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 东风回首尽成非

人间惆怅客 此生不负卿:纳兰词传 作者:吴玲 著


第一节 别有根芽,不是人家富贵花

千百年来,诗词歌赋是骚人墨客畅抒情怀的一种文字表现形式,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闷烦忧,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壮志未酬,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切祝福。

唱和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豪迈奔放;低吟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辛弃疾,清丽婉约……词,既有千娇百媚,又有荡气回肠。

寻其开端,可追溯至梁代,初兴于晚唐,于宋代发展至鼎盛,因此常被称作“宋词”。句子或长或短,韵律千变万化,节奏抑扬顿挫,可歌可和,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其神韵不逊于元曲,格调不亚于唐诗,瑰丽绚烂,千姿百态,令人不得不叹。

可惜,蒙古入侵中原后,宋词受到冷落,在元明时已然不似从前,呈衰落式微之态。几百年间,几近沉默无声,直到清朝建立后,终是打破了长久的沉寂,宋词得以“中兴”。大批词作家纷纷崭露头角,他们承前启后,推动着宋词重归极盛。众人中,纳兰性德是佼佼者,被誉为“清朝第一词人”。

纵观纳兰一生,喜忧参半,苦乐相依,不妨从其生命最初的那一点说起。

历史中的星星点点,看似渺小无奇,殊不知何年何月便会成为千秋伟业的发端。在漫长的连年征战后,清顺治十一年(1654),清朝贵族以血肉之躯在中华大地建立起大清王朝,奠定了难以撼动的统治地位,中国也由此开始了新阶段。

外部战争收尾后,政权内部纷争不断,其残酷激烈程度持续升级,最终顺治皇帝福临扳倒摄政王多尔衮,守住了皇位,也得了安稳。亲政后,顺治帝接连推行改革措施,压抑许久的汉文化终得复兴,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崭新的王朝。

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正在于繁衍不停,生命不止。

在纳兰的故事开始前,不得不提及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名垂千古的康熙大帝。据史书记载,玄烨出生前,四周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不知起于何处,而他出生后,一团紫色祥云腾空而起,俯瞰整座皇宫。

玄烨是顺治帝的第三个皇子,他的降生给顺治帝带来的喜悦,已

不足以与顺治帝初为人父时相提并论。况且,玄烨的母亲是佟妃,而非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虽常说“母凭子贵”,但母亲是否得宠,也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命运。

早在一年前,顺治帝为了立董鄂妃为皇后,不顾情面地将当时的皇后废为静妃,帝王的爱是霸道的,他要与心爱的女人并肩,共赏这大好河山。谁知,满朝文武中的多数人对此极力反对,不得已之下,顺治帝只好作罢。一国之君,想要让心上人做皇后却有重重阻碍,顺治帝岂会开心。玄烨的降生,即便有祥瑞之兆,他对此也是漠不关心。

朝堂之上,百官朝贺,顺治帝却无半点愉悦的神情。望着或真情或假意的臣子们,顺治帝发现有一人的喜悦是出于真心,那便是纳兰明珠,也就是纳兰性德的父亲。实际上,他的愉悦几分来自新皇子,更多的则是听闻新婚妻子已有身孕,难掩为人父的激动之情。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虽不能分担妻子的辛苦,但纳兰明珠一边尽心于工作,一边悉心照料待产的妻子觉罗氏。在丈夫和家人的呵护下,觉罗氏愈发显怀,孩子吸取着母亲的营养,慢慢成形,伸展出四肢,新生命由此孕育而生。

历史的更迭,得益于生命的延续,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子嗣更是至关重要。腊月十二,正是寒冬最冷之际,纳兰明珠的家中却因为孩子的降生而喜气洋洋,充满暖意。这一年,纳兰明珠二十岁,妻子为他生下长子。他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在怀中,情不自禁落下泪来。初为人父的喜悦,难以形容,哪怕以天下与之相换,他也不肯。

生命的最初,谁也不可预知其结尾如何,但走过人生几十载之后,

又不禁感叹,此时怎会想到那个啼哭的男婴,在时光的雕琢下,成为名满古今的词人,几千年光阴都难以磨灭其荣光。即便是纳兰明珠,身在相位十三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极一时,都不及儿子盛名的一点余晖。

平复了激动的心情,纳兰明珠开始思索该如何为儿子取名。满族人素来有以景物、季节和动物为新生儿命名的传统,但纳兰明珠身在中原多年,对汉族文化情有独钟,最好藏书。对于儿子的名字,他想在遵循旧制的同时,摒弃粗鄙的一面,为了能两全其美,他苦思冥想,慎而又慎。最终,因为儿子出生于冬季,便暂时给他起了一个乳名,即冬郎。至于大名,来日方长,再做定夺。

当时纳兰明珠承袭父亲爵位,担任云麾使一职,位卑权轻,却也足以保证生活无忧。在父亲和母亲的庇护下,冬郎自由自在地欣赏着四季风景,感受着万物变幻。每一日的光景,悄无声息间,慢慢沉淀,于未来某一日,酿为诗篇。

玄烨的出生,奠定了康乾盛世;冬郎的出生,则为宋词开辟了新的疆土。巧合也好,天命也罢,二人于同一年降临人世,朝着不同的轨迹前进,一为天子,一为臣子,命运交错中,道不尽是是非非。

第二节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细数一生繁华,想来童年最是无忧,不懂悲欢,不知离愁。情爱为何物,志向又为何物,都不及窗外翩翩起舞的蝴蝶有趣。

知之甚少,反而更快乐。

纳兰性德的童年,在父母的庇护下,充满欢声笑语,他尽情享受着幼年时光。父亲纳兰明珠,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可谓顺风顺水,节节高升。他的平步青云,为纳兰性德提供了优渥的生活,当贫寒之家的孩童还在为一口饭哭闹时,他已坐拥富贵荣华。

不必为生计烦忧,不必因父母辛劳伤怀,纳兰性德是幸运的,也是与众不同的。原本,凭借贵族子弟的身份,他完全可以做个纨绔子弟,养尊处优,惬意悠闲,他却选择过不一样的人生。

人生不尽相同,大抵是缘于选择各异,在无数分岔路口,去往不同方向。

纳兰性德自幼对文史经典情有独钟,他能在日后如此出类拔萃,与父亲的教导息息相关。纳兰明珠本身就对汉族文化有近乎痴迷的热爱,虽身为满洲贵族,却深受汉族文化濡染。

青年时,纳兰明珠就痴迷于汉族传统文化,被汉族传统书画奠基所吸引,不论是住处还是办公场所,都有大量书籍,他时常手不释卷,如痴如醉。他对汉族文化的执着追求,在当时便备受人们的赞赏,人人皆知纳兰明珠对汉族文化的重视。

想必是深切了解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纳兰明珠希望冬郎能够同他一样,深入其中去感悟。纳兰明珠对儿子抱有殷切期望,他不愿儿子庸庸碌碌度过一生,无论是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还是只知蛮力的赳赳武夫,都不该是冬郎走的路。

纳兰明珠颇有远见,在冬郎小小年纪时,便开始让他接触汉族文化,希望他终有一日,可以凭借自身的才华,通过科举考取功名,甚至希望他能够在文化上有所成就。向来,满人以威武雄壮而风貌不文的形象示人,纳兰明珠希望儿子能够摆脱这样的定式。

满族以武力征得天下,受战争洗礼,尚武而轻文。然而,入主中原后,境况已今非昔比,太平代替动乱,想要继续以蛮力治理国家,长远来看,是行不通的。“马上可得天下但不能治天下”,想要统治幅员辽阔的大中国,传统汉族文化才是关键所在,所以如何笼络深谙汉文化之道的儒生,成为重中之重。

毫无疑问,科举制是极为有利的手段。顺治帝当政时,科举制度得以恢复,不过唯有汉人可以参加考试,满族旗人不准参与。顺治八年(1651),礼部向皇帝建议,八旗子弟中精英不在少数,亦可同汉族科举一般,设立乡试和会试,择优选拔人才。自此,满族八旗子弟同汉族人一样,可以由科举入仕。

不过,满汉依旧有别,遵循“文事不妨武备”的理念,八旗子弟凡是想要参加科举,需要先进行骑马射箭的测试,只有骑射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考试。先武而后文,武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清朝沿用明朝体制,官方不设小学,家境优渥的人家可以聘请教师,在家设立私塾,一来满足自家子女的教育需求,二来可以兼收亲邻家的孩子。那时,纳兰明珠虽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并非一般家庭,他为冬郎请来老师,在家接受良好的教育。

为了让冬郎能文能武,在他五六岁时,纳兰明珠便让他开始接受基本的教育。武有骑射技艺和兵法知识;文有满、汉两种文化,教他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作为启蒙教育。冬郎自幼文武兼修,自能从容应对未来的考试。

武能磨炼人的意志,文能修养人的身心,一张一弛,内外兼具,对冬郎影响至深。他小小年纪,便知刻苦勤勉,读书习字乏累后,就去练武,练武结束后继续读书,这样的生活充实又满足。虽样样勤加努力,可对冬郎而言,骑射技艺纵然有趣,也无法与文字典籍相比。有其父必有其子,自从与文字开始接触,冬郎便对书本爱不释手。

童年的际遇直接关乎人的一生,在这几年之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都在慢慢沉淀,并决定着未来的人生走向。

第三节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

孩童懵懂无知,他的目光该锁定于何处,又该往何处奋进,都需要有人在前方引导。

丁腹松,字公木,北京通州人。三十岁考中举人,奈何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之下,便弃了做官的念头,赋闲在家,做个教书先生。他学识渊博,却因不懂趋炎附势而耽误了前途,耿直清高的读书人,不屑于攀附权贵。

纳兰明珠极为认可丁腹松的人品和学识,所以当冬郎到了读书识字的年纪时,他专程请丁腹松担任冬郎的私塾教师,将儿子启蒙的重任托付给丁腹松。纳兰明珠对丁腹松信任有加,丁腹松也没有辜负他的一片厚望。

纵然冬郎是贵族公子,但丁腹松依旧对其严格要求,常因其不足之处而严加训斥,丝毫没有顾忌他的身份。与此同时,丁腹松也不忘时刻勉励冬郎发愤图强,有朝一日凭借真才实学考取功名。纳兰明珠对丁腹松的做法十分满意,时常不忘叮咛冬郎要尊敬老师,听从他的教导,早日成才。

在丁腹松的教导下,冬郎开始熟读识记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广泛涉猎,此外,练习写作八股文是重中之重。对于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通往仕途的必经之路,而八股文则是一道关卡,唯有写好八股文,才有机会金榜题名。

古代,八股文有明确而严格的特定要求,从行文开始到结束,都需要符合规定。八股文由八部分组成,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每股对格式和字数亦有限制,不是任由学子随意发挥。

“破题”,是用两句话解释题目的意义;“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做进一步阐述;“起讲”,是进入议论部分,开头有固定的词语,如“意谓”“若曰”“以为”“且夫”以及“尝思”等词;“入手”,是承接“起讲”而对自己的思想加以阐述。直到“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才是文章真正的主体部分,其中又以“中股”为文章的核心及重点。

之所以称为“八股文”,在于“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股之中,每股都固定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共计八股,名字因此而来。

最初,八股文的字数是三百至五百字,顺治时期,定为五百五十字,到了康熙年间,增加到六百余字,后又一度变为七百字。行文注重章法与格调,议论说理为主,却又要兼顾骈体辞赋,一种新的文体由此而生,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

科举考试的题目来源于四书五经,而考生作答的内容也是如此,至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不允许显露于文章之中的。内容与形式死板僵硬,无形之中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为求取功名,从潜心研习四书五经,沉迷于八股文的写作,毫无意识自由可言。胸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以此奋斗终生,或许好,或许坏,大环境便是如此,身处其中,也别无选择。

莘莘学子之中,亦有纳兰性德的身影。他谨记父亲教诲,听从老师执导,勤勉好学,不敢有半点漫不经心。史书记载,他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而且有极高的领悟能力。

由于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丁腹松对世间红尘早已看破,他心怀佛道思想,算不得大彻大悟,也多了几分淡泊。在他的影响下,纳兰性德也会涉猎佛学和道家的著作,与几十年后的痴迷不同,如今的纳兰性德正处在昂扬的状态中,不知世故,也未经磨难,对于佛家思想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日后有一天,饱经世事的他识得了佛教的深奥。

英姿勃发的少年郎,刻苦异常,上苍回报给他的便是渊博的学识。

对纳兰性德而言,父母养育他成人,老师教导他成才,国君接受并助其实现理想,父子之情、师生之情、君臣之情,这是不可磨灭的三种情谊。

第四节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

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姓氏来源于家族传承,名号则往往承载着长辈的殷切厚望,盼其平安喜乐,盼其百岁无忧。

当年,纳兰性德出生时,父亲纳兰明珠反复思量,却未能想出一个好名字,只是起了“冬郎”这个乳名。转眼间,四季过了一轮又一轮,冬郎已不再是咿呀学语的小孩子,父亲决定要给他取个大名。纳兰明珠对儿子爱得深切,名字自然马虎不得,他翻阅四书五经,拜访高士大师,煞费苦心。最后,为冬郎取名为“成德”,自此,冬郎有了自己的名字——纳兰成德。

古时,读书人不但有名,也有字。纳兰成德,字容若,这是在他成年后,为自己定的。在佛教中,“容有释”又作“容有之说”,意为在正道之外容许有别的学说存在,而“般若”亦作“波若”,意为智慧、超世俗的认识,他取其中二字,可见其内心。

历经人生浮沉,他痴迷于佛教学说,追求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智慧。在纷杂世道间,他渴求真正的自我,奈何求而不得,可悲亦可叹。

无可解忧是日后的事,暂且不表,先看少年郎。

纳兰成德同出身一般的学子一样,刻苦读书,从未有半分懈怠。康熙十一年(1672),17岁的纳兰成德,以“补诸生”的方式,进入国子监成为一名贡生。作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是众多学子向往之地。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将应天府学改为国子学,这便是国子监的雏形。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顺治帝掌权后,汉族传统文化备受推崇,他重整北京国子监,设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大力扶持汉族文化。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是中央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随后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被选中者,必定是学富五车的栋梁之材,前途不可限量。清代,贡生分为六种,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每逢皇室庆典时,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还有一次加贡,由此选出来的贡生称为恩贡,部分先贤的后裔也可凭借恩贡进入国子监。

纳兰成德出身显贵之家,但他得以进入国子监,全凭个人本领。清朝初期规定,满洲、蒙古十六旗之中,每届只有两个名额可以入学,而且挑选的标准十分苛刻,“无论官兵子弟,不许瞻徇情面,择其资性颖秀,可以读书上进者”,先由各旗佐领、参领保送,随后再次经由考试一比高下。经过八旗官员“起送”后,还要通过国子监官员这一关,各种考试过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贡生。整个考核过程严苛有序,想要徇私舞弊,几乎无半点可能。

若是没有真才实学,想要蒙混过关,怕是痴人说梦。层层选拔,次次考试,稍有逊色,便会与国子监擦身而过。

纳兰成德凭借出类拔萃的文采,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可见其文采超凡脱俗。同样是肉眼凡胎,本质区别于胸膛中的一颗心脏以及与众不同的灵魂。

在入学国子监之前,纳兰成德便已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熟记于心,并已形成独到的见解,来到国子监之后,他的才华充分显露出来,始终是佼佼者。他文思敏捷,书法飘逸,时任祭酒的徐元文,对其格外青睐。

有些人生而卓尔不群,怕是注定的,比如纳兰成德。

第五节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初恋,两个字而已,却足以惊艳时光,温柔岁月。那个人,不过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粒沙,可对于恋上他的人而言,他举世无双,他自带光芒。

可初恋多离散,他日相逢,或喜悦,或心酸。毕竟爱过,曾得其偏爱,也曾倾尽慷慨,所以该如何来贺?

纳兰性德写下《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生于豪门,辘轳金井本是寻常之地,可这一次,却变得与众不同。金井周围的石阶上铺满落红,正是在此处,他与初恋情人相逢。爱情多变数,倾心投入也只落得人各天涯的结局,正如缤纷落英,有心挽留却无果。

四目相对间,眼波流转,却不知她是何心意,整颗心悬在半空,莫名地不安稳。呼啸而来的烦忧淹没了相逢的喜悦,不能多说,更不可多问。

是何人让纳兰性德喜一时又忧一时呢?

在清朝《赁庑笔记》中,记载了纳兰性德与表妹的爱情故事,喜怒哀乐皆出自她。

纳兰性德的表妹身世坎坷,自幼父母双亡,只好寄居在纳兰性德家中。幼时的玩伴,终有长大的一天,一个风度翩翩,满腹诗书,文章信手拈来,一个亭亭玉立,才貌双全,琴声动人,懵懂青涩的两个人,慢慢在亲情之上,多了爱情。

如此情投意合的两个人,却未能终成眷属,甚至连远远相望都无法实现。怪不得纳兰性德,怪不得表妹,怪就怪生不逢时。

八旗制度,是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军政合一的制度,以黄、白、红、蓝等四色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旗。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为了加以区别,旗人又分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如此一来,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在内,共二十四旗。

清朝的后宫之中,上到皇后下到宫女,全部来自旗人女子,绝无例外。从顺治开始,清朝有明文规定,凡是满族八旗人家中十三至十六周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选秀,选中者将成为皇帝的嫔妃或皇室子孙的福晋。如若未参加选秀,将终生不得嫁人。

作为旗人,纳兰性德的表妹别无选择,最终被选为秀女,不得不进宫。深宫深似海,天地本无界,可被选中的她,几乎没有自由,想要与心上人见上一面,如同痴人说梦。

青梅竹马的两个人,面对命运的阻隔,毫无回击之力。

深宫难进亦难出,作为皇帝的嫔妃,注定要与世隔绝。她是皇帝的女人,可惜只是皇帝拥有她,她却无法拥有皇帝,皇帝与嫔妃的爱鲜有对等,能够得到皇帝宠爱的女人,寥寥无几,后宫中的大多数人,唯有孤老。

相思成灾的纳兰性德,日夜在等待与表妹相见的机会。终于,恰逢康熙皇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国丧,宫中要大办道场,每天进出皇宫诵经的喇嘛数不胜数。纳兰性德买通了进宫诵经的喇嘛,自己扮成喇嘛,佯装于人群中,不露声色地进了皇宫。

纳兰性德怎会不知,偷见内眷是满门抄斩的重罪,一旦被发现,死罪难逃。然而,生命固然可贵,他依然甘愿以命相搏。

心心念念的人,立于人群之中,恍然间,他望着她失了神。表妹不经意间一瞥,也认出了他,恨不得飞奔过来,只是纵然有心,却不得不留在原地。想要将心中悲苦说与他听,想要仔细端详他的眉眼,想要似从前并肩而立……想要的太多,却皆是奢望,唯一能做的,便是摘下玉钗,轻叩回廊。

泪眼蒙眬,情绪汹涌,那又如何?此次一别,此生不复相见。

第六节 朝端事业留他日,天下文章重往时

天下怀才之人不在少数,可惜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所幸,怀才不遇与纳兰性德不沾边,他有才华,亦有赏识他的人。

徐元文是国子监祭酒,放在如今,便是校长的角色。他十分注重教学质量,致力于国子监的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废止纳捐贡生制度。可以说,在他的努力下,国子监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朝气,与以往大不相同。

他自国子监卸任后,康熙帝还在众臣面前提及他的好,赞许道:“夕朕用徐元文做祭酒时,他事事谨慎严肃,我八旗子弟无不认真刻苦,且督学严格,责骂鞭挞,时至今日,监生们提到他仍心存畏惧,如此人才,日后难再得啊。”

徐元文是文雅之人,满腹经纶,曾当众对纳兰性德赞不绝口:“司马大人之贤公子,绝非常人!”他口中的“司马大人”便是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时任兵部尚书。徐元文的赞许绝非客套话,他真心认为纳兰性德是可塑之英才,平日里也是器重有加。

国子监的学习生活充实轻快,几个月后,顺天府的乡试如期而至,纳兰性德原本还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参加,最终,在徐元文与父亲的鼓励下,他决心一试。他自幼习文练字,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在科举的考场上,凭自己的实力收获功名,如今机会来了,自然要奋力一搏。

乡试的第一阶段是武试,顺利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文试。武试主要考察骑马、射箭等军事技能,纳兰性德自五岁起由专人教导,从未在训练上有所懈怠,到了考验的时刻,自然不会掉链子,轻松地通过了武试的全部科目。

能武只是开始,到了文试阶段,纳兰性德更是势在必得。十余年的苦心积累,四书五经早已倒背如流,八股文也自是胸有成竹,不论是经义、策论,还是诗赋,都不成问题。考场上,他文思泉涌,笔下生花,接连三场考试后,最终凭借出色的文笔,金榜题名,考中了举人。

纳兰性德考取功名的意义,不单单在于个人,对于重武轻文的大环境而言,他的出现激励着无数有志青年,倾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朝初年,八旗贵族以战胜者的姿态对汉族文化不屑一顾,甚至不遗余力地试图以武力征服汉族文人。官场之上,亦是处处打压排挤汉族官员,任其有满腹才能,也没有可以施展的机会。历代统治者一再反复强调“满洲为国家之根本”,而满语和骑射又是“满洲的根本”,要求满洲军民无论何时都要讲满语、用满文,而且弓马骑射一日不可荒废,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无关紧要。归根结底,还是崇武抑文。

纳兰性德是幸运的,他赶上了允许八旗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年头,然而几年之后,原本可以前往顺天府学习的机会,再一次被统治者剥夺了,一晃十几载,才得以恢复,那时,纳兰性德已经不在人世了。

纳兰性德参加科举考试时,父亲纳兰明珠已位居兵部尚书,可谓是当朝高官。然而,纳兰性德之所以能够金榜题名,没有依靠父亲的权势,全凭多年来的刻苦勤奋,这是他的实力,而非父亲的势力。能够在众多青年才俊中脱颖而出,以文采取胜,无形之中激励着满洲贵族青年奋发向上,不单崇武,还要尚文。

在父亲眼中,纳兰性德便是家族的未来,承载着光耀门楣的重任。正是因为对他寄予厚望,所以从小到大,父亲竭尽心力地栽培他,一是不愿他成为只知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二是希望他能有一番作为。纳兰性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世人追求功名利禄,或是有一颗向往富贵之心,抑或是胸怀理想抱负,纳兰性德无疑是后者,金银财富于他而言,已是唾手可得,他想要的则是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第七节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伟业,需看他的格局与气量,也需有名师领路,不断开阔视野,才可避免做一只井底之蛙。

纳兰性德中得举人,将他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很好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一切让徐元文意识到,以纳兰性德的资质,他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国子监学习,这里的博士已然不足以成为他的老师,若想进一步提到提高,他需要另寻名师。

斟酌许久后,徐元文从中搭桥,让纳兰性德结识了徐乾元。徐乾元(1631—1694),字原一,号健庵、玉峰先生,江苏昆山人,清代著名的学者和官僚。他是顾炎武的外甥,徐元文的兄长,他与徐元文及另一个弟弟徐秉义,被时人称为“昆山三徐”。

1670年,徐乾元在殿试中脱颖而出,考取探花,授编修,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明史》总裁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位,1687年,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明史》《大清一统志》《读礼通考》等书籍,皆是由他主持编撰而成,他还著有《憺园文集》三十六卷。其家中有一座名为“传是楼”的藏书楼,在中国藏书史上赫赫有名。

在徐元文看来,兄长有足够的能力来引领纳兰性德,不枉费他卓越的资质。其实,在徐元文向纳兰性德引荐徐乾元之前,他二人早已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地方官为祝贺学子考中贡生或举人,特意举办饮酒宴会,这一惯例起源于唐代,明清沿用了下来,因在宴会上吟诵《诗经》中的《鹿鸣》篇,因此得名“鹿鸣宴”。顺天府按照惯例,也举办了鹿鸣宴,正是在这场宴会上,纳兰性德与徐乾元相遇。

与纳兰性德考生的身份不同,徐乾元是以本次乡试考官的身份前来参加宴会,于正堂之上,受举人们的拜见。当天参加者众多,但从人群之中,徐乾元目睹了纳兰性德的风采,而远在一旁的纳兰性德也十分欣赏徐乾元的风姿。初次见面,双方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幸得徐元文从中引见,纳兰性德十分愿意拜徐乾元为师,徐乾元渊博的学识和超绝的文章,皆是他崇拜之处,在他眼中,徐乾元便是汉族文化精英的典范,值得他仰慕。徐乾元对纳兰性德也早有耳闻,能遇到天资极高的学生,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故而他也有心收纳兰性德为徒。

当纳兰性德怀着诚意前来拜见徐乾元时,徐乾元特意表现出一副冷漠的样子,而且刚见面便抛出了一道难题,想要考一考他。纳兰性德年纪虽轻,阅历虽浅,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睿智和学识,他思索片刻,不慌不忙地开始作答,有条不紊,且妙语连珠,不由得让徐乾元暗自感叹其才华。

纳兰性德才华横溢不假,但正因如此,徐乾元为了防止他渐生骄矜傲慢,将他带到书房,有意让他见识一下。望着眼前成堆的宋元诸家的经解著作,纳兰性德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如此丰富的藏书量,不知比自己的藏书多出多少,原本以为自己已算得上是博览群书,今日一见,才发现自己的浅薄,能够拜徐乾元为师,真乃三生有幸。

自此,每月三、六、九,纳兰性德会早早赶到徐乾元府上,开始拜师生涯。徐乾元所藏的宋元经书,如同一座巨大的文化宝藏,纳兰性德埋头苦读,一边跟随老师学习,一边与老师探讨,学业一日精于一日。他曾无比倾慕汉族传统文化知识,如今得以窥探这浩渺的天地,自然格外用心,同时也感恩于徐乾元的教诲。

徐乾元收纳兰性德为学生,的确有些许私心,纳兰性德有才是一方面,他的身份地位是另一方面,徐乾元可以借此结识权贵,对自己当然大有益处。不过,即便有杂念,不可否认的是,纳兰性德在徐乾元的教导下,进步神速,对他今后的思想产生了绝对的影响力。

纳兰性德是有志青年,他怀揣着登高望远的志向,每向前一步,都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在宇宙之中,人是多么渺小的存在,而知识又无穷无尽,穷其一生都难以目睹其全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