” (宋·曹勋) ;“海门山到富春江,碍石冲沙水几湾。不是此江故盘曲,雪涛何得记吴峦”(宋·方回) 。
三、治塘治潮,寄托钱塘江两岸人们的愿望
中国古代诗词,有着相当程度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反映了人民的甘苦和心愿。咏钱塘江潮诗词作品也是这样。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为官时,就十分关心水利、农业和民生疾苦。友人元稹致书白居易有句:“为问西州罗刹(钱塘江古代别名罗刹江)岸,涛头冲突近如何?”白居易作了一首《寄微之》七律作答:“君问西州(杭州古代别称)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嵌空石面(石塘堤)标(防击)罗刹(钱江涌潮) ,压捺潮头敌子胥。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 谁知太守(即诗人自己)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余。”前面六句,显然是说修筑江塘的安全,后面两句表示他“从政”观点的一贯及坚定(白居易到杭州前40 多年的大历十年七月,史载有过“杭州海溢”) 。
“滔滔钱江水” ,一旦发生潮灾为患,也会变成“滴滴灾民泪” 。不少古代诗人对此发过感叹,同时表达过“安澜”的愿望:“东海若知明主意(假托于君王) ,应教斥卤变桑田”(宋·苏轼) 。
防治钱塘江潮水为患,关键在于建设捍海石塘,使之“力障狂澜扶砥柱” ,保障一方平安。清代海宁人查慎行写有一首《海塘叹》七律:“沙崩岸坍风驾潮,潮头势与城(海宁城)争高。愚公移山或可障,精卫填石诚徒劳。海若东来神鬼泣,尾闾南泄鱼龙逃。邑兴大役官(地方官)乏费,行矣板筑须时操。”表达了他那只有持续不断维修海塘方可奏效和应对修塘时关心操劳的观点。近代海宁人朱起凤(著名训诂学家,编纂《辞通》24 卷)20 世纪初写有《捍潮》七律:“不是银塘万众修,岂能砥柱镇中流? 浪随鲸背高低落,工集鱼鳞(鱼鳞大石塘)上下周。千里封圻资(凭借)保障,百神川渎切怀柔(使“海神”也“归附”了) 。桑麻冀卜丰年兆,击壤欢腾薄海讴(海浪也随着“歌唱”) 。”这首诗表达了海塘是万众修、修海塘是为了万众之安全和生计的观点。
四、变异变迁,记载了“观潮胜地”从杭州到海宁(盐官)的“落户”
钱塘江潮水的观赏佳地,明代以前在杭州,咏潮诗词因此也多半产生于杭州。明代嘉靖时“海决” ,江道逼至海宁(盐官)城下,在南门城楼上便可看到“海潮落岸,怒涛若雪山驾鳌,雷奔电激”的潮景。嘉靖年间的海宁籍进士许相卿,就写有《南城楼观海》七律;明朝初年著名文士高启,也写有《登海昌城楼望海》一首五言古体诗。到清代道光时,应时良《观潮》七言古体诗中咏道:“江涛汹涌未相似,奇观独让盐官州(汉末至宋代,海宁曾名盐官县) 。”清代阮元《海宁州观潮》云:“难为龛赭东南路,怕听盐官日夜雷。”这些都反映了“观潮胜地”已“落户”在海宁盐官。
五、江潮人潮,描绘观潮的风俗习惯
唐宋起,观赏钱塘江潮风光已是沿江人民(主要是杭州人)的一种习俗,外省籍也有仰慕参观的(如著名诗人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等) 。唐代徐凝《观浙江涛》中写道:“钱塘郭(泛指城)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姚合《别杭州》五言绝句中云:“醉与江涛别,江涛惜我游。他年婚嫁了(儿子娶妇、女儿出嫁以后) ,终老此江头。”北宋苏东坡所写近十首观潮诗词,已反映出观钱塘江潮是农历八月中秋后的季节盛事。至南宋,由于宋室南渡,以临安(今杭州)为都,观潮之风更推向顶峰,又是水军检阅,又是“吴儿弄潮”表演。明清之后的许多观潮诗词作品中,对观潮风俗习惯有着更多的形象描述。如写海宁观潮盛事,以彭孙贻的七言古体《观潮作》为最,长达四十二行,从诗中可以看到观潮人包括了“三吴仕女” 、“野卉村姑” 、“蒲团老纳”和“襁负儿童”等等,已是“人声雷鸣不见海,肉屏风立周遭在” 。
六、相辉相映,记叙观潮胜地的人文景观
于杭州,观潮诗词中多写了郡亭、樟亭、望海楼和六和塔、安济亭。而于海宁,观潮诗词中多写到了海昌城楼、白石台(乾隆曾于此观潮) 、尊经阁、天风海涛亭(孙中山曾于此观潮) 、鱼鳞石塘和占鳌塔(镇海塔)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增添了观潮趣味。清代周思兼《经阁观潮》五绝云:“阁中圣贤书,阁外沧溟水。更上一层楼,大哉观止矣。”清代蒋英(女)《长相思·春日登镇海塔观潮》词中有句:“轩窗曲折,铃铎丁当,浮屠(塔)高接云霄,绝顶升猱。看门开龛赭,滚滚银涛,目荡复神遥。依栏杆,吼听蒲牢。…… 登临处,长天泬寥,喜狂澜春闲,势更滔滔。”
钱塘江潮孕育了无数观潮诗章,观潮诗词的流播,为观潮人平添了观赏乐趣和美感,又为“潮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还要补叙一下:潮汐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一种“物质运动” ,人的外部世界千姿百态的物质运动,往往会反映到人的精神世界中(自然,人本身的感知感受,会因时代、阶层、职业、经历境遇和文化层次的不同而相异) 。观潮汐所产生的精神(气) ,西汉时枚乘的《七发》中曾经形象地插叙过。孙中山于1916 年海宁观潮后的一封信中曾说:“有得陪观浙潮,洗涤怀抱…… ”“洗涤”也就是一种精神感受。他题写“猛进如潮” ,也是阐发一种精神和希望。
历代诗人词家钱塘江观潮诗词作品中反映的“潮精神” ,可以大致概括为:
(1) 猛进的精神:“壮志酬宗悫(宗悫,南北朝人,曾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真乘破浪风”(清·钱尔复) ;“破浪平生志,何时鼓画桡(启动船只开航行驶)” (清·蒋学坚) ;“因君(潮)生壮思,万里破长风”(清·彭孙贻) 。
(2) 勇敢的精神:“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宋·潘阆) ;“侬自年年弄潮水,生来从不识风波”(宋·徐宝幢) 。
(3) 坚毅的精神:“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 (平坦大道是从历险中取得)(清·郑板桥) 。
(4) 惜时的精神:“愿君闻此(潮声)添蜡烛(催试官加夜班批试卷) ,门外白袍(入试学子)如立鹄(在等候、盼望)”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宋·苏轼) 。
(5) 博大的精神:“壮哉大地俱王封(都是国家统一的地域) ,三山六水一天下” (清·毕松) 。
(6) 正义的精神:“壮志死不休,千年如隔辰” (唐·韩愈) ;“忠魂与潮汐,万古不消沉”(元·廖毅)
……
观潮原是兴趣活动,古代诗人词家引“潮”入脑后产生的这些观感、意识,应该说是进入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后世人们,也可以“古为今用”地吸收借鉴,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遗产。
2012年3月
(作者为浙江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