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攻宜阳

战国策译注 作者:注 著,王延栋 译


秦攻宜阳

【导读】

本篇选自《东周策》,事在公元前307年。东周君臣研究当时秦进攻,韩防守,楚将救韩的紧张形势,估计秦必不惜一切坚决攻下宜阳。东周劝楚虽出兵而不参战,使秦、韩死拼。秦攻下宜阳,韩大败而秦已疲敝不堪,周劝楚在此时出兵。这时韩送重宝给楚,秦连忙把一块地送给楚。楚兵不血刃而受益,很感谢东周。这场恶战确属事实。至于说东周居然起那么大的作用,恐怕未必;秦拿魏国的地方送楚,也不见得可能。

秦攻宜阳[1],周君谓赵累曰[2]:“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3]。”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4],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5];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6],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7],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8];无功,则削迹于秦[9]。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10]。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11]?”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12],官为柱国[13],战而胜,则无加焉矣[14];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15],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16],必以宝事公[17]。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18],亦必尽其宝。’”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19],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20]

【注释】

[1]宜阳:韩国邑,在今河南宜阳西北洛河北岸。此地形势险峻,为韩国西部边陲军事要塞。 [2]赵:鲍本作“周”。周累,当为东周臣。 [3]拔:攻取。[4]材士:勇武之士。 [5]公仲:韩国公族,名朋。又称公仲侈、韩公仲。任相国。 [6]景翠:楚将。 [7]甘茂: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仕秦,武王时为左丞相。一说,甘茂本齐人。羁旅:寄居作客。 [8]周公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东北),称周公。武王死后,曾由他摄政,长期主持国政。此句意思是如果有功将为秦相。 [9]削迹:灭迹。此句意思是如果无功将不得立足于秦。 [10]义:通“议”,谋划。鲍本作“议”。 [11]且:将要。奈何:怎么办。 [12]执圭:楚国最高爵位,意为执圭而朝。 [13]柱国:楚国最高武官名,相当于大司马。 [14]无加:无以复加,到头了。 [15]吴补:“背”下或有“之”字,或“秦”下复有“秦”字,“援”字或作“拔”。劝之避秦兵,待秦既拔,然后进兵乘其敝。 [16]弊:疲惫。[17]事:侍奉。此言贿赂。 [18]公中:即公仲。鲍本“中”作“仲”。慕:思,即估计。乘秦:指乘秦之弊。 [19]遽:急速。效:献出。煮枣:郭希汾曰:当为魏地,秦无由献之也。煮枣在今山东菏泽西南。 [20]德:感激。

【译文】

秦国进攻韩国的宜阳,东周君对周累说:“你认为这件事会怎么样?”周累说:“宜阳一定会被攻下。”东周君说:“宜阳城纵横八里,勇武之士十万,粮食可供数年之用,公仲的军队二十万;景翠带领楚国的军队到陉山救援,秦国一定不会有收获。”周累说:“甘茂是寄居秦国的人,攻打宜阳如果能建立功勋,那么他就成了周公旦一样的人;如果攻不下宜阳,那么他就不能在秦国站住脚。秦王不听群臣贵族们的建议去攻打宜阳,如果攻不下宜阳,秦王会感到耻辱。所以我说能够攻下宜阳。”东周君说:“你替我考虑,该怎么样呢?”周累说:“您对景翠说:‘你的爵位为执圭,官职为柱国,就是打胜了,也不会再有所得;如果打不胜,就会战死。不如避开秦兵,等秦国攻下宜阳,你再出兵。秦国担心你趁着它疲惫时进攻它,一定会拿出宝物来贿赂你。公仲认为你是为了韩国去进攻秦国,也一定会拿出所有宝物。’”

秦国攻下了宜阳,景翠果然出兵了。秦国害怕,马上献出煮枣城,韩国果然也献出贵重的宝物。景翠从秦国得到了城邑,从韩国得到了宝物,因而感激东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