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蠙
【张蠙】字象文,清河(今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人。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曾官校书郎、栎阳尉、犀浦令。后避乱入蜀。王建自立,蠙任膳部员外郎、金堂令等职。
登单于台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这首诗是作者的成名作,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蠙生而颖秀,幼能诗,作《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之句,为世所称。”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照引不误。可见此诗并非亲登单于台(故址在呼和浩特),而是命题作诗。诗中情景是想象、是造景,所以有盛唐气象。
“边兵春尽回”二句,写独上高台。首句写春日回军,边塞平安无事;次句“独上单于台”,人独上高台,对天地茫茫,自然百感交集,何况是登单于台呢。“单于台”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胡汉分治政策下,创立的用于专管其他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长官称大单于,地位仅次于皇帝,大都由宗室担任。所以“单于台”三字,能唤起历史的记忆,且有异域情调。
“白日地中出”二句,写北国风光。造句好的学生,就是作文好的学生。这两句是作者读书受用的结果,至少“白日”“黄河”对举,就出自王之涣《登鹳雀楼》。习作不怕模仿,但要模仿得好。首句中“地”指当地,日从此出是不可能的,作者偏要这样说。正如曹操说“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是从大海里出来的一样。诗中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黄河天外来”是夸张,语出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将进酒》)明代胡应麟赞道:“唐诗之壮浑者终于此。”(《诗薮》)
“沙翻痕似浪”二句,写沙塞景色。出句抓住了沙漠景色的一大特点,就是在风力的作用下,流沙呈现出有规律的、波浪起伏的形状;对句“风急响疑雷”,这个是丰富想象力的结果,作者一定读过岑参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类诗句,然后想象出风的声音,也许他曾听到过像雷一般的风声,这里就用上了。
“欲向阴关度”二句,写北眺阴关。阴山在单于台北面,敕勒川在焉。“阴关”即阴山的雄关。上句说欲度,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即身未动意先度。读者正在想他如何度关,殊不知结尾转折,而且一转即收:“阴关晓不开”,但见雄关如铁、紧闭不开,是养兵千日、戒备森严景象。
李白写《蜀道难》,并未穿越过蜀道(他是从长江三峡出川的);写《梦游天姥吟留别》,只是梦游;艾青写《火把》,从未见过火把游行。清人黄周星说:“此地几人能到?读此诗,仿佛如目睹矣。”(《唐诗快》)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于作诗的重要性。
夏日题老将林亭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老将亭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退休将军的宅院。论者或引《五代史》记前蜀主王建“多忌好杀,诸将有功名者,多因事诛之”。以为讽君主寡恩,是找话说。此诗不过写退休的冷落,是正常现象。今人写退休领导干部云“荧屏不上昔时影,无奈街边看下棋”“独有菜农曾见识,招呼犹喊旧官衔”也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当事人自己把心态摆平。
“百战功成翻爱静”二句,写老将晚年好静。深得人情,“百战功成”是出生入死的功臣,也是战争的幸存者。战争幸存者都珍惜晚年的宁静,不喜欢凑热闹,拒绝看战争片(一是感到假,二是感到难过)。一个“翻”字,表明真实情况与人们对老将的想象截然不同。“侯门”指老将亭林,汉初功臣封爵第二等为侯,可见诗中老将功勋卓著,“渐欲似仙家”,是没人上门的俏皮话。因为除了访谈,找他没用。
“墙头雨细垂纤草”二句,扣住“爱静”写亭林景物的幽静。深得物理,宅院的墙头长草,是听其自然的缘故,在细雨霏霏的天气,小草就顺墙头垂下来。不是年久失修,而是老将好静使然。“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中有池水,有时轻微的旋风,会把水面的落花团在一起,仿佛是有意而为,更显出园林的闲静。《分类诗话》载,前蜀后主王衍与徐太后游成都大慈寺,见壁上题有这两句诗,赏叹良久。是观察入微,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渐启放翁如“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之类。
“井放辘轳闲浸酒”二句,写老将的生活趣味。虽然都是些小趣味,却表明主人公对生活的热爱珍惜。出句写老将发明的一种凉酒的办法,当然是在夏天,就像今人想喝冰啤,没有冰箱,即取深井之水以凉之。“笼开鹦鹉报煎茶”,写另外两种生活情趣,一是养鸟,而且是鹦鹉之类能言的鸟,假如养的是鹩哥(更会说话),也可以写成鹦鹉,因为字面好看;二是研究茶道,这也是取静的好办法。作者把两个情趣合成一句,说老将开笼放鸟出来活动,鸟儿即鹦鹉却说起“请喝茶”之类的话来。
“几人图在凌烟阁”二句,是顺手一击的讽刺。“几人”不是诘问或反诘,是说“图在凌烟阁”中的部分人,“凌烟阁”是唐初陈列开国功臣画像的专馆,《新五代史》载蜀王建五年曾起扶天阁,画诸功臣像。“曾不交锋向塞沙”是说这当中有些人,根本没有战功。有人把这两句讲成:在凌烟阁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可诗中老将不在画中,这样说便是无的放矢。这两句其实是顺手一击,讽刺有些声名显赫者,其实不符。而“百战功成”的老将,则早看破一切,不屑攀比,故“翻好静”。
近人俞陛云评:“此诗在唐律中非上乘,惟第四句传诵一时耳。七律中如‘绿杨花扑一溪烟’‘芰荷翻雨泼鸳鸯’‘鸬鹚飞破夕阳烟’,虽佳句而有意雕琢。张诗‘水面回风聚落花’七字,妙出自然,但三句之墙头纤草,五六之浸酒煎茶,皆寻常语,结句亦无深意。”(《诗境浅说》)其实把此诗看轻了。若把这首诗看成为老将鸣不平,倒也无话可说;若把这首诗视为老将“不在意”,则唐诗有几人能达到这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